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当前,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大学不仅是知识学识、更是思想政治方面的人才培养基地,课堂则是育人的主要平台 [1]。如何让学生接受立体化、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将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近年来,立德树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紧密结合,形成高效的思政体系,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特别是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内容,与专业课内容无缝衔接,不仅能够促进专业课知识的传授,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理解。科技论文是对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担负着促进社会进步的重任。研究生是科技论文写作的生力军,科技论文写作将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是每位研究生必须要熟悉、具备的重要技能。在讲述课程内容的同时,如何将励志的历史名人事迹展现给学生,如何将严谨、科学的作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这些均需讨论。
前人已经开展了如何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的探讨,李筱贺等 [3] 分析了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教学模式问题,并对理论模式和实践教学等应用方式分别做了介绍和讨论,并检验了教学模式对教学实效的改进程度。贾志绚 [4] 等利用传统授课方式对科技论文写作进行教学改革,并应用于实际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付伟 [5] 着重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开展了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改革。张菊等 [6] 针对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开论述,并分析了科技论文写作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对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参考。
上述工作,多是针对科技论文写作进行教学方面的改进和探讨,针对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研究分析还较少,缺乏相应的案例教学方案,本项目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导向,增加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
2. 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下科技论文写作授课内容以及特点的分析
2.1. 授课内容
科技论文写作的内容涵盖较多,主要包括:论文检索、期刊论文结构、语言、图表制作、PPT制作、论文发表、学位论文写作和学术道德等。为建立健全长效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授课内容应注意与思政内容的高度衔接,以科技论文发展史、人物传记引出,着重介绍我国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并以此作为升华,融入爱国主义、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
2.2. 授课特点
科技论文写作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不存在固化内容,具体情况会根据授课教师的理解存在差异,也会因学科不同而变化。然而这些差异之下往往存在共通之处,这需要任课教师既要根据自己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差异化教学,更要阐明科技论文写作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因此,教师的授课方式不仅需要灵活多变,更要与学生之间开展交流,并将授课效果进行反馈改进,以达到最优。
3.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的具体方案
以习总书记“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讲话精神为出发点,任课教师须努力寻求科技论文写作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自然且实时地将思政内容嵌入至课程教学中 [7]。1) 在文献检索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通过检索方法的讲解,逐渐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除此之外,针对国内外重要的燃烧、动力工程、传热方面期刊进行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国内科研期刊发展仍有许多不足,国内科研工作者需响应习总书记“把论文写作祖国大地上”的号召,不仅要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更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的意识,立志为祖国科研事业做贡献。2) 在讲授文献管理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献管理是科研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需引起大家的重视,逐步要求学生养成一丝不苟、善于分门别类的工作方法。3) 通过PPT制作的练习,让同学们了解到PPT制作的重要性,理解好的PPT不仅能够更全面、顺畅地表达自身观点,还能够进一步激起听众的学习兴趣。4) 通过论文发表、专利撰写等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们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仅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更要注意维护别人的知识产权。5) 罗列一些学术不端的案例,希望学生重视学术诚信,并响应习总书记“把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
表1给出了科技论文写作思政穿插具体实施方案,笔者以第五章研究性论文和综述论文写作为例详细进行阐述。首先,阐明研究性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并强调科技论文写作尤其要注意“实事求是”,凡事以事实为依据,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可以阐述,不存在的现象不可以臆想猜测误导读者。文中所用语言需严谨求实,不可刻意拔高或刻意贬低自己或别人的工作成果。联系到做人做事,需坦坦荡荡、不说漂亮话、不做样子活,弄虚作假,欺瞒他人更要不得,只有真诚为人才能长久发展。阐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院士事迹,于老一生不为名利,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贡献终生。在我国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于老的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多次强调这是集体的功劳。在阐述综述性论文过程中,阐明任一科研实验的边界条件都存在特殊性,但不同实验之间又存在共通性、普遍性,做任何事,都需要分析事物所具备的内在联系,探寻共同规律,再分析其所具备的特殊性,这样才能具有较好的创新。
4. 教学过程讨论与实践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授课老师示范和生生互动的形式展开,针对每一堂课程内容,由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阐述、举例等,完成基本教学,使学生对每节课内容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每节课内容的思政穿插内容进行举例,并采用课堂随机提问和学生主动举例的方式对案例进行讨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全方位理解科技论文写作的思政内涵,提高了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在两种模式的相互作用下,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日渐浓厚,对科技论文写作的理解得到提高,通过提交科技论文写作综述等作业形式,发现学生写作内容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提升了科研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对他们学术道德和学术作风大有裨益,更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Table 1.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thoughts and politics interspersed with practical exploration
表1. 科技论文写作思政穿插实践探索
5. 结语
笔者以科技论文写作为例,阐述了科技论文写作的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具体路线。本文通过上述讨论,在重视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加了立德树人内容,响应国家育人需要全方位育人的总要求。笔者深入挖掘本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提升课堂育人思政内涵,构建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形成了并肩而行的育人体系,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
本文得到了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项目》(基金号:2020zyrc125)的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