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工科专业,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计算机大类 [1] 。我国于2012年确定了第一批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大连民族大学作为民族类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于2013年开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招生和培养工作。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繁荣发展的时代,Web开发技术是开发这类应用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相关人才的招聘需求量大 [2] 。因此,作为计算机大类中的一个专业,我校物联网工程的培养方案中加入了《Web应用开发》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目标是通过Web应用系统开发技能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高校开设Web开发相关课程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非常多,但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该课程的却比较少。由于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不能简单地把计算机专业或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案移植到物联网工程专业中。此外,我校作为民族类高等学校,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色,在制定此类课程的教学方案时,需要考虑学生的特点。本文以大连民族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的《Web应用开发》课程为例,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制定了一个供参考的教学方案。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了Web开发的相关技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2. 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
根据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Web应用开发》课程定位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强,是从事移动互联网软件系统开发所必须的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服务器端开发能力、提高编程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为专业的后续课程起着理论和实践铺垫作用。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Web应用开发和运行平台的搭建,熟悉以JSP2.0为主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其中包括:JSP技术、Servlet技术、JavaBean技术和EL、JSTL等 [3] 。培养学生进行动态网页设计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JSP技术进行中等难度的动态网页编程,并最终基于MVC模式,综合运用Web前端开发技术、JSP开发技术、JDBC技术等进行Web应用系统的开发。
《Web应用开发》的先修课程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Web前端设计》,可以对后续的《软件开发综合实训》、《物联网工程专业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提供有力的支持 [4] 。该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上机学时16,学分为3学分。
3. 课程内容设置
课程知识点的设计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在理论授课部分,《Web应用开发》课程将首先阐述该课程在物联网应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在物联网应用系统中,Web应用开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应用系统在开发客户端系统时,都是基于Web技术开发的。本课程以一个网上商城为例,引出课程的内容设置。要开发一个网上商城,需要用到的技术包括JSP、Servlet、JavaBean和JDBC等,核心技术涉及的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上机学时的安排是结合理论授课的安排来进行,为了能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表1中所列出的知识点,每一个技术知识点都安排了实践环节,具体的安排如表2所示。
系统开发需要的集成开发环境为Eclipse或者MyEclipse,因此,在第一次课上,将会介绍如何在Eclipse或者MyEclipse两种环境下搭建Web应用开发的环境,并带领学生完成第一个Web应用项目的开发和运行,整个过程将录音录像,并制作成视频供学生课下观看学习。另一方面,由于Web应用大都

Table 1. Curriculum knowledge point and time arrangement
表1. 课程知识点及学时安排

Table 2. Lab experiments arrangements for this course
表2. 课程上机环节的安排
是基于HTTP协议,第一次课也将着重介绍HTTP协议的工作过程,以加深学生对Web应用工作过程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后续学习中理解相关的知识。
4. 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Web应用开发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部分采用案例教学法,每次课都要结合商城项目去讲解该知识点对系统开发的作用。课堂授课过程录音录像,制作成视频,以方便学生课下学习和理解。同时,每周开展两次课堂答疑,不定期开展在线视频答疑,以多种方式去辅导学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上机环节以学生自己操作为主,任课教师解决学生上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上机结束阶段检查学生的上机程序,然后就上机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上机环节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第一次实验,主要问题如下:
1) Tomcat配置问题。多数学生在运行Web应用时,启动Tomcat发现错误,但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时,学生往往会采取卸载Tomcat,然后重新安装。
2) 端口号的设置。Tomcat端口号默认为8080,当出现端口冲突时,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如何去修改Tomcat的监听端口。
3) 编译路径的配置。在Web开发课程中,需要用到很多的程序包,因此需要频繁的配置编译路径。
针对以上问题,任课教师在授课及辅导实验过程中,可以提前录制好相关的操作视频发给学生。
5. 课程考核方式
《Web应用开发》课程的成绩评定分为平时成绩、上机成绩和期末大作业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20%,上机成绩占40%,期末大作业占40%,如表3所示。
平时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包括: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课程的出勤情况、问题回答情况、课堂测验等),主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和学习态度。
上机成绩通过考核学生预习效果、知识运用、编码习惯、代码调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共四次上机实验,每次10分。每次实验分为上机过程分和实验成果分,各占5分,每次上机都要检查学生上机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在上机完成后提交上机成果。
期末大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检验。通过大作业重点考核学生Web应用开发技术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编程知识分析系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采用JSP、Servlet、JDBC等技术,运用MVC设计模式,完成Web应用系统的开发,重点考核学生的问题设计及分析能力和实际编程能力。
6. 结论
本文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Web应用开发》课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本文提供的教学方案经过了

Table 3. Course achievements compositions
表3. 课程成绩构成
一轮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案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兄弟院校的相关专业提供了参考。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