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我国物流产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2009年物流业列入中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物流业的重视,这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物流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全国高校纷纷建立起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物流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是国内刚刚起步的新兴专业。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应当适应物流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具备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在以工商企业物流为基本方向的领域内,会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并以计算机为手段进行现代企业物流、物流仓储配送等业务管理、物流企业基层管理、物流方案设计和市场化运作的技术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但目前,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尚较少,一切还在探索、发展的阶段,尚未形成固定的教育、就业模式。本文通过对北京高校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进行调查、分类、汇总,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近年来物流领域的热点及发展趋势,剔除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为在校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提供方向和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
2016年至2017年,本课题组选取了北京多所拥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并且分成几个小组对他们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我们选取的高校涉及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的高校,可以代表北京大部分物流专业教育的情况。
2.2. 调查方法
课题组成员讨论了本课题的调查提纲,明确了调查的目的。随后上网查找北京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并进行筛选,制定走访计划。我们分成调查小组,对这些高校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对其在校生、毕业生、老师的交流,利用图书馆查找资料,获得其物流专业毕业生论文题目,约200份。对论文题目进行合理分类,并对各类分别进行了统计处理。
3.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3.1. 题目老旧缺乏新意
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关键,一个良好的课题,能强化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让同学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并且能够圆满地完成毕业论文。而将我们所调查的数据统计之后,发现在这些论文选题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以主要调查的三所高校为例,将调查的论文选题初分为六大类,分别为物流设计、物流模式、运输、仓储、供应链和物流综合,并且统计了2004年到2017年各个模块在毕业论文中的数量,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物流综合问题,运输问题,供应链问题这三类从2004年到2017年基本上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我们调查的论文选题里,每年关于运输类的题目都大同小异,内容多为传统物流运输问题,缺乏新意。而在近两年物流毕业论文题目的调查中,只有极少数同学选择“互联网+”这类的问题,更多的是循规蹈矩打“保险牌”,只停留在传统问题上的讨论,无法跟紧时代的浪潮,做出自己的对于新科技新经济下的创新。
新的时代,新的科技,必将带来新的物流问题,解决新时代的物流问题才能迎合新的需要。例如,为了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应对绿色物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不仅要有对实时物流问题的思考性,还要加强自己的创造性,只有融入自己的创新思考才能充分发挥毕业论文的作用。
3.2. 题目过于务实
毕业论文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分析了所调查的其中三所高校毕业论文模块分类情况,调研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A校共有95篇论文,其中物流设计类16份,占全部的16.8%,物流模式类13份,占全部的13.6%,运输类有22份占23.1%,仓储类有5份占5.2%,供应链类有6份占6.3%,物流综合类有33份占34%;B校共有53篇论文,其中物流设计类12份,占全部的22.6%,物流模式类5

Figure 1.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ach model in graduation thesis from 2004 to 2017 years
图1. 2004年到2017年各个模块在毕业论文中的数量分析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graduation thesis modules in Universities
表1. 各高校毕业论文模块分类情况
份,占全部的9.4%,运输类有13份占24.5%,仓储类3份占5.7%,供应链类有2份占3.8%,综合类有17份占32%;C校共有52篇论文,其中物流设计类10份,占全部的18.9%,物流模式类5份,占全部的9.6%,运输类有9份占17.3%,仓储类有2份占3.8%,供应链类有12份占23%,物流综合类的有14份占全部的27%。以三个高校的全数据来看,物流设计类占了19%,物流模式类占了11.5%,运输类占了22%,仓储类占了5%,供应链类占了10%,物流综合类占了32%。
综合这些数据来看,我们能够分析出物流综合方面在所有高校毕业论文选题中出现的比例是最高的,在图1中也可以看出物流综合方面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但是,物流综合的题目循规蹈矩,内容浅显,与现代物流的趋势结合不紧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大四学生的实习单位内容而选择。选题较实务,但写作内容较简单。由于这太过于追求某一单位具体的物流事物,内容浅显、留于表面,分析深度欠缺。
未来的选题中,更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动态,在网络的推动下,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且由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的时效性,使得物流行业不得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全面推行信息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实现智慧物流 [1] 。在世界飞速发展的科技浪潮和全球经济的融合下,“互联网+”无疑是发展的必然方向。而物流业的提速和整合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模式,加快调整固有的物流产业模式,将智慧物流尽早的渗透在物流产业中。
3.3. 选题趋于简单
从图1和表1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趋势:一是物流综合问题类选题比重及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二是物流模式与物流设计类选题比重及数量上都是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大四学生会面临就业、实习、考研等问题,导致一部分人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没有实际用途,对与能否找到工作、提升专业技能和顺利毕业关系不大,不愿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写论文 [2] 。而综合性论文对于本科生的能力水平来说,内容相对空泛,很难在这种宏观的理论上获得新的结论,只能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之上,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 [3] 。这样使得该类选题的论文难度相对较低,写作速度快,成为了许多大四学生选题优选。从而使得毕业论文选题的难度趋向于简单,毕业论文的质量逐年下降。
论文质量的高低体现出一个学生对物流理论的认识高度,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个学校教育出的学生质量。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毕业论文选题简单的趋势是物流管理教育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育单位要更加严格的控制选题内容,规范毕业论文考核机制,从根源上解决毕业论文选题简单化的问题。
4. 对策分析
毕业论文的水平高低主要受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高度的影响,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实习、考研等问题,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没有实际用途,不愿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写论文。针对我们对毕业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1) 拓宽视野,提高论文选题的广度。从我们对毕业论文题目的分析来看,在广度上,毕业论文选题范围比较广泛、可选余地较大,基本程度上涵盖了物流行业的热点问题,如仓储、供应链、运输等。在深度上,同学们不局限于物流行业表面的方面进行分析,更多的是发掘更细致、更实际的问题。
2) 目视前方,加强论文选题的前瞻性。在2015年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习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向全世界做出了节能减排的庄严承诺,让关于绿色物流发展的热议与思考掀起一个新的高潮。在商务部指导下,中国仓储协会开展了“中国绿色仓储与配送行动计划”。在我们所调查的选择“运输”模块的毕业论文中,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择绿色物流作为他们的毕业论文选题。在2016年7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这是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这已经把“互联网 + 物流”上升到国家决策层面,不仅推动物流业,还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对毕业论文的分析可知,2016、2017年侧重于“互联网 + 物流”方面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加。“互联网 + 物流”模式不仅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更被广大毕业生认为是物流行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将未来的热点问题与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的具体内容相结合,这将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立足根本,完善毕业论文考核和过程管理。加强对学生引导,提高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考研的学生要加强学术与科学研究,实习就业的学生要鼓励现场调研,写调研型论文;优化论文选题方式,建立论文选题库,实时更新每年选题库的内容,当进行选题时,指导老师可进行范围建议;严格把关毕业论文的每一个过程,学校院系应该对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提出最高要求,加强考核和奖励,严格执行和提高反抄袭的技术手段。使得低难度,低质量的论文选题从根源上杜绝 [4] 。
基金项目
该项目得到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级2017URT项目资助,2014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改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