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眉山市气象行业安全主要涉及防雷和气球升放安全。为进一步加强防雷、气球升放的安全监管工作,构建职责清晰的安全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按照眉山市市委加快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要求,积极推进眉山市气象行业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实现感知、分析、指挥、执法、监督“五位一体”、推进气象行政执法和监督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眉山市建立气象行业安全管理系统迫在眉睫,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防雷和气球升放安全监管的效率。
2. 气象行业安全监管必要性
眉山市属于雷电易发区,通过对近16年(2005~2020年)闪电监测数据分析,年平均闪电频次为27,528次,最高闪电频次发生在2010年63655次。眉山市因雷击造成建筑物和设备损失等事故屡有发生。
随着防雷检测业务的开放,越来越多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进入眉山市开展相关业务。“放”得开、“管”得住、“服”务高效的防雷市场落实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
采用比较传统的手工记录、人工查阅的方式,明显不符合现在的管理与服务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气象行业安全监管能力,从监管模式多元性管理的角度,有必要建设一套创新可视化系统进行监管 [1]。
3. 系统设计思路及框架
结合眉山市气象行业安全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规划,通过建设本地化、一体化的眉山市气象行业安全管理系统,将全市防雷安全重点场所和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集约监管。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B/S体系框架,以防雷安全重点场所信息库、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息库和历年检查情况信息库为数据支撑,通过防雷监管、气球监管、雷电灾害、法律法规、系统管理5个功能模块建设,实现了防雷安全重点场所信息、气象行业行政执法检查信息、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息的管理,促进气象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进而全面提升气象行业安全监管的水平与效率。其中防雷监管是该系统的核心模块,实现了防雷安全重点场所检查的信息化管理,包含安全执法检查记录的管理,实现对安全检查工作信息录入、修改、查询与统计等功能。该系统的框架 [2] 如图1所示。
4. 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此系统(见图2)运用编程语言Node.js和Vue.js (见图3),数据库使用MongoDB,采用前后端分离技术进行开发,实现防雷安全重点场所管理、防雷安全重点场所监督检查、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管理、升放气球活动安全监管、雷电灾害风险管理和基础数据维护等。

Figure 1. Framework of Meishan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图1. 眉山市气象行业安全监管系统框架图

Figure 2. Homepage interface of Meishan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图2. 眉山市气象行业安全监管系统首页界面

Figure 3. Programming language nodejs+vue interface of Meishan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图3. 眉山市气象行业安全监管系统编程语言nodejs+vue界面
Node.js是一个前端框架,它几乎是任何类型项目的流行工具!Vue.js是一个服务端语言,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和其它大型框架不一样的是Vue.js被设计成能自底向上逐层应用。MongoDB是一种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运用C++语言编写,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容易,主要是为WEB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最大的特点是支持的查询语言非常大,其中语法有点相似于面向对象的查询语言,差不多都能实现类似关系数据库单表查询的绝大部分功能,并且能支持对数据建立索引。
4.1. 防雷安全重点场所管理
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3] 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等级要求和风险点参数(危险物种类及体量)及事故后果预测(影响范围、人员、可能的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进行防雷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防雷风险由大到小划分为红色等级、橙色等级、黄色等级。防雷安全风险等级通过防雷安全重点场所基本信息显示(见图4)。
建立防雷安全重点场所信息库,便于对监管对象情况一目了然。使用百度地图,形成防雷安全重点场所分布图,实现查看全市或县(区)的重点场所信息。执法人员根据分布图能更加合理安排检查对象,高效全覆盖地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分布图直观显示防雷重点场所的基本信息、检测情况、检查情况和实时状态(见图4)。防雷安全重点场所基本信息包括场所名称、防雷风险等级、经营类别、场所地址、法人代表或安全责任人、联系电话和经纬度等;防雷安全重点场所检测情况包括最新检测的时间及结果;防雷安全重点场所检查情况包括检查的时间及结果;防雷安全重点场所实时状态通过“蓝、黄、红”三种颜色显示在百度地图上,“蓝色”表示场所目前符合防雷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无隐患风险。“黄色”表示场所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将在一个月内到期,需及时提醒场所申报检测。“红色”表示该场所存在防雷安全制度建设缺失、无防雷安全教育培训、未开展雷电防护装置巡查、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超期或已知隐患未整改等,直到整改到位恢复“蓝色”。实时状态根据系统自动判断显示,如果出现错误可通过系统管理模块,直接手动修改、更新。

Figure 4. Basic information and real-time status display interfac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 key sites of Meishan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图4. 眉山市气象行业安全监管系统防雷安全重点场所基本信息、实时状态显示界面
另外,可以通过列表形式查询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重点场所信息库情况。区域主要以全市和各县(区)划分;类型主要以加油加气站、危化企业、烟花爆竹、炸药库和其他划分。
4.2. 防雷安全重点场所监督检查
建立对防雷安全重点场所监督检查的台账,完成检查及时录入,实现对历史检查记录的查询(见图5)。检查中出现整改情况,查询检查资料包含整改流程的所有信息。如果检查中存在整改问题,执法人员到期未及时复查的,系统将提醒完成复查工作。
4.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管理
建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息库,定期更新并用列表形式显示,查询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信息库情况。区域主要以全国和全省划分;等级以甲级、乙级划分。

Figure 5. Historical inspection record query of key places of Meishan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图5. 眉山市气象行业安全监管系统重点场所历史检查记录查询
4.4. 雷电灾害风险管理
建立眉山市雷电灾害数据库,出现雷灾后及时填报到此数据库里,内容包含雷灾发生时间、地点、灾害情况及附件(照片、视频等)。此数据库的建立利于开展雷电灾害事故调查、鉴定、分析、统计查询和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提高眉山市防灾减灾能力。
4.5. 升放气球活动安全监管
建立升放气球活动巡查、检查台账,完成气球巡查、检查后及时录入,实现对历史巡查、检查记录的查询。如果检查中有整改情况,查询检查资料包含整改流程的所有信息。
4.6.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模块提供及时查看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政策、气象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等,让用户及时了解与学习气象行业改革最新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此模块还包含气象行业安全监管、防雷技术服务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方便用户学习,提高专业能力。
5. 总结
气象行业安全管理涉及的主体和对象众多,管理难度大,传统的人工管理已不适宜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此系统的建立,使管理更信息化、规范化、精准化,有利于眉山市气象局更好地履行气象行业监管职能。系统中实时显示防雷安全重点场所状态,促进对防雷安全工作的动态监管,建立责任到位、全覆盖防雷安全隐患排查体系,不断提升防雷服务品质,更好地发挥防雷减灾服务公共安全的作用。
基金项目
眉山市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MSCXFZ20200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