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特色小镇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色小镇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从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出发,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2. 嘉禾铸造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2.1. 嘉禾县概况
嘉禾县面积699.16平方公里,辖9镇1乡,242个行政村,是湖南省地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 [1] 。根据郴州市统计局公布2022年全市各县国民生产总值可知,2022年嘉禾县GDP为169.13亿元,常驻人口34.3万,人均GDP为4.9万元。根据嘉禾县2022年统计公报数据计算可知,嘉禾县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166:0.390:0.444,比较湖南省0.101:0.381:0.518,嘉禾农业已尽地利,嘉禾三次产业潜力较大1。嘉禾是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湖南省铸造产业基地,被中铸协、中锻协分别授予“江南铸都”“中国锻造之乡”荣誉称号 [2] 。作为省内唯一一家以铸(锻)造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是全国五金工具生产和出口基地,锻铸造业发展势头强劲。
2.2. 嘉禾铸造行业调查分析
本调查面向嘉禾所有铸造企业,采用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两种方式结合,线上收集92份问卷,除去问卷回答不完整,填写时间太短问卷后,线上获得82份有效问卷;线下共走访77家铸造企业,收集77份有效问卷,除去重复收集的数据,本研究共收集了112份嘉禾企业数据。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生产铸件种类及工艺、铸件产品配套领域、主要客户分布、投资规模及投资意愿、职工情况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特色小镇主管领导以及铸造企业主访谈,了解嘉禾特色小镇发展现状与困境。在调研期间,从嘉禾县科工信局获得《“江南铸都”是怎样练成——嘉禾县铸造产业发展的调查》《嘉禾县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两篇政府调查报告,在嘉禾县塘村镇镇政府办公室获得《郴州市嘉禾县塘村精铸小镇总体规划(2019~2030年) (2020年修订)》《塘村镇产镇融合示范镇发展规划》两篇嘉禾特色小镇规划书。
根据问卷收集的企业基本数据,对问卷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嘉禾铸造企业的发展现状。总体看嘉禾铸造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向高质量铸件发展。嘉禾铸造企业呈现数量多规模小、龙头企业不多、以民营企业为主等特征,在供给侧积极实施转型升级和招商引资政策。从趋势上看,嘉禾铸造企业绝对数明显缩小,嘉禾铸造企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品牌效应逐渐增强,铸造特色小镇发展前景巨大。
1) 铸锻造企业用地面积。根据调查问卷数据计算可知,铸造企业平均占地面积为16.9亩,约50%的企业占地面积 ≤ 10亩,最大的铸造企业占地面积为117亩,最小的企业占地面积为1亩。铸造企业的厂房平均面积为6729平方米,6成左右的企业厂房面积不足5000平方米,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厂房面积小于2000平方米。平均企业厂房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59.6%,28.6%的企业厂房面积小于占地面积的一半,仅有12.1%的企业厂房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大于90%。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土地利用率较低。
2) 嘉禾铸造企业流动资金情况。根据问卷数据分析发现,90%以上的企业有未收款金额,平均每家企业未收账款671万元,占平均年产值的1/4,个别企业未收款金额高达1个亿,占该企业年产值的55.5%。平均每个企业成品库存金额336万元,最高成品库存金额8000万元,仅4家企业零成品库存。平均每个企业在制品占用资金251万元,87.9%的企业在制品占用资金低于500万元,4家企业在制品占资超1000万元,最高为3000万元。平均每个企业负债320万元,最高负债2000万元,约10%的企业负债超过1000万元,只有12%的企业零负债。每家企业近三年平均投资398万元,最高投资3000万元,理想投资规模平均为1500万元,理想投资最高为2亿元,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嘉禾铸造企业资金缺口较大,表2数据显示,平均每个企业资金缺口502万元,13.6%的企业缺口1000万元以上,最高缺口高达5000万元,仅有6家企业目前无资金压力。

Table 1. Annual average investment and ideal investment amount of foundry enterprises
表1. 铸造企业年均投资与理想投资金额情况

Table 2. Capital gap of foundry enterprises
表2. 铸造企业资金缺口情况
3) 铸锻造企业生产铸件种类及范围。嘉禾铸造企业的铸件材料有铸钢、铸铁、铸造有色合金(铜、铝、锌、镁等)等。铸铁企业中,生产灰铸铁件、球墨铸铁件企业数占企业总数71.4%、34.1%;生产蠕墨铸铁铸件有6家企业。铸钢件占企业总数29.7%,生产铝镁合金铸件有2家,铸件种类丰富。嘉禾铸造业的生产范围主要有三大类:铸造、锻造和机械加工。数据显示,生产铸造产品的企业有74家,生产锻造产品的企业有18家,从事机械加工的企业有51家。三类企业的生产是交叉的,一家铸造企业可从事多种生产活动。如铸造和锻造兼产的企业约占10%,铸造和机械加工兼产的企业约占20%,有4家企业三类均生产,企业生产产品种类多,范围广。
4) 嘉禾铸件生产特征为多品种小批量。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平均每家企业生产不同模具的产品数568个,最多不同产品数高达18,800个,最少1个;平均每家企业每年新研发的产品数平均为116个,最多3760个,最少0个。无论静态看不同产品数还是动态看新产品研发数,嘉禾铸造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征都是十分显著的。调查还发现,平均每家企业的主要客户数21家,最高的企业主要客户数高达300余家,从侧面印证嘉禾铸造企业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征。
5) 嘉禾铸造企业职工情况分析。嘉禾铸造企业,平均每家企业职工人数为40名,人数最多为195人,最少仅为3人,职工百人以上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8%。调查数据显示,一线职工平均占比75%,五年以上的职工占比38.2%,职工平均年龄43岁。职工年龄偏大,36%的企业五年以上职工占比 ≤ 30%,职工稳定性受到考验,一线职工出现断层。调查发现,铸造企业一线职工本地人居多,年龄大多近50岁上下,学历低,极少经过铸造专业培训,一些企业极度缺乏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企业员工月平均工资6200元,最低月工资3200元,与嘉禾其他行业比较,工资相对较高,但对外地人才没有吸引力。
6) 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投入情况。经过前一轮技术改造,在被调查企业中,环保达标率为100%,平均每个企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88%,69.2%的企业废物利用率 ≥ 90%,仅12%的企业废物利用率 ≤ 50%,基本实现废渣循环利用。平均每个企业年粉尘排放量约15吨,最高排放量为300吨,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所有企业均在环保治理上投入资金,企业年均环保投入金额66万元,最高环保投入金额为500万元,环保投入占总成本的6.6%左右,企业环保投入逐年增加,基本实现绿色铸造。
3. 乡村振兴战略下铸造特色小镇的薄弱环节
3.1. 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
根据与企业主访谈内容发现,绝大多数企业都表达了他们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资金,成因有三:一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包括升级设备、扩大场地,设备更新改造,新型环保设备投入,需要资金的口径多数量大;二是回款周期长,企业通常是3个月结算、6个月电子承兑,最快需要9个月收到货款;此外,国有企业采购产品是通过一级、二级供应商,产品对接难,造成回款周期更长;三是融资困难,嘉禾铸造企业规模不大的私企,很难从四大行贷款,只能通过抵押且高利率获得其它银行或私人贷款,企业的资金负担重、资金周转紧张。
3.2. 企业缺乏人才
半数以上的企业家认为铸造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不足,大多数企业对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有强烈需求,但企业缺乏技术人才,科研团队能力薄弱,缺乏人才引进渠道,并且“引得进、留不住”,人才流失问题突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一线职工尚比较充足,从职工年龄分布看却出现断层,新生代不愿投入铸造业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预计若干年后,嘉禾铸造不仅有人才问题更有人力问题。由此引发三大困境:一是嘉禾铸造的发展提高嘉禾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后不愿进入铸造业;产业技术提升需要人才支持,但是嘉禾铸造人才资源短缺;二是嘉禾铸造人工资源不足,需要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改造提升铸造技术水平,减少用工人数,但缺乏相关技术人才来完成技术改造;三是短期扩大生产规模需要人力,但铸造业对嘉禾人缺乏吸引力,也很少有外地人来嘉禾参与铸造活动,嘉禾铸造业人工制约因素很大。
3.3. 嘉禾机械产业链普遍较短
机械产业链一般包括原辅材料市场→原材料→铸造/预处理→机械(零件)加工→部件→整机→成品市场。嘉禾机械产业没有形成原辅材料市场,也没有专门的机械成品市场,有从“铸造→……→整机”的机床产业链,也有从“铸造→……→部件”的产业链,还有从“金属型材→……→制砂机”的产业链。但是,即使机床产业链也仅仅生产规格有限的镗铣床和冲床,其它产业链更短,特别是在绝大多数配套领域,嘉禾铸件都未向后延伸产业链,总体上看,嘉禾部件和整机制造范围很小,铸造产业链普遍很短。
3.4. 特色小镇发展受土地要素制约
铸造产业是土地密集、重资产、低盈利行业。根据《嘉禾县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调查报告可知,嘉禾每年工业用地指标只有600亩,低盈利也就很难短期自我积累下大额投资资金。报告中显示,2020年平均每亩占地创造产值 < 1000万元、产生居民收入90.34万元,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能力是比较低的。嘉禾目前有近40家企业排队等候入园,就需要用地近2000亩。土地问题严重制约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不能满足铸造业发展需求。根据调查问卷中的企业基本数据计算,在现有企业中,28.6%的企业厂房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 ≤ 50%,12.1%的企业厂房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 ≥ 90%,不少企业土地利用率太低,另一些企业却没有发展空间。
3.5. 铸造企业环保问题依旧存在
虽然近些年,在乡村生态振兴战略的实行下,铸造企业已经转型升级,更新环保设备,依法依规关闭“小、散、乱、污”铸造企业,企业生产条件已经得到改善。但是总体看,嘉禾铸造业的污染依旧问题显著,主要有二:一是部分铸造企业一般很少顾及环保问题或者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环保设备;二是嘉禾铸造粗放型铸造生产特征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根据调查问卷数据计算可知,环保方面的投资只占据铸造厂设备投资的6%~10%左右,嘉禾铸造业尚未具备较为先进且完善的污染控制设施和技术,尚未在铸造企业树立起健全的环保意识。
4. 乡村振兴战略下铸造特色小镇发展优势
4.1. 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特色小镇发展
政府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投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结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特色小镇的发展 [3] 。2021年7月30日,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4] 。国家领导人要求,企业家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2020年12月16日) [5] ,嘉禾需要面向乡村振兴,这是对嘉禾铸造的最高定向和定位。
嘉禾精铸小镇发展依托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以及“3 + 3 + 2”产业集群战略,同时嘉禾精铸小镇作为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一部分,省市县政府高度重视嘉禾铸造业发展,嘉禾精铸小镇建设是三级政府的一致定位 [6] 。嘉禾县委县政府把铸造产业作为全县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将铸造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抓——拿出首配资源、制定首办措施、强化首要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突出“三去一降一补”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规划引领,规划了机械装备、锻铸造产业“一区两园”布局体系,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完善铸造产业配套服务。嘉禾县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铸造业发展,包括《践行“三严三实”帮扶实体经济“八项措施”》《关于加快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嘉禾县产业引导资金奖励实施细则》和《关于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4.2. 铸造特色小镇发展具有内部竞争优势
在《“江南铸都”是怎样练成——嘉禾县铸造产业发展的调查》调查报告中,铸造业占嘉禾工业的3/4,受到本地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支持。《郴州市嘉禾县塘村精铸小镇总体规划(2019~2030年) (2020年修订)》重点提到优先保障最紧缺的土地资源,2019年4月经湖南省发改委对嘉禾经开区调区扩区方案的批复,园区调整后总面积为472.05公顷,即坦塘工业园区块总用地面积365.25公顷和郴州(嘉禾)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区块用地面积106.80公顷。《嘉禾县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指出嘉禾县委县政府已经出台工业园区“1 + X”系列文件,支持园区做大做强,铸造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跨步迈进。一把手工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优化和帮扶服务,建设嘉禾铸造产业集群。政策激励创新驱动,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落实嘉禾,近几年新上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线32条,新增钢壳电炉178座、打磨机器人41台、数控机床100台套。
4.3. 要素吸引龙头企业落户嘉禾
嘉禾的铸造文化,养育出嘉禾铸造人,嘉禾具有支持铸造业发展的优质人力等诸多要素。要素吸引大资本的关注,形成“请进来”的投资条件。球墨铸铁国内第一的新兴铸管、制冷设备铸造国内第一的华翔铸造、树脂砂生产国内领先的圣泉集团、铸造自动化生产国内领先的宁夏共享集团等先后考察嘉禾,与嘉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郴州市嘉禾县塘村精铸小镇总体规划(2019~2030年) (2020年修订)》规划书中详细规划了在嘉禾经开区行廊片区内,新兴铸管已投资建设嘉禾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投资总额25亿元,规划用地1000亩,建成后可容纳30家铸造企业,年产铸件30万吨、产值25亿元,税收2亿元,引领和培育一批嘉禾铸造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5.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发展对策建议
针对嘉禾铸造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嘉禾铸造特色小镇发展不仅要增加科技装备投入强度,更要提高科技产出效益,使投资、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提升之间形成循环增强的格局。
5.1. 乡村产业振兴——专业互补协作营造产业集群化机制
嘉禾铸造产业集群,不仅是“一区两片”的地理集中,更主要的是按照产品、生产工艺等专业化重组生产单元,形成生产单元互补协作体系,产生群体效益。同类专业生产单元构成集群,在集群内部协作创新要素,互补形成产业链,成品及中间产品差异化竞争,充足发挥产业集群的互动促进功能。通过集群化,形成互补协作机制,完善配套实施和公共服务,弱化内部恶性竞争,提升地方品牌优势。通过集群化,扩大地方特色影响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业话语权和定价权,保障合理利益,提高产业竞争和市场竞争优势。
5.2. 乡村人才振兴——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注重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培养,逐步建立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打造园区产业发展的各类服务平台,不断增强集群内自身科研攻关能力和高端服务配套能力,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嘉禾铸造研究院建立,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创新;建立人才库,通过正式调动、聘用等方式刚性引进,以及采取咨询、科技合作、短期聘用、项目合作、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培训班,按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生产工人分别进行培训。各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5.3. 乡村生态振兴——实现绿色铸造
节能减排、“碳中和”、绿色环保、数字化是铸造技术的发展方向,铸造业要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流程,积极完善和推广节能减排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等。这种成熟性,不是面上是否可能,而是具体针对嘉禾铸造是否经济有效。嘉禾铸造不是全国的主体,嘉禾铸件并非关键核心件,根据中国铸造协会发布的2022年我国铸件产量计算得出,嘉禾铸件产量仅占全国的2.7%,技术设备的设计开发主要不是针对嘉禾铸造生产特征,适用的不多,嘉禾只能按照现实可能推进,积极专用设备、工艺技术和特色产品标准,创造条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5.4. 强化要素保障,围绕特色完善配套服务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色,更需要公共配套服务平台支撑,更需要建立内部协作联合创新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共享有限人才资源,产生集群创新效应。在关注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标志性企业的同时,着力促进嘉禾铸造企业生产规模由小变大、层次由低到高、产品由粗到精。扩大铸都集团的融资能力,发展“湘铸贷”“精铸贷”等金融创新,扩大质押范围,助推嘉禾铸造业“铁水炼出真金”。建立铸造业原辅材料供给市场和铸件销售市场,让嘉禾成为中小规格铸件的全国市场中心。产业集群办和铸协扩大商标、专利、股权、标准制定等产权申报服务,提高企业的产权保护能力。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中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自主探索类) (项目号:1053320210667):嘉禾县铸造业发展现状统计调查与对策研究;2019年度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项目编号:2019sfq26):郴州嘉禾精铸小镇科技创新支撑战略与对策研究。
NOTES
1郴州市统计局嘉禾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tjj.czs.gov.cn/tjgk/content_356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