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新课标中指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教”是指教师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通过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学活动,从而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 [1] 。“学”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将语言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品质的过程。“评”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评价目标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以此来检验教与学的效果。
2. 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相关要素
王蔷等(2019)指出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是复杂的体系也是系统的育人工程。王蔷等(2019)将教学评一体化系统归纳为明确理念、把握内容、分析学情、制定目标、选择方法、评价效果这几个环节,具体见图1 [2] 。

Figure 1. The relevant elements of the integrate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图1.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相关要素
教学评一体化所涉及的要素看似复杂,实则可以用问题串联起来。明确理念对应的是“为什么教?”的问题,把握内容对应的是“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分析学情对应的是“谁在学?”的问题,制定目标对应的是“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选择方法对应的是“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评价结果对应的是“学会了什么?如何评价?”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不仅要明确教什么、如何教、还要思考怎么评价学生的表现,进而实现真正的教学评一体化。
3.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下面以高中英语一年级巴金的My Several Teachers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进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3.1. 教材内容分析
What:本篇短文选自巴金《我的几个先生》,讲述了作者的启蒙老师—母亲,在生活中教会作者感受爱和表达爱的故事。虽然母亲作为封建家庭的儿媳经历了很多痛苦,但母亲是个温柔、善良又乐观的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How:文章为记叙文,时态为过去式,文中词汇较难(如:sympathetic),长难句较多,句子结构丰富,但通过上下文能够大致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Why:文章第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颂扬母亲。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温柔、善良且乐观的人。母亲教导作者要乐于助人,要谦虚低调,要待人友善。母亲自己也为作者树立了榜样,对作者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3.2. 教学目标
3.2.1. 语言能力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能识别新单词, 如:tenderly, sympathetic等;
2) 通过寻读和略读,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3)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掌握以how起首的感叹句的基本结构。
3.2.2. 文化意识
通过文章中母亲的故事,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2.3. 思维品质
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学生能够总结文章中妈妈给作者提的建议。
3.2.4. 学习能力
通过与组内同学一起讨论长难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3. 学习者特征分析
3.3.1. 起点能力
1) 认知发展
高一学生年龄在15~16岁之间,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学生能够理解比较的抽象单词所表达的意义 [3] 。因此,不用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学生也能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认知结构
高一学生在词汇、句法、语法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学生能够理解文中感叹句、定语从句等复杂句子的基本结构。在教师讲解和同伴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读懂文章的主旨大意,也能理解长难句。
3) 学习者起点水平
知识技能
通过课前阅读理解测试,可以看出该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适中,大部分同学能够根据读懂文章的转折、递进等逻辑关系,只有少部分同学仍需要老师的指导。总体而言,该班学生在长难句分析上比较薄弱,因此,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长难句分析。
情感态度
该班学生总体对英语学习比较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愉快的体验。该文章故事与身边的人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堂课以视频作为导入,能较大程度上引起学生共鸣。
3.3.2. 学习风格
费莱明的VARK学习风格调查量表将学习风格划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写读型和动觉型,通过调查量表分析得出该班大部分同学都是属于混合型学习风格,如视觉型 + 写读型、听觉型 + 写读型等 [4] 。因此,本堂课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观看视频的视觉型,也有独立分析句子的写读型。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期望能满足大部分同学的学习需求。
3.3.3. 学习动机
1) 成功动机分析
通过知识学习场面的成功动机测量量表发现,该班大部分学生的成功动机强度较大,在考试获得好成绩时,想得到教师的表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得问题,也愿意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因此,本堂课提供生生之间的协作互助机会,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长难句,旨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 考试焦虑分析
该班大部分学生存在考试焦虑的情况,但焦虑水平各不相同。由考试不安产生的适度紧张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可知,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因此,在课后,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调节动机水平。
3) 自己责任性分析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分为三个维度和六个因素,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易变形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六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5] 。在这六个因素中,唯一的可控因素就是自己的努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避免因为错误归因而产生的消极影响。
4) 要求水平分析
要求水平与成功动机水平相联系,一般成功动机水平高的人所设定和要求的水平偏高,成功动机水平较低的人所设定和要求的水平则低。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人的成功动机水平给予学生适当的要求水平建议,本堂课设置的教学任务难度中等,适合大部分学生。
3.4.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3.4.1. 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策略分为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产生式教学策略是指让学生自己设定教学目标,学生自己组织教学内容,安排学习的先后顺序等,鼓励学生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建构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风格 [6] 。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处理教学资源的地位。替代式教学策略更多地倾向于教师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提前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这两种教学策略各具优缺点,因此我将结合这两种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3.4.2. 教学策略的设计
通过结合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我将本次课的教学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取替代式教学策略(pre-reading部分和while-reading前半部分)。在学生进行寻读和略读前,我设置了教学问题和要求,这样学生能够清楚自己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大意。第二部分采取产生式教学策略(while-reading后半部分和post-reading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长难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找出不明白的长难句,并选出一位代表将本小组的长难句写在黑板上。学生自己提出教学目标,提炼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
3.4.3.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取了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演示法、讨论法等,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运用不同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3.4.4. 学习方式
一般情况下学习方式可以划分为接受型学习、体验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 [7] 。本堂课为阅读课,就该班的整体情况而言,学生更倾向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因此,本堂课在Pre-reading和While-reading前半部分采用和同伴互相采访的形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在Post-reading的后半部分要求自主学习,完成写作任务。
3.5. 教学流程图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导入、读前、读中、读后和作业。每个部分的具体作用见图2。
3.6. 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2017年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将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的合作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更具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评价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个部分。
3.6.1. 定量评价
总分 = 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表得分(60%) + 小组合作学习互评表(40%)
3.6.2. 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由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表和小组合作学习互评表两部分组成。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表由评价项目、评价标准、等级分、自评分、小组评分和教师评分组成。评价项目包括知识与技能、操作技能、情感态度三个部分;分数有3、5、8、10四个等级。学生最后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具体情况见表1:

Table 1. Classroom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table
表1. 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表
小组合作学习互评表有8个题目,有小组内的4名成员共同评分,学生最后得分取4名成员总分之均值。具体情况见表2:

Table 2.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mutual evaluation table
表2. 小组合作学习互评表
4. 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 [8] 。然而,高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评价的重要性,大部分英语教师将期末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这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无益的。英语教师要分析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相关要素,认真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同时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完善,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