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着眼于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教育家精神被赋予新的价值内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成长也迫切需要教育家精神的引领。文章旨在在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基础上,提出了从资源平台、制度完善、宣传氛围等三个方面促进教育家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家精神的育人价值,以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培育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entered a critical period, focusing on the strategic goal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power in the new era, the educator spirit has been endowed with new value connotations, and the grow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rgently needs the guidance of educator spirit.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implications of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path for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n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ree aspects: resource platforms, system improvement, and publicity atmosphere, so as to better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educator spirit and cultivate responsible new people of the tim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1. 引言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教育态度、职业操守、道德品格、能力素养、价值追求等为教育家群体所共有的精神特质和整体风貌[1]。这一珍贵的精神财富,既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也为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对教师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大先生”等殷切期望。其中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六要”新要求新标准。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致信与会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首次提出、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2]。因此,弘扬教育家精神,尤其是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教育家的榜样力量,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和成效,就成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课题。
2.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意蕴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要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关键就是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习近平对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做出的精辟概括,科学界定了其理论内涵,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因此,新时代传播教育家精神,需要系统理解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深刻阐明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2.1. 为新时代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引擎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安排部署,并强调教育居于首位。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然而,建设教育强国绝非一蹴而就,既需要周密的制度安排,也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引擎[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殷切希望是一脉相承的,是理论上的升华,进一步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强教必先强师”认识的新高度[6]。因此,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更好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强化思想建设,加强创新型教师培养,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强国战略。
2.2. 为新时代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精神引领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7]。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发展过程中,从厚植教育情怀,增长知识才干,强化教学能力等多维度培养其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2.3. 为新时代推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思政课建设已从外延式发展调整到了内涵式发展上来,教师和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两个核心要素,其中教师是必须抓好的关键。事实也证明,只有培育高素质、专业化、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才能有效把控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向、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推进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8]。而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和必要途径。
3.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路径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也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理性认同上。教育家精神植根于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新时代广大教师群体的生动实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将教育家精神贯穿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的全过程,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3.1. 深化认同,加强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资源支持
首先,加强教育家精神的研究平台建设。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搭建辐射全国的相关研究平台,积极鼓励调动有关学者对该论题展开深入探索,促进学者间的交流合作,以产出优质的研究成果。其次,加强教育家精神的培训平台建设。通过搭建教育家精神线上学习平台,深入挖掘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学习教育家精神。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线下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参观教育家精神培育弘扬基地、创办教育家精神主题展览以及征文评比、演讲竞赛等活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的实践活动中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教育家精神的课程平台建设。各院校可结合自身特色,将教育家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文化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打造与学习教育家精神相适应的校本课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教育家精神在思政课教师教育中落地落实。
3.2. 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的制度支撑
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坚实支撑。一是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严格把关教师队伍入口环节,提高准入门槛。二是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评价制度,把师德师风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培训内容中,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活动,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形象的意识。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和完善保障机制,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统筹协调各方资源。通过优化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审、薪酬保障、人才激励等物质精神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从而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奠定良好基础。
3.3. 强化宣传,营造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突出宣传主题,创新舆论宣传方式,让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广泛传扬、深入人心、引领风尚[9]。首先,营造以教育家精神为背景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性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将教育家精神植入校园文化景观,通过展览、雕塑和宣讲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的校园环境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创新教育家精神的话语表达和呈现方式,可充分挖掘典型教师代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的语言将其先进事迹和教学理念融入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并进行广泛宣传。最后,构建立体多元的宣传体系,充分发挥优秀教育家的榜样模范价值。通过表彰大会、学习大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的典型事迹、先进做法、优质经验,激发思政课教师学习、模仿、赶超的热情,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教育家精神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争做新时代新型教育家的行动自觉。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及其内涵,是在总结中国教育家群体的特征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既反映了中国优秀师道文化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又反映了教育真谛,符合教师成长的规律。教师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家精神提供了中国对教师的独特理解,构成了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10]。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弘扬与践行教育家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也是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因素,理应不断深化对教育家精神的认识,准确把握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价值意蕴,并切实从科学研究、课程思政、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媒体、师德培育等方面,扎实做好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工作。除此之外,在“大思政”格局背景下,广大任课教师也要不断探索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实践中融入教育家精神,唯有如此,才能使广大教师在学习教育家精神的基础上,获得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和人才支持,从而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基金项目
2024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教育家精神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中的践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J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