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能够体现目前的生活品质,也能够体现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目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有利于我们了解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提出专业化的养老措施,推动经济发展。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生活的便利,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发展的同时也有了新的挑战。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帮助老年群体更快速的融入到社会的新发展中去,通过互联网获得最新的资讯信息,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老年人的社交范围,通过互联网加强与周围人的沟通交流,缓解老年人的孤单感。但是互联网的发展红利却没有使大部分的老年人受益,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程度较低,数字鸿沟日益凸显。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会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怎样的影响,尤其在我国爆发疫情后,防疫政策下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对于老年人的数字化程度要求更高,为了更好的了解老年群体的需求,探究互联网的使用对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帮助老年人适应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并且研究数据来源于专门聚焦老年人的全国性数据,更加全面和专业,对于推动老龄化积极发展带来启发,帮助老年群体适应网络技术改革,有助于为政府对于互联网适老化改造提供政策思路。
2. 文献综述
1、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能够衡量日常生活的幸福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状况,更是心里健康的评价和感受。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不仅反映了老年人的心里健康状况,还体现了个人生活状况和身体健康情况 [1]。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受到重视,但是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有些欠缺。一些学者通过调查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水平等来分析对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2]。
参与社会保险的老年人会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研究表明,享受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在退休后或者因不可抗力因素的情况下丧失劳动能力可以获得基本稳定的收入,保障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减轻了部分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减轻了家庭负担 [3];另外参与社会保险保障了晚年基本生活之外,也使得更多的老年人关注自己的精神层次需求,但是由于年龄、工作、收入和生活的变化,家庭成员的陪伴减少,生活的幸福感减少,精神需求仍然无法得到满足 [4]。自评健康也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对生活的满意度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的评价,自评身体状况为健康的老人生活的满意度更高。家庭成员对于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年龄的原因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并且患病,影响到日常生活,这时候家庭对于老人的照顾和经济支持非常重要,对于老年人的精神陪伴更为重要,家人的关怀和陪伴对于老年人的心理会带来极大的安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孤独感,进而对于生活更加满意 [5]。社会活动能够增加老年人与外界沟通的频率和机会,鼓励老年人多多参与,让他们感到与社会脱不节,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 [6]。
2、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老年人上网也逐渐常态化,老年人是使用互联网数量增长最快的群体 [7]。如今的数字化时代,是否能够快速融入到信息化的社会,使用互联网和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是否有关联,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有的学者认为使用互联网负面的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老年人在面对互联网时,难免会遇到各种麻烦和问题,并且很不容易发现一些隐形的陷阱,结果带来经济和精神方面的伤害 [8],其次是长期沉迷于网络会造成老年人减少与外界的沟通,长此以往会增加他们的孤独感,造成对生活的不满意 [9]。有的学者则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使用互联网正向的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老年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尤其是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于网络的需求更加强烈,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增加了和亲朋好友交流的机会,增添了更多的线上娱乐活动,提高了生活的趣味性 [10]。还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是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在使用互联网时影响到了其他变量,老年人受到这些变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满意度 [11]。
3. 数据及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本文的研究数据是根据2018年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截面数据,覆盖面广,数据新颖客观,并且基本上代表了中国老年人的总体情况,和本文的研究目的契合。本次数据库总计11,419个样本,经过对于总样本的筛选和处理,剔除掉无关的样本和变量中缺少的值,最终得到的有效样本量为11,055个。
因为我们是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所以将问卷中的变量重新赋值变成新的二分变量,所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将问卷中回答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合并为满意并赋值为1;将问卷中回答为一般、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合并为不满意并赋值为0。本文所选取的关键解释变量为是否上网,重新将问卷中的回答赋值,将每月至少上一次、每星期至少上一次和每天都上合并赋值为1;将每年上几次和从不上网合并赋值为0。
在综合分析本文研究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因素影响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其他控制变量,首先是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居住地、文化程度和自评健康。其次是家庭特征,包括子女经济支持和居住模式。最后是社会特征,包括朋友情感支持得分。
2、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于已经得到的有效样本11,055个的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见表1),结果如下:将近67.6%的老人对目前的生活感到满意,表示在我国大部分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很高。从关键解释变量来看,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较小,仅占18.5%,说明目前大部分的老年人都不上网。从基本的个人特征来看,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平均年龄达到71.4岁,大部分属于低龄老人,婚姻状况来看,将近67.6%的老人有配偶,大部分的文化程度不高,仅有24.3%的老人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上的教育水平。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比例高于农村,占比58%。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不是很好,自评为健康状态的占比34.2%,并且大部分还患有慢性疾病。从控制变量来看,子女经济支持在这里使用的是连续变量,均值为6.67,说明子女对于老人的经济支持占比很高,老年人与配偶居住占比53.7%,和子女同住占比33.8%,独居的老人数量很少。从社会特征来看,朋友情感支持得分占比63.7%,说明大部分的老年人得到了外部的情感支持。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sults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
3、模型选择
根据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并将生活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类,所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所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在研究10个解释变量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中,将其分为四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每一个回归结果都以风险比OR值呈现。实证分析过程如下:模型1是引入关键解释变量是否上网进行回归的结果;模型2是基于模型1加入个人特征的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居住地、文化程度和自评健康进行二次回归的结果;模型3是基于模型2加入家庭特征的变量,包括子女经济支持和居住模式进行第三次回归的结果;模型4是基于模型3加入社会特征,包括朋友情感支持得分得到第四次回归的结果。
4.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于数据进行处理,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了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见表2。
从模型1的回归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的使用(P < 0.01)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型4的回归结果中,即使增加了一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因素,互联网使用仍然在P < 0.01的水平上正向显著的影响。首先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能够快速便捷的满足自己日常需求,并且通过各种软件和智能化设备,在互联网上学习、沟通和娱乐。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本身患有基础病而行动不便的老人,在互联网上可以帮助他们完成网上咨询、买药和购物等活动,这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满意度。另外,互联网作为沟通交流的媒介,在老年人因年龄增长和身体机能下降而加大了代际之间联系淡化时,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沟通交流工具,并且更加省时快捷,增加了他们与家庭成员的沟通频率,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情感支持,促进代际关系的和谐,间接的提高生活满意度。
从个人特征来看,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和自评健康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都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家庭特征方面,子女经济支持(P < 0.05)和居住模式(P < 0.05)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具体解释为子女经济支持每增加一个单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高。子女对于老年人进行经济方面的支持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缓解经济压力,同时有一定的精神慰藉,但是影响较小。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比独居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高1.089倍,老人与子女同住时,会减少孤独感,并且生活能得到及时的照顾,提高了生活满意度。从社会特征来看,朋友感情支持(P < 0.05)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在老年人社交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维系感情,获得对彼此的认同感,让自己的价值观得到认可,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

Table 2.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impact of internet use on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in my country
表2. 互联网使用对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注:使用SPSS计算得出。其中,*表示P < 0.1,**表示P < 0.05,***表示P < 0.01。
根据(CLASS2018)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霍斯默–莱梅肖检验结果来看,四个模型的P值均大于0.05,表示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模型拟合状况良好,具体见表3。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得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对于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的影响,而当前老年人的数字化程度偏低,如何让帮助老年人了解和使用互联网,并且利用互联网去提高生活满意度,增加晚年生活的幸福感,积极推动老龄化建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家庭层面,子女应当认识到使用互联网的重要性以及承担起推进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责任,对老年人的数字反哺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方式,包括日常对于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教学,解答疑惑和介绍最基本的技能。由于老年人对新事物接受较慢,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不是很熟悉,子女应当付出更多的耐心,给予鼓励和支持,并且挖掘老年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互联网知识来满足基本生活,激励他们更快的适应数字化生活。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虚假信息和诈骗行为,除了国家的管控,家庭成员也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帮助老年人提高认知水平,从而规避互联网上的风险。从家庭层面去帮助老年人缩小数字鸿沟,家庭成员沟通的频率增加,代际关系在沟通中得到缓和融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其次是社会层面,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产业亟需发展,过去老年人受到旧的观念影响,对于互联网的信息处于主观隔绝的状态,而随着社会对于“互联网 + 养老”观念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改变自己的上网观念,参与到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来,成为了动力之一。国家应当鼓励企业去关注到老年人对互联网的需求,适当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互联网基本技能培训,让老年人真正掌握,不再害怕运用网络,慢慢用互联网改变自己的生活,提升生活满意度。社区在推进老年人参与互联网生活中起到关键作用,社区是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沟通和获得信息最快速的方式,在社区中设立志愿者、开展互联网知识普及和教学,使他们快速的掌握互联网的基本技能,当社区营造出良好的互联网学习和使用环境,那么老年人也能快速的融入到互联网生活中,进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提升幸福感。
最后是企业层面,企业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发展适合老年人的互联网产品。目前市场上的互联网产品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互联网产品字体的大小和颜色、提供语音的操作提示、快捷键等功能还需要优化,另外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以很好的融入到老年人的互联网产品中,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互联网产品的适老化发展需要更进一步,庞大的老年群体急需更加周全直接的互联网产品,一方面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开拓老年人市场,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互联网产品来刺激消费,另一方面,老年人享受到智能优质的设备,加快融入数字化时代的生活,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