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分析基于人文关怀的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的临床实践效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脑垂体瘤患者术后的并发症风险,提高脑垂体瘤患者的治愈效果。方法:选择自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在医院接受垂体瘤手术治疗的8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患者在内的80例病人按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组。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的术后护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水平(VAS)程度、生存质量(QLI)测定量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通过病人自叙的痛苦程度表明,实验组病人痛苦程度有明显降低,对照组病人痛苦程度较实验组的病人痛苦程度相对较高,两组之间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合自评表的结果显示,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评分显著比给予人文关怀的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低(P < 0.05),且在护理后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的发生率低(P < 0.05)。说明基于人文关怀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弱患者的疼痛,术后护理不仅关乎患者身体的康复,更与患者的心理、情感及生活质量紧密相连。结论:通过自评表的统计与分析,给予人文关怀的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脑垂体瘤患者术后的并发症风险,提高脑垂体瘤患者的治愈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practic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care for pituitary tumor patients based on humanistic care. By implementing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tumors can be reduced,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ituitary tumor patients can be improved. Method: A targeted nursing observation was conducted on 8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ituitary tumor surgery in hospitals from April 2022 to April 2024. 80 patients, including 40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ill receive routine postoperative care,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ll adopt a humanistic care approach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a period of care, the pain level (VAS), quality of life (QLI) measurement scal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ill b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self-described level of pa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pai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a relatively higher level of pain compar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mbined with the self-evaluation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routine nursing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scores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ing humanistic care (P < 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Postoperative care based on humanistic care is beneficial for reducing patient pain. Postoperative car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physical recovery, but also closely linked to their psychological, emotional, and quality of life. Conclusion: Through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self-evaluation table, postoperative care for pituitary tumor patients who receive humanistic car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outine car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degree of pain, reduc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ituitary tumor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healing effect of pituitary tumor patients.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al treatment.
1. 引言
垂体瘤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垂体瘤已成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护理环节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如何在术后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使患者得到更为全面、细致的照顾,成为当前医疗护理领域亟待研究的问题。人文关怀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的需求和情感。在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中,人文关怀的体现不仅体现在对患者身体的细致照顾,更体现在对患者心理、社会等层面的全面关注[1]。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及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2]。此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到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基于人文关怀的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研究,期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推动垂体瘤术后护理的改进和发展,给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体验[3]。
2. 一般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在医院接受垂体瘤手术治疗的8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符合全国垂体瘤学术会议的诊治标准。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共40例,其中有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35~75岁,平均年龄55岁,运用常规的术后护理方式;实验组共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37~73岁,平均年龄52岁,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的术后护理方式。全部经过手术治疗,放疗37例。平均住院12天。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以上两组的一般资料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 0.05)。
2.2. 方法
常规的术后护理:(1) 饮食调节: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坚持低脂肪饮食,经常吃些瘦肉、鸡蛋及酸奶等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要戒酒,还要多喝水。垂体瘤属于颅脑类的囊肿或肿瘤,在恢复期间如果吃油腻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肥肉以及油炸食品等,可能会使得体内油脂增多,对疾病恢复不利。(2) 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学会自我放松与调节。并树立良好的心态,对于术后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3) 日常护理:术后要合理休息,适当锻炼,定期接受复查。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4) 获得患者家庭支持:向患者家属讲述患者一般病情,告知家属定期探访,并对患者进行言语鼓励,规劝开导患者,克服患者心理负担,树立积极乐观心态。
人文关怀的术后护理:(1) 心理疏导: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通过倾听、解释和鼓励,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尊重,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2) 疼痛管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在日常护理中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使用专业的疼痛评估工具,掌握患者疼痛程度及变化趋势,并灵活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以及采用物理疗法等非药物镇痛方法。通过有效的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3) 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向患者提供详细的康复指导,包括术后活动、功能锻炼、生活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垂体瘤的相关知识、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4) 饮食调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这包括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等。同时关注患者的饮食禁忌和过敏反应,确保患者的饮食安全。通过营养支持与调整,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5) 尊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在提供护理建议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意愿和需求,避免强加于人。同时,鼓励患者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通过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增强患者的信心和自尊心,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的良好沟通。(6) 环境营造: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安静,调整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床位和座椅等。同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娱乐和休闲设施,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压力。(7) 家属参与支持:积极与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向他们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方案,指导他们如何在家中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康复活动,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2.3. 评价指标
运用视觉模拟评定技术(VAS)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设定如下:0分为完全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这种程度的疼痛基本不干扰病人休息;4~6分为中度疼痛,这种疼痛已经开始影响病人的休息质量;7~10分为重度疼痛,患者已经无法忍受此程度疼痛,并对病人的食欲和休息造成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根据对患者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评估患者的生活状态。该评价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50分视为生活质量极差,51~60分表示生活质量较差,61~70分表示生活质量一般,71~80分表示生活质量较好,而81~100分则代表生活质量良好。
护理满意度衡量指标: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多方面进行评价。(1) 满意:患者认为医护人员的术后各方面护理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在接受护理后能够很快恢复;(2) 一般:患者认为医护人员的术后各方面护理比较合格,在接受护理后恢复速度比较慢;(3) 不满意:患者认为医护人员的术后各方面护理没有达到预期,在接受护理后没有感到舒适,相反感到不适,恢复速度较慢。
2.4. 统计学分析
在研究中全面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使用spss23.0这款统计工具来处理。将测量的信息以(
)的形式呈现,利用t检测来确定其差异,然后用p值来衡量它们之间的差距。如果p < 0.05,那么这些数据就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学价值,反之,如果p > 0.05,那么这些数据就没有任何的统计学价值。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进行一段时间术后护理后,基于人文关怀的术后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pain assessment scale (VAS) scor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in postoperative nursing patients
表1. 术后护理患者疼痛(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 |
护理后 |
并发症发生率 |
对照组 |
40 |
4.9 ± 0.5 |
3.4 ± 1.3 |
9 (22.5%) |
实验组 |
40 |
4.1 ± 0.7 |
2.5 ± 0.8 |
4 (10%) |
t |
- |
2.734 |
4.024 |
3.211 |
p |
- |
0.02 |
0.001 |
0.001 |
3.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LI)差异评分比较
在护理前阶段,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QLI)进行评分对比,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实施术后护理之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实验组明显更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QLI)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care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QLI)评分比较
组别 |
自觉症状 |
心理情绪状态 |
生理功能状态 |
日常生活 |
总得分 |
对照组 |
56.4 ± 6.1 |
11.5 ± 4.7 |
16.3 ± 7.5 |
14.6 ± 5.2 |
86.5 ± 7.3 |
实验组 |
64.6 ± 8.4 |
13.6 ± 3.3 |
25.7 ± 7.4 |
26.3 ± 4.5 |
113.4 ± 6.7 |
t |
- |
- |
- |
- |
28.011 |
p |
- |
- |
- |
- |
0.000 |
3.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在术后护理实施后,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 0.05),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
例数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满意率(%) |
实验组 |
40 |
24 |
14 |
2 |
95% |
对照组 |
40 |
14 |
15 |
11 |
72.5% |
x² |
- |
- |
- |
- |
5.091 |
p |
- |
- |
- |
- |
0.001 |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垂体瘤术后患者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焦虑和恐惧情绪明显减轻,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患者的疼痛程度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身体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对于他们的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5]。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患者的满意度和遵医行为也得到了提升。基于人文关怀的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首先要求我们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主动关心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感受。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护患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消除他们的顾虑。此外,我们还应关注患者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尊重他们的习俗和信仰,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康复指导、饮食调节等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通过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垂体瘤术后护理这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使得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感受到了温暖与关爱,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康复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这种护理模式也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推动医疗服务的整体提升。总之,基于人文关怀的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是一种更加人性化、全面化的护理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6]。
5.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实证数据明确证实了基于人文关怀的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实践在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不仅是护理理念的一次革新,更是对垂体瘤患者全方位护理需求的一次深入回应[7]。展望未来,我们建议将人文关怀理念深入贯穿于垂体瘤术后护理的每一个环节,从患者的心理安抚、生理照顾到社会支持,全方位关注患者的需求。同时,我们还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护理服务,以适应不同患者的差异化需求。此外,护理人员作为人文关怀护理实践的主体,其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呼吁医院和相关部门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使其更好地担当起垂体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学者和实践者加入到基于人文关怀的垂体瘤术后护理研究中来,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8]。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优化护理措施和方法,我们可以为垂体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在康复的道路上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综上所述,基于人文关怀的垂体瘤患者术后护理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更有着广阔的实践应用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人文关怀理念的指引下,垂体瘤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康复之路也将更加顺畅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