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综述
Review on the Influence of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DOI: 10.12677/fia.2024.133057, PDF, HTML, XML,   
作者: 吴宇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ESG信息披露企业创新文献综述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nterprise Innovation Literature Review
摘要: ESG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企业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对于ESG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探究企业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发现,现有对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局限于ESG表现与评级,关于ESG信息披露的研究较少;对于企业内部ESG信息披露水平的讨论较为有限,缺乏普适性。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包括不同产权和行业特征企业的异质性影响。
Abstract: ESG,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ndards of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great influence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has not been fully carried out.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o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research,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fu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is mostly limited to ESG performance and rating, and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discussion on the level of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ithin enterprises is limited and lacks universality.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influence path of ES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cluding the heterogeneous influence of enterprises with different property rights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文章引用:吴宇姗. 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综述[J]. 国际会计前沿, 2024, 13(3): 450-456. https://doi.org/10.12677/fia.2024.133057

1. 引言

在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突出科技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此框架下,企业成为推动创新的核心实体,其创新活动受企业治理、股权结构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ESG是指在投资和企业经营决策中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的一种方法,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持续深入,ESG因素逐渐成为企业战略决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企业ESG研究领域,集中展现为ESG表现、ESG评级以及ESG信息披露,并探究其与其他利益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赵沁娜等人(2024)通过双重差分法证实ESG评级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1];李井林等人(2024)认为ESG表现主要通过强化企业环保投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2]。由此可见,企业ESG能够影响企业创新发展。一方面,国内外现有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为ESG表现方面,鲜有从ESG信息披露角度出发进行探究的。在ESG研究领域,学者们普遍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注度较高,缺乏对于企业创新的普适性。

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多关注ESG的经济后果,如企业价值、股市风险、绿色创新等,而对于ESG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探讨不足。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社会责任的加强,ESG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研究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不仅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优化相关政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填补现有文献中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空白。通过系统梳理并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探讨ESG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并挖掘其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潜在关系。通过文献综述,为学者研究ESG信息披露的全面经济影响提供实证基础,同时为促进企业创新提供策略建议,加快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影响因素

2.1. 创新的内涵和发展

“创新”一词的概念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的组织形式。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广泛,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20世纪60年代,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了“起飞”六阶段理论,对“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之后对于“创新”的研究更加多元化,逐渐拓展到教育、文化、金融、管理、企业发展等领域。杨惠昶、鞠国华(1995)提出国际金融创新即在国际金融活动中,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新的国际金融工具及业务、新的国际金融市场、新的国际金融管理制度的创立、引进和运用[3];朱瑞、杨丽(1997)提出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李春红(2000)指出,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种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5];汪健(2002)等人认为基本素质、创新培养、榜样力量、研究兴趣、外界环境五个方面构成了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与内涵[6];总的来说,学术界“创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达到一个基本共识:创新是指对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诸多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即创造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开发新的原材料、引入新的产业组织形式[7],该说法与熊彼得的观点不谋而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成为了一大研究热点,学术界不断涌现出关于创新的新理念。李博文、郑文哲(2004)指出了面临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竞争环境,集成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组织绩效的关键[8];隋映辉(2008)对“系统创新”做出概念界定,认为系统创新是为了实现某种发展目标,采取系统化、结构化的网络模式和功能互动、网络对接、界面集成等系统集成方式,将多层次、多元化、多维度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功能及创新资源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从而使创新主体之间实现协同竞争,使创新资源达到合理配置与充分共享,使创新要素实现协调集成,最终形成集成、高效、系统的创新战略管理[9];Stephanie et al. (2019)提出双元创新的内涵,认为企业通过从事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活动,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进行内部组织的自我调整与适应,并构建独特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地适应动态环境,实现繁荣发展[10]

2.2. 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企业则是创新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生需求,企业是突破关键技术的主要载体,是创新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也是各国科技政策的支持重点和科技斗争的关键焦点。因此,不少学者开始研究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促进企业发展。本文主要讨论企业创新的前因变量,主要包括企业治理、股权结构、外部环境等因素。

2.2.1. 企业治理

牛建波等人(201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高管薪酬差距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且信任型治理模式更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11];李从钢等人(2019)基于PSM研究设计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通过风险承担渠道和管理效率渠道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12];李慧云等人(2022)研究发现,ESG信息披露通过成本效应、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影响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并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间存在U型关系[13];何瑛等人(2019)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通过建模发现CEO职业经历越丰富,企业创新水平越高,其中跨企业经历对创新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14];李瑛玫等人(2019)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5]

2.2.2. 股权结构

秦兴俊等人(2018)利用动态面板SGMM模型考察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显著为正,股权结构变动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独立董事和两职合一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16];徐辉等人(2020)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实证分析,得出产融结合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17];田轩等人(2018)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8];杨鸣京等人(2019)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显著抑制企业创新,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持续性[19];黄恒等人(2024)实证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强化企业外部监督的途径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20]

2.2.3. 外部环境

黄节根等人(2021)在分析数字化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用sys-GMM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化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我国企业数字化水平和企业创新绩效正向相关[21];赵晓鸽等人(2020)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基于金融错配视角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金融错配程度,从而显著促进企业创新[22];刘婧等人(2019)实证表明,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投入呈倒U型关系,且政府补助对环境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23];叶永卫(2021)采用PSM-DID模型估计了激励性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的“净效应”,结果表明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实施后,纳税信用等级为A的企业创新投资显著增加,从而促进企业创新[24]

3. 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具体作用

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该概念于2006年在联合国PRI报告中首次提出,是一种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的非财务性企业评价体系,推动企业从单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到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方法论。企业ESG信息披露机制对解决绿色信贷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量化绿色信贷甄别标准有着重要意义[25]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近几年来社会对ESG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术界对于ESG的相关研究数量直线上升,但相对集中于ESG表现及评级角度,对ESG信息披露的研究尚且较少。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研究主要围绕其经济影响,具体表现在企业价值、股市风险、融资约束等方面。

3.1. 企业价值

首先,从长期来看,企业ESG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具有积极作用。王蓉(2022)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研究得出ESG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呈“U”型关系,即短期内ESG信息披露会降低企业价值,长期则对企业价值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还发现,一方面,ESG信息披露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与债权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ESG信息披露更好的企业会获得更高关注度,有利于吸引优秀员工,从而提升企业价值[26];徐光华等人(2022)认为,一个拥有良好ESG信息披露情况的企业更易于被公众认为能够带来更高的股票回报,从而能够显著提高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27]

3.2. 股市风险

其次,企业ESG信息披露有利于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并提高股票收益。张慧(2022)分析得出,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收益显著正相关,且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有助于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重代理成本,从而提升股票收益[28];盛明泉等人(2022)研究发现,ESG披露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且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代理效率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29];席龙胜等人(2022)实证发现,企业ESG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平抑投资者情绪,从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30]

3.3. 融资约束

最后,企业ESG信息披露能够减缓企业的融资约束。李志斌等人(2022)基于媒体监督视角实证检验发现:ESG信息披露能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媒体积极报道能够提升 ESG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31];郭毓东等人(2023)发现,ESG信息披露主要通过提升市场关注程度和降低融资成本来显著缓解融资约束[32];武龙等人(2023)分析得出,企业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虽未能稳健提高企业信贷的整体规模,但能显著提高新增长期贷款和减少新增短期贷款,缓解“短贷长投”的债务期限结构,并显著降低企业贷款成本[33]

综上所述,学者对企业ESG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主要在企业价值、股市风险、融资约束等方面展开。大部分研究表明,企业ESG信息披露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价值、降低股市风险及减缓对企业的融资约束。值得一提的是,在较低风险及低融资约束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得以提高创新投入,并助力企业实现规模扩张,从而增强创新能力。然而,目前不少学者已关注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却鲜有学者从ESG信息披露视角出发,因此,对于该角度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4. ESG信息披露和企业创新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通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和企业ESG信息披露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的归纳梳理,可以发现,目前鲜有研究关注企业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已有学者关注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创新的关系。ESG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对ESG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探究具有借鉴意义,故本部分进一步回顾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在已有研究中,多数学者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创新的积极影响。例如,陈思洁等人(2023)指出,良好的CSR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协同创新绩效,这一效应在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34]。进一步,韩庆潇等人(2022)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区分了短期和长期效应,发现尽管短期内CSR实践可能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但长期看来,得益于利益相关者的支持,CSR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逐渐转正[35]。此外,王海花等人(2023)采用Meta分析方法,也证实了CSR与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联系[36]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提出了相反的观点。郑玉(2023)研究发现,在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样本中,CSR信息披露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7]。张燕等人(2023)则从社会互动理论的角度分析,指出CSR在特定市场化进程中可能会表现出“双刃剑”的效应,即市场化的提升可以缓解CSR同群效应对创新的负面影响,但融资约束则加剧了这种负面影响[38]

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对ESG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初步理解,同时也揭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尽管已有文献呈现了践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创新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但这些研究通常聚焦于CSR的广泛实践,而非特定于ESG信息披露的行为表现。此外,关于CSR表现对企业创新正向或负向影响的评估仍存在争议。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履行通过信息透明度提高、利益相关者青睐等因素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关注CSR使得企业在研发、资金、人力等方面的资源相对分散,对企业创新造成负面影响。可以看出,正面和负面影响存在着时间框架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区别。正面影响通常是基于长期和间接的益处,如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增强;而负面影响则更多地关注短期内直接的成本与挑战,如资金和注意力的分散。因此,ESG信息披露情况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作用机制与评估仍需进一步探索。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在不同行业、规模、市场环境中,ESG信息披露水平对各类企业的创新发展的具体影响路径,例如企业应如何通过改善企业治理、影响投资者行为或调整资源配置来促进或抑制创新,并尝试在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技术创新中找到最大效益的平衡点,探索更有效的平衡方式。同时,学者可以采用多方法论的研究设计,结合定量的大数据分析和定性的案例研究,以获取更全面的视角。通过多方位研究,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实证依据,指导其优化ESG信息披露实践,从而促进企业创新与长期发展。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深入探讨了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ESG信息披露可以通过影响企业治理、股权结构及外部环境等,间接促进企业创新。同时,通过系统性梳理文献与理论分析,本文揭示了当前研究的空白之处与发展方向。

第一,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局限于ESG表现与评级,但对企业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ESG角度。ESG作为权衡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数量影响着企业运营和投资的长期绩效与风险水平,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因此,当下ESG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企业信息披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披露情况关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等方面。

第二,现有研究对于企业创新的讨论相当丰富,其影响因素虽然涵盖了企业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但在内部ESG信息披露水平方面,大多局限于研究其对于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缺乏企业创新层面的普适性。

结合上述分析,为进一步了解ESG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本文提出如下展望:

1) 研究企业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或负向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目前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看法褒贬不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ESG信息披露、企业创新三方的潜在关联,并分维度探讨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尤其是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从而为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2) 积极探寻不同产权和行业特征企业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不同性质、特征、领域的企业,研究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借鉴。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ESG信息披露水平,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这意味着管理层必须重视和优化其ESG实践与信息披露机制。因此,通过进一步研究,企业管理者能够更精准地定位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具体影响,并调整策略以最大化其正面效应,同时减轻任何可能的负面后果。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也能促进企业保持长期效益与市场竞争力。此外,政策制定者得以了解不同类型企业在遵循ESG原则时面临的具体需求和挑战,从而制定出更加精确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合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沁娜, 李航. ESG评级是否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J]. 南方经济, 2024(2): 116-135.
[2] 李井林, 阳镇, 陈劲. ESG表现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J/OL]. 管理工程学报: 1-17.
https://doi.org/10.13587/j.cnki.jieem.2024.05.001, 2024-01-05.
[3] 杨惠昶, 鞠国华. 论国际金融创新的内涵[J]. 社会科学战线, 1995(3): 78-84.
[4] 朱瑞, 杨丽. 论企业制度创新的内涵[J]. 经济问题探索, 1997(7): 7-9.
[5] 李春红. 论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17(4): 93-97.
[6] 汪健, 林秀华, 杨存荣, 等. 创新的内涵与创新的体制——围绕“创新”对清华大学院士的调查与访谈[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17(5): 85-88.
[7] 高红岩. 管理创新的区域内涵[J]. 国际贸易问题, 1997(10): 62-65.
[8] 李文博, 郑文哲. 企业集成创新的动因、内涵及层面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25(9): 41-46.
[9] 隋映辉. 系统创新的内涵、要素与机理[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5): 10-15.
[10] Stephanie, L., Sun, J.Y., et al. (2019) Achieving Temporal Ambidexterity in New Ventur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56, 788-822.
https://doi.org/10.1111/joms.12431
[11] 牛建波, 李胜楠, 杨育龙, 等. 高管薪酬差距、治理模式和企业创新[J]. 管理科学, 2019, 32(2): 77-93.
[12] 李从刚, 许荣.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金融监管研究, 2019(6): 85-102.
[13] 李慧云, 刘倩颖, 李舒怡, 等. 环境、社会及治理信息披露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J]. 统计研究, 2022, 39(12): 38-54.
[14] 何瑛, 于文蕾, 戴逸驰, 等. 高管职业经历与企业创新[J]. 管理世界, 2019, 35(11): 174-192.
[15] 李瑛玫, 史琦. 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吗? [J]. 科研管理, 2019, 40(6): 86-99.
[16] 秦兴俊, 王柏杰.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 财经问题研究, 2018(7): 86-93.
[17] 徐辉, 周孝华. 外部治理环境、产融结合与企业创新能力[J]. 科研管理, 2020, 41(1): 98-107.
[18] 田轩, 孟清扬. 股权激励计划能促进企业创新吗[J]. 南开管理评论, 2018, 21(3): 176-190.
[19] 杨鸣京, 程小可, 钟凯. 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调节效应的分析[J]. 财经研究, 2019, 45(2): 139-152.
[20] 黄恒, 齐保垒. 企业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基于环境、社会和治理的视角[J]. 产业经济研究, 2024(1): 71-84.
[21] 黄节根, 吉祥熙, 李元旭. 数字化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江西社会科学, 2021, 41(5): 61-72.
[22] 赵晓鸽, 钟世虎, 郭晓欣.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金融错配缓解与企业创新[J]. 科研管理, 2021, 42(4): 158-169.
[23] 刘婧, 罗福凯, 王京. 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投入—政府补助与产融结合的调节作用[J]. 经济管理, 2019, 41(8): 21-39.
[24] 叶永卫, 曾林, 李佳轩. 纳税信用评级制度与企业创新——“赏善”比“罚恶”更有效? [J]. 南方经济, 2021(5): 52-68.
[25] 周艳, 陈虎. ESG信息披露机制下的绿色信贷发展研究——基于企业披露视角[J]. 西南金融, 2022(11): 72-83.
[26] 王蓉. 成本-收益视角下ESG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22, 29(4): 74-86.
[27] 徐光华, 卓瑶瑶, 张艺萌, 等. ESG信息披露会提高企业价值吗? [J]. 财会通讯, 2022(4): 33-37.
[28] 张慧. 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市场表现——基于双重代理成本的视角[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3, 25(3): 73-88.
[29] 盛明泉, 余璐, 王文兵. ESG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2): 32-41.
[30] 席龙胜, 王岩. 企业ESG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J]. 经济问题, 2022(8): 57-64.
[31] 李志斌, 邵雨萌, 李宗泽, 等. ESG信息披露、媒体监督与企业融资约束[J]. 科学决策, 2022(7): 1-26.
[32] 郭毓东, 洪扬. ESG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3): 87-99.
[33] 武龙, 李颖颖, 杨柳. ESG信息披露影响企业信贷可得性吗[J]. 金融与经济, 2023(4): 19-30.
[34] 陈思洁, 耿献辉. 履行社会责任对高技术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3(6): 108-117+152.
[35] 韩庆潇, 董永超, 李强.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创新绩效提升吗?——基于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跨期再检验[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3(3): 22-32.
[36] 王海花, 王莹, 李树杰, 等. 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 一项Meta分析的检验[J]. 技术经济, 2023, 42(8): 89-98.
[37] 郑玉.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绿色技术创新——“真心”还是“掩饰”? [J]. 会计之友, 2023(19): 100-110.
[38] 张燕, 廉如鉴. 企业社会责任同群效应对创新的影响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23, 39(23): 17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