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得到丰富和改善,人类疾病谱也在悄然变化,一些与人类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等发病率在增加,这已成为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近50多年来,中国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位居居民死亡原因中的首位,因此肿瘤防治成为中国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实际上,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提倡治未病思想,做好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肿瘤发生率和减少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湘赣边界地处山区,农村人口集中,其基本情况能较好地代表湖南省和江西省农村的整体情况。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湘赣农村14个乡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生活饮食习惯、肿瘤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就诊现状,对比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流行现状,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肿瘤防治宣传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于2021年5月~2021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和多阶段分层抽样法相结合,从湘赣边界地区抽取7个县,然后在每个县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中随机抽取60~80户家庭,对每户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形式的问卷调查。
2.2. 方法
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1]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除了收集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居住地等人口学信息,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防癌基本认知、健康素养、就诊情况等方面。
2.3. 数据处理
对于在问卷中有漏选、单选题多选以及回答前后矛盾的答卷均视为无效。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间比较用χ2检验,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问卷总体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1018份,收回有效问卷829份,问卷有效率81.43%。
3.2. 人口学特征
共有效调查829人。性别:男性350人,占42.22%;女性479人,占57.78%。年龄 < 30岁99人,占11.94%;30~50岁313人,占37.75%;50~60岁202人,占24.37%;≥60岁215人,占25.93%。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42人,占41.26%;初中268人,占32.33%;高中149人,占17.97%;大学及以上70人,占8.44%。
3.3. 居民生活饮食习惯现状
3.3.1. 生活饮食习惯总体情况
80%以上居民以白米为主食,60%以上居民烹调方式以煎炒为主并倾向于清淡口味。虽然绝大部分居民坚决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但还是存在少部分居民会将发霉变质的食物经过切除或者加热后继续食用。近一半的居民会偶尔食用烧烤或油炸食物以及腌制或熏制的食物,经常食用烟、酒、槟榔的现象仍然存在但是比例不高。60%以上居民会在饮食上有意识摄入有益的食物,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living and eating habit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rural residents in Hunan and Jiangxi
表1. 湘赣地区农村男女居民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比较
注:*P < 0.05;**P < 0.01。
3.3.2. 男女性居民生活饮食习惯的比较
总体来说,女性居民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比男性居民更健康。相比于女性居民的清淡饮食,男性居民更喜欢食物经油炸、烧烤加工后食用,χ2 = 12.532,P = 0.028。另外,女性居民会在饮食上更有意识地摄入有益的食物(男性62.6%,女性71.2%, χ2 = 6.907, P = 0.032)。食用烟、酒、槟榔的现象男性普遍多于女性(P = 0.000),调查结果符合社会现状和以往调查研究,见表1。
3.3.3. 不同年龄段居民生活饮食习惯的比较
不同年龄居民的部分生活饮食习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50岁居民食用五谷杂粮多于≥50岁居民,<30岁居民食用油炸烧烤类以及腌熏制食物现象更多,30~50岁居民食用槟榔的现象较少。另外,<50岁居民会在饮食上更有意识地摄入有益的食物,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living and eating habits of rural residents of different ages in Hunan and Jiangxi
表2. 湘赣地区农村不同年龄居民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比较
注:*P < 0.05;**P < 0.01。
3.4. 居民肿瘤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3.4.1. 肿瘤防治认知总知晓率
湘赣七县居民肿瘤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3.11%。其中,“癌症是一种慢性病”的知晓率仅39.4%,“充足睡眠可以预防癌症”的知晓率仅45.4%,“长期喝滚烫开水可以致癌”和“隔夜饭菜容易致癌”的知晓率分别为46.2%和46.9%。其次,“烟熏制品和烧烤容易致癌”,“多吃蔬菜谷物、心态平衡以及定期体检可以预防癌症”的知晓率 < 60%,其他题目的知晓率均>60%,见表3。
3.4.2. 男女性肿居民瘤防治认知比较
女性居民防治认知高于男性。“烧烤容易致癌”知晓率女性(54.3%)高于男性(43.4%),χ2 = 9.525,P = 0.002。“烟酒容易致癌”、“多吃蔬菜谷物可以预防癌症”、“熬夜可以致癌”、“戒烟限酒可以预防癌症”等4项的知晓率女性高于男性,P < 0.01。“充足睡眠可以预防癌症”、“隔夜饭菜容易致癌”、“恶劣的环境因素能致癌”、“心态平衡可以预防癌症”等4项的知晓率女性高于男性,P < 0.05,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core knowledge of tum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rural residents in Hunan and Jiangxi
表3. 湘赣地区农村男女居民肿瘤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比较
注:*P < 0.05;**P < 0.01。
3.4.3. 不同年龄段居民肿瘤防治认知比较
不同年龄居民对多数恶性肿瘤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总体来说,<50岁居民防治认知高于≥50岁居民。其中“癌症可以预防”、“恶劣的环境因素能致癌”、“熬夜可以致癌”、“烟酒容易致癌”、“隔夜饭菜容易致癌”、“烟熏制品容易致癌”、“烧烤容易致癌”、“多吃蔬菜谷物可以预防癌症”、“适量运动可以预防癌症”、“戒烟限酒、心态平衡、充足睡眠、定期体检可以预防癌症”等13项的知晓率<50岁居民高于50岁以上居民,P = 0.000。“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槟榔容易致癌”、“过期变质食物容易致癌”等3项的知晓率<50岁居民高于≥50岁居民,P < 0.05。但是,“长期喝滚烫开水可以致癌”的知晓率<30岁居民低于≥30岁居民。见表4。
3.5. 居民患病就诊情况
在就诊意识方面,了解防癌体检和癌症免费筛查项目的居民不到50%,身体不适时,也只有近一半的居民能够引起重视。调查发现,80%以上的湘赣边界受访者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都有了解并且使用过新农合进行报销。超过60%的居民都会选择在乡镇及以下医院的全科医生进行治疗,仅有小部分的人选择县级以上医院治疗,见表5。

Table 4. Comparison of core knowledge of tum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mong rural residents of different ages in Hunan and Jiangxi
表4. 湘赣地区农村不同年龄居民肿瘤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比较
注:*P < 0.05;**P < 0.01。

Table 5. Medical treatment of rural residents in Hunan and Jiangxi
表5. 湘赣地区农村居民就诊情况
注:*P < 0.05。
最后,对湘赣边界村民的患癌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见图1),发现肺癌占总体癌症类型的53.41%,其次是肝癌18.53%和胃癌12.81%,除此之外还有肠癌、淋巴癌、乳腺癌和食道癌等。这些癌症的发生发展跟生活和饮食习惯关系密切,说明了湘赣边界村民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待改善,了解防癌知识并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将有助于降低癌症的发生。

Figure 1.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in nearby residents of rural respondents in Hunan and Jiangxi
图1. 湘赣农村受访者附近居民患癌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曾预测,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会持续增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2] [3]。近年来,湘赣边界革命老区村民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逐步表现出年轻化的态势,对社会及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为预防和减少肿瘤的发生发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确定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普及健康知识,动员群众参与癌症防治,部署加强癌症预防筛查、早诊早治等方针 [4]。
本研究调查显示,湘赣地区农村居民对肿瘤的基本认知情况不够乐观,居民恶性肿瘤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3.11%,并未达到《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 [4] 中恶性肿瘤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 ≥ 70%的目标值。居民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待改善,发霉变质食物、烧烤或油炸食物以及腌制或熏制食物应该尽量杜绝,男性居民在平常的饮食上应该有意识地摄入有益的食物,尤其控制烟酒和槟榔的食用。男性居民和≥50岁居民对肿瘤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低于女性及50岁以下居民,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男性居民平时生活工作的压力、从小养成的陋习以及老年人群文化教育的缺失所致。居民对肿瘤基本认知、致癌因素、防癌手段以及早诊早治 [5] [6] 和防癌体检等知识掌握不全,建议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重点普及。
前期调查发现,我国社区居民对肿瘤预防知识知晓率差异很大,如乔芬芬报道,上海部分社区居民癌症早期信号知晓率高达80% [7],而本调查中居民对癌症早期信号的知晓率都仅为63.11%,可能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经济较发达地区,对肿瘤防控工作资金投入力度比较大,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比较成熟,居民接触肿瘤防控知识途径较多。另外,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家庭收入同样影响着人们对烟酒的需求 [8]。
调查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着实减轻了居民的负担,但是大部分居民会就近选择在乡镇及以下医院进行治疗,然而乡镇医院医疗资源不足,相应的配套设施及大型医疗检查设备相对匮乏。因此,为解决居民就医难问题,乡镇医院的医疗体系还尚需完善。肺癌、肝癌和胃癌是湘赣边界村民高发的三种癌症,究其原因,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癌症最重要的因素,如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作息等。因此,防癌知识在农村的宣传普及十分必要。
针对湘赣农村居民肿瘤防治现状,为加强全民防癌抗癌意识,呼吁社会关心癌症患者,远离癌症,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肿瘤防治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国外研究已经表明健康传播可以影响人们的态度进而改变行为,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群众健康水平的目标 [9]。因此,建议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癌症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普及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自我防控意识和能力。二、根据居民的认知短板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开展针对薄弱环节的多种形式的肿瘤防治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及活动,进一步改善居民肿瘤防治认知情况。三、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应当将农村等低文化水平人群及老年人列为重点宣传对象,并采取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宣教,提高其消化知识的可能性。四、在宣传教育肿瘤防治相关知识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以专业渠道组织医院、医生等机构不定期地开展防癌知识科普讲座,利用社区、村委开展预防肿瘤健康教育,倡导居民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湘赣地区农村居民恶性肿瘤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居民特别是男性居民和≥50岁居民的肿瘤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本研究问卷有效率不高且为方便抽样结合随机抽样的调查,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地处农村,留守的村民以老人小孩居多,文化程度不高,导致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就医能力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今后研究需改进。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