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习近平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中英致辞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Xi Jinping’s Chinese-English Remarks of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ppraisal Theory Attitude System
摘要: 笔者以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中英致辞《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为研究语料,基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对语料中的态度资源分布频数进行对比研究,来探析译者是否实现了与原文一致的态度意义。研究发现,译文中的态度资源较原文有所增加,因为译文增译多处情感资源,体现出中国愿以开放与各国共谋发展的意愿;基于政治语篇翻译忠实于原文的原则,译文中的判断资源数量和占比与原文基本一致,主要是译者要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话语意义;鉴赏资源的数量和比例较原文有些许增加,以此可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传递的中国愿与各国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意义。
Abstract: Taking Xi Jinping’s remarks “Working Together for a Bright Future openness and prosperity”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ifth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as the research corpus,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whether the translators achieved the same speech effect as the original text by compar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ttitudinal resources i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ppraisal Theory attitude system.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attitudinal resources in the translated text hav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original text because the translation has increased the affect resources to enable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to understand China’s determination to seek development with other countries with opening;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is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text, the number and ratio of judgment resources in the translated text are nearly the same as those in the original text, mainly because the translator wants to accurately convey the words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 number and ratio of appreciation resources hav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original text.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appreciation resources hav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text, mainly because the translator makes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a’s inclination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countries for a bright future.
文章引用:王俊莲.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习近平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中英致辞对比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4): 1366-137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4182

1. 引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我国主席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中蕴含了大量的态度资源,具有丰富的人际意义,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态度和立场的重要话语资源。基于此,本文研究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中英致辞中态度资源的使用,对比分析原文与译文中的态度资源分布异同点,浅析背后的原因。

2. 研究理论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出的新框架,用于构建话语中的人际意义,体现“文本中作者表达对素材和交际对象所持立场的主观性存在” [1] 。评价理论主要研究说话者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协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建构语篇角色 [2] 。评价体系包括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 [3] 。其中,态度包括情感、判断和鉴赏,分别代表语言使用者基于个人感情、社会伦理和审美标准对行为的判断和对事物的评价 [1] 。情感又细分为高兴类、安全类、满意类和意愿类;判断由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组成;鉴赏资源包括反应、构成和价值三类。在评价理论的三个分支当中,态度系统作为评价系统的核心,其中,情感系统的理论支持是心理学;评判系统的理论支持是伦理学;鉴赏系统的理论支持是美学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评价理论作为构建人际意义的词汇语法框架,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政治语篇 [5] 、学术文本 [6] 和新闻报道 [7] 等各类文体的话语分析。就“习近平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主旨演讲”的话语研究而言,对话语的内涵及其感情基调的研究尤其必要,因此,分析主旨演讲话语的情感资源、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所以本文采用马丁的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来帮助我们对目标文本进行解析。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基于评价理论框架,以“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以下简称“开幕致辞”)中英双文为语料,英译文选自中国日报,探究语料中各类态度资源传递的积极话语意义。首先基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框架,对语料库中的词汇资源进行人工标注,其次对语料中不同态度资源类别进行分类、统计,最后结合语篇分析对语料进行解读。

本研究通过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致辞中的各类态度资源的使用和占比情况,旨在回答,习近平在博览会的开幕致辞中体现了怎样的态度资源?原文与译文中的态度资源是否一致,并浅析背后的原因。

4. 分析与讨论

评价系统是通过含有评价意义的词汇来评价语言使用者的意识形态,本文选取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和中国日报的英译本为语料,首先对原文和译文中含有的态度评价意义的字、词、语段进行标注与分析,再通过对态度系统中的情感、判断、鉴赏资源及其子类型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译文是否传达出与原文相应的态度意义,以此来让海内外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

总体而言,译文中的态度资源较原文有所增加。原文和译文的态度资源分别为113和126,译文中态度资源增加了13处(见表1)。从态度资源的三个子系统来看,译文中情感资源频数和比率较原文有所增加,原文和译文分别为21和33,约占态度资源的18.6%和26.2%;原文和译文中的判断资源数量都是59处,约占态度资源的52.2%和46.8%;译文中鉴赏资源的数量和占比与原文大致相同,原文和译文中分别为33和34,约占态度资源的29.2%和27%。由此可知,态度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判断范畴,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习近平在博览会上的致辞主要以事实陈述来表明态度的倾向。

Table 1. The distribution of attitude resources

表1. 态度资源频数分布

4.1. 情感态度资源在“开幕致辞”中的分布

根据马丁的分类,情感类子系统在内容上可以分为:高兴/不高兴、安全/不安全、满意/不满意、意愿/非意愿四类。讲话者在表达评价对象对其情感影响或在对某一事物进行情感评价时,会采取特定的词汇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讲话者也在邀请听者进入其情感世界,期望听话者理解其情感反应。当听话者进入这种情感状态时,听众便可与演讲者产生共鸣。一旦两者建立情感联系,随着谈话的深入,听者更易接受讲话者的态度立场,更理解讲话人的话语所传达的积极涵义。

情感资源是有关情感的流露与表达,是语言使用者对事情或环境做出的反应。本文分析和统计习近平在开幕致辞中的情感资源时,以态度系统情感资源的子系统为基础,结合语境对语料中的情感资源进行标注。在情感态度资源中,原文的情感资源共21处,而译文增加至33处,比率有所增加(见表2)。

Table 2. The distribution of affect resources

表2. 情感资源频数统计表

如: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英译:China will work with all countries and all parties to share the opportunities in its vast market. We will step up efforts to cultivate a robust domestic market, upgrade trade in goods, develop new mechanisms for trade in services, and import more quality products. We will establish pilot zones for Silk Road e-commerce cooperation and build national demonstration zones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so as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in trade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中国日报)

原文中只出现一个主语“中国”,由多个动词小句构成的一个长句,这也是中国政治话语表达常常出现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译文中,为了更加符合英文的用法以及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采用了断句翻译,如例句,译者在译文中多处增加使用主语“We will”,与原文相比,更加体现出中国真诚地想与各国合作共赢的意愿。

又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英译:The world today is confronted with accelerate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as well as a sluggish economic recovery. (中国日报)

原文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译文中没有翻译出中文善用对仗的特点,原文中的动词词组“加速演进”与“复苏动力”在译文中被名词化用as well as连接起来,译文中使用“is confronted with”形象地表示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体现出安全态度的负面影响,这表明世界经济发展的并不顺利。习近平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整个国际社会的勇气和信心,同各国希望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共建和谐社会。

原文中的情感资源的数量及占比在译文中都有所增加,体现了译文不但传达出原文话语的主旨思想,而且译者增译多处情感资源,这充分地体现出中国想与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真诚意愿。

4.2. 判断类资源在“开幕致辞”中的分布

判断系统作为解释语言现象的资源,用来解释语言使用者按照伦理道德或规章制度对某种行为做出的道德评判,如是否符合伦理道德、是否靠得住、是否勇敢等 [8] 。根据马丁的分类,判断类资源可分为社会约束和社会评判两类。其中,社会约束关注评价对象的合法性和道德性,包括真实类和正当类子系统;社会评判则关注评价对象的行为是否具有优秀品质,是否具有能力以及是否值得赞赏,包括常规类、能力类和韧性类子系统。

表1可知,判断资源在原文和译文中所占比率最高,分别为52.2%和46.8%。在判断类资源中,能力类的态度资源占比最大,其次是韧性类和正当类(见表3)。这体现出一定程度上在开幕致辞中更加突出表现个体或群体与能力类、韧性类和正当类相关的积极行为特质。以下为具体例文分析。

Table 3. The distribution of judgmental resources

表3. 判断资源频数统计表

如: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英译:We should commit ourselves to openness to meet development challenges, foster synergy for cooperation, build the momentum of innovation, and deliver benefits to all. We should steadily advanc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nhance every country’s dynamism of growth, and provide all nations with greater and fairer access to the fruits of development. (中国日报)

原文中“以开放……”等属于判断类资源中的常规类资源,但在译文中,常规类转化为了情感安全类“meet development challenges”与韧性类“commit”,较好地传递了原文的意思,体现出中国愿以开放谋发展,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意愿。“推动”、“增强”、“让”等指令性的语言将人的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引导并鼓励正确的行为,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这类词汇都属于能力类的社会评判资源,在译文中也都一一对应出现,表现出中国想要与各国一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如: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谈判,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英译:China will work with all countries and all parties to share the opportunities from deepene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e will engage fully and deeply in WTO reform negotiations, promote trade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 (中国日报)

原文中“共享”,“合作”和“参与”等都属于正当类的社会约束资源,在译文中“share”,“cooperation”和“engage”也都对应出现。这类资源的使用,体现出中国和平友好,公道正义的行为作风,不仅强调了我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又反映出我国呼吁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理念。

就判断资源而言,虽然原文与译文中判断资源多处不相重合,但数量一致,原文中的判断资源在译文中基本都得到了有效传达,体现出政治语篇翻译忠实于原文的特点。同时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从而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意义对等。

4.3. 鉴赏类资源在“开幕致辞”中的分布

根据马丁的分类,鉴赏一般用来评价自然物、人造物或政策、计划等抽象的事物,包括反应类、构成类以及价值类子系统。由表4可知,主旨演讲中的原文与译文中最主要的鉴赏资源为构成类鉴赏资源,反应类与价值类基本相同,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致辞所表达的主题,传达出事物紧密联系的整体状态。下文将举例说明。

Table 4. The distribution of appreciation resources

表4. 鉴赏资源频数统计表

如: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英译:China is ready to work with all countries to practice true multilateralism, build more consensus for openness, jointly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confronting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make sure that our commitment to openness will bring about broad prospects for global development. (中国日报)

原文“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中“新的”和“光明”分别属于反应类和价值类的鉴赏资源,是对态度资源的积极鉴赏评价,这种鉴赏资源会引导公众积极地趋同政府的方向。在译文中却只出现“broad”一词,鉴赏资源有所减少。“新的”和“光明”等词的使用揭示了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合作谋求更好的发展,中国希望通过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这类鉴赏资源的使用,传达出了中国友好的国家形象。

又如:中国将推动……,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英译:China will…, expand the globally-oriented network of high-standard free trade areas. We will firmly support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ssist them in growing faster, and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中国日报)

原文提及的“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这些是贸易区网络的特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一致追求所要达到的目标,都属于构成类鉴赏资源,译中文使用“globally-oriented”,“high-standard”,“free”和“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准确地传达出了原文的鉴赏话语,体现出译者较好地实现了原文的鉴赏意义。

就鉴赏资源而言,译文与原文的分布大致相同,体现出译者较好地将中国举办博览会的鉴赏意义传达在译文中,以此海内外读者可以了解中国愿与各国共同发展推动经济复苏,共建美好未来的愿景。

5. 结语

本文以评价理论中的态度资源为理论框架,选取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英文为语料进行探究,结合例证分析,对比分析了原文和译文中有关态度意义的词汇表达,进一步对态度系统中的情感、判断、鉴赏资源及其子类型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结论:为使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原文话语,译者增加了情感资源的使用,体现中国想要与各国共同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意愿;基于政治语篇翻译忠实于原文的原则,译者较好地传达了判断类资源的评价意义,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意义对等;为使读者能够理解进口博览会举办的目的,译者增加了鉴赏资源的使用,从而使目的语读者更好理解中国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呼吁各国共同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Martin, J.R. and White, P.R.R. (2005)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acMillan, New York.
https://doi.org/10.1057/9780230511910
[2] Martin, J.R. and David, R. (2003)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Continuum, London & New York.
[3] Martin, J.R. (2000)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4] 王振华, 马玉蕾. 评价理论: 魅力与困惑[J]. 外语教学, 2007(6): 19-23.
[5] 司炳月, 高松. 外宣文本中英级差资源分布与翻译——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双语文本为例[J]. 上海翻译, 2019(5): 14-20.
[6] 李成陈, 江桂英.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中英学术专著他序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 2017, 38(5): 43-48.
[7] 陈明瑶. 新闻语篇态度资源的评价性分析及其翻译[J]. 上海翻译, 2007(1): 23-27.
[8] 王振华.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 外国语, 2001, 24(6):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