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Aging-Friendly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ies for Residential Areas
DOI: 10.12677/design.2024.94449, PDF, HTML, XML,   
作者: 高庆宇, 鲁 敏*: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景观设计居住区适老化策略研究Landscape Design Residential Area Aging-Friendly Strategy Research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领域的重要议题,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的策略,分析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设计策略,通过对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的深入研究,旨在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其社会参与。
Abstract: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providing a safe,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elderl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ield of urba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importance of aging-friendly landscape design for residential area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strategy of aging-friendly landscape design in residential areas, analyze the special needs of the elderly group,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targeted and practical design strategies in combination with relevant theories. Through an in-depth study of aging-friendly landscape design in residential areas, we aim to create a safer, more comfortable, and more convenient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elder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and promote their social participation.
文章引用:高庆宇, 鲁敏. 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策略研究[J]. 设计, 2024, 9(4): 92-98.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4449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1]。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提升居住品质、创造和谐社区环境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老年人作为居住区景观空间重要使用群体,他们的生活以及心理需求却往往在景观设计和建设中被极大的忽略。居住区作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景观设计的适老化改造显得尤为重要。适老化景观设计不仅关乎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更涉及到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2]。因此,本文将从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出发,探讨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的策略。

2. 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对适老化景观的需求日益增长。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上与年轻人存在差异,这要求景观设计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特定需求。美国作为一个代表性发达国家,在解决社会老龄化这一难题时采用的政策是社区养老,在进行老龄化社区规划时,美国特别注重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从养老社区的位置选址上包括了服务、商业、娱乐活动场所、公园等,设计层面考虑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德国为了应对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创新性地推出了“照料护理式住宅”。这种住宅模式是由德国政府机构、老年人权益保护组织以及建筑行业的专业组织共同参与设计的。其设计理念在于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居住环境,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周到的服务,例如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等。确保他们在享受舒适居住体验的同时,也能获得必要的生活支持和医疗照护[3]

在2002年,我国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其中特别强调了老年人设施的重要性,并建议在居住区规划中考虑一定比例的老年人专用住宅。虽然这一规定并非强制性的,但它体现了对老年人需求的关注和重视。据报道,国家建设部、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相关部门已经联合批准,将天津、北京等12个城市列为首批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这一举措不仅为这些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提供了指导和支持,也为现代居住区的适老化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4]。通过这些示范城市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可以进一步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适老化设计,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居住环境,促进他们的社会参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

3. 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

老年人群体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对居住环境有着一系列特殊的需求,主要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三个方面。

3.1. 生理需求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对于步行道、公共广场等区域的无障碍通行需求较高[5]。他们希望居住区内能够设置平缓的坡道、扶手和防滑材料,以便他们能够安全、方便地行走。需要注意景观设计中能够避免设置过多的台阶、陡峭的坡度和复杂的景观元素[6],以减少跌倒等安全隐患。同时,他们希望夜间有充足的照明设施,提高夜间环境的可视性,降低夜间行走的风险。老年人对于休息的需求较高,他们希望在居住区内能够找到舒适、安静的休息场所。老年人的感官能力逐渐下降,对于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的需求较高。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使用色彩鲜艳的植物、设置声音提示装置等方式,增强老年人的感官体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对于公共设施的使用需求较高,他们希望这些设施能够方便易用。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高度适宜的座椅、易于识别的标识牌等设施,方便老年人使用[7]

综上,老年人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理需求主要集中在无障碍通行、安全性保障、舒适休息、感官体验、便利使用和适宜环境等方面。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这些生理需求,为他们创造安全、舒适、便利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3.2. 心理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对周围环境感到不安。设计策略应提供明确的导向标识、充足的照明以及安全监控系统,以增强老年人的安全感。老年人渴望保持独立自主,景观设计应支持他们进行日常活动,如散步、锻炼和社交,而无需依赖他人。老年人需要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部分,需要与家人、朋友和邻居保持联系。设计应提供舒适的社交空间,如休息区、茶室和多功能活动室,以促进老年人的社交活动[8]。老年人往往对过去有着深厚的情感。设计中可以融入与他们生活经历相关的元素,如历史照片、传统装饰和文化符号,以唤起美好的回忆。

3.3. 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家庭模式的演变,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变得日益多样化和复杂,老年人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进行社交互动,需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希望参与社区活动并为社区做出贡献,设计可以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社区决策过程,如社区规划会议和公共项目,可以通过展示老年人的成就和贡献,增强他们的社会认同感通过满足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社会参与,增强他们的社会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9]

4. 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4.1. 无障碍设计不足

部分居住区在景观设计时未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行动能力,缺乏必要的无障碍设施[10],如坡道、扶手、防滑地面等,导致老年人在使用公共空间时存在安全隐患。无障碍设施的布局不合理,未能形成连贯的无障碍系统,使得老年人在穿越居住区时仍面临困难。

4.2. 安全性设计缺失

景观设计中对老年人的安全需求考虑不足,如存在尖锐的边角、过窄的通道、不稳定的台阶等安全隐患。照明系统设计不完善,夜间光线不足或照度不均匀,影响老年人夜间出行的安全性。

4.3. 舒适性设计欠缺

景观设计中对老年人的舒适需求考虑不够,如座椅设计不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缺乏遮阳设施等。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手法不够人性化,未能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视觉和听觉需求,导致老年人对景观环境的感知不够舒适。

4.4. 功能性设计单一

居住区内的景观空间功能单一,缺乏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如健身设施、娱乐设施等。景观空间布局不合理,未能形成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不利于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5. 文化性设计忽视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偏好考虑不足,导致景观环境缺乏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未能充分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使得景观环境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景观设计在追求美观和功能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关注,缺乏人文关怀的设计元素。在景观空间中未能营造温馨、亲切的氛围,使得老年人难以感受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5. 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策略

5.1. 无障碍设计策略

无障碍设计是适老化景观设计的核心策略之一。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行动不便,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配置,确保老年人能够安全、便捷地通行和使用各种设施,见图1。例如,在步行道、公共广场等区域设置平缓的坡道、扶手和防滑材料,方便老年人行走;在公共座椅、洗手台等设施旁设置扶手和抓手,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便利。

Figure 1. Barrier-free design drawings

1. 无障碍设计图

5.2. 安全性设计策略

安全性是适老化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避免设置过多的台阶、陡峭的坡度和复杂的景观元素,以减少老年人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关键区域设置充足的照明设施,见图2,提高夜间环境的可视性,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此外,采用防滑、防水的材料铺设地面和台阶,确保老年人的行走安全。

5.3. 舒适性设计策略

舒适性是适老化景观设计的重要目标。在设计中,应注重营造宁静、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见图3。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手法,打造宜人的微气候环境,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休息和活动空间。同时,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元素和历史文化元素,增强居住区的文化氛围和归属感。

Figure 2. Lighting design drawing

2. 照明设计图

Figure 3. Intention map of the leisure activity area

3. 休闲活动区意向图

5.4. 功能性设计策略

功能性是适老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方面。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和活动习惯,设置多功能的户外空间,见图4。在居住区内部设置健身设施、娱乐场所和休闲区等,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活动选择。同时,注重景观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如设置合适的座椅高度、舒适的座椅材质和遮阳设施等,提高老年人的使用体验。

Figure 4. Multi-functional outdoor space intention map

4. 多功能户外空间意向图

5.5. 文化性设计策略

在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中,文化性设计策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老年人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将地方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样式、艺术装饰、历史符号等融入景观之中,增强老年人对环境的认同和情感联系。老年人往往对过去有着深厚的记忆和情感,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能够唤起他们美好回忆的元素,如老照片墙、历史故事解说牌等,帮助老年人在现代环境中找到与过去相连的纽带。为老年人提供参与文化活动的空间,如社区剧场、艺术展览区、传统手工艺工作坊等,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和文化活动,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公共空间,如社区花园、文化广场等,见图5,让老年人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增强社区凝聚力。在多民族或多文化社区中,设计应尊重并融合不同文化背景老年人的需求和偏好,创造一个包容和多元的景观环境。

文化性设计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11]。通过精心设计,居住区适老化景观可以成为老年人与社区文化互动的桥梁,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生活满意度。

Figure 5. Renderings of the art and culture park

5. 艺术文化园效果图

6. 结论与展望

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是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通过无障碍设计、安全性设计、舒适性设计、功能性设计和文化性设计等策略的综合运用,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包容的生活环境。未来,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社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注 释

①图1来源:http://news.jstv.com/a/20200707/1594129828440.shtml

②图2来源:http://photo.zhulong.com/proj/detail130906.html

③图3~5为作者自绘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 居住小区环境园林绿化设计[J]. 居舍, 2022(23): 121-124.
[2] 徐涵. “适老化”公共休闲空间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理工大学, 2023.
[3] 孟君贵. 济南居住区适老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宁: 山东建筑大学, 2022.
[4] 谢宝炫. 宜居视角下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思考[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15): 100.
[5] 任方. 老年友好型居住区景观设计及实践[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32): 65-67.
[6] 耿慧方, 刘治龙. 城市社区养老共享空间设计探究[J]. 城市建筑, 2023, 20(21): 93-96.
[7] 朱泽, 武丽. 太谷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景观改造[J]. 现代园艺, 2023, 46(17): 94-96.
[8] 陈嘉文. 基于老年人心理诉求的康复型景观设计——以浙江省临海市蓝盾花园为例[J]. 现代园艺, 2022, 45(2): 71-73.
[9] 谢宇琴, 梅晓林, 李继伟, 等. 老年人健康视角下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J]. 现代园艺, 2024, 47(3): 98-99+103.
[10] 马元杰. 大连市中山区适老化城市公园设计——促进老龄人心理健康与生态可持续发展[J]. 石材, 2023(9): 32-35.
[11] 武思民, 侯敏枫. 设计心理学在老年人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 38(6): 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