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1]。高校思想政治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在传承文化、弘扬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动漫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动漫资源的内涵和特点
(一) 动漫资源的内涵
“动漫”二字最早出处为动漫出版同业协会于1998年11月创刊的动漫资讯类月刊《动漫时代》,这一词后经《漫友》杂志传开,因概括性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使用开始普及起来。在早期,国内对动漫的理解就是动画加漫画,简称动漫[2]。从字面意思上看,“动漫 = 动画 + 漫画”,即动画和漫画的合称,指动画与漫画的集合,取这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二为一称之为“动漫”。
在很多场合,“动漫”一词被误用于指“动画”或者“漫画”,十分容易引发歧义。在网络上,由广大网友编撰的百度词条上,对动漫的解释为:动漫与动画和漫画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并非同属关系。所有的动画、漫画作品和游戏都可以称之为动漫,但不可说动画或者漫画是动漫,原因是在语义上:动画和漫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作品,而并无“动漫”这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它只是一个由我国本土所创的合成词[3]。
随着动漫产业的迅速发展,动漫企业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其产品形态也从最初的漫画和动画类产品扩展至包括网络动漫(包括手机动漫)、动漫舞台剧目、动漫软件,以及动漫衍生品等多种形式。2008年12月18日,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中进一步明确了动漫产品的范畴。
动漫产业不仅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在青少年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动画与漫画的融合,动漫作品不仅为观众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享受,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表达。在全球范围内,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故事情节闻名,为动漫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因此,本研究中将动漫的定义视为是漫画、动画及其衍生的周边产品的结合体。
(二) 动漫资源的特点
1) 艺术性
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动画的表现手法,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动漫作品通过精美的画面、流畅的动作、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动画风格,为学生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虚拟世界,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探索,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动漫作品中的动作设计流畅自然,能够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例如,中国动漫作品《白蛇:缘起》中,动画师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精准把握,将白素贞和许仙之间的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流畅的动作,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动画的表现手法,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动漫作品通过精美的画面、流畅的动作、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动画风格,为学生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虚拟世界,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探索,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 趣味性
动漫资源具有形象生动的角色,五颜六色的画面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动漫可以通过夸张、比喻等方式,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把事物生动地表现出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得到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4]。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文化、科技、生活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题材和形式。动漫作品往往拥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吸引人的角色塑造,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和个性鲜明的角色,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的红色动漫,通过动物形象代表不同国家,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动漫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抗美援朝、两弹一星等,将历史事件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动漫中的角色个性鲜明,例如“我兔”(代表中国)勇敢、善良、坚持,“脚盆鸡”(代表日本)狡猾、贪婪,通过这些角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其内容丰富多样,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常常具有吸引学生的情节设置和角色塑造。这种趣味性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冒险,学生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知识和价值观念。
3) 互动性
动漫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例如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观众的参与等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这种互动性不仅促进了学生与内容的互动,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动漫作品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价值观,他们之间的互动能够展现出不同性格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和融合,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动漫作品可以潜移默化地传递价值观念,例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兔子(代表中国)与其他动物角色之间的互动,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等价值观念。
动漫作品的互动性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动漫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 激发学习兴趣
动漫不仅可以缓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当中的心理压力,还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审美情感[5]。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动漫的应用可以大大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往往涉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传统的讲授方式有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动漫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讲述《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动漫的形式,展示每个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实际意义。比如,制作一个以“公正”为主题的动漫短片,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展示公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公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价值观,还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
再比如,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关于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时,可以通过动漫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中国的发展历程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制作一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动漫,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和重要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动漫还可以用来模拟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现象和问题。例如,在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可以通过动漫的形式,展示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这些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动漫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 增强情感共鸣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动漫作品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情感投入。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动漫作品以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定,能够深深地触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在讲述“中国梦”这一主题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漫作品,通过展示主角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和追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还能激发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勇气和决心。
再比如,在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刻内涵的动漫作品,通过展示人物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亲情,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观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价值观的内涵,还能激发他们积极践行这些价值观的意愿。
此外,动漫作品还可以用来讲述一些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社会现象和问题。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以环保为主题的动漫作品,通过展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动漫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情感投入。通过展示人物的成长故事、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坚持与勇气,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与角色产生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三) 提升教学效果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动漫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的形象和情节进行生动化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内容。思想政治课往往涉及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传统的讲授方式有时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而动漫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时,可以通过动漫的形式,展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理论体系。比如,为了纪念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推出的网络动画《领风者》,通过讲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展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些基本原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在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可以通过动漫的形式,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特点。例如,动漫《翻开这一页》通过展示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和意义。
动漫还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现象和问题。例如,在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可以通过动漫的形式,展示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这些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动漫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快速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动画中的示范和解说,复杂的概念和过程可以被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内容。
(四) 培养创新思维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动漫作品的应用不仅可以传递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漫作品常常融入现代元素和新颖的审美观念,通过探索未来科技、社会问题及人类情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多元的学习平台。
例如,在讲述“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时,可以选择一些以未来社会为背景的动漫作品,通过展示角色在高度科技化的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适应和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改革的重要性,还能激发他们探索未来、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
再比如,在讲述“法治中国”时,可以选择一些以法律为主题的动漫作品,通过展示角色在解决法律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法治的内涵和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治的重要性,还能激发他们探索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动漫作品还可以用来探讨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以环保为主题的动漫作品,通过展示角色在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时的思考和行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动漫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角色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时的解决方案,动漫作品能够启发学生探索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 动漫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 选择合适的动漫作品
在选择动漫作品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应当注重内容的健康性、思想的积极性以及是否符合教学目标。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漫作品,它们不仅符合这些标准,还能有效地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为例,这部动漫作品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通过将历史人物和事件动漫化,使得历史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它不仅传达了爱国主义精神,还激发了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以《大圣归来》为例,这部动画电影重新诠释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孙悟空的故事,学生可以学习到坚持正义、勇于担当的品质,同时也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地认识和理解。
以《中国唱诗班》为例,这是一部以中国传统诗词为内容的动画系列,通过精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将古典诗词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刻内涵。
这些动漫作品不仅内容健康、思想积极,而且符合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它们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通过这些动漫作品的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二) 设计教学内容
将动漫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漫片段,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观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析动漫中的主题、情节和角色,以及它们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例如,观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后,可以讨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等话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动漫中的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讨问题。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能够增进他们对教学内容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动漫中的角色,通过角色的视角来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动漫,以教学内容为主题,通过创作来展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还能够在活动中培养各种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结合动漫资源,教师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在讲解思想政治理论时,教师可以引用动漫中的情节和角色作为例子,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可以提到《大圣归来》中孙悟空坚持正义、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动漫中的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例如,观看《中国唱诗班》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古代诗词中的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些价值观。
教师可以选择动漫中的情节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例如,分析《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探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以及从历史中汲取的教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动漫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动漫创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让学生创作一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动漫短片,通过创作来展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结合动漫资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动漫也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 加强教师培训
为了确保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动漫资源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
高校可以定期组织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动漫教学实践的教师或专家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动漫资源的筛选与评价、动漫教学策略与方法、信息技术在动漫教学中的应用等。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高校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群、校内论坛等。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动漫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高校可以定期举办思想政治课动漫教学竞赛和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通过竞赛和活动,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动漫教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开展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动漫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动漫资源进行教学。这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结语
动漫作为现代传媒技术下的产物,正成为青少年阅读新宠,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6]。动漫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选择合适的动漫作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培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将动漫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