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社会,不同民族的融合和不同文化的交汇是其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英语是美国的主要语言,但英语的使用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差异。根据派尔斯和阿尔杰的观点,引起语言变化的外部因素包括所持语言人群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等,语言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所持语言人群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变化发展 [1]。因此,同一种语言在被使用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自民族的影响,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在美国,由种族而导致的英语变体包括黑人英语(Black English)、墨西哥英语(Chicano English)、波利尼西亚英语(Polynesian dialects)等。因此,美国英语在使用时的种族差异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嘻哈音乐,即Hip-Hop,源自美国黑人社区,其渊源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种族、阶级分化严重。而处在社会最底层的黑人群体,不仅经济上被压制,文化上更是没有话语权。无论是流行乐还是爵士、摇滚,其内容都不关注黑人群体的利益和诉求。美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也导致几乎没有黑人可以制作唱片。因而,黑人群体只能凭借自娱自乐的地下音乐聚会,来排解心中的愁闷。在这样的背景下,最早的嘻哈说唱就诞生了 [2]。嘻哈乐不仅表达了歌手们的情感以及生活,更体现了黑人群体对社会的诉求以及批判,从而展现了黑人种族在使用英语时的特点。因此,嘻哈音乐是典型的黑人流行乐种。尽管也有很多其他种族的说唱歌手,但黑人嘻哈音乐仍具有其独有的民族特点。
乡村音乐,即Country Music,是一种具有美国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美国南部,其根源来自于英国民谣。不同于嘻哈说唱乐,乡村音乐是美国白人民族的音乐代表。英国殖民统治美国地区后,大批的英国移民来到美国南方地区开垦生活,其中有不少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他们从欧洲带来了许多家乡的民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叙事歌,它是美国乡村音乐之源 [3]。至18世纪下半叶,美国移民人口在全美国占据了统治地位,他们对美国的音乐文化发展起着统治决定作用。由于大批移民及其后裔都为穷苦的白人阶级,在保持自身传统并吸收其他乐派得到不断发展后,美国乡村音乐就此而生 [4]。乡村音乐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最吸引美国南部与西部乡村的白人,其听众一般是农民或者蓝领,他们在政治与社会问题上更加保守。因此,尽管如今的乡村音乐与其他乐派有所融合,但不可否认,乡村音乐是典型的美国白人音乐,其语言上有着白人种族的特点。
综上所述,嘻哈音乐和乡村音乐可以被视为两种不同种族文化的代表。因此,将嘻哈说唱音乐与乡村音乐的歌词进行比较,是可以看出英语表达的种族差异。同时本文也尝试探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美国语言文化,以及种族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语料库语言学展开研究。语料库指的是存放语言材料的数据库,而语料库语言学是一种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语言研究方法。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然语言的加工、标注,二是用已经标注好的语料进行语言研究和应用开发( [5], p. 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电脑得到普及,存储数据的硬磁盘也被广泛应用,因此个人研究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自建语料库。
语料库的分析有赖于计算机环境的支持,即从语料库中检索数据并对语料进行加工的软件工具。使用计算机软件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手工劳动,而且还能有效避免产生差错的人为因素( [5], p. 15)。因此,语料库研究必须使用有效可靠的语料库检索软件。
本文以近5年(2017-2021) Billboard Year-End Charts Hot 100为数据来源。Billboard是美国历史发展悠久的美国音乐榜单,其中Hot 100被认为是美国乃至欧美国家流行乐坛最具权威性的单曲排行榜,上榜单曲代表着流行度和影响力。本文分别收集50首上榜的嘻哈说唱歌曲和乡村歌曲,将其歌词创建为语料库文本,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对文本进行检索,从而获得客观真实的数据,以分析嘻哈说唱音乐和乡村音乐歌词的异同,进而探究英语使用的种族差异。
3. 数据检索过程
3.1. 乡村音乐语料检索过程
利用Antconc对由50首乡村歌曲构成的文本(约16000字)进行检索,主要是通过软件的Word List (生成词表)、Concordance (语境共现)以及keyword List (主题词表)功能来实现。
首先,利用Word List功能对文本检索后,我们会获得文本中出现的词汇,按出现的频率高低排序,取频率最高的前50词,如表1所示:

Table 1. Word list of country music
表1. 乡村音乐生成词表
接着,将乡村音乐语料库与参照语料库进行对比,通过Antconc的Keyword List功能,找出文本中使用频率超常的词语,从而提供语篇层面词语的显著分布和文本主题的关系。参照语料库由50首嘻哈说唱歌曲构成的文本(约28,000字)构成。检索后,我们得到表2数据:

Table 2. Keyword list of country music
表2. 乡村音乐主题词表
注:括号内为关键值。
最后,我们利用Concordance功能对某些重要词汇进行检索。利用AntConc软件的Concordance (语境共现)功能检索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词,得到以主题词为中心的语境共现行,通过观察这些语境共现行所构成的微型语境,可以收集到作者对相关主题词的所有描述,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些主题词所呈现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借助这些象征意义的描写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6]。爱情是很多音乐歌颂的主题,乡村音乐注重表达情感,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选择对“love”这一重要词汇进行检索。
3.2. 嘻哈音乐语料检索过程
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对50首嘻哈说唱音乐构成的文本进行检索。首先是利用Word List功能生成词表,取出现频率前50的词汇,如表3所示:

Table 3. Word list of Hip-Hop music
表3. 嘻哈歌曲词表
接着,我们将50首乡村音乐构成的文本作为参照语料库,利用Keyword List对嘻哈说唱音乐进行检索,得到主题词表,取前20,数据如表4所示:

Table 4. Keyword list of Hip-Hop music
表4. 嘻哈音乐主题词表
注:括号内为关键值。
最后我们通过Concordance功能对重要词汇“bitch”以及它的复数“bitches”进行检索,获得它们的语境共现行。
4. 结果分析比较
4.1. 生成词表对比分析
根据乡村音乐词表,我们可以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实词是第一人称代词“I”,出现了837次,这表明叙述者是歌手自己,歌曲的内容也大多是从自己展开的。除此之外,其他人称代词也大量存在,如“you”、“it”、“we”、“she”等,这说明文本的内容牵涉到不止一个人物,具有故事性。be动词的缩略形式“’s”、“’m”、“’re”以及助动词否定形式“don’t”和will的缩略形式“’ll”频繁出现,表明叙事的时态主要是现在时和将来时,但“got”作为get的过去形式也出现了较多次,因此乡村歌曲在叙事时的时态是多样的。另外,我们还注意到“love”以及“baby”两词也出现频繁,分别出现了92次和82次,这表明乡村歌曲的主题主要以爱情或亲情为主,结合另一个词“girl”出现了64次,我们可以推断,叙述者多为男性。乡村音乐擅长讲故事,它的歌词往往会讲述一个故事,而不是简单地表达感情。乡村歌曲的主题也同样是写实、叙事性 [7]。根据语料库检索到的数据,也能证明乡村歌曲这一特点。
除了高频词汇,我们再来分析下一些中频词汇。“need”出现了42次,“hope”出现了41次,“want”出现了39次,这表明乡村歌曲注重表达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主题上是偏积极向上的。此外,“town”出现了30次,“country”出现了24次,这些表明了叙事的场景与乡村息息相关,体现了乡村音乐的相对封闭性。“whiskey”以及“wine”分别出现了29次和7次,不仅进一步表明叙事者大多可能为男性,也进一步暗示了叙事主题与爱情生活有关。
嘻哈音乐在词汇上与乡村音乐存在异同。首先,相同之处是,嘻哈音乐出现频率最高的实词也是“I”,因此它的叙事也是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出发的。但相较于乡村音乐,嘻哈说唱音乐歌词中的人称代词不够丰富,说明其叙事的故事性较弱。
嘻哈说唱音乐歌词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咒骂语厌女话语的频繁出现。说唱音乐与种族政治密切相关,它对警察以及政府尖锐批评,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回应。说唱音乐中也包含了复杂的性政治,如厌女症、性支配和女性说唱歌手对男性的批判等问题 [8]。黑人群体在主流社会遭受歧视和打压,因此黑人音乐家们通过如“fuck”、“shit”、“ass”等词汇的频繁使用,以一种刺激性或激烈的方式来表达对主流社会的不满和愤怒。同样地,女性被男性所压迫的现象也出现在黑人群体中,指代女性的厌女词汇“bitch”等被频繁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如今的流行文化中,“bitch”也可以指代做了感人或巧妙事情的朋友,亦或是自夸,因此,它的所指及感情色彩会因为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另外,“nigga”一词也频繁出现,高达138次,其复数形式也出现了82次。黑人音乐可以看作是黑人经历的一种象征。黑人利用文化来传播信息,增强团结,反对不公正,维持政治和社会运动。黑人群体的音乐一直代表着这个群体反公众的思想和态度,对非裔美国人的抵抗斗争有着重要意义。音乐对于非裔美国人来说不仅仅是反抗手段,同时也被用作从心理和情感上鼓舞个人 [9]。因此,要深入分析黑人嘻哈说唱音乐,就需要了解这一群体的历史以及文化。“nigga”是“nigger”的变体,在中文中是“黑鬼”的意思。该词是美国白人对黑人的蔑视称呼,是一种对黑色种族的极度不尊重。在嘻哈说唱音乐中,“nigga”的频繁使用,是黑人群体对美国白人群体的抵抗,是被歧视的历史的文字象征。同时,黑人群体之间互相也使用“nigga”,用来代指小子、兄弟、朋友等亲热称谓,从而达到增强团结,维系群体情感的作用。
最后,“money”一词的频繁出现,也与黑人群体的社会阶层紧密相关。黑人群体无论在文化上,还是经济上都遭受不公。很多黑人歌手都来自社会底层,他们被迫加入黑帮,不得不贩卖毒品,因此歌词中也出现了与黑帮、毒品有关的词汇,如“drug”、“pill”、“Z shit”等。这些歌手在音乐中毫无忌惮地表达了对金钱、情欲的渴望和炫耀,实际上是在批判主流社会对黑人群体在经济上的压制。
4.2. 主题词表对比分析
根据乡村音乐主题词表检索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排在一二位的是“’re”和“’ll”,这表明相较于嘻哈说唱音乐,乡村歌曲更频繁地使用现在时和将来时。“gonna”被频繁使用,“gonna”是“going to”的缩略形式,主要用于美国口语,这说明了乡村音乐的生活化。
实词方面,我们注意到,除了“whisky”外,另一个表示酒的词“margarita”同样被频繁使用,这进一步说明在乡村音乐文化中,酒不仅仅只是一种饮品,更具有一种象征意义,用以表达情感。除此之外,如我们在Word List检索中推断的一样,“hope”体现了乡村音乐聚焦生活情感诉求这一主题特点,因此也出现在主题词表前列,与之含义近似的词“chasing”,关键值也高达49.67。“heart”、“eyes”、“country”等词,都再次表明了乡村音乐的主题大多为爱情和乡村生活。
大量的形容词也出现在主题词表前列,如“easy”、“simple”、“beautiful”、“good”等等,这些词都偏向褒义,验证了乡村歌曲大多表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恬静。
而相较于乡村音乐,嘻哈说唱音乐的主题词中含有大量的咒骂语与厌女词汇。在引言部分我们谈到,乡村音乐的受众主要是美国南部的农民和蓝领阶层,且大多都是白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该地区的人思想相对保守,因此乡村音乐中鲜少出现咒骂语。即使乡村音乐也是男性为主导,但并不会公然地对女性使用负面词汇。
相较于黑人,白人在社会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也较少,所以他们很少会对主流社会抨击和抵制,因此乡村音乐主题内容大多积极向上。而黑人大多地位低下、生活贫穷和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因此习惯使用咒骂语,同时也是宣泄对社会的不满,反抗社会不公的手段。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如“ayy”、“da”、“yeah”、“woo”等象声词的大量使用,这也是嘻哈说唱音乐不同于乡村音乐的一大语言特点。象声词指的是使用在发音上听起来就像它们所产生的噪音的单词,从而产生生动的效果和强化其意义 [10]。
最后,我们注意到“lil”的出现。“lil”是单词“little”的缩略形式,它在嘻哈音乐中被频繁使用是因为很多黑人家庭对孩子的称呼前面习惯性加上“lil”。同时“lil”也代表着这些歌手出发的地方,前面我们提到了大多数黑人rapper都来自社会底层,“lil”暗示鼓励他们有一天能够走出街头匪气的小圈子,走上更大的舞台。其他缩略形式,如“gon’ be”、“hol’up”、“I’ma”、“tryna”等,都源于黑人英语的影响。
4.3. 语境共现分析
首先,在乡村音乐文本中,我们选择了“love”作为检索词。观察以“love”为中心构成的微型语境,可以发现词组“be in love”和“be loving on”被频繁使用。“love”作为动词被使用时,主语通常是“I”,且“love”的所指对象通常是“you”并与“girl”紧密关联,这再次证明叙事者多为男性,也说明乡村音乐的主导者为男性。虽然也有女性乡村歌手,但她们歌曲的受欢迎程度远远不如男性,女性在乡村音乐文化中的话语权被压制。其次,这同样表现了乡村音乐的另外一个特点,即在表达情感时,多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对话形式,叙事直白明了,能够强化听众的代入感。
而在嘻哈音乐中,对“bitch”和“bitches”检索后,我们发现,“bitch”通常被用作厌女话语来代替女性,表现了嘻哈说唱音乐领域对女性的歧视。但“bitch”有时候也能作为负面词汇指代男性,如:
“Bitch be humble hol' up bitch. Sit down hol' up lil' hol' up.”
这句话出自男歌手Kendrick Lamar的《humble》,这句话是他用以调侃说唱游戏中的竞争对手。
“Once upon a time man I heard that I was ugly. Came from a bitch who nigga wanna fuck on me”
这句话源自女性说唱歌手Cardi B的《up》,意在警告那些想要“把玩”女性的男性,因此实际上这里的“bitch”是对男性的讽刺。
但有时候“bitch”是被当做褒义词汇使用,如:
“Talkin' to myself in the mirror like bitch, you my boo. I'm the shit, ooh (Ayy)”
这句话来自女性歌手Megan thee Stallion和Beyoncé的《savage》,她们将自己称为“bitch”实际上是一种自夸。
因此,厌女话语“bitch”在嘻哈说唱歌曲中并不总是对女性的歧视,很多情况下是被用作褒义词汇,甚至与之相反,被用作指代男性以抨击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认为嘻哈说唱音乐的主题总是负面的,是充满污言秽语的,是对女性的压迫,是对社会的愤恨与不满。很多优秀的嘻哈说唱艺术家们旨在通过音乐,抨击社会不公现象,为女性权益做斗争。
5. 结语
作为两个不同种族的乐派代表,经过数据检索发现,它们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乡村音乐的歌词更具故事性,且主题多与爱情生活有关,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这些特点都与他们的受众群体以及所处的社会阶级有关。乡村音乐的受众主要是美国南方的白人种族,他们享受着良好的教育,不会被种族歧视,传统的观点更让他们思想相对保守,因此乡村音乐的内容几乎不会有咒骂语的出现,对主流社会和政治话题的探讨也很少。尽管乡村音乐也是由男性主导的乐派,但良好的受教育程度使得他们并不会公然对女性使用侮辱性词汇。
而嘻哈说唱音乐的艺术家们多为黑人群体,黑人种族长久以来遭受白人的歧视和打压,他们大多来自社会底层,没有接受过良好的社会教育,面对社会的不公,音乐成了他们抒发情绪、反抗不公的手段之一,因此嘻哈说唱音乐中常出现咒骂语。此外,黑人英语的说话方式也有所保留,“nigga”等对黑人群体的歧视称谓也被如今的黑人群体相互间使用,但目的从负面的歧视演变成增强彼此感情和种族团结。另外同样地,嘻哈说唱界也是男性主导的乐派,但不同于乡村音乐界对女性的尊重,其歌词常常出现厌女话语,直接表现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嘻哈音乐的主题也总是和暴力、毒品、性爱等有关,并不像乡村音乐那样积极向上。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所有嘻哈说唱乐皆视为负面相关,这其中有一些艺术家选择为女性权益发声,也有的为黑人种族的生存利益发声,此时这些歌曲中的负面词汇不再是代表暴力,而是用以强化情感。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些词汇的使用,要充分地与语境结合。
总之,从乡村音乐和嘻哈音乐的对比,我们是可以看出,在黑白两个种族中,美国英语的使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就说明语言的使用与变化与种族密切相关,同一种语言在被不同的种族,甚至同一种族但来自不同社会阶级的人使用时,都会发生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