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避免的新趋势。近年来,西方的性解放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传统的婚姻观、贞操观和性道德观。大学生作为站在时代前沿的领军人物,既受到中国传统性观念的束缚,又受到西方性自由思想的熏陶。因此,大学生在性思想、性行为等方面正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在该期间接收到的各类性观念,都会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大学生对自己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易产生一些迷惑,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心身损害,甚至出现严重后果(刘存根等,2008)。通过问卷编制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性的真实态度,能够对相关部门开展性教育,提高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意见。
根据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的调查,女大学生怀孕和流产比例逐年攀升,加之众多媒体大量曝光女大学生参与性交易,大学生恋爱同居等事件,这让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只注重性解放,而忽略了性道德(张瑞敏,孟威,刘亚茹,2013)。虽然在西方性观念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总体性态度较为开放,基本能够认识到性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我们不应该去批判它。但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性行为出现了矛盾的态度,即大学生对待大学期间性行为的态度可能是同时赞同和反对。比如:许多大学生仍然认为在校期间是不应该发生性行为的,但他们也同样认为性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大学生的年龄有理由有性行为(范茂,2008)。针对前人的研究,我们提出本研究的第一个研究假设:当代大学生在性思想和性行为的态度方面存在矛盾,即性思想趋于开放,性行为趋于保守。
在以往的众多研究中,都得出了统一的结论,即:总体上男生的性态度较女生开放。这表现为在两性关系中女性会更多的提到爱与感情,而男性更有可能提到身体的满足与兴奋,同时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现性放纵(Wiederman & Hurst, 1998),也表现为男生对婚前性行为、一夜情、经济依附等表现出更为随意和开放的态度(孙丽岩等,2013)。但近年来,女权运动蓬勃发展,女权主义不断宣扬女性自我意识,鼓励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都去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也受到女权主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女权运动中关于性解放的运动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性态度起着重要作用,这让她们更加意识到性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应该大胆去追求。因此,我们提出本研究的第二个研究假设:受到女权运动的影响,大学生性态度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女性和男性对一夜情、婚前性行为、经济依附等都表现出宽容和理解。
性总是与择偶联系在一起,因此性态度也是针对自身和伴侣的。进化心理学择偶机制认为,在两性长期择偶策略中,女性重视爱情和承诺,这可能是因为男生会拥有多个性伴侣,而爱情和承诺是男性对自己进行投资的外部保证。男生重视婚前、婚后忠贞,这可能是因为忠贞是增加亲子关系可信的品质(Buss, 1985)。这两种择偶策略的背后都反应出了男女对伴侣忠诚的重视。同时,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既追求性开放,又不愿意接受伴侣的婚前性行为,而男女总体上对婚外情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孙丽岩等,2013)。综合前人的理论,我们提出本研究的第三个研究假设:大学生在对自身和伴侣方面的性态度存在相反现象,即对自身的态度更加宽松和开放,对伴侣的态度则趋于保守,更加希望伴侣保持忠诚。
性态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目前的研究有很多,学者对于性态度的定义也各不相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3种成分构成的,因此,赵科、尹可丽指出性态度是人们对性所持的基本心理倾向,是包含认知、情感、行为意向多维交互的系统(赵科,尹可丽,2011)。而态度常常与观念、行为等相联系,Marks和Fraley认为性态度包括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性观念、性行为决策以及性行为的适当性(Marks & Fraley, 2005)。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以及综合我们的研究目的,我们将性态度定义为:个体自身的性思想以及对性行为、性交易、性对象、性知识四方面的基本心理倾向。在前人研究中,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较为开放。因此本研究中涉及的性行为是指除亲吻、抚摸以外的边缘性性行为(口交、手淫等)和插入性性行为(阴交、肛交等)。
国外对性态度的研究较早,Hendrick & Hendrick (1987)编制了“性态度量表”(SAS),并将性态度分为:开放性、实践性、工具性和沟通性四个维度(Hendrick et al., 2006)。1979年Fisher编制了“个体对于性刺激的反应量表”(SOS),2006年Clyde Hendrick将SAS量表改编为多维性态度量表(Multidimensionality of Sexual Attitudes)。这些量表虽然比较成熟,但它们侧重于对成人性态度的测量,不适宜运用于大学生群体。其次,中西方在性观念上具有较大的差异,采用国外量表可能很难反应出中国大学生真实的性态度。近年来,国内对性态度的研究逐渐增多。彭彧华等人(2009)对Hendrick的量表进行了修改,编制了多维性态度量表,其中将性态度分为:交流性、宽容性、愉悦性、责任性、工具性五个维度(彭彧华等,2009)。2011年,赵科、尹可丽编制了“大学生性态度问卷”,并将性态度分为:开放倾向、情感倾向、行为倾向、回避倾向四个维度(赵科,尹可丽,2011)。使用这些问卷更多的侧重于大学生的性思想和性行为方面的测量,不能反映出大学生对性交易、性对象、性知识等多方面的态度。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更好的达到研究目的,我们采用2007年李阳、李宏翰提出的五个维度:性思想的开放性、性行为的多样性、性交易的接受性、性对象的选择性、性知识的丰富性(李阳,李宏翰,2007)。对其问卷进行修订,并增加了自身和伴侣两个因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第一批样本用于性态度问卷编制过程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第一次预测)。样本来各地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17名,女性43名。第二批样本用于性态度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第二次预测)。样本来源于各地高校大学生,117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54名,女性63名。
2.2. 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性态度问卷,初步形成42个条目。所有条目采用Likert自评式6点量表法,分为“完全同意”、“同意”、“比较同意”、“不同意”、“比较不同意”、“完全不同意”6个等级,分别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6分。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删减25个项目,保留17个项目。
3. 结果
3.1. 《大学生性态度问卷》的项目分析
对第一次预测数据进行项目区分度检验,在所有42个条目上,按得分取高低组各27%,并进行题总相关分析,根据鉴别力指数临界水平 > 0.001和t检验CR > 0.001的剔除标准,删除了其中1、9、20、21、23、26、30、39、41题。
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公共因素,求得初始负荷矩阵,再用最大方差旋转法求出最终的因素负荷矩阵。结果显示,KMO的指标为0.76,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为1209.07,p < 0.001,说明数据很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我们进行了8次因素探索分析,根据以下条目剔除标准:第一,因素负荷值 < 0.4;第二,共同度 < 0.2;第三,某个条目在几个因素上负荷值均较高,且相差 < 0.1。共删除25个条目,最终保留17个条目。最终结果显示,KMO值为0.79,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为511.15,p < 0.001,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4个,解释了67.21%的变异。碎石图显示在第5个因子处开始形成碎石,故先抽取个因素,4个因素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7.212%。
结合探索性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大学生性态度问卷共保留17项目。抽取的第1个因素包括第32、38、3、10、18、37题,共6个项目,都与婚外恋、一夜情等有关,因此该因素命名为“性交易的接受性”。第2个因素包括第36、42、11、31、12,共5个项目,都与性爱姿势、性爱技巧、避孕等知识相关,因此该因素命名为“性知识的丰富性”。第3个因素包括第25、15、34题,都与自慰、阴道性交等性行为有关,因此该因素命名为“性行为的多样性”。第4个因素包括第35、7、40题,都与对待性的基本问题有关,因此将该因素命名为“性思想的接受性”。各因子载荷如表1所示。

Table 1. Factor structure, load, characteristic value and contribution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attitude questionnaire
表1. 大学生性态度问卷因素结构、负荷、特征值及贡献率
计算每被试总得分,进行总分与单个条目之间的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每个项目都与总得分呈显著相关。

Table 2.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tem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total score of the questionnaire
表2. 问卷条目与问卷总分的相关性分析
注:**表示p < 0.01。
3.3. 信度
本研究以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作为信度指标。问卷及问卷各维度的信度见表3。研究显示,大学生性态度问卷α系数在0.54~0.86之间,问卷及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0.53~0.83之间,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分半信度。

Table 3.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attitude questionnaire
表3. 大学生性态度问卷的信度分析
3.4. 效度
采用正式施测的全部数据对大学生性态度问卷因素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检验问卷结构稳定性。结果拟合指标卡方值为190.24,df = 94,χ2/df为2.02,RMSEA = 0.08,TLI = 0.89,CFI = 0.92,表明模型拟合比较理想,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见表4)。

Table 4. Validity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attitude questionnaire
表4. 大学生性态度问卷的效度分析
3.5. 大学生性态度的性别差异
对171名大学生性态度的4个维度进行性别、年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性态度在性交易、性知识和性思想3个维度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性行为维度上男女差异显著,见表5。
3.6. 大学生性态度开放程度的差异
对171名大学生性行为和性思想2个维度进行配对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性思想维度的开放程度显著大于和性行为维度上的得分,见表6。对60名大学生自身和伴侣两个维度进行配对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自身维度的开放程度显著大于伴侣维度上的得分,见表6。

Table 5.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sexual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sexes (M ± SD)
表5. 不同性别大学生性态度差异分析(M ± SD)

Table 6.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openness to sexual attitudes
表6. 大学生性态度开放程度分析
4. 讨论
本研究的自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作为调查大学生性态度的工具。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总体性态度上,性别差异并不显著,且在性交易、性知识、性思想三个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我们的研究假设相一致。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在性态度方面也更加的开放。但在性行为这一维度上却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发生性行为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意外怀孕,这就使得与男生相比,女性在性行为方面较为保守。在四个维度的开放性上,男生和女生对于性交易的开放度都是最低的,对于性行为的开放程度都是最高的。这表明大学生在面对性交易等不合理性行为上有一个较好的辨别能力,对于性有一个良好的价值观。这并不像主流媒体所宣扬的那样,现代大学生在性行为方面出现了腐败堕落的现象。
大学生在性思想上保守,在性行为上则趋于开放。这表明大学生的性行为与性思想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但这与我们的研究假设相反。这可能是由于性思想和性行为两个维度的信度不高,没有测量出较为真实的结果。但有研究表示,人们在自我相关较高的领域,往往会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评价(Tesser, 1988)。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可能为了维护自我形象,往往会在性思想上去可以迎合更加符合道德的观点,因此则表现出较为保守的态度;而在现实生活中,则往往可能因为感情冲突,而发生一些自己内心不认可的性行为。
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性态度更加开放,却以一种更严格、苛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伴侣。这显示,大学生对于自身和伴侣的性态度评价存在双重标准。这也与我们的研究假设相一致,大家在两性关系中都在寻找一种可靠的保障,希望伴侣对自己保持忠诚(Buss, 1985)。前人也有研究发现,我们在评估自己的行为时,往往会采取一种较为宽松的态度(Tesser, 1988)。所以大学生往往在性态度方面存在一种双重标准。但结果是采用第一次测验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可能信度并不高,但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探讨。
5. 结论
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总体较为开放,对性具有良好的价值观。但是,大学生在性思想和性行为上存在互相矛盾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性思想方面较为保守,在性行为方面较为开放。同时,大学生在对待伴侣和对待自身的性态度方面存在双重标准,具体表现为对自身采取了更加保守的态度,对伴侣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