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传染性炎症性皮肤病,终生患病率高达15%~20% [1] [2] [3] 。AD的病理生理是复杂和多因素的,包括遗传疾病、表皮屏障缺陷、免疫反应改变以及皮肤微生物平衡的破坏,新兴的治疗方法依赖于参与疾病发病机制的特定分子的作用 [4] 。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时期,由皮肤干燥和屏障功能障碍引起,导致皮肤炎症和慢性瘙痒。早期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斑、渗出、水泡,后期结痂、干裂,伴有强烈的瘙痒和不适,反复抓挠会触发瘙痒–搔抓–瘙痒循环。由于其强烈的瘙痒症状、慢性复发的疾病过程以及高度可见的皮肤病相关的耻辱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5] [6] [7] [8] ,例如看医生、旷工和缺课以及避免社会交往 [9] 。
目前,轻度甚至中度AD患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局部治疗上,仅建议对中度至重度疾病患者进行全身治疗 [10] 。常见的局部外用药物有局部皮质类固醇(Topical corticosteroid, TCS)、局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 TCI)、局部磷酸二酯酶4 (Phosphodiesterase-4, PDE-4)抑制剂和润肤剂。局部使用TCS和TCI由于其副作用可能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对于长期使用的担忧,例如:长期不间断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皮肤萎缩纹、增加肾上腺抑制的风险、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等 [11] [12] [13] ;尽管没有直接证据,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能有促进恶性肿瘤(皮肤癌和淋巴瘤)的潜在风险 [14] 。尽管对AD的发病机制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十多年来没有新的局部药物被批准用于AD,直到最近批准了2% Crisborole软膏——一种治疗轻中度AD的非甾体PDE4抑制剂 [15] 。
磷酸二酯酶-4 (Phosphodiesterase-4, PDE-4)主要存在于免疫细胞、上皮细胞和脑细胞中,是调节炎症和上皮完整性的细胞内非受体酶 [16] 。已有研究确定PDE-4是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和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有希望的治疗靶标 [17]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设计和合成了许多PDE-4抑制剂,为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 [18] 。Crisaborole (原:AN2728),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的含硼小分子,作为一种小的(251 Da)亲脂性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可更有效地渗透人体皮肤。由于其分子内硼的独特结构,可以阻断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向50-AMP的转化,并促进cAMP与蛋白激酶A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靶向抑制PDE4、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的激活、激活的T细胞的下游核因子和激活的B细胞信号通路的核因子。炎性细胞因子被抑制释放,故皮肤的炎症反应也随之减轻 [19] 。使用PDE4抑制剂全身治疗易发生胃肠道不良事件,特别是恶心,因此在AD治疗中,局部治疗似乎是抑制PDE4的最佳方法 [20] 。尽管世界各地已有多项临床试验,但尚无该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客观评价,尚需进行荟萃分析以验证其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旨在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进行荟萃分析,评估克立硼罗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2. 对象与方法
2.1. 检索方式
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ClinicalTrials.gov 7个数据库中检索:199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0日所有与克立硼罗治疗AD相关的研究。
2.2. 采纳与排除标准
采纳标准:1) 治疗对象为轻中度AD患者;2) 试验药物为2%克立硼罗软膏;3) 临床试验中含有重要的结果评价标准。排除标准:1) 非临床试验文献。2) 个案分析和病例分析。3) 没有结果数据。
2.3. 资料筛选与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1) 数据的筛选与临床试验偏倚风险的评估分别由两名研究者进行。2) 按照预先设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3) 数据筛选完成进行后交换核对,若存在分歧,则在第3名研究者的帮助下解决分歧。4) 偏倚风险根据Cochrane手册进行评估。
2.4. 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使用RevMan 5.4。连续型变量数据(如DLQI指数)选用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分析。二分类变量数据(如达到ISGA成功与否)选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进行分析。异质性相对小时(Q检验P > 0.05,I2 ≤ 50%),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异质性相对大时(Q检验P < 0.05,I2 > 50%),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3. 结果
3.1. 临床试验筛选
检索7个数据库后,一共检索出合格的文献198篇。依据提前预定好的采纳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总采纳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21] [22] [23] [24] ,包括2174例患者。临床试验的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的临床试验特点,见表1。
3.2. 风险评估
考克兰质量评估纳入的临床试验偏倚风险,见图2。

Figure 1. Flow chart of clinical trials selection
图1. 临床试验筛选过程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trials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表1. 纳入荟萃分析的临床试验的特点
1. 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2. 瘙痒峰值数字评定表(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3. 研究者整体评分(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 ISGA);4.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5. 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Children’s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CDLQI);6. 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Events, AEs)。

Figure 2. The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the risk of inclusion literature bias
图2. 质量评价量表以评价纳入文献偏倚风险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NRS分数
纳入的临床试验中,有3项临床试验的结果评价标准中包含了患者使用2% Crisaborole软膏治疗前后NRS分数的变化。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使用2% Crisaborole软膏治疗的患者与接受赋形剂组患者相比,其NRS分数显著好转[MD = 1.10, 95% CI (0.13, 2.07)],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3 < 0.05)。见图3。

Figure 3. Forest plot of effect of topical Crisaboroe treatment on NRS scores in AD patients
图3. 外用Crisaboroe对AD患者NRS分数影响的森林图
3.3.2. CDLQI评分
纳入的临床试验中,有3项临床试验的结果评价标准中包含了患者使用2% Crisaborole软膏治疗前后CDLQI分数的变化。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2% Crisaborole软膏治疗的患者较赋形剂组相比,其CDLQI分数显著好转[MD = 1.70, 95%CI (0.58, 2.8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3 < 0.05)。见图4。

Figure 4. Forest plot of effect of topical Crisaboroe treatment on CDLQI scores in AD patients
图4. 外用Crisaboroe对AD患者CDLQI分数影响的森林图
3.3.3. ISGA评分
纳入的临床试验中,有4项临床试验的结果评价标准中包含了患者使用2% Crisaborole软膏治疗后,达到ISGA评分成功的人数。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2% Crisaborole软膏治疗的患者较赋形剂组相比,其ISGA评分达到成功人数显著增加[OR = 1.8, 95% CI (1.44, 2.2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01)。见图5。

Figure 5. Forest plot of effect of topical Crisaboroe treatment on the number of ISGA (success) in AD patients
图5. 外用Crisaboroe前后AD患者达到ISGA评分成功人数变化的森林图
3.3.4. DLQI分数
纳入的临床试验中,有4项临床试验的结果评价标准中包含了患者使用2% Crisaborole软膏治疗前后DLQI分数的变化。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2% Crisaborole软膏治疗的患者与赋形剂组相比,其DLQI分数显著改善[MD = 1.54, 95% CI (0.92, 2.17)],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01)。见图6。

Figure 6. Forest plot of effect of topical Crisaboroe treatment on DLQI scores in AD patients
图6. 外用Crisaboroe治疗对AD患者DLQI分数影响的森林图
3.3.5. 不良反应与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纳入的临床试验中,有7项临床试验的结果评价标准中包含了使用2% crisaborole软膏治疗时不良反应与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P = 0.21 > 0.05,显示接受2% Crisaborole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 1.13, 95% CI (0.93, 1.38)]。见图7。

Figure 7. Forest plot of effect of topical Crisaboroe treatment on Adverse Events (AEs) and Serious Adverse Events (SAEs)
图7. 外用Crisaborole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的森林图
4. 结论
2%克立硼罗软膏用于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有效性良好。2%克立硼罗软膏的安全性良好。
5. 讨论
轻中度AD的外用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润肤剂、局部皮质类固醇(TCS)、局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TCI)和局部磷酸二酯酶4 (PDE-4)抑制剂。TCS和TCI由于其副作用,可能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对于长期使用的担忧。而新批准的用于AD治疗的PDE-4抑制剂——2% Crisaborole软膏,它可以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
本研究评价了轻中度AD患者应用Crisaborole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系统性荟萃分析安全性的结果显示,使用Crisaborole治疗的患者与接受赋形剂治疗的患者相比,其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系统性荟萃分析有效性的结果显示,使用Crisaborole治疗的患者NRS分数、ISGA成功率、DLQI评分、CDLQI评分均得到了好转,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作为系统性评价Crisaborole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表明Crisaborole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Crisaborole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和AD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和方向。
本研究纳入的7个RCT偏倚风险较低,且这些RCT的纳入患者特点、试验方法以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相对一致,所以本研究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
但本次荟萃分析仍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使用Crisaborole治疗AD是一种较为新兴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关Crisaborole治疗AD的临床试验总样本量较少,还需更多的数据验证Crisaborole相关结果。且临床试验涉及的具体应用方式不统一,其结果评价标准亦不统一,尚需更大、更多的统一的临床试验。目前的临床试验多是用于2岁以上患者,但2岁以下人群中AD患者并不少见。另外,由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病程长,终生患病率高,通常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生治疗,目前关于Crisaborole长期给药的安全性、长期有效性及停药后复发率的研究较少。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增加2岁以下AD患者临床试验,统一给药方式及结果评价标准,探究该药物最有效、最安全的给药浓度与频次,同时增加长期给药及停药后的研究。
基金项目
MicroRNA在UVA所致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中的表达谱分析。
NOTES
*通讯作者Email: chhq619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