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时代发展推动了设计的创新。世界艺术的总体特征呈现出开放融合的趋势,当代艺术通过多学科和文化的信息交流相互影响,呈现出跨学科、跨领域之势。随着技术创新与文化发展,首饰设计也随之发展,从传统实用价值导向逐渐转变为设计理念导向,设计侧重于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对人们的审美、心理、艺术文化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饰艺术设计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创新事业发展。创新不仅包括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还能够体现在通过文化艺术的赋能给原有资源带来新价值,这样的设计实践活动同样是创新。
当代首饰的创意思维主要是围绕设计理念而展开的设计构思与实践,在主题内涵方面表现为幽默化的情感表达与反思性的文化诠释,在结构方面表现为固有结构的创新与功能主导的结构创新,在肌理材料方面表现为新肌理效果的运用、综合材料的运用与材料重塑的设计手法。创意思维是使首饰富有生命力的重要元素。在设计的过程中,实现创意思维的充分运用,可以为首饰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 当代首饰设计与创意思维的关联
(一) 当代首饰的发展
当代首饰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特定的时代精神。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的经济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显现出高消费、高竞争的特点。在此背景下,避世派文化运动、嬉皮士运动的发展使服饰呈现出反传统、反流行特征。20世纪七十年代的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的社会现状使人们对于奢华的服饰产生一定的抵触,个性化的服饰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特定的宣告方式 [1] 。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首饰设计师普遍接受过传统的金匠训练,但不再局限于完美无瑕的抛光、精准规范的镶嵌以及贵金属材料和宝石,而是展现加工的痕迹与材料本身的质感;不炫耀材料固有的价值属性,挖掘它们作为艺术创作媒介的可能。1967年阿姆斯特丹的首饰发布会被公认为首饰艺术风格的革命,发布会由艾米·范里尔瑟姆和吉斯·巴克夫妇于市立博物馆举办。其中展示了很多非常规尺寸、以抽象几何造型为主的饰品,材料为铝、亚克力、塑料、不锈钢等,颠覆了传统首饰设计的形式美感。首饰不再是单纯的装饰物,材料的选择代表着特定的社会属性与象征意义——平民化、大众化,对贵族阶级、精英文化的反叛,对现代工艺的反思。这代表设计更加注重以想法和意志以及对工艺的探索,处于革命性的颠覆阶段 [2] 。
(二) 当代首饰价值的探讨
当代首饰挑战传统的价值与艺术观念,设计手法包括拼贴、解构、复制、转换、夸张、抽象等,从社会学、人文学、心理学、符号学等学科对特定的主题进行设计实践,呈现出多学科交融的态势。把观念转化为艺术,是一种通过特定艺术形式对观念进行艺术处理与视觉化塑造的设计行为 [3] 。
传统首饰有着明确的价值属性,如宝石和贵金属材料的使用,材料选择更多考虑贵重性。而当代首饰的价值体现在主题内涵的创新、情感需求的实现、造型形态的构思、色彩肌理的探索与综合材料的应用等方面。例如当代首饰的综合材料运用技术日益成熟,这意味着设计师能够利用新材料使作品变得更加个性化,设计师本身鲜活的人格将凌驾于生硬的技术之上。制作过程中的新奇感受、对旧材料的新体验以及对非常规物品的重新诠释,这三点共同促使设计师制造出创新的非同寻常的作品。
(三) 当代首饰与创意思维的关联
创意思维以独特的思维逻辑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设计的灵感、目的、内涵,外在表现形式等。创意思维对当代首饰设计的影响深远,促进了设计的发展。
当代首饰设计被赋予了特定的观念与内涵,设计师受到时代内涵的影响,创造性地设计出具有当代视觉特征的首饰。在创意思维的影响下,首饰在外在形式表现上与内在观念表达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创意思维对于首饰设计创作有着必要的启发作用。当代首饰设计有着多元的创意方法与特定的演化线索,它建立在对于文化的认知、多学科的交叉理解与融合以及对生活、自然的感悟之上。在创意思维的影响下,当代首饰通过时代语言对古典、文脉、宗教等进行解读,在视觉形式上讲究形式的表现性,表现手法上借用当代雕塑、建筑等学科的语言,技法使用上突破传统首饰设计的限制 [4] 。
综上所述,当代首饰的创新思维分析一方面需要考虑其具体的设计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需要解读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内涵。这需要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不同社会观念、价值和符号等背后的含义。
3. 当代首饰设计中的创意思维表现形式
(一) 主题内涵的创意表现
主题概念是设计的起点与重点。主题是首饰设计的基础,也是核心环节。当代首饰的主题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创作注重情感、文化与自然属性的传递与表达,使得设计充满人文气息。创意思维在主题内涵方面表现为幽默化的情感表达以及反思性的文化诠释 [5] 。
1、幽默化的情感表达
首饰设计中的主题表达可以表现为社会性、艺术性、故事性以及传承性,满足了人们对于情感共鸣的诉求。情感主题的重要来源包括个人情感的表达、社会事件的折射等。情感化主题的首饰带有一定的叙事性。情感的表现需要通过首饰中的各个要素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在整体中相互融洽,共同进行情感主题的呈现。当代首饰中情感化设计的创意思维表现对应的是幽默化的情感表达形式 [6] 。
幽默化处理以一种夸张、强化、戏谑的方式表达主题。设计师以现存的经典首饰为原型,对模仿对象进行幽默的改变,灵活运用设计原则,例如分割、重叠、减缺等手法,在保留原型特征的基础上增添趣味,让观众一眼认出被模仿物的同时又能发现其中的玄机。对于首饰设计师来说,具有经典原型的首饰是极具模仿价值的对象。
胸针《他爱我,他不爱我》是丹麦首饰设计师基姆·巴克的作品,基姆曾任瑞典哥德堡大学的设计和工艺首饰部的教授(图1)。他借助首饰所模仿对象的原型进行主题的阐述,首饰原型所具有的特定形态是视觉线索,因其特定的象征内涵联结了制作者与观者。雏菊首饰是丹麦民族的象征,1940年人们为了庆祝玛格丽特公主的诞生,根据丹麦语中玛格丽特还有雏菊的含义,为她制作了雏菊首饰,自此雏菊成为了丹麦广受喜爱的首饰主题。基姆在丹麦国民首饰雏菊胸针的基础上,以巧妙的分割形式重新进行解读,截取出几片花瓣,营造出了雏菊花瓣被摘下的效果,既在形式上呼应了少女悸动暧昧时的摘取花瓣的纠结状态与动作,又在内涵上引用了雏菊象征纯洁少女的寓意。这个作为民族象征的符号转变为了少女怀春时“他爱我,他不爱我”的浪漫与忧郁的符号。

Figure 1. He loves me, he doesn’t love me
图1. 他爱我,他不爱我①
2、反思性的文化诠释
首饰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发展,特定文化内涵在当代首饰中拥有新的继承形式与状态,当代首饰与传统首饰的交融创新赋予了首饰独特的魅力。当代文化观念表达方式的创新之处在于设计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传统的观念和视觉元素与当代的观念和视觉元素相联系,以当代首饰的设计形式来解读和展现文化内涵,以此形成一种传统与当代的元素的视觉碰撞、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观念视角下的创新诠释与表达。
创意思维在主题表达方面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当代首饰对于文化的反思性的解读与诠释。受到消费主义和波普艺术的影响,美国的当代首饰具有具象和繁复的特征,注重对物质的表达,设计师通常会利用具象形态、符号、现成品、微缩景观等元素进行设计。弗雷德·威尔是最早完全使用现成品的首饰艺术家,弗雷德使用现成物材料主要有两点原因:1964年纽约画廊拒绝了他的银质首饰并宣称只接受金的首饰作品,以及1961年的美国当代装配艺术大展中各种现成物丰富的视觉语言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用现成物材料来表达自己对于传统首饰固有的材料决定作品价值的反对。
《活过来!你们是百事一代》是弗雷德设计的胸针首饰(图2)。徽章的坠饰由印有百事可乐标志的易拉罐碎片和子弹壳组成,徽章的上半部分包含一个巨大的笑脸,这个笑脸是20世纪六十年代典型的美国青少年形象,代表了阳光、简单和快乐。“活过来!你们是百事一代”是1964年百事可乐推出的广告语,该广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百事可乐的形象与海上冲浪、郊游骑行等前卫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被包装成当代年轻人的身份象征,而子弹则暗示了美好生活表象之下被忽略的那一部分。弗雷德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保持着一种清醒,并深信首饰带来的反思的力量。因此,他主张以大众消费品为材料来攻击它们所影射的消费主义文化。

Figure 2. Come alive! You are the Pepsi generation
图2. 活过来!你们是百事一代②
(二) 结构的创意表现
在当代首饰的造型自由度高,构成形式千姿百态,创意思维在立体造型方面表现为首饰固有结构的创新与叙事主导的结构创新。设计师运用解构、重组等构成方式,使首饰的结构造型产生的创造性改变。
1、固有结构的创新
创作者对首饰固有结构的创新不是无依据的,通常针对具体的问题,提供一个常规解决办法之外的新思路。1956年,德国当代首饰设计师弗里德里希·贝克尔设计了作品——《两种戴法的戒指》,创造性地对戒指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图3)。面对一颗素面宝石,设计师为了符合手指竖向的形态通常会选择竖着镶嵌。但贝克尔创作的椭圆宝石戒面既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竖向的。《两种戴法的戒指》通过简洁的结构轻松的实现了这一功能,贝克尔的做法体现了创作者对于专业内习以为常问题的反思,并给出了创造性的回答。

Figure 3. Two ways of wearing the ring
图3. 两种戴法的戒指③
2、功能主导的结构创新
功能主导的结构创新重点在于结构创新本身就是设计师想要表达的内容。韩国首饰设计师Dukno Yoon的作品《悬浮的翅膀》的创作意图在于让功能结构和人体运动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该作品中,手指关节的活动能带动杠杆的运动,扇动的羽毛翅膀则赋予了机械运动象征含义与具象形态。他的创作动机并非是要做一对翅膀,而是在研究手指关节的运动与结构的关系时,思考它们适合表现什么养的内容(图4)。
(三) 肌理材料的创意表现
1、肌理的创意表现
肌理指的是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是材料表面的效果,不同肌理所体现出的效果与审美体验各不相同。肌理可以从表现形式和表现技法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肌理的表现形式包括基本肌理的组织构成与重构再造肌理的组织构成,也就是构成肌理形态的元素和肌理构成创造的方式。肌理的表现技法指的是新肌理产生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工艺手段,如首饰金属表面肌理,可以通过不同的金属工艺、如錾刻、打磨、抛光等 [7] 。创意表现形式体现在新肌理在首饰中的应用。比如珐琅糖霜工艺能够使珐琅的表面拥有糖霜状的颗粒肌理质感,区别于传统珐琅追求的光滑表面,糖霜肌理对珐琅烧纸温度的把控更加严格与细致,这种肌理效果形成的关键在于精准珐琅即将到达熔点的瞬间,使得最后得到的肌理效果能够在保留珐琅颗粒肌理的同时又使其稳固与金属胎体表面。除了糖霜肌理,叠烧打磨珐琅、电铸肌理等肌理效果也是新的肌理表现形式(图5)。
设计师通过对肌理的运用,包括表面纹理、密度等,营造出特定的氛围,使观众感受到特定的观念与情绪,肌理的创新设计能够丰富首饰的形式语言,增强艺术效果。
2、综合材料的创意表现
综合材料的运用是当代首饰在材料方面的革新,创意思维的表现包括新材料的运用与材料重塑的设计方法。综合材料是当代首饰观念指导下的非传统首饰材料,比如天然材料、人工制造的新材料等。例如纸质材料,对纸质材料的成份构成打散并重新合成。在处理方式上,纸张可以通过撕裂、灼烧、染色等手法产生新的效果,应用到首饰设计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新型材料被应用于设计实践当中,比如高科技冶炼材料铝、钛、钯等与石油化学技术提炼材料如丙烯酸、塑料、泡沫等,植物科技提取材料如橡胶等。综合材料的搭配运用可以满足当代首饰较为复杂的设计理念,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有助于首饰艺术的发展和传播 [8] 。
材料重塑是创意思维体现在当代首饰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时可以从创新成份构成的角度进行实践设计。例如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拥有色彩质量较高、色调丰富的特性,塑料是一种轻质坚固的材料,将塑料加热软化至未丧失内聚力的程度,再将塑料冷却,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塑料进行重新塑形。除了塑料,纸质材料等也能进行重塑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通过不同的设计语言,对材料进行主观处理,以此获得丰富的设计形态。
4. 结论
在当代艺术理念的冲击下,当代首饰内涵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对艺术的创新诠释、对当下社会的反思批判等。创意思维拓宽了首饰形式语言的范围,分别在主题内涵表达、造型结构、色彩激励以及材料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厘清特定时代内涵、掌握设计主旨的基础下,研究当代首饰中创意思维的表现形式,能够使首饰设计更加多元化,为当代首饰的创作提供可借鉴思路。
注释
①图1来源:吴冕,2022,《首饰设计与创意方法》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②图2来源:吴冕,2022,《首饰设计与创意方法》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③图3来源:吴冕,2022,《首饰设计与创意方法》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④图4来源:吴冕,2022,《首饰设计与创意方法》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⑤图5来源:作者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