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三国演义》电视剧字幕翻译研究
Subtitle Translation Study of TV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摘要: “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传播中华文化,树立中国国际形象的关键之举。在传播过程中,电视剧是重要的跨文化媒介之一,若想要让西方受众群体理解中国电视剧,字幕翻译就变得非常重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拟通过多模态话语理论框架对《三国演义》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帮助译者进行翻译,也更好地促进《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传播,弘扬中华文化。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culture transmission, presentation of compelling China stories is an es-sential way to build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TV is an indispensable medium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subtitle translation is important for Western audiences to understand Chinese TV.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 classics of China, its literary value is self-evident.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from the level of culture, context, the content and expression. Meanwhile, the research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can greatly provide help for translators and promote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TV and culture.
文章引用:张琨帆, 杨凤.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三国演义》电视剧字幕翻译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6): 2575-257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6347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今世代,世界科技发达,多媒体成为了传播交流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电视剧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更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直观有效的跨文化交流途径,同时由于受众的群体大多都是西方观众,影视剧字幕翻译作为必不可少的工具,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1] 。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的问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最终晋武帝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三国演义》于1991年3月开始,被正式开拍为电视剧,于1994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而后在1996年9月,《三国演义》在海外频道首播,是中国电视剧打入国外市场的重要里程碑,时至今日,其依旧是经典之作。

近几年,随着“讲好中国故事”的潮流,《三国演义》英译研究逐渐受到关注,论文数量显著提高,但不少研究方向仍旧存在着缺憾,例如在配音和字幕方面的研究就较为浅薄 [2] 。大多数对于《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物分析、场景分析等等,对于字幕翻译的研究尚且不足,也很少有人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对《三国演义》电视剧进行分析。因此,本文致力于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对《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中英双字幕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在海外的传播,也为后续学者的研究提供方向。

本文语料选择除《三国演义》标题的翻译外,其余内容皆选自“诸葛亮大骂王朗”的片段中。此片段时长约2分30秒,其内容主要为:228年,曹魏蜀汉两军对垒,诸葛亮对于当今群雄割据的乱象进行说明后,又对王朗叛国投贼的行为冷嘲热讽,而后在车上怒骂王朗,王朗听完后气上心头,大叫一声,跌落于马下。片段中,诸葛亮语言犀利,人物形象鲜明,多处话语翻译具有代表性,故笔者择此片段为语料。

2.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三国演义》字幕翻译研究

张德禄说过:“多模态话语的最合适的理论模式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3] ”。张德禄将多模态话语综合框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研究层面:“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以及表达层面 [3] ”。电视剧的分析,通常也就会同时涉及到图像音乐,语言,声音文本等多种符号的研究。本文也将从这四个方面研究并分析《三国演义》电影字幕翻译,使来自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西方观众,能够更容易理解电视剧中的内容并欣赏该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1. 文化层面

“文化层面是使多模态交际成为可能的一个最主要关键层面,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交际的方式和技术等等都是由文化层面来决定的 [3] ”。从源语翻译到目的语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源语文化的输出,但如若不考虑目的语的文化,那国外的观众会很难理解。

例句1:《三国演义》

译文1: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例如在《三国演义》翻译时,译者将其译为“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Romance”这个词除了“浪漫爱情故事”,还有一个定义是“传奇故事”其英文释义为“a story that has brave characters and exciting events”(拥有许多勇敢人物和激动人心事件的故事)。所以“Romance”非常符合“演义”的定义。三国演义不能直接翻译成“The Three Kingdoms”,因为外国人不了解我们还有一个关于三国的著作叫做《三国志》(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演义是要跟正史区别的,故采用“Romance”合情合理。

例句2:“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引自《三国演义》电视剧)

译文2:“Even by Gods, your crimes are not to be forgiven!”

在汉语中,天地不容是指在人世间所不能容纳,所以原文之意为王朗罪孽深重,人世间内都不能容忍。其中,对于天地一词,译者采用了“God”来进行翻译,即使是上帝,也不能原谅你的过错,通过西方的宗教文化以及“God”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夸张地表达了王朗的罪行,加深了西方观众对于影片的理解。

2.2. 语境层面

“在形成某一个特定具体的话语体系的多种具体文化语境条件相互作用中,交际语言经常同时受到内外许多具体语境因素间相互作用因素的直接影响及制约,例如具体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因素及其所做综合决定的影响在内的上述各种文化语境因素 [3] ”。在电视剧中,诸葛亮在两军阵前同王朗对峙,当时国家动荡,奸臣不断,为此诸葛亮说道:

例句3:“庙堂之上,朽木为官,遍地之间,禽兽食禄”(引自《三国演义》电视剧)

译文3:“Unworthy and inhumane people took office and drew salary in the imperial court.”

在这句话中,“朽木”一词在中文中本意指的是腐烂的木头,相当于英文中的“Deadwood”,而“禽兽”一词通常是鸟类和兽类的统称,相当于英文中的“wild animals”。但电视剧中按照当时的情景语境将其译成“unworthy and inhumane people”。情景语境是指说话者发言时的具体场景,例如参与人员,交谈的地点、内容以及时间,同时说话者言辞的正式程度也会被考虑在内。汉末时期,群雄纷争,而造成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朝堂之上没有忠义之人,都是一些道德败坏的无耻之徒,断送了汉室江山。这些人是人,但所作所为皆为非人之举。译者如此翻译原文,以便英语国家观众更容易理解。

例句4:“致使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引自《三国演义》电视剧)

译文4:“So that the power had all been manipulated by those who were either barbaric or bowing, leading to the ruins of the empire, and great infliction of the folks.”

其中,狼心狗行在现代中文词典中的基本意思解释为心肠似虎狼,行为凶狠如狗,通常用它来比喻人们贪婪而凶狠,卑鄙无耻。译者结合语境选用“barbaric”一词,此处字幕翻译突出了电视剧画面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展示出剧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原文中的“社稷”指的是土神和谷神,但是后来也代指国家。上下文指的是语篇内部的环境,译文在电视剧中对社稷一词的翻译选用“empire”,而非“country”,此处应联系当时君主专制的背景,而非当今国家民主化,观众可以大概明白当时汉末的社会制度。“Empire”一词的采用也是君权和最高统治权的一种体现,为观众塑造出汉末王朝的形象。

2.3. 内容层面

“话语在语言内容层面中又可以被分为两个层面,它们对应的分别是话语意义层面和形式层面,在话语意义层面中,有许多分别由各种具体的话语范围、话语基态调和某些特定的话语方式特征等所制约的一些具体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在具体形式层面的划分意义上,不同语义模态条件下具体的话语形式特征之间也具有关联性,它们共同作用来体现出一种话语意义 [3] ”。根据吴蔚所提出来的影视剧字幕翻译特点,包括了大众性、瞬时性、时间限制和语言空间上的限制性、影片字幕翻译中所涉及的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和口语化和通俗化,所以要求译者在翻译源语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声音符号、视觉符号,还要考虑事件背景、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性格等因素,从而达成通俗易懂的字幕,使西方观众在理解电视剧整体意义及表达思想时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偏差 [4] 。在电视剧中,字幕翻译通常是剧中人物的说话内容。在翻译工作者进行翻译时,有些词语可以省略,例如:称呼语、语气词、人名等等。“从语言形式层面,实现语义转换功能的不同形式系统,包括语言性词的语法系统,视觉性的形体系统和视觉语法系统,听觉性的形体系统和听觉语法系统,触觉性的形体系统和触觉语法系统等 [3] ”。

例句5:“黄巾之后,董卓、李厥、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引自《三国演义》电视剧)

译文5:“After the Yellow Turbans, traitors continued one after another, abducting Their Majesties and abusing people.”

译者略去了对董卓、李厥、郭汜的人名翻译,而是把他们统称为“traitor”,相比于直接翻译为人名,译者遵循了在电视剧字幕翻译过程中所应用的压缩策略,所以此处的翻译更加简洁,字幕在时间和空间上也相符合 [4] 。观众可以直接捕捉到电视剧中这些人物的共性。

例句6:“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刘备)于西川继承大统”(引自《三国演义》电视剧)

译文6:“Fortunately, our empire is still blessed. In Xichuan, His Majesty succeeded the throne.”

此处对于昭烈皇帝的翻译是“His Majesty”,省去了前面的谥号,此处的缩译,暗示了诸葛亮只认同这一位皇帝的想法。该处字幕翻译结合诸葛亮凝重的神情,恢宏浩荡的背景音乐,千军万马的军队的场景,表明了他被委托重任,光复汉室的重担,也昭示着他匡扶正义的决心。

2.4. 表达层面

在人类表达话语的物质层面理论基础中,媒体层面也是使人类话语行为最终仍能持续在一个物质世界之中得以有效表现出效果的一个主要社会物质形式,包括了可被语言直接表述的媒体语言层面和可被非语言间接叙述话语的媒体层面两大类 [3] 。电视剧字幕,在语义表达层面意义上可以归类为书写符号,由于电视剧的播出不仅在时间上受到限制,还在空间上受到限制,所以,电视剧的字幕以及译文都位于电视屏幕的下方。在翻译源语的整个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语音、语调等声音符号、还要考虑布局位置及字符大小等是否合理。同时,字幕翻译也应当尽可能的连贯、通俗易懂并注重口语化。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英文字幕在上,中文字幕在下,都处于屏幕居中位置。

“在说话者表达自身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其他非语言媒体指的应该是指说话者本身的一些身体动作和说话者本人在表达意义的表达行为中的所必须使用到的某些非语言手段,如工具、环境等 [3] ”。诸葛亮在两军阵前大骂王朗时,其中有句话说道:

例句7:“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引自《三国演义》电视剧)

译文7:“You lived on the east coast, and got recommended to serve, and were supposed to work for the prince and the nation. And you, however, help traitors usurp! Even by Gods, your crimes are not to be forgiven!”

说此话时,诸葛亮神情严肃,眉头紧皱,怒目而视,他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羽扇,说话过程中,诸葛亮甚至直接站了起来,表明了诸葛亮对于王朗辅佐奸贼,逆道而行的不道德行为而感到非常愤怒。而诸葛亮的语气也逐渐变得愈发凶狠,使观众也会不禁得为这种叛国助贼的行为而感到愤怒。

3. 讨论与结论

基于上述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一部电视剧的字幕翻译对于其传播的重要程度。电视剧字幕翻译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其影视内容,更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体现。《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内容丰富,不仅被我国读者所喜欢,同时也被很多其他国家的读者所喜爱,其中留下的许多故事和认识价值,至今被人们所流传,其文学地位在中国的代表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对《三国演义》电视剧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使其更好地传播,被海外观众所理解并接受,不仅给翻译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对于我们当今所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可谓意义深刻。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吕健, 吴文智.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影片《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研究[J]. 上海翻译, 2012(4): 36-38.
[2] 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01, 22(4): 38-40.
[3]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 2009, 6(1): 24-30.
[4] 吴蔚.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 电影文学, 2013(24):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