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Xi’an Regional Culture and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摘要: 本文探讨了将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的意义及具体路径。首先分析了西安地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包括历史底蕴、文化传统和人文气息。接着讨论了融合西安地域文化对提升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强调了教学设计、方法、教材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性。最后,提出了课程设置与设计、教学方法与实践、教材资源建设与利用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等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为思政课程融合西安地域文化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concrete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Xi’an regional culture with university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unique value of Xi’an regional cultur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luding historical heritag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humanistic atmosphere. Then i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Xi’an regional cultur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 and emphasizes the key of teaching design, methods, teaching materials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in four aspects: curriculum setting and design, teaching method and practice, teaching materi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which provides a feasible path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ith Xi’an regional culture.
文章引用:王莹. 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7): 1512-151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336

1. 引言

西安地域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其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与此同时,高校课程思政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存在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等问题,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亟待改进。因此,探讨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能性和意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的融合路径,探讨如何将西安地域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到思政课程中,设计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吸引力。通过对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的探讨,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 西安地域文化概述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承载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都为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注入了深厚的内涵。

2.1. 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西安位于中国西北部,是陕西省的省会,地处黄河上游平原和秦岭山地的过渡地带。其地理环境多样,包括丰富的地貌景观和多样化的气候特点,这为西安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同时,作为中国古代十三朝都城之一,西安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汉唐文化是西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是西安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长安(今西安)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西安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连接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桥梁,各种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2.2. 重要文化遗产

西安拥有众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兵马俑、大雁塔和古城墙等。兵马俑是中国古代秦始皇陵的守护兵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巨大工程,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大雁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塔,是中国唐代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古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工程的典范,也是西安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西安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对于传承和弘扬西安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 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高校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3.1. 地位和作用分析

高校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使命。首先,思政课程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思政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认同,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1]。其次,思政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增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2. 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联系

高校课程思政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思政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思想道德、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和文化素养水平。其次,思政课程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再次,思政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的意义

将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还能够深化思政教育的内涵,增强其实效性和吸引力。

4.1. 西安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

西安地域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产、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首先,西安地域文化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如兵马俑、秦始皇陵等,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辉煌与壮美,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西安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诸如杰出文化名人的事迹、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等,对于塑造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再者,西安地域文化还体现在建筑风格、民俗习惯等方面,如古城墙、传统节日等,展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综合来看,西安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在于其丰富的历史积淀、精神内涵和地方特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成长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的文化认知、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4.2. 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兴趣

将西安地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中,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3]。首先,通过引入具有代表性的西安地域文化内容和案例,可以使抽象的思政理论更具体、更生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领会思政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质量。例如,通过讲解西安古城墙的历史、兵马俑的文化内涵等,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其次,西安地域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西安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著名的历史景点和人文地标,这些地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对思政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了解和体验西安地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5. 融合路径探讨

融合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需要深入探讨具体的融合路径和实施策略,以确保思政教育能够充分借助西安地域文化的优势,发挥其教育功能和价值。

5.1. 课程设置与设计

在课程设置与设计方面,融合西安地域文化与思政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促进他们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提升[4]。西安地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为思政课程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融合点。首先,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设计思政课程,以西安地域文化的重要元素为主题,如西安古城、丝绸之路、文化名人等。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题,结合当下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设计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西安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其次,我们需要探讨如何结合西安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课程。可以通过引入相关文献资料、组织专题讨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等方式,深入挖掘西安地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提升其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例如,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西安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进行深入讨论,引导他们从中领悟到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5.2. 教学方法与实践

在教学方法与实践方面,融合西安地域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西安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艺术资源,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展现其独特魅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5]。首先,实地考察是一种极具实效性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进西安古城,感受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气息,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西安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西安地域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西安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发展历程,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西安地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此外,开展小组讨论、学生演讲、校园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对西安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交流分享自己对西安地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5.3. 教材资源建设与利用

在教材资源建设与利用方面,我们着眼于整合西安地域文化资源,以支持融合路径的实施。西安地域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资源,这些资源具有显著的思政教育价值,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6]。首先,我们可以深入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历史文献、地理资料、艺术作品等,以编写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政教材或参考资料。这些教材和资料既可以呈现西安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又能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数字图书馆等,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到西安地域文化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从而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5.4. 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

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融合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教师能够更好地将西安地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我们需要着重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7]。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他们对西安地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针对这一需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首先,组织专业培训是提升教师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些培训可以包括西安地域文化的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让教师深入了解西安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思政课程中去。其次,开展教学研讨会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在这些研讨会上,教师可以分享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互相借鉴、学习,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8]。此外,邀请专家讲座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专家的分享和讲解可以为教师提供新的思路和观点,拓展他们的教育视野,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从而更好地融入西安地域文化元素到思政课程中去。最后,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交流合作,教师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思政课程的发展和西安地域文化的传承。

6. 结语

将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和丰富素材。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西安地域文化,可以丰富思政课程内容,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同时,融合西安地域文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西安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融合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具体的融合路径和实施策略,推动思政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涂艳群. 江苏特色地域文化与高职课程思政建设融合路径探索[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36(3): 40-43.
[2] 王莹. 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研究——以济南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为例[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1(6): 69-71+118.
[3] 温志嵩. 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2(4): 29-33.
[4] 贺红霞. 大思政视域下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J]. 品位·经典, 2023(20): 35-37.
[5] 刘有升, 陈丽静. 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 38(2): 147-152.
[6] 董佳玉. 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 科教导刊, 2021(23): 79-81.
[7] 王中迪, 牛余凤. 把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泰山文化为例[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 2019(11): 37-40.
[8] 毛明娟. 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高教探索, 2020(4):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