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理念融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Exploring the Pathways for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cept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Commerce Specialized Course
DOI: 10.12677/ve.2025.145199, PDF, HTML, XML,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王如梦, 宋建海:南昌职业大学电商产业学院,江西 南昌;李 蓉*:南昌职业大学电商产业学院,江西 南昌;韩国汉阳大学国际经营学院,韩国 首尔
关键词: 工程教育课程思政电子商务Engineer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Commerce
摘要: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与现实应用脱节、难以适应电子商务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衔接生硬等问题,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CDIO +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应用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以工程教育理念为主线,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项目驱动为载体,以行业大赛、1 + X证书为契机,完善了教学方法、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和考核方式。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that the teaching of e-commerce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new engineering is still out of touch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echnology, and stiff connection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such as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course content, the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cept and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DIO +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mode) i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e-commerce courses, with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cept as the main lin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s the starting point, project driven as the carrier,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1 + X certificate as the opportunity, perfect the teaching method, practice content, practice mode and examination mode.
文章引用:王如梦, 宋建海, 李蓉. 工程教育理念融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J]. 职业教育发展, 2025, 14(5): 84-89. https://doi.org/10.12677/ve.2025.145199

1. 引言

在职业本科经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中,“理论与需求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学生在电商行业实践能力锻炼的缺乏、在电商行业岗位基层经验不足,导致电商专业毕业生在应聘工作时缺乏竞争力。南昌职业大学全国首批职业本科试点院校,职业教育属性突出。本文以我校10多年来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教学模式的关系,融合“CDIO + 思政”元素,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供广大同行参考。

工程教育理念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工程教育理念倡导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开展学习[1]。迄今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国际组织,国内许多高校也开始尝试这一改革,但主要在工科专业中进行[2]

2. 电子商务专业与工程教育理念、思政元素的关联和应用

目前关联应用主要集中在构建基于CDIO的教学体系、课程设计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等方面。如胡良斌,高丽娟则针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提出树立新型实践观、建立创新实验室、制定一体化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改革对策[3];课程思政在电子商务教学中是研究热点,林胜男,邹海燕等对融入教学中的实施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当前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存在认知不对等、资源建设不充分等问题,还聚焦于打造师资队伍、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完善评价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思政实施策略[4];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对实战型人才需求增加,实战化教学备受学者关注。叶民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研究了实战教学法在电商运营课程中的应用,指出该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5];部分学者已经意识到将CDIO结合思政,共同融入电子商务运营课程的重要性,目前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仍处于探索阶段。

3.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多数职业本科院校已初步构建了涵盖电子商务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商运营实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多领域的课程体系。部分院校还会根据当地产业特色或行业需求设置一些特色课程或选修课程,例如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目前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教学模式有待改善。现有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仍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实践性不足”、“课程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3]。电子商务行业飞速发展,相较于目前高等教育的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电子商务行业飞速发展,新兴的概念、技术和模式层出不穷,无法实现授课知识与行业的需求实时对接。

第二,课程实践环节不足。依托于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很强的特点,实践环节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常规的教学实践环节采用建设电商实训室,用电商模拟软件进行教学,与实际专业知识应用有一定差距[2]。也有部分院校链接校外企业资源,建立校外电商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实习增强实践能力。但由于电商企业数量限制、实训基地距离远,或受业务流程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效果均受到影响和制约。

第三,课程评价方式单一。考核评价主要集中在学期末或实践教学环节结束时,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跟踪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和指导,不利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电商运营实训过程中,学生可能在某个阶段出现运营策略失误,但由于缺乏过程性评价和及时的反馈,学生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期末考核时才发现问题,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改进时机。

4. 基于“CDIO + 课程”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

4.1. 构建专业思政协同工作机制

Figure 1.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ordination work mechanism

1. 专业思政协同工作机制

专业教师是思政建设主体,专业思政需要各相关主体广泛协作与配合。具体而言,一是专业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形成定期协同备课制度,核心要务是形成知识互补效应,充分利用思政课教师的资源优势,开阔专业教学思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二是专业教师和素质教师之间形成定期反馈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更好地在教学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帮助;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工部门的作用,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四是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先进示范作用,在支部活动中要结合专业建设工作,主动与教研活动实现有机融合,五是发挥“五育”导师的作用,见图1

4.2. 融合课程一体化设计

从学生职业规划角度出发,在课程体系构思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运作阶段加强思政理论课程、电商运营知识、实战项目的交叉融合,见图2。如在商智选品章节中引入职业认同和开拓精神,商品卖点挖掘中融合危机意义和创新精神;在设计阶段结合网店运营、数据分析等1 + X证书考核,强调创新思维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实施阶段中增加学生参加全省、全国、全球相关竞赛的模块,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职业规范意识、全球视野;运作阶段配合直播助农项目、特色馆项目、视频拍摄项目等项目,其数据分析与优化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决策与持续改进意识。下图为电子商务运营课程融合体系设计路线图。

Figure 2. E-commerce operation integration course system

2. 电子商务运营融合课程体系

① 修订完善电子商务运营课程教学标准,把课程目标按照CDIO思想分为知识、能力、素质,大纲要有明确的思政教育内容。无论是基础运营知识点,还是进阶运营知识点,都将思政内容明确列入,增加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

② 梳理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将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无缝融合。课程思政的内容绝不仅仅是传统思政课程的内容,还包括诸如价值引导、道德选择、情感体验等丰富而广泛的内容。知识点都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每章节至少挖掘2个以上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点进行有机融合。

③ 改革教学模式。“实战型教育 + 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结合课前导读预习,课中企业运营案例详解,课后专题讨论、知识点测试、实战项目运营。把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混合式教学活动。运用生动的企业案例及真实的项目运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真实产业运营核心方向的锻炼,提升学生电子商务实际操作能力的水平。

④ 创新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方法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组教学等方法,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则建立校园电商项目孵化中心,让学生在其中开展实际的电商运营业务;设立1 + X证书辅导中心,鼓励、辅导学生积极参与1 + X证书考核,同时辅导学生参加电商相关行业竞赛。

⑤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课程的考核和评价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线上线下考试相结合,知识、素质和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之外,还应增加实战项目阶段性成果汇报及思政表现。每学期至少邀请两位企业专家对学生在项目中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同时构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量化评价模型对学生的思政表现进行打分。

4.3. 校企合作,共建实战型思政教学团队

电商产业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与京东、网易共建项目孵化、实践基地,实施专业共建、合作育人,双向互聘,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CDIO教学理念,打造实战型思政教师队伍。

4.4. 丰富第二课堂,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一系列校内、校外素质、实战项目集活动,使专业思政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思政知识,提升自身的实操能力、人文素质[4]

4.5. 构建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

以目标为导向,以授课对象的满意度为核心指标,以过程管理为手段,结合职业本科特点,强调“应用型教育 + 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建立专业思政质量保障、实战项目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操性。以此作为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依据。结合课程改革的具体情况,从课程思政的资源建设、实战项目运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课程的改革建设水平进行考量,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评估,多举措促进课程改革建设水平的提升[5]

5. “CDIO + 课程”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成果

5.1. 实战项目参与度有效提升

2024年电商产业基地引入了“短视频项目 + 特产馆项目 + 直播项目”3个真实产业项目,设置了从视频拍摄、视频剪辑、主播、助播、场控、运营、客服等200多个实战岗位,吸纳了468名学生进入到产业基地中实践、实习。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战项目参与度由23年的43%提高到了86%。

5.2. 学科竞赛获奖率明显提高

2024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得跨境进出口经营决赛一等奖、社交媒体推广决赛二等奖、跨境电商数据化运营管理决赛三等奖;“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江西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链站风云”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挑战赛银奖2项;“百蝶杯”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第五届全国供应链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奖名次和获奖面都较2023年有较大提高。

5.3. 1 + X证书考证覆盖率显著增加

本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课内 + 课外、线上 + 线下”的新型实践方式,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课程相关1 + X证书培训的覆盖率。2024年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分别于7月~12月进行了网点推广运营、跨境多平台、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1 + X证书培训,培训学生人数高达1460名,其中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覆盖率高达100%,显著高于2023年数据。

6. 结语

本研究基于CDIO + 思政教育理念,构建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出了“CDIO + 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创新性地构建了“实战型教育 + 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真实产业项目的引入和1 + X证书的对接,提升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建立了“五维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从协同工作机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到师资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改革闭环。基于CDIO + 思政教育理念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把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有机地衔接到一起。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战项目运营体现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共同培育电子商务专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本研究为职业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同时也为其他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专业背景下工程教育理念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基金项目

本文系以下3个课题研究成果之一: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3QN077)“融入工程教育理念电子商务专业思政路径探索”;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31107146021246)“融入工程教育理念电子商务专业思政路径探索”;南昌职业大学校级校改课题(项目编号:jxgg2024004)“融入CDIO理念的电子商务专业红匠育人路径探索”。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林胜男, 邹海燕, 张欢.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路径[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 38(12): 235-238.
[2] 胡良斌, 高丽娟, 李必文, 等.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21): 134-135.
[3] 杨扬, 海苹, 王丽荣. 新工科视域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及实现途径研究——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12): 10-12.
[4] 叶民, 孔寒冰, 张炜. 新工科: 从理念到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1): 24-31.
[5] 叶民, 邓勇新, 张瑜, 等. 工程教育范式转型的中国道路: “新工科”建设探索研究与理论形成[J]. 科教发展研究, 2023, 3(3):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