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应用研究——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例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Accounting”—A Case Study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DOI: 10.12677/ae.2024.1481411, PDF, HTML, XML,   
作者: 袁文萃: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四川 宜宾
关键词: 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案例教学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ase Teaching
摘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针对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想德育元素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新时代提倡通过“课程思政”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以此来培育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本文研究探讨了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以展示如何通过案例教学讲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例,巧妙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为高校财经类专业课教学提供参考与支持。
Abstract: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and all courses have educational func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task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lements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promoting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he new era advocates using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become pillars of society with both morality and talen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Basic Accounting”. Tak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how to skillful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through case teaching, aiming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support for the teaching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袁文萃. 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应用研究——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8): 322-32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81411

1. 引言

2023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了“秉持诚信、恪守法规、勤勉尽职;坚持准则,守责敬业;遵循专业道德要求,同时强调提升高校财会类专业的道德教育水平,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更凸显了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基础会计》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为后续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目前课程内容更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要培养优秀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技能培养,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大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教师除了教授专业课程,还应融入道德传授、知识解惑等元素,共同推动学生成长成才,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本文对《基础会计》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法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了将案例教学法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新方式,旨在促进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内容为例,探索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知识的新路径,希望对于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有一定的启发。

2. 《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现状

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这门专业基础课时会面临一些困难,因为该课程内容繁杂,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学时较少,所以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学习起来可能有些乏味。与此不同,案例教学法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隐性地传授知识,因此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当前案例资源的情况下,案例设计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融入思政元素较少,导致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分开,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理解,但对思政教育却体会不深,未能达到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目标,这导致课程设计初衷未能充分实现[1]

3. 《基础会计》将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的优势

目前,各专业教师尚在摸索将思政课融入专业课程的途径,这仍然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切入点的领悟不够深刻,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案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使得学生在学习案例、分析案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思政内容,实现了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如此一来,学生在案例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悄然吸纳了课程思政的精华,实现了教育的精准渗透,引导他们在学习专业课程之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升了专业素养。

4. 《基础会计》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

4.1. 精选案例

1) 选择案例的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累案例,常见的获取渠道包括实地生活体验、专业公众号、网络资源站点、相关文献资料等。生活方式是直接接触案件。透过亲身经历案例,教师能够全面认识案情细节,深刻感知理论与实践之间微妙差异,在授课时能够生动、形象、详细地解说,有效地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网络媒体是教师获取案例的主要途径,例如各类网络新闻平台每日更新涵盖社会各方面事件的新闻报道,教师可以随时追踪这些新闻,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具有时效性,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引入课堂后能够激发学生的讨论。文献法也是获取案例的常见途径,通过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来收集案例资料,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可以更直观地呈现案例内容,有利于学生分析。

2) 选择案例的要点

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的挑选显得尤为重要。选取的案例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和教学内容相契合并且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热烈讨论对于案例教学成果与否很关键。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很细心谨慎。在筛选案例时,需要综合考虑案例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如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面、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情况[2]。同时,选择的案例要富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能够有效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并引发学生广泛争论。

4.2. 深挖案例中课程思政元素

深入挖掘教学案例中的思政元素是融合的重点。在发现与课程内容高度契合的案例后,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发掘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会计人员职业操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了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教学中可以深入探讨“初识会计”、“复式记账”、“核算具体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等内容,以诚实守信、专注严谨、公正守法、服务社会、创新发展等思政元素贯穿其中,促使学生更加融入实践,同时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

4.3. 思政元素融入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1)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案例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的效果[3]。课前准备主要包括典型案例的选取、案例中思政元素的提取、案例与教学内容巧妙融合的设计、根据授课内容对课时合理安排等。只有充分准备课前工作,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有序推进,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例如讲授会计要素–负债内容时,选取“恒大集团高额负债,严重财务困境”案例,融入风险防范意识、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讲授营业外支出内容时,选取“郑州水灾企业捐款捐物”,融入爱国、责任担当、风险意识等思政元素。

同时课前教师“学习通”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和资料收集,引导学生自主了解课程知识点和相关案例[4]

2) 课中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等授课方法,促进案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5]。首先,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或者授课前先引入案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讲授理论知识。其次,引入案例基础上,通过提问法,让学生深入分析案例,此时可以设置与思政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最后,学生经过讨论发表观点,教师点评。例如讲授会计要素-负债内容时,教师首先讲授负债要素的含义、负债要素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具体细分等理论知识内容,再引入“恒大集团高额负债,严重财务困境”案例,深入分析恒大总负债金额和总负债具体构成和高额负债下恒大面临的财务困境。其次,通过设置讨论题,例如恒大高额负债主要是流动负债还是非流动负债;负债过高除了对企业影响外,对国家、社会、个人等哪些影响;以财务人员角度思考企业要如何防范负债过高,履行社会责任等。最后,通过学生讨论发表观点后,教师点评总结,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企业要时刻关注负债比例,有风险防范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3) 课后任务布置和教学反馈

课程结束后,通过课后任务以巩固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教育成果。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扩展资料阅读,以主题讨论的形式深化并检验思政教育成果。

4.4. 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1) 课程思政融合要自然

学科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应当如同盐融入水般自然而有味道。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如何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教学案例中,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思政融合更加自然流畅,不过于突兀,避免出现融入生硬,刻意突出思政内容,导致学生对其不感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课程思政摄入时间要恰当

以选择与《基础会计》课程相关的典型企业案例为出发点,根据专业知识点进行适当加工和精炼,案例不宜过于冗长,而是中等难度,紧密贴合课程章节内容,适用于课堂授课。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巧妙融入思想引导元素,或以思想引发案例,又或以案例启发价值思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启迪心灵。

5.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具体实施

在案例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要求案例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思政元素丰富,对学生起着引导作用。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主题,选取“恒大地产财务造假被罚41.75亿”案例进行讲解,通过这一案例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具体的案例实施步骤如下表1所示。

Table 1.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the cours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is implemented in case teaching

1.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具体实施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思政元素切入点

实施过程

会计信息
质量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能力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初步具有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和能力;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等政策法规要求规范操作。
育人目标: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敬畏法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在讲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内容时,
引入“恒大财务造假被罚41.75亿”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内容,分析恒大造假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哪些内容,根据恒大财务造假结果引出“诚信会计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坚守法律、坚持准则”等思政元素,让学生不仅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同时理解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1. “学习通”下发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了解恒大集团的基本信息,包括成立时间、经营范围等;2. 预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基本内容
课中讲授:1. 案例导入知识:在授课时,先让小组阐述课前预习情况,包括对恒大的了解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的预习情况,然后引入“恒大财务造假被罚41.75亿”案例,然后抛出关键问题,恒大为什么会被罚?以此引出本章的知识点,从而讲解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2. 思政融入案例:讲解完专业知识后,在学生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含义后,再深入分析恒大被罚的来龙去脉以及中国证监会指出的恒大问题,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恒大案例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哪几项,锻炼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出思政元素-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职业道德,坚持准则,敬畏法律等,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在今后的从业过程中,坚守准则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违背准则的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要永远坚守会计职业道德底线。
课后任务布置和教学反馈:1. 布置专业知识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2. 留下思政案例思考题,恒大这一行为除了对企业、高管有影响外,对于股东、社会等有什么影响?作为会计是否应该肩负社会责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6. 总结

将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思政教学模式的优化,可以呈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让广大学生更加接受思政知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分析案例过程中,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但是从《基础会计》课程目前阶段来看,案例资源不是很充足,将思政元素融入案例教学仍然一个需要不断坚持不断优化的过程,后期需要不断挖掘和《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从而打造高质量的《基础会计》课程思政体系。

参考文献

[1] 曹莉媛, 余洋, 王晓菁.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级财务会计案例教育模式改革思路[J]. 现代商贸工业, 2024, 45(9): 152-154.
[2] 翁世洲, 王超, 朱俊.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微观经济学案例化教学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32(17): 323-326.
[3] 任海涛, 牛家嵘. “纺织品漂整原理”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案例教学的改革探索[J]. 纺织服装教育, 2023, 38(5): 57-60.
[4] 蔡诗宇. 信息公益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与思考——以基础会计案例教学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23, 44(23): 232-233.
[5] 赵永芳, 李伟.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模式探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 23(4): 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