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落”的双音节合成词认知语义分析
A Cognitive Semantic Study of the Disyllabic Compound Words with “Luò”
DOI: 10.12677/ml.2024.128673, PDF, HTML, XML,   
作者: 白钰琪: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关键词: 合成词认知语义隐喻图式Compound Words Cognitive Perspectives Metaphor Schema
摘要: 本文以“落”的双音节合成词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利用隐喻,意象图式,焦点化等认知理论对其进行语义分类,归纳认知语义扩张网络。通过认知分析,探究“落”在双音节复合词的语义扩张特征及认知动因。研究结果表明,“落”的双音节合成词在语义上丰富于“落”的基本释义,脱离起点,到达终点,描述路径三个方面焦点化后,用隐喻的方式扩张语义,从空间概念把握抽象概念。其语义扩张的动力是通过复合词内部语素的相互影响,涌现出新的完型语义。文章为汉语“落”的语义研究增加系统性的认知角度的分析,对表示下落,下降类语义的汉语词有分析借鉴意义。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compound words where “Luò” is the second syllable, using linguistic examples to analyze their semantic properties. It applies different cognitive theories, such as metaphor, schema, and focus construction, to classify and interpret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 words, ultimately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 cognitive semantic expansion network. Through cognitive analysis, it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mantic expansion for compound words with “Luo” as their second syllable and the reasons behind 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compound words with “Luo” as their second syllable is richer than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Luò”, encompassing three main aspects: origin, path, and destination. By focusing on these three aspects, we use metaphorical language to expand the semantics, going from spatial concepts to abstract ones.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is semantic expansion is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morphemes within the compound word, which gives rise to a new integrated semantic form. This article adds a systematic cognitive perspectiv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compound words with “Luo” as their second syllable, providing analytical insights for understanding the downfall, decline, and other related meanings of Chinese words.
文章引用:白钰琪. 汉语“落”的双音节合成词认知语义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8): 156-16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8673

1. 引言

汉语“落”作为汉语中常用的动词,是一个语义丰富的多义词。

请看以下几组例子:

(1) 小伙子说着,滚烫的泪从坚毅的脸庞滑落。(BCC语料库)

(2) 这样的打击,这样的寂寞,几乎是我无力承担的,但我又决不甘心就此沦落。(BCC语料库)

(3) 不然你的胜利也不过是一种道德上的反应,没有广大的意义,但是它却成为你生活的一个段落。(BCC语料库)

(4) 当人们离开村落、野外,放弃游牧生活,来到城市定居时,牧羊犬被留在了乡下。(BCC语料库)

(5) 女人们都穿着翻毛皮衣。身材颀长、沉默寡言的澳洲男人则身着落色的海军蓝制服,骑在棕色小马上,一手拎着毡包逛街。(BCC语料库)

(1)~(5)都是“落”的合成词,但所表示的语义并不相同。例(1)中的“滑落”是表示比喻为珍珠的眼泪从脸上落下;例(2)中的“沦落”指的是衰败义,即处境变得不好;例(3)的“段落”的“落”表示停止;例(4)“落”变成了处所义;例(5)中“落色”的“落”意为去除,脱离附着物。

“落”作为动词,通常指失去支撑从高处向低处移动,但在例(3)、例(4)、例(5)中出现了衰败,去除等语义。那么“落”的语义有哪些,双音节合成词的“X落”“落X”又有哪些语义?这些语义有什么特点?语义变化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本文将为解决以上几个问题,从双音节合成词的“X落”“落X”的语义分类,构词规则,认知语义扩张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明确以下双音节合成词的定义。本文的定义源自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 [1]的定义,将构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由复合词,重叠词,附加词三类。复合词是合成词的下位范畴,指的是至少两个不同词根组合而成的合成词。复合词是现代汉语最重要的构词法,能产性高。

孟琮(1999) [2]现代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对“落(luò)”的构词,做了详细的功能和语义分类。帮助本研究确定了研究范围。

袁晖(2001:466) [3]在汉语多义词词典中指出中文“落”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为本研究提供了语义分类基础。

周春洁,卢卫中(2015) [4]把“落”根据发音分为四个部分,并分别分析其语义,且利用转喻隐喻探讨了语义间的联系。其中对于落的语义分为基本义,突出起点义,终点义和处所义。但分析所用的语料标准不统一,语料有诗词,有现代汉语句,且出现单音节落,双音节落的构词以及成语惯用语落。

丁氏银(2021) [5]分析了汉语“落”和“掉”两个动词的构词及句法的区别,并通过同越南语的对比,对越南语留学生学习区分“落”和“掉”提出了教学建议,指出教材编排应考虑语法特点于动词意义的影响,且教材编排应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但文中对“落”的构词及句法分析不够全面,语料收集也不够全面,尤其指出“落”没有形容 + 落的结构,这一结构是存在的,比如“败落,衰落”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完善对“落”的构词规则及语义特征。

“落”作为常用过的汉语动词,在学界缺失相关的研究和分析,除了字典等工具书,很难找到系统的语义分类和用法。本文章旨在增加“落”的系统性的语义分析研究;增加汉语“落”研究认知角度的分析;对表示下落,下降类语义的汉语词如“坠”“掉”“堕”“陨”“陷”等有分析借鉴意义。

2. “落”的字典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6]、《现代汉语大词典》[7]、《新华字典》[8]等工具书中“落”有多个义项,归纳出的语义有:

(1) 物体因失去支撑而下来;如:落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2) 泛指下降;如:太阳落山了。

(3) 因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如:她被同学们落了下来。

(4) 遗漏;如:这份文件落了好几个字。

(5) 不合格;如:落伍、落选。

(6) 归属,得到;如:这个任务落在我们肩上。

(7) 写下;如:落款、落账。

(8) 建筑完工;如:落成典礼。

(9) 在某地停留;如:落户、落脚。

(10) 衰败凋零。如:衰落、没落/沦落。

3. “落”的双音合成词语义分类

3.1. “落X”“X落”的构词分类

朱德熙(1982)对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法归纳总结如下:

(1) 复合词:联合式、偏正式、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

(2) 附加词:前缀 + 词根、词根 + 后缀、词根 + 中缀 + 词根

(3) 重叠词:AA式、AABB式

根据以上合成词的构词结构规则,确定双音节合成词的定义为,并且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将排除由“落”构成的多音节合成词,成语,惯用语等,只研究“落”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并将“鄣落”“宕落”“苓落”等现代不常用的合成词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本文将从“落X”“X落”两方面分析的构词规则。其中有“落 + 名词”“落 + 结果补语”“落 + 趋向补语”“名词 + 落”“动词 + 落”“形容词 + 落”几种构词方式,具体分类为如表1表2所示。

“落”在做前语素时,在词中居主体地位,主要用作动词语义,构词的后一语素对“落”为对象、场所、方式、结果等。“落”作为后语素时,受前语素的词义影响较大,甚至变为名词性。如偏正结构中,前词对“落”进行了修饰,此时“落”还是动词语义,居主体地位。但在联合结构中,“段落”的“落”表示停止的地方,“部落”“角落”“村落”的“落”表示处所。由此可见,“落”的合成词构词中,“落”受其他语素影响较大,语义表现出丰富的变化。

Table 1. Word formation of morpheme “X + 落”

1. “落X”的构词分类表

构词结构

示例

附加

落着 落得 落了

述宾

落日 落地 落叶 落锁 落泪 落墨 落账 落脚 落款 落马 落水 落雷 落音 落英 落草 落膘 落榜 落第 落发 落纱 落色 落幕 落山 落网 落照 落体 落套 落伍 落聘 落户 落座 落槽 落差 落槌 落荒 落套 落难 落雁

述补

落尽 落空 落败 落成 落泊 落魄 落后 落索 落实 落寞 落单 落在 落到 落下 落进 落入 落回

偏正

落选 落生

Table 2. Word formation of morpheme “落 + X”

2. “X落”的构词分类表

构词结构

示例

主谓

日落 花落

述补

旁落 下落

偏正

丢落 跌落 打落 扑落 错落 脱落 滑落 滴落 滚落 溅落 剪落 刮落 跳落 抖落 散落 剥落 流落 飘落 漂落 降落 击落 涨落 挤落 洒落 数落 扑落 抛落 退落 拔落 坐落 座落 发落 出落 扯落 离落 回落 垂落 败落 残落 冷落 破落 失落 衰落 零落 奚落 寥落 低落 磊落 空落 凋落 崩落 中落 利落 荒落

联合

部落 着落 村落 角落 段落 堕落 掉落 坠落 褪落 沦落 没落 陨落 陷落 起落

3.2. “落X”“X落”的语义分类

本文非历时研究,以上语料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文章简称为CCL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文章简称为BCC语料库)现代汉语文学板块,通过语料库检索式分别搜索以“落”为首的双音节词及以“落”为结尾的双音节词,通过筛选,选择各义项常用代表词各自搜索示例如下:

(1) 下降

1) 因为那地方正对着西边,黄昏时分他们常坐在那儿看落日

(BCC语料库)

2) 掌舵的把死者剩余的一点衣服交给亲长说明白落水情形后,烧几百钱纸,手续便清楚了。

(BCC语料库)

(2) 程度下降

3) 但是,爱不是只带来恩惠。有的人也会因爱而受伤害,失落,厌世,与世间格格不入。

(BCC语料库)

4) 世上普遍认为的成功与否的尺度,与个人感觉到的安定、满足和充实之间,有着无法测定的落差

(BCC语料库)

(3) 离开

5) 因为那头狮子一直在大树底下走过来走过去,天黑才落荒而去。

(BCC语料库)

(4) 去除

6) 雨打风吹,春联的红色褪落了,纸张剥落了,纸片又被这一年的刺骨的朔风,吹飞卷起卷走,把我们劳动人民的愿望,也吹得无影无踪了!

(冰心全集)

7) 自从剃发令下来之后,一些人因为不愿意把束发改为留辫,但又无法继续保留前明的式样,于是干脆落发为僧,从此不问世事。

(白柳门)

(5) 被遗漏

8) 随着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她的脚像是害怕落单似的,不受她支配地自己动了起来。

(摆渡人)

9) 它把一枚戒指丢落在沙子里,老觉得看见了戒指,可一看见马上便不见了。

(赛菲纳和影子公主)

(6) 不合格

10) 柳生并非富家公子,父亲生前只是一个落榜的穷儒。

(古典爱情)

11) 但是,许琴忧心的却是工作组如果真的半途撤走,那么葫芦坝目前出现的一股建设热潮就会冷下来,人们的希望又会落空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7) 衰败

12) 张洪池西装外穿的是件新花呢大衣,皮鞋雪亮,似乎并不落魄。两只老像生气的眼睛始终未变,叫人看了总是心里麻辣辣、凉丝丝的。

(战争和人)

13) 再如果拿一九二七以后反革命势力暂时占了上风的情况来看,他们(反革命)得势的时期不会太长,正如霜叶,不久还是要凋落

(霜叶红于二月花)

(8) 用笔写

14) 师师一手拈着朱笔,一手用一块白笈慢慢地磨着一方白玉小砚上的朱砂,似乎正在考虑怎样落笔

(BCC语料库)

15) 他躲开这话说:“闹嘛?叫唤嘛?我早告过你,宋人不兴在画上题字,落款不是写在石头上,就夹在树中间,这叫‘藏款’。

(三寸金莲)

(9) 停留在,停留的地方

16) 我则坐在前座,仔细望着鬼魅般的村落、破烂不堪的桥梁和乏味无趣的小镇。

(新人生)

17) 每当飞机俯冲而下,人们便战战兢兢,纷纷躲入角落,听任死神的摆布。

(赎罪)

(10) 完成

18)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由于他的昔日女友的乐善好施终于使这笔捐款得到

(老妇还乡)

19) 对追杀我们的那些人来说,我们的电视屏幕就是他们生命的落幕时刻;毕竟,新的屏幕意味着新的人生。

(新人生)

(11) 锁上

20) 阎王走了,只听到外面牢门落锁的声音,又听到不知为什么原因,在外边大声骂人的声音,但不久一切就平静了,毫无声音了。

(如蕤集)

Table 3. Meaning types of morpheme “落X” “X落”

3. “落X”“X落”的语义分类表

语义项

落X的示例

X落的示例

不合格,失败

落败 落榜 落第 落聘 落空 落马 落后
落网 落伍


衰败

落魄 落泊 落寞 落得 落草 落索

堕落 破落 沦落 没落 寥落 凋落 中落 败落 陨落 崩落 离落 残落

离开

落荒


用笔写

落墨 落款 落账


下降

落日 落槌 落英 落叶 落雷 落泪 落体
落水 落山 落地 落了 落在 落下 落进
落照

日落 零落 散落 飘落 漂落 扑落 抛落 起落 洒落 滑落 掉落 滴落 滚落 剥落 击落 挤落 跌落 溅落 跳落 坠落 抖落 陨落 剪落 低落 降落 打落 垂落 刮落 拔落 扯落

程度下降

落膘 落槽 落差 落套

涨落 失落 冷落 回落 奚落 数落 错落

停留在

停留的地方

落户 落座 落脚

着落 流落 散落 坐落 角落 村落 座落 部落 下落

完成

落实 落成 落幕


被遗漏

落单

丢落

锁上

落锁


出生

落生


停止

落音

段落

大方,豪放


磊落 利落

去除

落发 落纱 落色

脱落 褪落

归属

落入 落进

陷落 旁落

处置


发落

(12) 出生

21) 十七年前,也是新月升起的时候,她在人间落生了,像弯弯的新月一样升起来了,十七年,长成了一个大姑娘。

(穆斯林的葬礼)

(13) 停止

22) “杨大娘!”一声尖脆的喊声急急从窗外传来,喊声未落音,张义兰推门进来,一见一屋子人,不禁一愣。

(都市风流)

23) 克利斯朵夫和他们通了一次信,彼此的关系就告了一个段落。——他也试着写信给摩达斯太,她教人回了他一封很平淡的信,只讲些无关紧要的话。

(约翰·克利斯朵夫)

(14) 大方

24) 甚至可以说,承认自己无知,我认为是说明自己具有判断力的最磊落、最可靠的明证之一。

(蒙田随笔全集)

(15) 处置

25) 林逸蓝好不容易说完这些话,活像一个真正的乞儿,眼巴巴地等着人家发落

(毕淑敏,硕士今天答辩)

(16) 归属

26) 这下好了,她精心照料的这些漂亮孩子不会落入一个肮脏阴郁的教士之手了。

(红与黑)

27) 我看着这个老头,坚定地说:“我知道你快死了,想让亚当接手公司,这样一来,这家公司就不会旁落到你侄子手里了。我要谈的就是这事。”

(限期十四天)

根据以上语料举例所示,将字典中所收集“落X”“X落”的语义分类总结如表3所示。

4. “落”的双音节合成词认知语义分析

兰盖克(2000) [9]指出一个多义词就是一个范畴,多个语义中有中心义和边缘义之分,且指出转喻,隐喻,意象图式等理论对多义词的多语义形成动机以及语义相互关系的解释有很大的作用。“落”的双音节合成词有多个语义,属于多义词,这些义项在认知上不是孤立存在的,多个语义之间是有联系的。“落”的基本义是物体从高处向低处移动的空间义,在认知的过程中,通过隐喻,转喻,焦点化等认知方式,围绕中心义引申除了其他的语义。国広(1994) [10]松田(2006) [11]都认为存在一个能涵盖所有语义的共同图式,讲其称为“コア図式”,杨晓敏(2017) [12]讲其译为核心图示。松田(2006)画出的“取る”的核心图示如图1

Figure 1. Image-schema of Japanese word “toru” (Matuda, 2006)

1. “取る”的核心图式(松田,2006)

“落”的基本义是物体失去支撑从高处向低处移动移动的空间义,在认知的过程中,通过隐喻,转喻,焦点化等认知方式,围绕基本义引申出了其他的语义。其核心图式可归纳为主体受重力影响,从高处的原属空间向下方的新属空间移动,如图2所示。

Figure 2. Image-schema of Chinese word “落”

2. “落”的核心图式

当原属空间,主体,外力,向下移动被焦点化时,如图3所示。

Figure 3. Image-schema changes of meaning “origin”

3. “脱离起点”的图式变化

这时“落”表示主体从原属空间离开。比如“落单”“落色”“落发”。

当新属空间,主体,外力,向下移动被焦点化时,如图4所示。

Figure 4. Image-schema changes of meaning “destination”

4. “到达终点”的图式变化

“落”表示主体从原属空间进入新属空间并停留在新属空间。比如“落户”“落脚”“落座”,进而隐喻为结果义,如“落成”“落实”“落榜”等。

当主体,外力,向下移动被焦点化时,如图5所示。

Figure 5. Image-schema changes of meaning “extent decrease”

5. “程度下降”的图式变化

这里的“落”表示主体从原属空间进入新属空间过程中向下的变化。这里通过隐喻扩张出“程度下降”例如“冷落”“数落”“落膘”;“衰败”的语义,如“衰落”“落寞”“陨落”。具体分析过程如图6“冷落”的举例说明。

多义语义的之间的产生,不是单纯由焦点化产生的,而是和隐喻共同作用的。认知语言学指出人们习惯于用熟悉的空间的具体概念把握抽象概念。陈忠(2006) [13]王寅(2007) [14]隐喻是一个概念域投向另一个概念域,投向的关联来自于认知域里的联想。“落”的语义基于相似性,跨域形成了程度下降,结果等语义。

Figure 6. Metaphor analyses of Chinese compound word “冷落”

6. “冷落”的隐喻分析

“落”的本义是从高到低的向下移,属于空间域;“冷落”的本义是态度冷淡,属于情感域;原本的主体是物体,变为了态度,原本指从高到低的向下移动,现在指态度从好到坏的消极变化。

“落”作为构词语素,语义从脱离起点,程度下降和到达终点三个方面扩张,其中到达终点引申出结果状态语义。根据以上“落”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图式变化、隐喻分析、语义联系,我们可以画出以下的语义网络图。最终语义网络扩张如图7所示。

Figure 7. Network of semantic extension for compound word “落”

7. “落”的双音节合成词语义扩张网络

5. 结语

(1)“落”的在复合词的语义扩张比字典义项表达丰富,且“落”作为单纯词使用的情况较少;(2)字典义中“落”的语义扩张以结果义为主,但复合词的扩张在脱离起点,到达终点,路径三个方面焦点化,并分别通过隐喻等方式扩张语义;(3)“落”为前语素构词和“落”为后语素构词时,基本以义“下降”产生的复合词最多;但“落”为前语素时,词义以“落”为主,“落”基本是动词性语素,“落”为后语素时,词义以另一语素为主,“落”可以是名词性语素,也可以是动词性等语素。(4)屈强等(2017) [15]指出涌现是指系统中的单元遵循简单的规则,通过局部的互相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的时候,系统层面突然诞生某些新的属性和现象的过程。“落”在双音节合成词中之所以能扩张出多于单纯词的丰富语义,是因为合成词语素之间并非简单的组合拼凑,而是遵循构词规则,有序的组词,语素间相互影响涌现出新的完型语义。

参考文献

[1] 朱德熙. 语法讲义[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82.
[2] 孟琮.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动词用法词典[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99.
[3] 袁晖. 现代汉语多义词词典[M]. 太原: 书海出版社, 1990.
[4] 周春洁, 卢卫中. “落”的不同义项间的联系机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 23(1): 1-3.
[5] 丁氏银. 面向越南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动词“掉” “落” (luo)对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 现代汉语词典[M]. 第7版. 上海: 商务印书馆, 2016.
[7] 韩明安. 现代汉语大词典[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
[8] 新华辞书社. 新华字典[M]. 第10版. 上海: 商务印书馆, 2004.
[9] Langacker, R.W. (2000)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outon De Gruter, Berlin.
[10] 国広, 哲弥. 認知的多義論: 現象素の提唱[J]. 言語研究, 1994, 106: 22-45.
[11] 松田文子. コア図式を用いた複合動詞習得支援のための基礎研究ー「とり」を事例として一[J]. 世界の日本語教育, 2006(16): 5-51.
[12] 杨晓敏. 核心图式理论下日语复合动词后项“一上げる”多义性再考[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7(2): 32-41.
[13] 陈忠. 认知语言学研究[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14]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5] 屈强, 何新华, 刘中晅, 等. 系统涌现的要素和动力学机制[J]. 系统科学学报, 2017, 25(3):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