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5-羟色胺受体7亚型(5-HT7R)是与睡眠和觉醒密切相关的经典5-HT神经递质一个亚型,它对睡眠的昼夜节律有一定调节作用,但与中枢5-HT促睡眠机制有着一定关系,但具体怎样不甚清楚。针刺失眠方合脐内环穴针刺是临床失眠症的有效 [1] 疗法,具有改善PCPA失眠大鼠神经行为学 [2] 以及改善中枢5-HT递质障碍机制、5-HT1A、5-HT2A受体作用的实验基础 [3] [4] [5],本实验研究旨在从5-HT7R后跨膜、胞内信号通路探讨与改善中枢5-HT障碍机制的可能关系。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动物
健康SPF级Wistar雄性大鼠80只,体重(250 ± 15) g,由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室温20℃~25℃饲养,室内采光按照白昼循环模式,定时喂食,自由饮水,适应性喂养15 d。
2.1.2. 试剂
对氯苯丙氨酸(PCPA)试剂盒:美国Alfa Aesar,批号:H30Y014;I抗Gαs (Santa cruz,货号:Sc-135914),II抗:Goat anti-Mouse IgG (Bioswamp,货号:SAB43706);大鼠5-HT、5-HT7R、cAMP ELISA试剂盒(均Bioswamp):武汉基因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GR-201912、201907。
2.1.3. 仪器
低温高速离心机(SIGMA3-18K,德国Sigma公司);Bio-Tek 800酶标仪、mini protean 3 cel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洗板机(芬兰Thermo Labsystems公司);培养箱(lHH.CP-01W);匀浆仪(FLUKO-PRO200)。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6只、预用模型复制大鼠64只。预用模型复制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法进行模型复制,筛选后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失眠方加脐内环针组、西药组、非穴组3组,每组各16只。四组各16只动物按分组随机号顺序再顺编为1~16号;在各自干预完成后,每组取1~6号动物进行免疫印迹检测,每组其余7~16号动物再进行酶联免疫等相关检测。
2.2.2. PCPA失眠模型制作
对氯苯丙氨酸(PCPA),临用前按大鼠45 mg/(l ml∙100 g)用量,用弱碱性生理盐水(pH 7~8)配置成混悬液备用。
于上午8:00左右将大鼠按l ml/100 g剂量腹腔注射PCPA混悬液,每日1次,连续注射2日,在第2次腹腔注射PCPA 28 h~30 h后,动物出现入睡率显著降低,或昼夜节律消失,呈现兴奋、烦躁、易激惹,白天活动不停,整体观察与正常组有明显不同者,表明模型复制成功。
正常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弱碱性生理盐水。
2.2.3. 针刺干预方法及疗程
4组于造模成功后次日开始实验干预治疗。
1) 正常组与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均只给予同失眠方加脐内环针组相同时间及相同强度的抓摸刺激(7 min)。
2) 失眠方加脐内环针组:
① 先给予针刺脐内环穴治疗。
取穴:脐内环穴,取心肝脾肺肾六穴点。脐内环穴在大鼠神阙穴 [1] 旁开2.5 mm处作一圆环,环线上均是穴位(据上书神阙至中脘约20 mm拆算);以正上方为心,正下方为肾,右为肝,左为脾胃,左上、右上均为肺,共6个穴点。
针刺方法:以25 × 13 mm粗细毫针,由内向外以10˚~15˚刺入2~4 mm,针后不行捻转提插手法,每穴点留针30 s,共计3 min。
②再给予针刺失眠方穴治疗。
取穴 [1]:双侧神门、支沟、足三里、三阴交。大鼠的神门在前肢内侧腕部横纹尺骨边缘,直刺1 mm;三阴交在后肢内踝尖直上10 mm,直刺5 mm;足三里即后三里,在膝关节后外侧,腓骨小头下约5 mm处,直刺7 mm;支沟穴在前肢外侧,距腕关节4.5 mm左右的尺桡骨间,直刺1 mm。针刺方法:以25 × 13 mm粗细的毫针,刺入穴位相应的深度,针后行捻转角度90˚以内90~180次/分的高频小幅度捻转手法,每穴行30 s后出针,每次共治疗4 min。
以上失眠方针刺加脐内环针刺每次干预治疗,共7 min。
3) 非穴组:针刺双侧肋下各两个固定非穴点 [2],约相当于乳正中线外开2.5 mm肋弓下1 mm平行肋弓方向向外下斜刺3 mm;每穴行210 s后出针,每次总计7 min。
以上4组按相应干预方法,每日治疗1次,共6次。
2.2.4. 大鼠海马取材方法
针灸干预方案完成后第2天,即处死各组动物,开颅迅速取出整脑,冰上分离各组大鼠海马,冷生理盐水中洗去血液,电子天平上称重后置于−80℃冰冻保存备用待测。
2.2.5. 大鼠海马5-HT、5-HT7R、cAMP含量检测
取海马组织,按1:9比例加入0.9%氯化钠溶液,组织匀浆器低温下匀浆,4℃,3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置于−20℃保存待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HT7R、cAMP含量。按试剂盒说明书设立标准品孔、样品孔和空白对照孔,标准品孔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品50 µl。样品孔先加待测样本10 µl,再加样本稀释液40 µl。标准品孔和样本孔每孔加入辣根酶标记抗体10 µl,37℃水浴锅温育60 min,后洗板5次,吸水纸拍干。每孔加入底物A、B各50 µl,37℃避光孵育15 min。加入终止液50 µl。450 nm波长测定各孔的吸光度(OD)值。计算机根据各标准品吸光度以及标准品浓度,计算检测样品5-HT7R、cAMP的含量。
2.2.6. 大鼠海马Gαs表达检测
主要步骤:① 总蛋白提取:大鼠迅速断头后,分离新鲜海马组织,加适量蛋白裂解液和蛋白酶抑制剂,冰上研磨、匀浆,12,000转,4℃离心,收集上清液,分装,−80℃保存;② BCA法蛋白定量;③ 蛋白电泳;④ 转膜;⑤ 封闭;⑥ 一抗孵育;⑦ 二抗孵育;⑧ 显定影。应用Quantity One软件计算各组目标蛋白条带的灰度值,并与同一膜上相应同组β-actin条带的灰度值进行比较,将该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比值用于各组统计分析。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1) 对PCPA大鼠海马5-HT、5-HT7R、cAMP含量(
)的影响,如表1。

Table 1. The contents of 5-HT, 5-HT7R and cAMP in hippocampus of four group rats
表1. 各组大鼠海马5-HT、5-HT7R、cAMP含量的影响
注:与正常组比较:#P < 0.05,##P < 0.01;与模型组比较:*P < 0.05,**P < 0.01;与非穴组比较,△P < 0.05,△△P < 0.01。
从表1可以看出:PCPA失眠模型组5-HT、5-HT7R、cAMP含量均较正常组非常显著性降低,通过针刺后5-HT、5-HT7R、cAMP含量均得到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均显示有经穴作用的特异性。
2) 各组5-HT、5-HT7R、cAMP检测指标相互间的相关性,如表2。

Table 2. The index correlation between 5-HT, 5-HT7R and cAMP in hippocampus of rats in each group
表2. 各组大鼠海马5-HT、5-HT7R、cAMP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表
表2可见,各组5-HT与5-HT7R之间、5-HT7R与cAMP、5-HT与cAMP之间均呈正相关性关系,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3) 对PCPA大鼠海马Gαs//β-actin含量与相对表达的影响,如表3、图1。

Table 3.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Gαs//β-actin in hippocampus of four groups
表3. 各组大鼠海马Gαs//β-actin含量的影响
注:与正常组比较:#P < 0.05,##P < 0.01;与模型组比较:*P < 0.05,**P < 0.01;与非穴组比较,△P < 0.05,△△P < 0.01。

Figure 1. The expression of Gαs/β-actin in the hippocampus of the four group rats
图1. 各组PCPA大鼠海马Gαs/β-actin蛋白相对表达
图1中,A5、B5、C5、D5代表动物分组及动物编号,图示各组PCPA大鼠海马Gαs /β-actin相对表达量,模型组和非穴组较正常组表达要弱,灰度浅,但从与β-actin相对表达情况看(表2),各组间比较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 = 0.111)。
4. 讨论
失眠症的病机关键为水火失调、阴阳失衡。失眠穴方是治疗失眠症的针刺验方 [6],主穴为神门、支沟、足三里、三阴交,立意泻火补水,针对失眠症水火失调病机而设。脐内环穴位于脐旁开0.5寸,是机体三部人部所在,既能沟通任冲和调节先天后天;结合针向迎随,也是调理脏腑信息和气血的枢纽;“脐通五脏神、善调五脏气”,又起针刺最基本的调气调神作用;故针刺脐内环穴能整体调理脏腑阴阳气血和神气,是以壮医针刺做为基础的调气方法,广泛用于全身诸多疾病的整体调理,也是失眠症治疗的颇具疗效和研究基础的壮医效方 [7] [8]。数年来,笔者验证了脐内环结合失眠穴方针刺治疗失眠症取效极好,明显优于二者单一针刺 [1] [3] [4] [5],这样既能有效地发挥脐内环针治神调气和近部脏腑调节的整体作用,又能发挥失眠穴方肢体经穴的远治作用,全面顾及失眠症的脏腑经络调节、水火阴阳平衡,是以确立其为失眠症的研究方法。
睡眠发生与睡眠–觉醒机制相关的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发生改变密切相关 [9]。5-HT是公认的参与睡眠–觉醒机制的神经递质,对慢波睡眠的发生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是脑内的“致眠因子” [10];海马是参与脑内5-HT睡眠–觉醒机制的重要结构组织之一 [11];PCPA是5-HT合成抑制剂,腹腔注射PCPA能造成睡眠昼夜节律消失,达到完全失眠,故PCPA失眠大鼠模型是目前公认的、广泛用于失眠症中枢5-HT递质障碍机制研究的经典动物模型;研究发现,腹腔注射PCPA能导致大鼠大脑皮质5-HT浓度下降约80% [12]。中枢5-HT促睡眠物质是受细胞功能调节分泌、分解和灭绝,而5-HT受体亚型的功能又受自身5-HT配体直接激活,研究证明PCPA失眠又受细胞第二信使cAMP影响细胞调节功能 [13],其本身是5-HT1AR、5-HT2AR、5-HT7R等受体后细胞信号通路的下游,推测5-HT亚型受体介导的下游胞内Gα/cAMP/cGMP细胞睡眠机制与中枢5-HT递质障碍机制可能存在某些相关性,其中,5-HT7R在海马广泛分布,偶联Gαs,增加AC活性,升高cAMP,参与昼夜节律调节 [13]。从本研究结果看来,PCPA失眠模型大鼠5-HT、5-HT7R、cAMP含量受损均呈显著降低;且相关性分析显示,5-HT与5-HT7R之间、5-HT7R与cAMP、5-HT与cAMP之间均呈正相关性关系的受损,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CPA模型大鼠存在中枢5-HT递质信号传递障碍机制,也存在5-HT7R后跨膜胞内信号通路的障碍,二者之间有正相关性,损伤存在某种内在关联性。通过针刺失眠方结合脐内环穴针刺后5-HT、5-HT7R、cAMP含量都得到显著升高,且显示针刺经穴相对特异性;且针刺后,5-HT与5-HT7R之间、5-HT7R与cAMP、5-HT与cAMP之间均呈正相关性关系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后改善了PCPA模型大鼠中枢5-HT递质信号传递障碍机制,也改善5-HT7R后跨膜胞内信号通路的障碍,二者之间有正相关性,改善二种机制间存在某种内在关联性,也具有经穴作用的特异性;说明针刺改善了5-HT7R/Gαs/cAMP通路信号的关键分子信号,针刺通过上调5-HT7R含量使激活Gαs信号增强,增强AC活性,促使cAMP生成增加,导致5-HT的合成和释放增加,从而改善了失眠中枢5-HT递质障碍机制,从而也有助于睡眠改善;因而针刺良性调控5-HT7R跨膜及细胞信号通路机制与针刺改善中枢5-HT递质障碍机制 [3] 是相互关联的,起正向神经通路的回环调节作用,该针刺改善失眠具体途经也可能通过5-HT7R信号刺激相关细胞功能,对其他睡眠物质和通路起到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Gαs是这一途经的重要跨膜中介,实验显示数量上虽然有一定的上调,但相对含量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可能因为Gαs受很多受体结合、调节的相关,但保持与其上下游的5-HT7R、cAMP一致趋势,可解释与这一跨膜通路的信号调节作用。从实验结果我们认为脐内环结合失眠穴方针刺调控5-HT7R/Gαs/cAMP信号通路、改善了中枢5-HT递质障碍机制,这两种机制协同交互影响,综合起到改善PCPA失眠作用;实验推测可能是该针刺对5-HT7R/Gαs/cAMP信号通路的良性调控可能更好地改善了中枢5-HT递质障碍机制,更有助于改善睡眠作用。但这种机制相关的具体胞内物、具体途经、作用机制等,须进一步探讨。
基金项目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任务书,2018GXNSFAA138076,桂科计字[2018]138号。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