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Research Hotspots and Frontier Trends of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A 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DOI: 10.12677/ae.2025.155762, PDF, HTML, XML,   
作者: 李志春, 范学新: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伊宁
关键词: 任务驱动语文教学可视化分析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Visual Analysis
摘要: 为探究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的488篇有效文献的发文作者、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以及突现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研究主要可分为“任务驱动语文写作教学”“任务驱动语文阅读教学”“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教学”“任务驱动中职语文教学”四个主题,其中,“任务驱动中职语文教学”和“任务驱动语文阅读教学”为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的核心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任务驱动语文写作教学”“深度学习下的任务驱动语文教学”“任务驱动高中语文教学”逐渐成为新的研究主题。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frontier trends of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this study conducted a visual analysis of 488 valid documents from CNKI using CiteSpace literature metric software, focusing on the autho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high-frequency keywords, and emerging word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can be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themes: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Writing Teaching”,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Reading Teaching”,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Unit Teaching”, and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mong them,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Reading Teaching” are the core themes of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the education field,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Writing Teaching”,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under Deep Learning”, and “Task-drive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have gradually become new research themes.
文章引用:李志春, 范学新. 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教育进展, 2025, 15(5): 332-34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5762

1. 引言

任务驱动语文教学是围绕语文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任务设计,该教学方法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中心贯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学生以解决任务的强烈欲望为内驱力。该教学方法以创设任务情境为切入点进入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作为主体有序地进行自主探索和小组讨论,完成既定的任务后进行成果展示、评价交流[1],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与任务评价。学生据此路径进行系统地语文知识学习,便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的自信心,会更为高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基于此,研究试图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计量软件系统梳理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以更为精准地明确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为未来任务驱动法在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和思考。

2. 研究设计

() 数据来源

首先,进入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界面,选取“期刊”与“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检索主题指定为“任务驱动”与“语文教学”,检索时间范围界定为2004年至2024年5月5日,初步检索到相关文献505篇;其次,筛选剔除与“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无关的文献,如《以写促读强化阅读主体的能动参与》《非连续性文本价值归正及教学策略》等17篇文献,共筛选出有效文献488篇;最后,将检索到的488篇有效文献数据以Refworks格式导出,经CiteSpace系统转码处理后[2],形成“任务驱动语文教学”数据库,用以后续分析。

() 研究工具

本文选取CiteSpace (6.3.R1版本)文献计量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该软件是由陈超美教授等人应用Java语言开发而成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计量分析系统[3],能对某一领域的文献进行批量运算,借助其算法能以可视化图形和序列化谱系的形式科学直观地展现出2004~2024年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 研究过程

第一,将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经过筛选整合的488篇有效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进行转码处理,获得研究数据源;第二,运行CiteSpace软件,导入数据源,将控制面板的时间参数设置为2004~2024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依次选择Author、Instution、Keyword,其余参数均采用默认选项;第三,整合关键词并调整相应参数,依次形成关键词关键词共现图、聚类分析图、突现词图和时间线图;第四,解读和分析获取的图谱,揭示近20年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发展现状及演进路径[4]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发文作者分析

整合研究数据,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形成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的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关系图,如图1所示。

Figure 1. Relationship diagram of author cooperation network

1. 作者合作网络关系图谱

图1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作者,节点之间的连线表明作者间具有合作关系,没有连线的节点则表示该作者独立发文,与其他作者尚未建立合作关系。图1显示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领域的发文作者仅有4组以3点以上连线的组合存在,其余大多为两点一线及点状分布,其中,屈凯、邱玉民、郭奇博、高虹、闫晶这5位作者之间有10条连线,彼此间都具有合作关系,且经知网查阅,五位作者都位于同一研究机构,彼此间曾多次合作关于此领域的研究。何红霞、胡志娟、张松岩、牛永红之间存在6条连线,这四位作者之间就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领域都曾建立过合作关系,邱成、许立勇、程超这三位作者彼此间合作过,季春、李静、王燕同样就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展开过合作,且三者位于同一研究机构。由此可见,我国大多数学者对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都以独立的形式展开研究,仅有一小部分采取合作的方式,且大都是以同一机构的学者合作为主,这说明在该领域作者合作研究较少,并且建立合作关系的桥梁形式单一。

() 关键词共现分析

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将时间跨度设定为2004~2024年,时间分割设置为1年,节点类型选择为Keyword,其它选项默认设置,网络裁剪选择“Pruning sliced networks”,获得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5],详见图2

Figure 2. Keyword co-occurrence knowledge map

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2中,圆圈代表节点,节点越大说明该节点代表的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与此同时,节点连线表示各关键词的共现关系,图2包含了294个节点、393条连线,说明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领域研究的聚焦性不强,研究主题较为分散[5]。节点最大的关键词为任务驱动,其余依次是高中语文、初中语文、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等。

在关键词共现基础上,筛选出位于前10的高频关键词和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结果见表1。中心性的大小揭示关键词的重要程度,如果一个节点的中心性大于0.1,则表明这个节点重要程度较高[5]。由表1可知,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领域研究的前10位高频关键词的中心度大于0.1的共有8个:任务驱动,中心度为0.61;中职语文,中心度为0.39;阅读教学,中心度为0.37;初中语文,中心度为0.20;教学策略,中心度为0.16;高中语文,中心度位0.13;教学设计,中心度为0.12。这8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依次是“任务驱动”87次,“高中语文”67次,“初中语文”50次,“教学策略”50次,“阅读教学”29次,“中职语文”27次,“语文教学”26次,“教学设计”24次。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high-frequency keywords and high-centrality keywords

1. 高频关键词与高中心度关键词对比

序号

关键关键词

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中介中心性

1

任务驱动

87

任务驱动

0.61

2

高中语文

67

中职语文

0.39

3

初中语文

50

阅读教学

0.37

4

教学策略

50

初中语文

0.23

5

阅读教学

29

语文教学

0.20

6

中职语文

27

教学策略

0.16

7

语文教学

26

高中语文

0.13

8

教学设计

24

教学设计

0.12

9

小学语文

18

作文教学

0.09

10

作文教学

17

小学语文

0.02

由此对比分析可知,除“高中语文”和“中职语文”这两关键词在出现频次和中心性对应排序方面存在出入外,其余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的排列顺序基本重合,结合出现频次与中介中心性可以判断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初中语文、高中语文等反映了20年来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的研究热点及核心主题。

()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的聚类过程。依据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的首篇文献发表时间,时间区(Time Slicing)将时间跨度设为2004~2024年,时间分割(Time Slice)设为1,剪切方式依次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其它选项采取系统默认设置,对488篇文献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继而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4],使用“Log Likelihood Ratio (LLR)”算法进行标识,由此形成了294个节点、393连线,关键词的聚类图谱聚类模块值Q = 0.8415,聚类平均轮廓值S = 0.9517,聚类数量为11的知识图谱,结果见图3。通过S和Q值这两个指标可以判断图谱的网络结构和聚类清晰度较好,这表明该聚类图谱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一般而言,Q > 0.3,表明聚类结构显著;S > 0.7,表示聚类结果具有高信度。)

Figure 3. Knowledge map of keyword clustering

3.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图3呈现了“语文教学”“任务驱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初中语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初中”“教学设计”“作文教学”“语文”11个聚类。为更具体直观呈现每个聚类下有哪些热点领域,基于图3的基础上,生成关键词聚类表,如表2所示。

Table 2. Keyword clustering table

2. 关键词聚类表

聚类号

聚类大小

关键词(选取前五个)

0

31

语文教学;写作教学;教学实践;应用;中职

1

30

任务驱动;有效教学;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技校语文

2

30

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群文阅读;优化策略;现状调查

3

23

阅读教学;教学研究;单元教学;课堂教学;学习任务

4

23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文言文;整本书;农村

5

22

高中语文;实施策略;深度学习;教学应用;古诗教学

6

19

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大学语文;材料作文;教学对策

7

15

专题教学;教学;策略;名著导读;统编版

8

11

教学设计;高职语文;设计策略;任务群;以学为主

9

11

作文教学;作文命题;情境化;高考作文;锦江乐园

10

11

语文;高中;教学内容;中职学生;能力本位

依据上述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与关键词聚类表,结合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领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发现各聚类研究内容存在相互交叉现象,总结出近2004~2024年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主要呈现四大主题:一是任务驱动语文写作教学研究;二是任务驱动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三是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教学研究;四是任务驱动中职语文教学研究。具体论述如下:

1) 任务驱动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该主题包括“写作教学”“材料作文”“作文命题”“高考作文”等关键词。任务驱动语文写作教学主要体现在任务驱动型写作教学的范畴,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领域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导向与素养指向,尤其在写作教学视域下,作文命题设计与高考作文改革已成为两大核心议题。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出现的写作命题形式,以其独特的任务指向、生活化的材料以及情景化的创设等特点成为继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后高考作文的主要考查形式。中国考试中心的张开主任指出,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为学生创设出真实情境的情况下通过给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指向,完成写作任务,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试题提供的情境中进行多维度的探究和思辨。之后的一段时间,教育界纷纷揭开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研究大幕,与此同时该类型作文也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其主要体现在审题方向的把握、行文结构的掌控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三个层次。首先,在审题方向的把握方面,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分为关键词类、解决问题类、特定情境类三种,其材料多是与时事、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材料,作文要求一般包含明显的情境要求和任务要求,学生在对材料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具体任务指令,进而确定文章论点[6],但现实情况是在面对较为琐碎的材料和相对明确的任务限制时,许多学生往往难以有效分析材料,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情感价值导向,抓不住材料的深层含义及主要矛盾,难以精准提炼论点,难以写出深度和个性,从而造成立意不准、缺乏深度、难以凸显个性等问题,导致大幅度失分。针对此问题,可尝试利用思维导图来辅助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在教学层面,针对学生构思困难的问题,许多作文教学欠缺对学生思维的深度培养,很多时候为求稳妥只做简单处理,通过“读范文”等方式只呈现立意结果,而不呈现构思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品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材料的行文脉络,通过框架结构逐层梳理作文材料的知识体系,明确词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而精准把握材料的审题立意。其次,在行文结构的掌控方面,行文结构的形成是在审题立意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围绕已然确定的立意展开的对文章脉络的建构。针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行文结构的研究,大多教师都是结合某一篇具体的文章进行步骤的概括,例如,余兴贵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结构训练》中认为学生应当主要学会“明看法”“明概念”“析原因”“联现实”四个布局步骤[7]。李雪丽在《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构思的教学策略研究》中指出在谋篇布局中,指引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明确价值取向,有针对性的展开文章的构架,可以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展开论证[8]。最后,在思维方式的转变方面,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模块逐渐减少设置“套路性”的考点,反对学生死记硬背,逐渐偏向设置能够还原学生思维过程、考查思维品质和能力的试题。诸多学者认为这类作文重点考查的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任务驱动型写作在为学生指明写作方向的同时,也给予其极大的自主想象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语文思维,通过写作在审题、立意、行文以及评价等环节有效促进自身的思维发展,最终实现语文思维的进阶。

2) 任务驱动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该主题包括“阅读教学”“群文阅读”“名著导读”“整本书阅读”等关键词。任务驱动语文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主要学习任务,读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读中教授阅读的方法,读后理解提升,指导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9]。在任务驱动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名著导读以及整本书阅读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也是教学实践的重要领域。基于任务驱动的名著导读教学应进行探究式阅读,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潜力,赋予阅读者具体的任务,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理念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始终坚持阅读的产生及进展是自然且真实的,使其符合阅读规律和真实阅读的需要。基于任务驱动教学的名著导读研究呈现“文化解码”与“任务赋能”的双重转向。任务设计突破单向赏析模式,转向沉浸式、项目化的深度阅读实践,例如设计“《红楼梦》人物关系图谱建构”“鲁迅杂文批判性思维剧场”等驱动任务,借助可视化工具、角色扮演等形式激活经典文本的当代阐释空间。研究重点在于如何通过任务情境还原名著的原生文化语境,同时建立与学生现实经验的意义联结,实现文化传承与个体精神成长的双向互动。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教学研究中往往以具体课例的形式呈现,以任务为驱动的《骆驼祥子》的“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可分为三阶段六层次,三个阶段包括读前引导课、读中推进课、读后提升课[9],六个方面涉及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时安排、学习资源、学生活动、学习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评价过程既包括学生评价也包括教师评价,这一任务驱动教学过程涵盖了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时间安排、实施过程、评价方法,较为科学全面。基于任务驱动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侧重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和主问题驱动阅读,呈现阶梯式教学,在主任务整体统摄下,需要将主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小任务,并对小任务的设置要有阶梯性,由易到难,这样既有利于带给学生成就感和获得感,也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构建起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整本书阅读作为新课标落地的重要抓手,其任务驱动研究聚焦“深度阅读”与“素养转化”的实践路径。前沿探索突出“过程性支架”与“元认知监控”两大维度:一方面开发“阅读图”“思维日志”等工具支持长周期阅读管理,另一方面通过“主题辩论”“跨界创作”等输出型任务促进阅读成果转化。例如《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中,研究者尝试以“撰写乡村振兴提案”为终极任务,贯穿概念梳理、案例比照、现实迁移等子任务群,实现学术类文本的实践性转化。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教学通常在创设情境、任务设置、阅读指导、深入研读以及评价交流这五个环节布置不同的阅读任务,以调动起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群文阅读教学是当今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议题统整、关联整合、任务驱动,是群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三大保障,它是借助一个或多个议题,选取一组文本,通过阅读与集体建构的活动,让学生发现文本中“同中存异”“异异为同”的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实现整体性的理解,最终形成共识的教学过程[10]。基于任务驱动的群文阅读教学着力探索任务驱动下多文本结构化整合机制,强调通过“议题引领–文本组元–思辨探究”的任务链设计,如围绕“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困境”议题整合《边城》《秦腔》《平凡的世界》等文本群,引导学生在比较、关联、批判中构建高阶思维框架。此类研究关注文本群的主题关联度与认知挑战性,试图破解传统单篇教学碎片化、浅表化问题。其主要教学过程包括营造教学情境,合理设置议题;比较整合文本,进行文本组元;创设学习任务,加强思维训练这三部分。基于任务驱动的群文阅读教学要基于“阅读”而指向“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和思考,在阅读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最终实现思维的进阶。

3) 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教学研究

该主题包括“单元教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等关键词。单元教学是以语文教材为基本单位,以课堂教学实施为立足点,从整体出发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实现语文教学的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视域下,活动探究单元的建构与实施已成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当前研究聚焦于如何通过真实性、实践性、整合性的活动任务设计,重构传统课堂的认知模式与学习生态。活动探究单元以统编教材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等任务群为载体,通过创设“校园文化传播策划”“城市方言保护行动”等驱动性问题,将语言运用、思维发展与文化传承嵌入真实的社会实践场景。例如八年级“新闻单元”中,研究者尝试以“创办班级融媒体中心”为统领任务,分解出新闻采访、消息写作、数据可视化报道等子活动,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协作探究中完成从信息获取到创造性表达的素养进阶。

在单元教学领域,研究者着力推进“大单元任务群”设计理念,突破传统单篇教学壁垒,通过提炼核心素养导向的主题,如“家国情怀的文学表达”,整合多文本、多模态资源,构建阶梯式任务链。例如统编教材“劳动光荣”单元中,以“撰写劳动者口述史”为统领任务,串联《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等文本研读、访谈实践、跨媒介创作等子任务,实现知识统整与素养落地的双重目标。此类研究强调单元任务的系统性与生长性,注重在任务迭代中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螺旋式进阶。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教学主要围绕“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四部分展开;其中“分析”环节包括课程标准、学生学情、语文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的分析;“设计”环节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内容以及单元任务的设计;“开发”环节包括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流程;“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任务驱动单元教学以“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为优势突出领域,“活动·探究”是学生不断探究、深入研究,完成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获得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单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设计和编排体现了课程即活动、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活动·探究”单元作为初中语文课本新增设的教学单元,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促使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也推动着学生改变其原有的学习方式,更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该部分教学共开设四个单元,根据单元文体不同,可以分为新闻单元、演讲单元、诗歌单元和戏剧单元,每个“活动·探究”单元均设有三个任务,任务一为自主阅读,任务二为自主活动,任务三为写作或表达,整个任务驱动单元教学过程呈现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等项目的态势[11]

4) 任务驱动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该主题包括“中职语文”“教学方法”“优化策略”等关键词。中职学生自身语文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在义务教育阶段极少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加之他们对语文这一学科并不重视,学习兴趣也不浓厚,在他们的固有认知中认为语文课根本就不重要,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中职语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不同,中职语文任务驱动教学最重要的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通过任务前期的情境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与阅读文本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使学生开展沉浸式阅读,引发学生的阅读内驱力。在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创新实践正逐步突破学科边界,聚焦职业素养与语文能力的深度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路径。当前任务驱动中职语文教学强调以“职业需求–语言实践–素养提升”为逻辑主线,开发贴合中职专业特色的任务群。例如在商贸类专业中,围绕“直播带货文案策划”设计驱动任务,串联产品描述撰写、客户需求分析、口语表达训练等模块,使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等传统教学内容转化为可迁移的职业能力。此类设计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职业化表达,通过模拟职场真实场景(如商务洽谈、设备操作说明编写),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语境中的信息处理与沟通能力。任务驱动语文教学在中职课堂中通常以四环节八阶段贯穿始终,四阶段包括设置任务、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交流评价,八阶段包括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引导、解决任务、交流评价、归纳总结。该过程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并在“用中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关注人际交往的过程以及学生使用语言的情况,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训练的空间[12],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职语文任务驱动研究呈现三大创新转向:其一,任务设计突出“专业适配性”,依据数控、护理、旅游等不同专业开发差异化任务包,如机械类专业“技术革新报告写作”、服务类专业“突发事件应对方案设计”;其二,学习方式强化“做学一体”,通过校企合作构建真实任务场景,如餐饮专业“地方美食文化推广项目”中加入菜单文案创作、非遗故事采编等语文实践;其三,评价体系注重“职业能力映射”,引入行业标准制定量规,从信息整合、专业表达、职业伦理等维度建立能力发展模型。中职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量会达到一定的标准,但距离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还很遥远,据以往研究表明中职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鉴于此,在进行任务驱动语文教学任务设置时,要把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学生需要首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设置此类教学任务,要注意整个任务驱动教学环节的把控,及时形成教学分析报告,包括任务前期考量、任务设计主题、任务要求、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流程、任务活动监管设计规则及评价指标等的分析[6]

() 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突现词是某个时间段内研究频次激增的关键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某个特定时间段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13]。为深入研究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图3的基础上,选择“Burstness”,生成关键词突现图,见图4

图4可看出,2009~2018年,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的突现词为“高职语文”“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职”;2014~2020年,突现词为“中职语文”“应用”“教学模式”“作文教学”“大学语文”“材料作文”;2019~2024年,突现词为“作文命题”“写作教学”“高中”“教学研究”“深度学习”。其中,“写作教学”“高中”“教学研究”“深度学习”突显率一直延续至今,说明这部分内容或将成为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

运行CiteSpace软件,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生成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的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如图5所示。

图5可以看出,自2004年以来,可将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划分为萌芽诞生期(2004~2010年)、快速发展期(2011~2015年)、平稳行进期(2016~2024年)三个阶段。

Figure 4. Keyword emergence map

4. 关键词突现图谱

Figure 5. Keyword timeline diagram

5.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1) 萌芽诞生期(2004~2010)

此阶段是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的起步发展阶段,任务驱动教学法最初应用于英语教学领域,后面国内诸多研究者陆续将其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马箭飞着眼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外汉语大纲教学的全新视角,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其应用的诸多方面都予以科学详细的解释[14]。任务驱动教学法又在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等领域展开,如毛春红、王向丽、刘春申、王洪、王斯艺等学者都指出其在中职教育领域的运用。这一时期,我国的任务驱动语文教学处于萌芽阶段并缓慢发展,由于社会关注度低以及相关研究力量短缺等问题,教育界对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方面的关注程度不足,尚未形成系统的任务驱动语文教学体系,仅零星存在个别研究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中职语文”“高职语文”等方面。

2) 快速发展期(2011~2015)

此阶段随着政策的颁布以及诸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任务驱动语文教学涉及多个学段和语文教学领域,尤以任务驱动写作教学方面的研究为多。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大力培养,作文教学也讲究实用价值,不少研究者对“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展开研究[1]。这一时期,我国的任务驱动语文教学发展迅速,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初步形成系统的任务驱动语文教学体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初中语文”“高中语文”“教学合一”“写作教学”“教学设计”等方面。

3) 平稳行进期(2016~2024)

此阶段是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的平稳发展阶段,随着各项政策的不断修订与完善,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任务驱动语文教学在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等学段都可应用,此外,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小说、散文、诗歌、文言文等不同的体裁中都有涉及。这一时期,基于已有相关研究的理论体系,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初中语文”“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单元教学”“名著导读”等内容的研究热度越来越高。

4. 总结与展望

任务驱动法在我国语文教育教学领域起步相对较晚,但历经多年发展,经过萌芽期、快速发展期、平稳发展期这三阶段的历史性变化,现阶段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领域研究已形成完善的系统体系。通过对2004~2024年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路径趋势的探索,发现近年来相关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任务驱动语文写作教学研究”“任务驱动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教学研究”“任务驱动中职语文教学研究”等四个领域,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作为核心热点始终贯穿于各个研究阶段。由图4关键词突显图谱可知“写作教学”“高中”“教学研究”“深度学习”突显率一直延续至今,说明这部分内容或将成为我国任务驱动语文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即“任务驱动语文写作教学”“深度学习下的任务驱动语文教学”“任务驱动高中语文教学”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这为今后任务驱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未来我国任务驱动语文写作教学与深度学习理论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任务驱动语文写作教学、深度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的三维整合研究需突破传统范式,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哺的创新路径。研究建议可从三个向度展开:首先,在任务驱动写作教学层面,应聚焦“情境·问题·思维”的三元协同机制,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要求,开发具有文化厚度与现实温度的主题式写作任务群,如设计非遗文化传承者口述史撰写项目,通过田野调查、跨媒介素材整合等真实任务,激活学生深度学习的认知卷入;其次,在深度学习实施维度,可借鉴教育神经科学最新成果,构建“认知脚手架 + 元写作策略”双轨模型,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辅助学生完成“信息筛选–意义关联–价值判断”的认知跃迁,同时借助写作过程性数据采集,建立写作思维发展的动态能力图谱;再次,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层面,需创新“评价驱动教学改进”机制,研制包含思维进阶度、文化阐释力、表达创新性等指标的写作素养评价量表,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写作特征的多模态分析。

参考文献

[1] 梁敏.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州大学, 2022.
[2] 詹启生, 夏天宇. 基于CiteSpace的心理委员研究演进路径分析[J]. 心理学探新, 2022, 42(3): 241-251.
[3] 高炎涛, 钱建成. 基于CiteSpace话语分析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6(8): 24-33.
[4] 郭文斌, 聂文华. 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演进路径——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2, 40(1): 69-78.
[5] 郭文斌, 王君. 我国职业康复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 现代特殊教育, 2023(8): 34-42.
[6] 王莹莹. 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锦州: 渤海大学, 2021.
[7] 余兴贵.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结构训练[J]. 作文教学研究, 2016(2): 10.
[8] 李雪丽. 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构思的教学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9] 饶瑞敏. 基于任务驱动的“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与实施[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10] 段增勇. 群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三大保障[J]. 中学语文教学, 2021(1): 11-15.
[11] 李劲. 徜徉在诗歌的芳草地——统编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活动·探究”整体教学探析[J]. 中学语文, 2021(1): 83-85.
[12] 黄洁珊. 中职语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州大学, 2015.
[13] 郭文斌, 李群群. 基于CiteSpace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知识图谱分析[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1(4): 58-66.
[14] 马箭飞. 任务式大纲与汉语交际任务[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4): 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