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00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崛起,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产业兴盛。如今,0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也构成了未来几年就业人口的主力军。蔡泳帆、王秀成等学者通过相关研究对00后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总结,并对他们的就业选择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如今00后出生时正值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时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成长于中国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会有着与80后、90后不同的视野和属于他们自己的理想。对于北京0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不再受过去“报酬至上”的职业价值观局限,他们更加关注自身发展的空间维度;00后大学生普遍认为生活方式、成就、独立性是最重要的三项价值观维度;他们重视可见回报,忽视隐形投资,并且关注自我发展而缺乏远大理想。进而,他们在对待就业的态度与就业选择上也可能会与80、90后有着很大的不同。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乃至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北京00后大学生们也即将面临就业选择的问题。而就业选择是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胡端(2020)在《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 [1] 中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但是,该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北京00后群体,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北京00后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家庭环境普遍良好,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着独特的见解。本文通过对北京市0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大学生就业不理想与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联。然而此类问题出现的根源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为此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韩经和尹兆华(2018) [2] 认为,社会客观环境和就业主体主观因素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就业环境、促进就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职业变化趋势以上三方面,从社会客观环境因素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选择。人格特征、就业观念和教育投入产出发展这三方面,从就业主体主观因素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冀洋(2017) [3]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进行分析。认为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应注重培养综合能力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从家庭角度来说家长要培养全面的完善的人。郭秋生(2019) [4] 认为提高企业对大学生群体的接纳程度,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就业选择,转变自身就业观念,能综合分析自身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就业方向。蒋瑾和高云刚(2018) [5] 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上专家学者的结论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解答,但他们均没有针对北京市00后大学生就业选择影响特征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真实数据来探究影响00后大学生就业选择特征,来从中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及解决办法。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对00后开展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我们对北京市00后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来获取研究数据。本次问卷调研的对象为北京市00后大学生为主,覆盖高校的各级、各专业学生。问卷一共发放446份,有效样本回收411份,有效率92%。其中,男生有117人占总人数的28.5%,女生294人,占总人数的71.5%。样本中,大一学生174人,占总人数的42.3%,大二学生151人,占总人数的36.7%,大三学生人数82人,占总人数的20%,大四学生4人,占总人数的1%。问卷的设计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本篇文章主要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针对调查对象的未来求职意向与偏向数据进行分析(见表1)。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的问卷中我们设置了9个有关就业选择的问题,分别从1) 生活2) 职业3) 城市层面来考察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3.1. 生活层面
调查显示,有59.4%的人可以接受通勤时间长但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岗位,而有40.6%的人选择离家近但待遇与发展一般的企业。可见有更多的人注重自己所在岗位是否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即北京市00后大学生大多更注重自己的发展前途(见表2)。

Table 2. Frequency of distance from home
表2. 企业距离家远近频数频率
在家人的建议方面,数据表明仅有4.8%的人会按部就班听从家里的安排;而多达77.6%的人是家中意见会对自己的选择有一些影响;17.5%的人是家人建议不会对自己的选择造成影响。根据江柳莹(2019) [6] 的调查结果表明“00后”大多以独生子为主。当他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便容易出现消沉的心理特点。但显然北京市00后大学生受成长环境、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其成长环境和思维方式都与之前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整体来看,北京市00后大学生乐于创新、独立大胆、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坚持自我。虽然每个年代都不缺乏坚持自我的人,但00后大学生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明显,他们更多有着自己的选择与思考(见表3)。

Table 3. Frequency of family suggestions
表3. 家人建议频数频率
3.2. 职业层面
在个人薪酬与工作难度调查中发现,90%的00后大学生是追求高薪的,而有10%的人不渴望高薪,只要工作稳定、难度低即可。在追求高薪的同学中,其中有66%的人是可以接受难度较强的工作来赚取更多的钱。可以看出00后大学生并不是单纯的“向钱看”,他们更多的理解了工作强度与工资收入是相匹配的。然而在少部分不考虑高薪的同学中,更多的同学选择了工作状态稳定,可以看出这一代的00后大学生基本能够贴近现实,从实际思考问题,脚踏实地的做出适合自己的规划(见表4)。

Table 4. Frequenc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 salary and job difficulty
表4. 个人薪酬与工作难度的相关关系频数频率
在就业企业的选择方面,00后与追求大公司铁饭碗的60、70后形成了近乎鲜明的对比。数据显示38.9%的00后选择大型企业,3.4%选择小型企业。而绝大多数的57.7%没有特定的选择。这一数据表明固然大型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和附加值仍然吸引着大部分人的关注,也就是说会有更多的00后涌入中小微企业,或者合伙创业等思想逐渐在北京市00后大学生身上所体现。数据显示他们不再拘泥于大型企业,总的偏好目前来看还是大型企业是首要选择,但大型企业已经不是必要选择了,而是根据自身状况来随时进行调整改进的(见表5)。

Table 5. Selection frequency of employment enterprises
表5. 就业企业选择频数频率
在职业是否与专业对口方面,数据表明28.4%的人选择必须对口专业,71.6%的人选择不强求对口。可见北京市00后大学生不局限于所学专业领域的工作。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态度,而不仅仅是拘泥于专业知识上(见表6)。

Table 6. Frequency of matching between occupation and specialty
表6. 职业与专业对口频数频率
在就业时间方面,数据表明29.3%的人倾向就业越久越好,2.2%的人选择时间较短的工作,而多达68.5%的人倾向有更好机会时跳槽。只有少数的00后选择在一个企业里长时间就业。可见北京市00后大学生愿意尝试新工作、新环境,并且会更多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以及工作所带来的自身价值的实现(见表7)。

Table 7. Employment time frequency
表7. 就业时间频数频率
3.3. 城市层面
在就业城市方面,数据表明86.1%的人选择留在一线发达城市,而13.9%的人会选择二三线城市。可见大城市对年轻人而言吸引力还是十足的。一线发达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价格也比二三线城市要高,但一线城市有着较高的生活经济和工作竞争压力。但是数据显示北京市00后大学生更多的选择了一线城市。这也反映了北京市00后大学生对就业质量和机会的重视,及他们对职业发展前景的高要求 [7] (见表8)。

Table 8. Frequency of employment cities
表8. 就业城市频数频率
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可以看出,北京00后大学生对于就业的选择更倾向于高薪、稳定的大城市企业工作。他们突破老一辈人的固有观念,有着自己的活法和态度。正是因为00后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视野逐渐被拓宽,对于就业选择上也有着他们自己独有的想法和思考。
4. 结论与建议
目前,就业问题是大学生发展问题的综合反映,是社会环境、高校政策和学生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科技发展而变化的。通过此次调查并不是单纯的去了解北京市00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而是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从而发掘北京市00后这一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以期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国家政策、高校政策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4.1. 继续推行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
北京市政府应持续进行促进就业的积极政策 [8],不断引导和鼓励00后大学生在二三线城市解决就业问题。目前,大学生择业会因企业大小、工资福利待遇等多种原因与大学生的选择预期存在差异而出现“就业难”的问题。而这个原因正是因为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地区发展程度差距大所导致的,所以政府就要在此问题上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目前国家已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政策。当前国家在大学生就业引导方面先后出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落实并完善已出台的积极促进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出台鼓励性政策让大学生更愿意到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工作。同时,政府也可以借助高校的校园招聘会来大力宣传新出台的鼓励性政策,持续组织开展现场招聘会做好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
4.2. 高校应加强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与技能培养
高校应该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指导,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树立适合自己的择业观念。在问卷调查中,虽然0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着一定的清晰认知,但是他们均没有较为系统的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所以,还需要高校辅助对学生个人进行提前的自我设计和规划,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之余向自身规划的方向发展。为此,学校需要加强就业形势等相关教育,引导00后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通过开设专业化课程,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9];聘用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为大学生免费提供职业测评机会、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及属性,同时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4.3. 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身职业方向
为了实现学生自身价值,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企业,不仅仅依靠政府和高校的力量还需要学生自身进行改变。现在很多00后大学生没有把自身职业生涯规划重视起来。更多的00后都是独生子女,是在家长的保护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还没有较为强烈的社会竞争意识,习惯于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很少会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做打算 [10]。这就需要00后大学生在校期间牢固树立就业竞争意识,从自身的综合素质出发。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之余加强自身的素质拓展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学会挖掘自身的潜在才能并抓住机会充分展现出来,发挥出个人优势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从而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北京市00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影响因素有很多,来自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生自身。00后这一批大学生被社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他们身上也体现了现代年轻人的活力,他们关系着社会未来的经济发展,是构建未来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尤为重要的一批青年人。因此,更加需要政府、高校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让00后正确的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职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金项目
本论文是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果,课题名称:北京市00后大学生工作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研究(项目编号:203051360020XN17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