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与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 [1]。乡村性是描绘乡村空间与地域类型的重要概念,对于识别、优化城乡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 [2]。大众旅游时代,人们追求休闲娱乐的意识不断加强,热衷于追求自然风光和感受乡村文化。越来越多的都市游客逐渐倾向于选择乡村气息浓郁、风土人情独特的古村作为首选旅游地。乡村地区独特的田园风光、生活风情、生产形态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诉求。
然而,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性特色不足,乡村产品同质化严重,乡村逐渐城市化、商业化与空心化 [3],游客满意感和体验感逐渐下降,乡村旅游景点越来越多,却难以吸引和满足游客需求,导致游客逐渐减少或者是重游率不高。如何迎合都市游客需求,积极主动创新开发与设计旅游产品,挖掘乡村性特色文化,体现乡村鲜明的乡村性本质,成为乡村旅游地应当重视的问题之一。发掘、打造与保护好乡村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地的健康持续发展。
乡村性是综合反映乡村发展水平、揭示乡村内部差异、识别乡村地域空间的重要指标 [4],能使人感受到乡村原始气息、乡村乡土风情的特有属性 [5],是旅游者乡村旅游体验后的真实感知 [6]。旅游者的乡村性感知也存在一定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具有当地风格的乡村性建筑、独特的景观小品两方面 [5] [6] [7]。为深入探讨游客对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感知特征与差异,本文以世界遗产地宏村为研究对象,利用八爪鱼采集器获取携程旅行网上的游客评论,对游客的乡村性感知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游客视野中的古村落旅游地乡村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改善与提升的参考建议。
2. 案例地选择与数据来源
2.1. 案例地选择
本文选择安徽宏村作为案例地进行分析,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麓,2000年,以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2年成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留有137栋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被誉为“民间故宫”、“中国画里的乡村”。30多年来宏村旅游发展迅速,2019年宏村游客量总计275.9万人次,外国游客超7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59亿元,一直是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地。
2.2.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网络爬虫软件——八爪鱼采集器对携程网上的游客评论进行抓取,一共获得2014~2022年间的5872条原始评论,包括评论者评价时间、昵称、内容等。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科学性和真实性,对获取的网络评论进行初步的梳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获取的文本进行过滤和筛选:删除重复评论以及表情、符号等评论;修改错别字,过滤字数少以及广告性评论;过滤不相符景点评论。对文本进行阅读后,一共过滤无效评论147条,最终获取有效评论5725条,并将其汇总保存为“宏村游客评论.txt”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整体评价分析
根据携程网智能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游客对宏村的风景评价很高,为4.6分,趣味和性价比评分为4.4分,整体评价也较高,为4.5分。总体来看,游客对于宏村的整体感知较满意。

Table 1. Overall evaluation of tourists in Hongcun
表1. 宏村游客整体评价
3.2. 词频统计
本文利用ROST CM6.0软件对宏村游客评价文本进行分词和词频分析,获得所需要的高频词,提取排名前60的高频词汇以作示例(表2)。

Table 2. Hongcun’s top 60 high-frequency words
表2. 宏村排名前60高频词
根据表2可知,游客对宏村的乡村性整体感知,主要体现在“景色”、“建筑”“村落”、“地方”“古朴”等高频词,游客眼中的乡村性是乡村的资源特色、文化风格和地理位置等能够带给游客一种归属感和依恋感的体验。“历史”、“特色”、“文化”等高频词也反映出游客眼中的乡村性体现在乡村独有的村落文化。乡村性作为宏村旅游地的核心吸引力,受到游客的关注度比较高,也是影响游客对宏村地方感知的关键所在。
3.3. 语义网络特征分析
进一步利用ROST CM6.0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图。由图1可知,宏村的网络评论整体密度不高,密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建筑风格、特色、风景等方面,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徽派建筑、景色、门票、地理位置等内容,在文化、居民、乡村、气息等方面的评论相对较少,说明宏村景区在文化、乡村、气息等方面的乡村性体现不足,乡村性气息无法有效吸引游客,并强化游客乡村性体验,在旅游过程中难以让游客产生乡村认同感。正好有游客认为,宏村与西递相对,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区别在于宏村的商业性更浓、游客偏多、古建筑较少。但总体上,宏村特色的建筑风格,鲜明的地方文化,居民之间的融洽相处等,增加了古村落的乡村性,满足了游客的乡村性需求,也影响着游客对古村落的认同。
3.4. 乡村性感知维度分析
根据高频词和语义网络分析,游客眼中的乡村性总体可分为乡村风貌和乡村文化两个大类共5个小类,具体如下。
1) 乡村风貌
乡村风貌主要是由乡村地理位置、景点、环境质量等组成的一种自然原始状态。游客抵达景区,首先感知和接触到的是古村落景区的整体面貌,乡村风貌在游客与景区之间建立关系之间起着非常基础的作用,对游客的心情、体验与满意度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a) 地理位置
大部分游客来于周边的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选择古村落进行旅游是首要的选择,旅游地的地理位置是评价乡村性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宏村是安徽黔县最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地之一,相对于其他古村落景区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交通方便,铁路、国道、高速畅连互通,为广大游客节假日旅游提供了极大便利。游客普遍认为:“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交通便利”“方便、快捷、很好”。乡村不同于城市的繁华,乡村所处的地理位置,远离城市和闹区,可以为游客缓解城市工作生活的压力,寻找内心的一种宁静和儿时的乡村家庭的面貌,特别是那些企事业单位的游客,游客在乡村旅游地能够产生一种愉悦感、安全感与亲近自然感,为游客缓解压力、释放情绪、寻找乐趣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Figure 1. Hongcun semantic network features
图1. 宏村语义网络特征
b) 乡村景点
乡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景点也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古村落不同于乡村,与城市相比,乡村拥有安静、古朴的特征是评价乡村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游客普遍认为:“宏村是徽州建筑的集大成,白墙黑瓦,高高的马头墙,富有趣味的小院子以及各种具有艺术和价值的雕刻,中央的街上走一走充满了欢乐的民族气息,村后小山坡上能够看到最美的西递”“风景优美,具有当地特色,商业气息不浓,适合爱静的朋友”“最原始最古老的村落之一,虽无西递大气宏厚,但有历史岁月的沉淀,留下的都是精华”。宏村景观仍然保持着传统古村落的面貌,例如一些古牌坊、古居民、古祠堂、木雕、庭前古树,此外还有一些年久失修的旧房子、旧工具等具有乡村特色的景点、景物。这些都构成了游客选择古村落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乡村景点的美化使当地居民地方感知得到提升,也使游客对景点的乡村性满意度提高,游客会越来越喜欢来宏村游玩。
c) 乡村环境
乡村环境也是游客评价乡村性的指标之一。乡村不同于城市,城市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严重污染,城市环境质量遭到破坏。反之,在乡村能感受最原始的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观赏绿草野花,享受高品质的原始乡村环境。
宏村古村落景区的游客大多来自城市居民,城市的污染逐渐加重,而西递宏村的旅游环境质量较高。“非常好非常好。景色好,管理的也好,从卫生间的干净程度就看出来,景区管理很好,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晚上还有喷泉灯光秀,好看”,“环境优美,自然保护好,非常宁静,纯商业气息控制较好,性价比超高”。游客对宏村的环境质量评价非常高,宏村是丘陵地貌,平均海拔260米,四面环山,雨量充足,温度适宜,景色优美,空气质量好,优良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条件,游客变得越来越喜欢宏村,越来越愿意重游宏村。
2) 乡村文化
古村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乡村旅游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指乡村里实际存在的实物,即游客能够肉眼看到的、摸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还包括一些非物质产品。这些都是经过时间积累和文化沉淀所形成的,具有非常大的旅游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历史文化。
宏村不仅具有物质文化还具有非物质文化,如徽派建筑的马头墙、胡氏宗族村落发展史、明清村落建筑文化和一些艺术文化遗产。走进宏村,你会发现村内的每一处都透露着传统文化气息。生活在城市的居民越来越感受到的是现代化、机器化、智能化,越来越少去切身感受和经历最传统的文化气息,然而宏村的历史文化满足了游客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游客了解宏村所特有的文化,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世界观,还能够将现代化与之相融合,发掘宏村地方性象征,进而能够产生一种地方认同感、依恋感,游客满意度也将大大增加。
a) 乡村建筑
乡村建筑是吸引游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西递仍然保持着徽派古老的乡村风貌,街道小巷的风格,建筑装饰物的样貌,民居的摆设,屋旁流水渠道,都是难得的历史文化遗存。赞!”徽派建筑最显著的特征是马头墙,主要体现出居民、祠庙、牌坊等一些具有工艺特征的特色建筑风格。宏村富含特色的徽派建筑文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b) 人文文化
宏村保存大部分原有的村落文化,既继承了淳朴的民风,又保持了传统的民俗,不仅如此还创新出与“水”有关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这个村子的古朴,那是有种美丽的感觉在心里默默支撑,因而使每个到这里游览地方优美风景的游客朋友们,都找到心中那种感觉”,“景色不错,性价比高,有趣好玩,总体超赞,特别是夜晚灯光秀表演真是太美了”。宏村文化底蕴丰厚,但从评论内容中可以看出,有关文化的评论并不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古村落文化给游客留下的体验感不够,印象不深刻,体验性强、参与感高的宏村文化性产品开发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
4. 提升宏村景区乡村性的有关建议
4.1. 利用地域文化,创新乡村性特色的旅游产品
宏村拥有非常多的特色文化,包括明清徽派建筑、传统居民建筑、村落文化等,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和参观。可以结合不同的游客群体打造不同旅游活动和旅游线路产品。针对景区商业性过强,体验感不足,应积极创新、开发设计出具有参与性较强,能够深刻反映景区乡村性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参与感和旅游兴趣。对民宿进行升级改造,在装修和设施上体现出宏村的乡村特色和文化内涵。在饮食上多挖掘特色菜,丰富菜品种类,多从饮食上来体现乡村特性。
4.2. 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乡村性浓郁的旅游氛围
大多数古村落建筑遭到破坏,风格无法统一,村落空心化严重,绝大多数原因应归结于资金投入不够。根据游客的评论内容,宏村在整体上是保存了原有的乡村面貌和乡村文化,但游客也认为,宏村与其他的古村落没有什么区别,并且表现出下次不会再来的倾向,这说明宏村只是简单的对村落面貌进行保护完善,并没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出现同质化的现象,不能够满足大多数游客对宏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性感知预期。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融入地方元素,打造乡村性特色旅游村落。如打造“故事乡村”,在原有乡村文化的基础上,传播乡村故事,增加乡村独特的乡村性,形成鲜明的乡村旅游“名片”;适度保留宏村原有的生活方式,避免景区过度商业化,可以多增加一些特色的风俗表演和体验活动,例如灯光秀、农事播种体验、田园采摘、文化演艺等,营造较为真实的乡村生活环境。
4.3. 挖掘乡村资源,营造富有乡情的人文环境
宏村古村落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古建筑乡村景观,但是目前古村落建筑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过于单一。游客去往宏村旅游,见到较多的是一些美术、摄影的大学生去写生实习、摄影实践,对一些特色的徽派建筑、村落文化,以及其他的旅游产品等都了解较少。宏村应该针对游客的旅游需求来开展一些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乡土味、乡情感厚重的人文环境。如开展一些儿时的农耕活动、施肥种地活动等,增加景区的乡土性,从活动层次上提高游客的体验感,从而提高景区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提升对游客的乡村吸引力。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18D1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