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Graves病也称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有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 [1] ,眼病是毒性甲状腺肿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危及视力及损伤外貌。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发现,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明显增加 [2] ,甲亢状态时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可能也会导致糖尿病出现 [3] ,因此两者关系密切,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合并Graves眼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4] ,因此,该文采用甲强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糖尿病合并Graves眼病,观察其临床效果。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10月至2022年04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合并糖尿病的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人。所有患者了解治疗方案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2. 临床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并确诊为中重度Graves眼病,眼病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 CAS) ≥ 3分 [5] 。
排除标准:1) 有药物过敏史者;2) 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3) 感染病史;4) 心肝肾功能受损患者;5) 其他非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2.3. 诊断标准
糖尿病 [6] :典型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 ≥ 11.1 mmol/L或禁食8小时后空腹血糖 ≥ 7.0 mmol/L或OGTT2h血糖 ≥ 11.1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 ≥ 6.5%典型糖尿病症状包括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OGT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Graves病 [7] :甲亢诊断确立,甲状腺可弥漫性肿大(触诊和B超证实),眼球突出或浸润性眼征,胫前粘液性水肿,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以上标准中前两项为必备条件,余为诊断辅助条件。
CAS评分 [5] :自发性球后疼痛,向上或向下凝视时疼痛,眼睑发红,结膜发红,球结膜肿胀,眼睑水肿,泪阜肿胀,过去的1~3个月内眼球突出增加2 mm,过去的1~3个月内眼球活动度下降8 mm,过去的1~3个月内视力下降,每项临床表现为1分,活动性分值为积分之和。
严重程度分级 [8] :轻度:具有一项或多项以下体征:轻度眼睑回缩 < 2 mm,轻度软组织受累,眼球突出 < 3 mm,无或间歇性复视,角膜暴露对人工泪液敏感。中-重度:眼睑回缩 ≥ 2 mm,中度或重度软组织侵犯,眼球突出 ≥ 3 mm。威胁视力:患者具有甲状腺相关的视神经病变和/或角膜损害。
2.4. 方法
运用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甲巯咪唑(默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78),每天10 mg,根据甲功结果调整用药;为控制血糖,需要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同时,眼部需要交替使用人工眼液和红霉素眼膏;所有服用甲氨蝶呤的患者每天补充叶酸1 mg [9] 。
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44规格:40 mg/支),0.5 g静脉滴注,隔天1次,使用3天后改为口服30 mg,1周后逐渐减量至每天8 mg,疗程为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规格:2.5 mg/片),剂量为7.5 mg,每周1次治疗。
2.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其中CAS得分越低表示临床症状越轻。
2.6.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为显效,CAS活动性评分下降 ≥ 2分;症状有所改善,CAS活动性评分下降 ≥ 1分时为有效;CAS活动性评分无改善或CAS活动性评分升高 ≥ 1分即病情加重时为无效,以显效和有效为总有效率。
2.7.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1) 130例患者中,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47.26 ± 8.13)岁;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平均年龄(46.87 ± 7.19)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 > 0.05,基线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3) 血糖水平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治疗后血糖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effective rates [cases (%)]
表1. 比较治疗总有效率[例(%)]

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 x ¯ ± s , mmol/L)
表2. 对比血糖水平(
, mmol/L)
4) 临床症状评分对比:观察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 x ¯ ± s , points)
表3. 对比临床症状评分(
,分)
4. 讨论
Graves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目前其确切的发病机理还不明确,公认为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关。Graves眼病也称为甲状腺眼病,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的眼眶炎症性疾病 [10] ,是毒性甲状腺肿常见的并发症。据研究,目前Graves眼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男性为0.54~0.9例/10万/年,女性为2.67~3.3例/10万/年 [5] 。Graves眼病临床特征多种多样,包括眼痛、眼内沙砾感、畏光、流泪、眼球突出、复视、斜视等。Graves眼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眶内放射治疗、手术及糖皮质激素,前两者治疗效果欠佳,而糖皮质激素容易并发糖尿病。并且有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的甲状腺激素也可影响糖代谢,可能的机制如下:1) 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肠道内己糖激酶和磷酸激酶活性增加,使肠道吸收葡萄糖增加,肝糖原分解增多,糖原分解大于合成,最终导致血糖升高;2) 甲亢时,由于多种因素出现胰岛素抵抗,如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减少、甲状腺激素刺激儿茶酚胺升高血糖、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加等 [11]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Graves眼病患者,使甲状腺功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血糖水平,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12] 。
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中,甲强龙作为一种常用药,具有免疫抑制和强大的消炎作用,包括干扰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阻止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减少眶内成纤维细胞生成,减轻内分泌眼病的临床症状。研究表明,相对于口服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方式更有效,耐受性更好 [13] 。然而因为使用后会有诸多的不良反应出现,如高血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等,所以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通常需要低于8 g [14] ,并且加用抑酸护胃及预防骨质疏松等药物。
近年来,其他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出现为Graves眼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选择,如甲氨蝶呤,当低剂量使用时,它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其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导致细胞外腺苷释放增多,从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5] [16] ,除此之外,甲氨蝶呤也抑制胸腺嘧啶合成酶,它会造成细胞内胸腺嘧啶的缺失,这可能会导致抗增殖细胞毒性作用 [17] ,通过以上机制减轻眼部炎症反应,减轻症状,对于轻度Graves眼病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微,一般不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而积极治疗的中重度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 [1] 。值得注意的是甲氨蝶呤属于抗叶酸代谢类药物,治疗期间需及时补充叶酸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8] 。为控制血糖水平,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对患者实施胰岛素治疗,对其血糖水平严密监测。完成治疗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眼部状况、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并将相关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9] 。
本文通过探究对合并中重度Graves眼病患者进行内分泌疾病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78.46%),(P < 0.05),提示运用甲强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临床效果较好;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AS评分均较低(P < 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两组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联合治疗疗效更佳,与Strianese,Diego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20]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降低,提示内分泌眼病得到控制后,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获益,使血糖水平容易得到控制,但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研究表明针对Graves眼病患者行甲氨蝶呤联合甲强龙治疗,能够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 [21] ,从而减少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
5. 结论
综上所述,对合并糖尿病的中重度Graves眼病患者运用甲强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从而加快疾病恢复,临床可推广实施。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