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英语中与“时”、“体”、“态”密切相关的是时态和语态。把“时”、“体”、“态”特征讲清楚了,时态和语态就清晰了。英语时态种类繁多,构成复杂,其理解和识记一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面对的一个难题。时态与语态问题不仅与谓语动词相关,也与非谓语动词的诸多变化形式直接相连,因而成为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而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也不多,现有研究主要从时态、语态的构成及用法等比较孤立的单个语法层面来讲解,对于学习者的宏观把握是远远不够的。时态和语态的用法固然重要,而如何理解并识记可能更为关键,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识记,语法讲解都可能流于形式。本文从全息论视角出发,探讨如何从整体、宏观的视角来解构英语教学的这一重点和难点。不同的时态和语态都是相互联系的,“时”、“体”、“态”共同构筑时态和语态的整体框架。因为“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了其他部分,同时又被包含在其他部分中” [1] 。也就是说,“时”、“体”、“态”、时态与语态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彼此分割的。单一时态或语态的结构信息可以映射整体框架的结构信息。
2. 谓语动词时态
在搞清楚什么是“时”、“体”、“态”之前,有必要看看语法学家对什么是“时态”的不同界定,如薄冰,赵德鑫 [2] 就认为:“英语的时态是一种动词形式,不同的时态用以表示不同的时间与方式”。张道真 [3] 则认为英语中不同时间发生的动作或情况要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称为“时态”。所谓“时态”,顾名思义就是时间和动作状态,即在什么时间发生何种动作状态的问题。从这里的定义看,时态包括两个部分,时间和动作状态,任何时态或语态概莫能外。这里的时间与“时”对应,而“体”与动作状态相联系。英语的“时”和“体”两者共同组成时态。“时”指的是时间,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而“体”表示动作状态是泛指,还是具体进行的动作;是已经完成,还是刚开始的 [4] 。而任何一种英语时态要么属于主动语态,要么属于被动语态,简而言之,英语中的时态是“时”、“体”、“态”的综合体。从全息论的视角看,就是“部分与部分包含着相同的信息” [5] ,即无论单个的时态或语态在结构上有多么差异,都是由时间和动作状态两部分组成。从时间看,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以及“过去将来时”四种时间;从“体”看,即从动作状态上看,有“一般”、“进行”、“完成”和“完成进行”四种;而从“态” (此处的态与时态中的态内涵不同)上看,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别。先看主动语态,同一种时间可以和不同的动作状态组合,而同一种动作状态又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时间里,因此,四种时间和四种不同的动作状态相互配合构成十六种时态,如表1所示。

Table 1. The tense formation of predicative verb’s active voice
表1. 谓语动词主动语态的时态构成
(注:表1中左侧的be和have均置于括号当中,表示其会随时间、人称、数的变化而变化,下同。)
通过上述图表还发现一个规律,即在时态的构成中,表达时间概念的语法成分常常位于时态构成形式的左侧或前面,而表示动作状态的语法成分常常处于时态构成形式的右侧或后面,即印证了全息论所主张的“部分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 (同上)。为显眼起见,表示时间概念的语法成分以黑体标注,而表示动作状态的语法成分以正常字体显示。对于现在时而言,在语法成分中应该包含“现在时形式”,如对于助动词be而言,依据主语人称和数的不同,其现在时形式分别为am,is,are,而have的现在时形式是have,has;对于过去时而言,其构成形式中应该包含过去式,即出现v-ed形式,如be助动词的过去式是was,were。而将来时态的基本构成形式均以will/shall开始,过去将来时以would/should开始。综合起来看,表达时间概念的语法成分往往位于谓语时态的首要位置,也就是说,时态的构成形式中,时间概念是最先表达出来的。所以在称谓时态时,英语中的时态表达也遵循同样的规则,如一般现在时“the present indefinite tense”、一般过去时“the past indefinite tense”、一般将来时“the future indefinite tense”、一般过去将来时“the past future indefinite tense”,如果把这些英语的时态名称直译成中文,则应该是现在一般时、过去一般时、将来一般时和过去将来一般时,现有英语语法教材的翻译方式顾及到了汉语的表达习惯(如章振邦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但是不利于对英语时态本质的认识。
时态中的动作状态在时态表达式中位于后位,即位于表达时间概念的语法成分之后,如动作状态“一般”用动词原形v.表示,“进行”用v-ing表示,“完成”用v-ed (过去分词)表示,而“完成进行”用been v-ing表示(其中,been表达完成概念,为be的过去分词形式;而v-ing表示进行概念)。同时要注意的是,进行式所使用的助动词是be,进行式和完成进行式所使用的助动词都是have。所以时间和动作状态互相配合,就构成了上述16种时态,所以时态的基本表达式是:(主动)时态 = 时间 + 动作状态(主动),其框架如表2所示。

Table 2. The time’s and aspect’s formation of predicative verb’s active voice
表2. 谓语动词主动语态的“时”、“体”构成
学习者仅需按照时态的基本表达式即可写出英语中的16种时态。同时要注意的是:1) 现在一般时和过去一般时比较特别,因为在一种形式中同时包含了时间和动作状态两个部分,因而难以严格区分这两种时态中的时间概念部分和动作状态部分;2) 上述表格中的时态仅就一般时态的构成形式而言,并不意味着是唯一的时态表达形式,如对于将来一般时而言,除了will/shall + v.外,还可以用be going to do sth.;be (about) to do sth.;表示来、去(come、go)等动词的现在进行式;在复合句中,主句使用将来一般时,如果从句是时间、条件、让步、方式状语从句,如要表达将来概念,则应以现在一般时取代将来一般时。
3. 谓语动词语态
语态是谓语动词的一种形态,主要用来说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英语动词主要有两种“态”:主动态和被动态。“当主语是施动者时,随后的动词用主动态;主语是受动者时,随后的动词便用被动态” [6] 。但是语法教材中还没有讲清楚“态”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里的“态”与时态中的“态”的意义是不同的,此处的“态”强调的是主语与谓语动词的施事、受事关系,尽管从宏观角度看,两者都指“动作状态”。由此可见,“语态”主要涉及的是动作状态,而非时间。通俗的理解就是,语态主要涉及到动作状态的变化,而时间不变,上文所论述的就是主动语态。下面谈一谈被动语态,薄冰等 [2] 认为:“英语动词的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加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助动词be有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其变化规则与连系动词be完全一样。”按照不同的动作状态可以分为三种(在口语中,助动词be也可用get取代):
一般式的被动语态:be + v-ed;
进行式的被动语态:be + being + v-ed;
完成式的被动语态:have + been + v-ed。
同样,也可以列出被动语态的时态表,其基本表达式是:(被动)时态 = 时间 + 动作状态(被动),如表3所示。

Table 3. The tense formation of predicative verb’s passive voice
表3. 谓语动词被动语态的时态构成
在完成时态中,将来完成时和过去将来完成时的被动态并不常用,常说的被动语态只有10种。薄冰等 [2] 认为将来进行时和过去将来进行时的被动态也不常用,因而常用的被动语态仅剩下8种。上文已经提到,被动语态主要体现在动作状态的改变上,而英语中的动作状态分为四种—一般、进行、完成和完成进行,从表3可知,无完成进行式的被动语态,其原因在于逻辑冲突,即如果存在完成进行式的被动语态,根据被动语态的公式,可推导出其形式为“have been being v-ed”,在一个形式中同时出现be的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而过去分词表达被动完成的意义,而现在分词表达主动进行的概念,所以会发生逻辑混乱。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完成进行式的被动语态的原因。
所以,无论是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其基本构成方式都是时间 + 动作状态,表达时间概念的语法成分在前,而表示动作状态的语法成分在后。这也是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总规律,而以前的语法教材和语法研究常常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学生的习得。
4. 非谓语动词的时、体、态特征
非谓语动词也称为非限定动词,是相对于谓语动词或限定动词而言的,其主要特征在于其无人称和数的变化。对于非谓语动词的时体态特征,主流的英语语法书籍均着墨不多。从“时”的角度看,非谓语动词只有与句子谓语相对而言的时间,即无绝对、明确的时间,如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之后或同时。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非谓语动词是没有完整时间的,也就不可能作谓语。作为动词,它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动作状态,也能够同其形式或逻辑主语构成施事和受事关系。由于过去分词形式单一,而不定式和动词-ing形式(包括现在分词和动名词)均有多种形式,下面先以表格形式列出不定式和动词-ing形式,再分别论述。

Table 4. The formation of to-infinitive
表4. 不定式的形式
(注:空格表示无此形式,下同。)
从表4不难看出,不定式无进行式和完成进行式的被动形式。不定式无完成进行式的被动在上文第二节已经论述过,在此不再赘述。对于不定式无进行式如何理解呢?主要原因在于不是这种形式不符合语法规范,而是由于这种说法显得过于累赘和绕口,一般人们不这么说。例如人们一般不说The wall is to be being built. 正在砌墙,而说People are building the wall.
从表5不难发现,动词-ing形式无进行式和完成进行式,原因是与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相冲突。因为动词-ing形式本身含进行或正在发生的意义,再加上进行的意义,同义反复,有重复表达之嫌,不符合语言表达经济性的要求,故而其无进行式和完成进行式。
英语时态、语态的构成和非谓语动词各种形式都传达了“时”、“体”、“态”等相关信息。“时”、“体”、“态”三者的组合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英语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动词各种形式。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考试中心重要课题“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考试体系的建构”(编号GJK2017004)及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英汉双语学习词典设计特征研究”(编号YY1810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