“三全”育人目标下的五步教学法创新应用研究与实践
Innovative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All-Round Educ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Education Objective
DOI: 10.12677/ae.2025.154686,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 洋: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 保定;张 猛, 薛 澄, 许华森: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关键词: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五步教学法地图学小组学习Whole-Staff Education Whole-Process Education All-Round Education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Cartography Group Learning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三全”育人理念,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指导原则。在此框架下,五步教学法的创新应用与实践,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以“连接–呈现–体验–反思–应用”的循环流程,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与反思的教学模式。在全员育人的目标下,五步教学法鼓励每位师生积极参与育人过程,形成互助共进的良好氛围。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在五步教学法中贯穿始终,从自学阶段的自主探索,到探究阶段的合作交流,再到检测阶段的巩固提升,以及总结阶段的反思与升华,每一步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更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创新创业思维。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All-Round Educ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education concept—whole-staff education, whole-process education, and all-round education—has become the core guiding principle of educational work. Within this framework,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have injected new vitality into teaching. Through its cyclical process of “Connection - Presentation - Experience - Reflection - Application,” it constructs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l that emphasizes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Under the objective of whole-staff education, the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encourages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every teacher and student i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fostering a collaborative and progressive atmosphere. The principles of whole-process education and all-round education are consistently integrated into the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from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in the self-study phase to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inquiry phase, consolid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the assessment phase, and reflection and sublimation in the summary phase. Each step is closely interconnected, forming a complete learning chain. This teaching model not only focuses on students’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skill development but also cultivates their correct values 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文章引用:王洋, 张猛, 薛澄, 许华森. “三全”育人目标下的五步教学法创新应用研究与实践[J]. 教育进展, 2025, 15(4): 1270-127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4686

1. 引言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指示。如冯刚等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研究》一书中,对“三全育人”理念有着深入的研究与阐释,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思路,助力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朝着更高质量、更具内涵的方向发展[1]。全员育人强调育人成员的全面性和普及性,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固然是全员育人体系里的关键角色,而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核心主体,亦能担当育人之责,发挥其独特的带动作用,成为全员育人主体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过程育人则注重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贯穿全过程的学习环境。全方位育人强调从空间上的多平台、多角度、多层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2]。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三全”育人的目标至关重要,亟待找到切实可行的抓手,需要从相应的视角去构建和实践相关育人体系以助力这一目标达成[3]

为破教学单向传输之困,应现代对创新、实践及自主学习人才需求,五步教学法应运而生,张莎等将五步教学法的各个步骤与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规划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的具体学习任务与互动环节[4]。它融合了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等多种先进教育理论,旨在全面激活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五步教学法通过“连接–呈现–体验–反思–应用”五个步骤[5],实现低起点、缓坡度、快反馈、严要求、勤校正的教学目标。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五步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教育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滕子嘉、郭杰、王磊等人在《基于五步教学法的管理学课堂改革研究》,针对管理学课堂教学现状开展基于五步教学法的改革研究,介绍了五步教学法及其在管理学课堂的应用设计、实施过程,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呈现出积极有效的改革效果[6]。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五步教学法在“三全”育人目标下的创新应用策略与实践效果,以期为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以“三全”育人为目标的五步教学法在解决教学困境方面的作用

本研究聚焦育人效果的最大化,以基于体验的“连接–呈现–体验–反思–应用”五步教学法为抓手,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靶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沉浸式深度参与为核心,在本科教学中实践育人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路径(见图1)。通过优化教师的前指导、后反馈作用,深入了解学生并合理分组,调动师生、生生之间的带动互助积极性,挖掘全员育人潜力。基于“连接–呈现–体验–反思–应用”五步教学法,高效运用线上线下平台、产学研实践基地、理论与实操结合、过程与考核协同等资源和手段,优化贯穿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思维来高效拓展学生的认知和综合能力,落实全程和全方位育人效果。

Figure 1. The all-round educ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education practice pathway based on the connection – presentation -experience – reflection - application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1. 基于“连接–呈现–体验–反思–应用”五步教学法的“三全”育人实践路径

2.1. 解决育人资源挖掘和使用不充分、不高效的问题

挖掘学生本身既是学习者又是育人成员的一部分,通过师生、生生带动互助扩大育人成员组成。以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等,精准匹配教学资源与学生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深化生生互助机制,则需保证小组构成的科学性,结合调查学生的坚毅指数和MBTI人格类型,为合理分组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人格特质和学习动力,通过算法优化小组构成,确保每个小组内部成员在性格、能力上互补,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定期调整小组组合,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互助活动的多样化可以通过设计小组讨论、项目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互助活动,不仅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在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优化教师的前指导与后反馈机制,指导的精准化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前,需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风格,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同时,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5]。后反馈的即时性与有效性则需要建立多元化反馈机制,包括课堂即时反馈、课后作业点评、阶段性测试反馈等,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获得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此外,鼓励教师采用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2.2. 改善教学环节对学生吸引力不足,缺乏沉浸式深度参与的问题

前期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后期体验环节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化学习、情境模拟、项目式学习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代入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对标本科育人对创新型创造性思维、长久的学习能力等要求,实现学生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探索与自主建构。

在五步教学法中统筹运用线上线下平台、产学研实践基地资源,优化理论与实操结合、过程与考核协同的手段,实现空间轴上多维共创的全方位育人理念。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产学研实践基地,优化理论与实操结合、过程与考核协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思维的融入体现在五步教学法的环节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如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创业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6]。线上线下平台的融合旨在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便利性,结合线下实体课堂,打造混合式学习环境。通过线上预习、直播授课、线下实操、线上讨论等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产学研实践基地的利用打通与企业、研究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项目合作等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目标的五步教学法实施

3.1. 以全员育人为目标的坚毅指数和MBTI人格分组的学生调查及优化分组研究

首先,通过优化教师指导与反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育人生态,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顺应学科发展和学生多样化的知识需求,持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尤其是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此外,教师需将新的教育理念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与教学相长有机结合,这体现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身教育观念的持续优化。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及时反馈和分析学生的变化,对教师从中学习并完善到后续教学将起到关键的帮助[7]

其次,深化生生互助需要体现教育公平、尊重个体差异等教育哲学思想。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出发,研究生生互助如何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当学生作为互助者帮助他人时,如何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以及被帮助的学生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被尊重。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研究学生在生生互助过程中的观察学习现象。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互助行为上的特点和需求。互助模式构建研究主要以小组形式划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根据坚毅指数(表1)和MBTI人格测试(表2)两种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并进行合理分组[8]。坚毅是指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热情(见表1)。具有坚毅品质的人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放弃,持续保持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动力,并且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享受追求目标的过程[9]。这种品质包含了两个关键因素,一方面是毅力,即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的能力。在遇到障碍时,有毅力的人会持续付出努力,不会因短期的失败或困难而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向。例如,科学家在进行一项复杂的研究时,可能会面临多次实验失败,但他们依然会反复尝试、改进方法,直到取得成功。另一方面是热情,对目标有着强烈的内在兴趣和热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持久稳定的情感投入[10]

Table 1. Questionnaire for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based on grit index survey

1. 基于坚毅指数调查的深入了解学生问卷

指数

分量

测试问题

得分

一点都不 像我

不太 像我

有点 像我

很 像我

特别 像我

热情

指数

新的想法和项目有时会将我从旧的想法和项目中抽离。

5

4

3

2

1

我经常设定一个目标,但后来又会选择另一个不同的目标。

5

4

3

2

1

需要花费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项目会让我比较难以集中精力。

5

4

3

2

1

我的兴趣每年都在变化。

5

4

3

2

1

我曾在短时间内迷上了一个想法或项目,但后来又失去了兴趣。

5

4

3

2

1

毅力

指数

无论我开始做什么,我都会把它做完。

1

2

3

4

5

我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

1

2

3

4

5

我很勤奋,而且从不放弃。

1

2

3

4

5

我曾经克服了种种挫折,征服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1

2

3

4

5

挫折不会让我气馁,我不会轻易放弃。

1

2

3

4

5

注:坚毅指数量表引自《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

Table 2. Optimized grouping method based on MBTI personality survey

2. 基于MBTI人格调查的优化分组方式

分组

MBTI人格

性格特点

分组优势

第一组

ISTJ (检查员)

负责、注重细节

这组成员在组织和管理上非常强大,能够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并关注团队内的和谐氛围

ESTJ (管理者)

组织能力强,注重效率

ISFJ (守护者)

关心他人,忠诚可靠

ESFJ (照顾者)

和善、乐于助人,重视人际关系

第二组

INFJ (顾问)

理想主义者,关注人际关系

这一组成员在创造力和情感支持方面表现出色,他们能够推动团队的理想和愿景,同时关注个体的发展和需求

ENFJ (教师)

领导能力强,关心他人发展

INFP (调停者)

理想主义者,富有同情心

ENFP (鼓舞者)

创新、热情,重视人际互动

第三组

INTJ (战略家)

有远见,善于分析

这组成员在战略规划和创新方面非常强大,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推动项目的进展

ENTJ (指挥官)

果断,擅长制定战略

INTP (思考者)

逻辑分析能力强,关注理论

ENTP (辩论者)

善于提出新想法,具有创新思维

第四组

ISTP (工匠)

动手能力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组成员能够在项目实施中灵活应对变化,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创造性思维实现目标,增加团队活力

ESTP (行动者)

精力充沛,喜欢冒险

ISFP (艺术家)

具有创造力,重视美感

ESFP (表演者)

外向、乐观,享受生活

第五组

ISFJ (守护者)

关心他人的需要,注重细节

这一组成员在维护团队和谐、组织和实施任务方面表现突出,能够有效协调团队的工作

ESFJ (照顾者)

重视人际关系,乐于助人

ESTJ (管理者)

组织能力强,注重结果

ISTJ (检查员)

负责、实际,遵循规则

注:MBTI人格分组量表引自《MBTI人格类型量表:新近发展及应用》。

MBTI是一种职业人格评估工具(见表2),MBTI人格理论基于四个维度来划分人格类型,第一个维度是注意力方向[11],即精力来源,主要分为外倾型(E, Extrovert)和内倾型(I, Introvert)两种类型。外倾型的人倾向于从与外界的互动中获取能量,喜欢社交活动、与人交流,善于表达自己,并且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人群,例如那些在聚会中活跃、乐于结交新朋友的人。内倾型与外倾型相反,内倾的人更倾向于从自身的内心世界获取能量,他们喜欢独处、思考,对于外界的刺激可能会感到消耗精力,在社交场合中可能会比较安静,但内心世界丰富,比如喜欢独自阅读、写作的人。

第二个划分人格类型的维度是认知方式[12],即如何搜集信息,分为感觉型(S, Sensing)和直觉型(N, Intuition)。感觉型的人注重实际、具体的信息,关注细节和现实情况,他们更相信通过自己的感官所获取的直接经验,擅长记忆事实和处理具体的事务,例如在工作中注重数据和实际操作的人。直觉型的人则更关注事物的整体和潜在的可能性,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喜欢思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对于新的想法和观点接受度较高,比如那些善于创新、能够提出前瞻性观点的人。

第三个划分人格类型的维度是判断方式,即如何做决定,分为思维型(T, Thinking)和情感型(F, Feeling)。思维型的人在做决定时更注重逻辑和分析,以理性的方式看待问题,追求客观的真理,善于权衡利弊,在处理问题时更倾向于遵循规则和原则,例如在团队讨论中善于理性分析、提出客观建议的人。情感型的人则更注重人际关系和他人的感受,在做决定时会考虑到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因素,以价值观和情感为导向,更倾向于从人性化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在处理团队矛盾时更注重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和谐氛围的人。

第四个划分人格类型的维度是生活方式,即如何应对外部世界,分为判断型(J, Judging)和理解型(P, Perceiving)。判断型的人喜欢有计划、有条理地生活,他们倾向于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行动和事务,喜欢确定性和秩序,对于突发的变化可能会感到不适应,例如习惯制定每日计划并严格执行的人。理解型的人则更倾向于灵活、自由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适应新的情况和变化,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更愿意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和体验,例如在旅行中喜欢随意探索、不喜欢受行程安排限制的人。

这四个维度的不同偏好组合起来,就形成了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例如,INTJ型人格代表着内向、直觉、思维、判断型的人,他们通常是善于思考、富有创造力和战略眼光的人。而ESFP型人格则代表着外向、感觉、情感、感知型的人,他们往往是充满活力、喜欢社交和享受当下的人。

3.2. 以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目标的五步教学法实施——以地图学课程为例

在五步教学法中贯穿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思维以综合拓展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实现时间轴上环环相扣的全程育人安排。在五步教学法的“连接”环节,通过重点融入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工作纪录片等方式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见图2)。在内容选择上,筛选既体现课程专业知识又引领民族自豪感、正确价值观培养的内容,通过音频、视频、图片、实物体验、问题导入、简短案例展示等方式,在调动学生专业和民族责任感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新事物、新理论的好奇心,以饱满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期待并渗透认知的拓展。

在五步教学法的“呈现”环节,着重借助“线上 + 线下”多平台展示知识理论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见图2)。不仅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还结合在线课程、互动论坛、虚拟实验室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这种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方式,旨在打破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知识的深度内化和广泛应用,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Figure 2.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all-round educ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objectives

2. “三全”育人目标下的五步教学法实践过程

在五步教学法的“体验”环节,通过产学研案例、创新创业理念的多方融合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见图2)。通过引入行业前沿产学研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行业动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敢于创新尝试,通过模拟创业、参与创业项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思维。这种多方融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在五步教学法的“反思”环节,使用学习通、雨课堂等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反思内容梳理后的考核,实践“过程+考核”的多维模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见图2)。网络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反思与自我评估工具,还帮助教师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反思深度。通过定期的线上反思作业、测验和即时反馈,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学习策略,从而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同时,结合平台上的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更精准地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五步教学法的“应用”环节,通过“理论 + 实操”的任务式驱动小组合作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见图2)。利用线上学习管理系统(LMS)创建课程应用环节的虚拟空间,教师可在平台上发布多样化的应用任务,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为不同难度级别。同时,在线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使学生在接受任务时能方便地获取理论知识,拓宽设计思路。对于需要团队合作的任务,教师可通过线上协作工具(如腾讯会议、Slack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参与引导有效沟通和分工。这种线上协作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培养了学生的跨时空协作能力和数字化沟通技巧,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此外,结合线上任务安排线下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自信心,同时促进相互学习和思想碰撞,培养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记录遇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从理论角度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完成任务后,组织学生总结和汇报实践成果,阐述理论知识的应用与拓展。教师根据汇报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相关理论,培养科研思维和理论创新能力,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相互促进,达到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3.3. “三全”育人为目标下五步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目标的五步教学法的学习或教学情境调查中发现(见图3),多数学生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其中91.18%愿意投入更多学习精力,87.88%对学习收获表示满意,82.35%认为当前学习对完成未知相关工作更具信心,且97.26%认可存在促进作用。然而,在小组讨论方面呈现出两极化现象,62.86%的小组存在需要被带动的消极同学,而90.14%的小组中有非常积极的同学能够带动学习,这既体现出小组讨论中积极力量的关键意义,也反映出小组动力分布不均衡以及如何进一步激发消极同学主动性以优化小组讨论效果的问题亟待解决。

Figure 3. Survey results of the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all-round educ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objectives in multi-level enhancement of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experience

3. “三全”育人为目标下的五步教学法在多层面提升学生表现和体验的调查结果

4. 结语

以“三全”育人为目标的五步教学法具有独特的创新优势,不仅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在提高教学育人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了他们的知识体系,强化了核心素养的融入,推动了全面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基于五步教学法调动学生、师生之间的带动互助积极性,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人翁而生生不息的全员育人状态。在五步教学法的每个阶段,都充分挖掘产学研融合、多平台共创,融入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思维,确保学生在整个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获得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本文详细阐述了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创新地融入在地图学本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这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在未来地图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中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金项目

(1) 2020~2021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Jigsaw模式的新工科专业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20GJJG073);

(2) 2023年度河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和专创融合类课程建设项目《地图学》专创融合优质课程”;

(3) 2024年度河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和专创融合类课程建设项目《地图学》专创融合示范课程”。

参考文献

[1] 冯刚, 等.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研究[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高天乐.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24.
[3] 张莎.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就业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就业与保障, 2024(7): 178-180.
[4] 巩小军, 侯丽媛, 刘玉婉, 等. SPOC联合“五步”教学法在护理硕士研究生文献研讨课程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23, 37(18): 3382-3387.
[5] 许大宏.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整合[J]. 职教通讯, 2004, 19(3): 58.
[6] 滕子嘉, 郭杰, 王磊, 等. 基于五步教学法的管理学课堂改革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 39(6): 207-211.
[7] 祝奇, 司博宇, 孟青云.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分析与策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4(35): 129-132.
[8] 安杰拉∙达克沃思. 坚毅: 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M]. 安妮, 译.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9] 杨丽华. 坚毅: 热爱和坚韧的品质[J]. 上海教育, 2017(14): 16-17.
[10] 赵亚飞, 翟乡平, 张光旭, 等. 成长型思维与坚毅的关系: 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成就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16-222.
[11] 曾维希, 张进辅.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2): 255.
[12] 顾雪英, 胡湜. MBTI人格类型量表: 新近发展及应用[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10): 170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