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冉有华, 李新. 中国多年冻土制图: 进展、挑战与机遇[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10): 1015-1027.
|
[2]
|
丁永建, 张世强, 吴锦奎, 赵求东, 李向应, 秦甲. 中国冰冻圈水文过程变化研究新进展[J]. 水科学进展, 2020, 31(5): 690-702.
|
[3]
|
段安民, 肖志祥, 吴国雄. 1979-2014年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 12(5): 374-381.
|
[4]
|
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 [J]. 中国公路学报, 2021, 34(3): 1-49.
|
[5]
|
吴青柏, 张中琼, 刘戈. 青藏高原气候转暖与冻土工程的关系[J]. 工程地质学报, 2021, 29(2): 342-352.
|
[6]
|
Harlan, R.L. (1973) Analysis of Coupled Heat-Fluid Transport in Partially Frozen Soil.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9, 1314-1323.
|
[7]
|
程国栋. 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研究40年进展和展望[J]. 冰川冻土, 1998(3): 21-34.
|
[8]
|
马巍, 朱元林, 徐学祖.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回顾与展望[J]. 冰川冻土, 1998(3): 72-80.
|
[9]
|
汪双杰. 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及预测技术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 2005.
|
[10]
|
王双林. 北黑高速公路地基冻土退化特征及沉降预测[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11]
|
马清祥, 房建宏. 基于附加应力分析的多年冻土路基变形机制分析[J]. 公路, 2021, 66(03): 34-41.
|
[12]
|
袁堃, 章金钊, 朱东鹏. 深上限-退化型多年冻土路基变形特征分析[J]. 岩土力学, 2013, 34(12): 3543-3548.
|
[13]
|
余帆, 齐吉琳, 姚晓亮. 多年冻土区路基分层变形现场观测研究[J]. 冰川冻土, 2011, 33(4): 813-818.
|
[14]
|
王德波, 闫翔鹏. 多年冻土段填筑路基沉降分析[J]. 山东交通科技, 2017(4): 35-37.
|
[15]
|
宋新生. 岛状多年冻土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因素研究[J]. 施工技术, 2011, 40(15): 86-90.
|
[16]
|
丑亚玲, 盛煜, 韦振明.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阴阳坡温度及变形差异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9): 1896-1903.
|
[17]
|
李金平, 王佐, 张娟, 袁堃. 多年冻土路基不均匀变形成因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15, 28(12): 78-85+91.
|
[18]
|
孙志忠, 马巍, 刘永智, 武贵龙, 贠汉伯. 青藏公路路基下融化夹层的变化及对路基沉降的影响[J]. 中外公路, 2015, 35(6): 14-18.
|
[19]
|
王锐, 程培峰, 韩春鹏. 高纬度多年冻土区路基工后沉降变形[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7(1): 43-49+75.
|
[20]
|
金龙, 汪双杰, 陈建兵, 许健. 基于变形分析的多年冻土地区路基高度效应研究[J]. 中外公路, 2013, 33(3): 22-29.
|
[21]
|
田亚护, 张青龙, 穆彦虎, 刘永智. 高温冻土区填土路基的地基融化固结变形分析[J]. 中国铁道科学, 2014, 35(3): 1-7.
|
[22]
|
张建明, 章金钊, 刘永智.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合理路堤高度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 2006(5): 28-34.
|
[23]
|
袁堃, 汪双杰, 牛富俊, 陈建兵, 李金平. 多年冻土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特征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16, 29(9): 21-28.
|
[24]
|
穆柯, 袁堃, 金龙, 董元宏. 高寒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拓宽路基差异沉降[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6, 16(4): 68-77.
|
[25]
|
汪双杰, 陈建兵, 李仙虎.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J]. 冰川冻土, 2009, 31(2): 384-392.
|
[26]
|
曹元平. 青藏铁路保护多年冻土路基结构的措施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08(8): 10-14+26.
|
[27]
|
孙立民. 保温材料在青藏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 冰川冻土, 2003(S1): 54-58.
|
[28]
|
苏谦, 王迅, 刘深. 青藏铁路新型路基保温材料应用试验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7(4): 395-399.
|
[29]
|
樊凯, 章金钊, 陈建兵. 保温材料在青藏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 公路, 2004(8): 163-166.
|
[30]
|
段东明, 杨永平, 魏庆朝, 张鲁新. 利用热管-保温材料复合结构提高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8(1): 24-28.
|
[31]
|
汪双杰, 金龙, 穆柯, 朱东鹏, 陈冬根, 董元宏. 高原冻土区公路路基病害及工程对策[J]. 中国工程科学, 2017, 19(6): 140-146.
|
[32]
|
牛富俊, 马巍, 赖远明. 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通风管路基工程效果初步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S2): 2652-2658.
|
[33]
|
胡明鉴, 汪稔, 孔令伟, 葛修润, 石祥锋, 黄明奎. 青藏铁路透壁通风管通风路基模型试验及初始温度场特征[J]. 冰川冻土, 2004(5): 582-586.
|
[34]
|
朱东鹏, 袁堃, 陈建兵, 谷志文, 刘戈. 高温多年冻土区公路通风管路基传热特征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15, 28(12): 69-77.
|
[35]
|
邰博文, 刘建坤, 房建宏, 刘晖, 田亚护. 高温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结构路基地温分布特征及降温效果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 36(S1): 3696-3704.
|
[36]
|
全晓娟, 李宁, 李国玉. 青藏铁路碎石路基最佳粒径的数值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11): 1947-1953.
|
[37]
|
汪双杰, 李祝龙. 中国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8(1): 1-9.
|
[38]
|
孙斌祥, 徐学祖, 赖远明, 汪双杰, 章金钊. 多年冻土区碎石路堤冬季自然对流降温效应的演化机理[J]. 科学通报, 2006(2): 211-219.
|
[39]
|
龚晓琴. 多年冻土区路基片石保温护坡效果研究[J]. 青海交通科技, 2015(6): 36-39.
|
[40]
|
马巍, 刘端, 吴青柏.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变形监测与分析[J]. 岩土力学, 2008(3): 571-579.
|
[41]
|
刘争平.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碎石护坡路基长期稳定性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 2010(S1): 56-59.
|
[42]
|
刘金修, 李泽, 李钰, 周德平. 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降温调控效能研究[J]. 公路, 2021, 66(2): 20-27.
|
[43]
|
韩利民. 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区冻土低路堤稳定性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
[44]
|
苗学云, 米维军, 赵永虎. 应用半导体制冷技术维护多年冻土区地基热稳定性试验研究[J]. 铁道建筑, 2018, 58(6): 107-111.
|
[45]
|
米维军, 贾燕, 赵永虎, 杨晓明, 苗学云. 太阳能制冷在多年冻土热稳定维护中的传热效果研究[J]. 铁道学报, 2018, 40(5): 116-122.
|
[46]
|
温智, 盛煜, 马巍, 吴青柏, 房建宏, 黄波, 许安花, 李焕青. 退化性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地温和变形规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7): 1477-1483.
|
[47]
|
程佳, 熊治文, 金兰, 蔡汉成, 孟进宝. 石灰桩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试验研究[J]. 铁道建筑, 2019, 59(9): 88-92.
|
[48]
|
程佳, 赵相卿, 金兰, 孟进宝, 蔡汉成. 石灰桩处理岛状多年冻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9, 36(1): 17-20+37.
|
[49]
|
肖楼, 于晖, 董德惠, 路勋. 基于多年冻土路基沉降变形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2, 12(5): 260-261.
|
[50]
|
马争锋, 王青志. 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在冻土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5): 1341-1347.
|
[51]
|
于晖, 张岭梅, 路勋. 基于组合权重灰色关联法的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J]. 灾害学, 2018, 33(S1): 1-7.
|
[52]
|
祁长青.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温度场随机有限元分析与变形可靠性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大学, 2005.
|
[53]
|
何秉顺, 刘建坤, 房建宏. 使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冻土区公路路基沉降[J]. 公路交通科技, 2005(11): 46-48.
|
[54]
|
苗姜龙, 陈曦, 吕彦楠, 王冬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冻土路基变形预测与可靠度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8, 27(4): 8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