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以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Taking Honghe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4.1481545,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金萍, 张巧玲*, 莫雅楠, 曹永忠: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公共课部,云南 蒙自
关键词: 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Left-Behind Experience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sychological Capital
摘要: 目的:了解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的现状,为学校开展家庭贫困学生心理资本提升提供合理建议。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175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有效被试中,732名为有留守经历的学生。结果:没有留守经历的高职贫困生在希望、乐观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有留守经历的高职贫困生。在有留守经历的高职贫困生群体中,男生在希望、乐观、心理资本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干部在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心理资本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高职贫困生在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心理资本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志愿选择的高职贫困生在希望、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锻炼频率的高职贫困生在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心理资本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从学校教育层面对心理资本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poor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o provid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to carry out psychological capital promotion of poor students from families. Methods: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1758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 Among the effective subjects, 732 were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poverty-stricken vocational students without left-behind experience in the dimensions of hope and optimis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overty-stricken vocational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Among the po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the scores of hope, optimism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male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The scores of student cadres in self-efficacy, hope, optimism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student cadr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efficacy, hope, optimism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among po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family rearing styl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mensions of hope and optimism among the 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efficacy, hope, optimism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among the po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xercise frequency.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from the level of school education.
文章引用:杨金萍, 张巧玲, 莫雅楠, 曹永忠. 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以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8): 1222-122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81545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挫折。当面对这些困难时,一些人不惧艰险,越是困难就越是有干劲,一些人却轻易被困难打败而无法振作起来。这就是由于心理资本不同而造成的个体差异。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4个方面:自我效能(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乐观(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希望(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和韧性(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从前)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数量庞大的6~16岁儿童被留在家乡,称为留守儿童。随着留守儿童成年,部分留守儿童进入大学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当年的留守经历影响着大学生现在的心理和行为,关注这一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并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提高高校心理育人实效性的现实要求[2]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红河卫生职业院校1758名家庭贫困学生作为施测对象,有效被试共1735名,其中有留守经历的家庭贫困学生有732人,没有留守经历的家庭贫困学生有1003人。在有留守经历的高职贫困生群体中,男生132人(18.0%),女生600人(82.0%);来自农村711人(97.1%),来自城镇21人(2.9%);担任学生干部276人(37.7%),不担任班干部456人(62.3%);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22人(3.0%),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461人(63.0%),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97人(13.2%),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152人(20.8%);自愿选择专业519人(70.90%),父母和他人意愿选择专业99人(13.5%),调剂专业114人(15.6%);从不锻炼12人(1.6%),偶尔锻炼364人(49.7%),经常锻炼297人(40.6%),天天锻炼59人(8.1%)。

2.2. 测量工具

采用张阔等人(2010)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ositive Psycap Questionnaire, PPQ)测查被试的积极心理资本。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是张阔等人在Luthans等人编制的心理资本问卷(PCQ)基础上开发而来的一款适用范围更广的测量工具。该问卷共有26个题项,每个题项采用Likert 7点评价法,要求被试按实际情况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进行选择,并由1到7计分。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共4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以往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张阔等,2010)。基于本次测量数据,该问卷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82,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09,0.731,0.897,0.789 [3]

2.3. 数据分析

依据是否有留守经历这一人口学变量对数据进行划分,使用SPSS18.0软件对有留守经历的高职贫困生在各人口学变量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

3. 结果

3.1. 是否有留守经历的高职贫困生在心理资本上的差异

在希望维度上,没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得分高于有留守经历的学生(t = −2.471, p < 0.05);在乐观维度上,没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得分高于有留守经历的学生(t = −2.608, p < 0.01)。表明有留守经历的贫困学生人生较少有明确的目标,对前途比较悲观,自卑感较强(见表1)。

Table 1. The difference tes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tween po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left-behind experience

1. 有留守经历与没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在心理资本各维度的差异检验

是否有留守儿童的经历(平均值 ± 标准差)

t

p

A. 有的(n = 732)

B. 没有(n = 1003)

自我效能

30.92 ± 6.80

31.22 ± 6.63

−0.916

0.360

韧性

29.33 ± 5.36

28.91 ± 5.38

1.631

0.103

希望

28.92 ± 4.63

29.47 ± 4.56

−2.471

0.014*

乐观

28.87 ± 6.20

29.63 ± 5.87

−2.608

0.009**

心理资本总分

118.04 ± 17.26

119.23 ± 17.20

−1.417

0.157

*p < 0.05, **p < 0.01.

3.2.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性别上的差异

在自我效能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 = −3.930, p < 0.01);在乐观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 = −2.984, p < 0.01);在心理资本总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 = −3.105, p < 0.01)。表明有留守经历的贫困男生相较女生更加自信、乐观,心理资本较女生更好(见表2)。

Table 2. The gender difference tes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poor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2.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性别(平均值 ± 标准差)

t

p

女(n = 600)

男(n = 132)

自我效能

30.46 ± 6.71

33.01 ± 6.88

−3.930

0.000**

韧性

29.29 ± 5.38

29.54 ± 5.29

−0.484

0.629

希望

28.82 ± 4.71

29.38 ± 4.22

−1.252

0.211

乐观

28.55 ± 6.31

30.32 ± 5.51

−2.984

0.003**

心理资本总分

117.12 ± 17.30

122.24 ± 16.50

−3.105

0.002**

*p < 0.05, **p < 0.01.

3.3.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居住地上的差异

居住在农村和居住在城镇的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在心理资本各维度及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有留守经历的贫困学生的心理资本优劣不受居住地影响。当然这也可能是农村与城镇生活环境差异不大或本研究的城镇学生样本量太少有关。因此该结果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证实(见表3)。

Table 3. The difference tes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poor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ir residential places

3.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居住地上的差异检验

居住地(平均值 ± 标准差)

t

p

农村(n = 711)

城镇(n = 21)

自我效能

30.89 ± 6.75

31.95 ± 8.65

−0.705

0.481

韧性

29.36 ± 5.38

28.52 ± 4.79

0.702

0.483

希望

28.96 ± 4.60

27.76 ± 5.53

1.165

0.244

乐观

28.94 ± 6.11

26.57 ± 8.76

1.228

0.233

心理资本总分

118.14 ± 17.17

114.81 ± 20.23

0.871

0.384

3.4.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

在自我效能维度上,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t = 5.294, p < 0.01);在希望维度上,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t = 2.431, p < 0.05);在乐观维度上,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t = 2.114, p < 0.01);在心理资本总分上,班干部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t = 3.885, p < 0.01)。表明有留守经历的贫困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更自信、更乐观,心理资本更好(见表4)。

Table 4. The difference tes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poor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whether they serve as class leaders

4.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是否担任班干部上的差异检验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平均值 ± 标准差)

t

p

是(n = 276)

否(n = 456)

自我效能

32.60 ± 6.60

29.90 ± 6.73

5.294

0.000**

韧性

29.64 ± 5.71

29.15 ± 5.14

1.195

0.232

希望

29.47 ± 4.96

28.59 ± 4.39

2.431

0.015*

乐观

29.49 ± 6.17

28.49 ± 6.20

2.114

0.035*

心理资本总分

121.20 ± 17.42

116.13 ± 16.90

3.885

0.000**

*p < 0.05, **p < 0.01.

3.5.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不同教养方式上的差异

在自我效能维度上,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民主型显著高于放任型(p < 0.05),民主型显著高于专制型(p < 0.05),溺爱型显著高于放任型(p < 0.05),溺爱型显著高于专制型(p < 0.05);

在希望维度上,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民主型显著高于放任型(p < 0.05),民主型显著高于专制型(p < 0.05);

在乐观维度上,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民主型显著高于放任型(p < 0.05),民主型显著高于专制型(p < 0.05);

在心理资本总分上,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民主型显著高于放任型(p < 0.05),民主型显著高于专制型(p < 0.05);溺爱型显著高于放任型(p < 0.05)。表明有留守经历的贫困学生的心理资本优劣深受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心理资本的培养(见表5)。

Table 5. The difference tes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poor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different parenting styles

5.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不同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检验

家庭教养方式(平均值 ± 标准差)

F

p

溺爱型(n = 22)

民主型(n = 461)

专制型(n = 97)

放任型(n = 152)

自我效能

33.73 ± 6.25

31.75 ± 6.63

29.37 ± 7.92

29.00 ± 6.02

9.547

0.000**

韧性

30.50 ± 5.73

29.04 ± 5.48

29.94 ± 5.74

29.66 ± 4.61

1.410

0.239

希望

27.95 ± 5.02

29.47 ± 4.27

28.43 ± 5.79

27.72 ± 4.57

6.335

0.000**

乐观

29.23 ± 5.78

29.65 ± 5.95

27.58 ± 6.86

27.26 ± 6.20

7.498

0.000**

心理资本总分

121.41 ± 17.98

119.91 ± 16.22

115.32 ± 20.97

113.64 ± 16.73

6.299

0.000**

*p < 0.05, **p < 0.01.

3.6.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不同志愿选择上的差异

在希望维度上,不同的志愿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自愿选择显著高于父母和他人意愿(p < 0.05);

在乐观维度上,不同的志愿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自愿选择显著高于父母和他人意愿(p < 0.05)。

表明自愿选择志愿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更加充满希望,更加乐观(见表6)。

Table 6. The difference tes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poor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vocational experience in different voluntary choices

6.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不同志愿选择上的差异检验

不同志愿选择(平均值 ± 标准差)

F

p

自愿选择(n = 519)

父母和他人意愿(n = 99)

调剂专业(n = 114)

自我效能

31.16 ± 6.96

30.34 ± 6.87

30.34 ± 5.97

1.084

0.339

韧性

29.24 ± 5.37

29.75 ± 5.70

29.39 ± 5.05

0.374

0.688

希望

29.19 ± 4.60

27.82 ± 5.16

28.68 ± 4.12

3.854

0.022*

乐观

29.21 ± 5.99

27.44 ± 7.53

28.54 ± 5.71

3.594

0.028*

心理资本总分

118.80 ± 17.26

115.35 ± 19.78

116.94 ± 14.54

1.939

0.145

*p < 0.05, **p < 0.01.

3.7.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锻炼频率上的差异

在自我效能维度上,不同的体育锻炼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经常锻炼显著高于从不锻炼(p < 0.05),每天锻炼显著高于从不锻炼(p < 0.05);经常锻炼显著高于偶尔锻炼(p < 0.05),每天锻炼显著高于偶尔锻炼(p < 0.05)。

在希望维度上,不同的体育锻炼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经常锻炼显著高于从不锻炼(p < 0.05);经常锻炼显著高于偶尔锻炼(p < 0.05),每天锻炼显著高于偶尔锻炼(p < 0.05)。

在乐观维度上,不同的体育锻炼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经常锻炼显著高于从不锻炼(p < 0.05),经常锻炼显著高于偶尔锻炼(p < 0.05);每天锻炼显著高于从不锻炼(p < 0.05);每天锻炼显著高于偶尔锻炼(p < 0.05)。

在心理资本总分上,不同的体育锻炼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经常锻炼显著高于从不锻炼(p < 0.05),经常锻炼显著高于偶尔锻炼(p < 0.05);每天锻炼显著高于从不锻炼(p < 0.05);每天锻炼显著高于偶尔锻炼(p < 0.05)。

表明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见表7)。

Table 7. The difference tes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exercise frequency of poor student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7. 有留守经历高职贫困生心理资本在锻炼频率上的差异检验

体育锻炼的频率(平均值 ± 标准差)

F

p

从不锻炼(n = 12)

偶尔锻炼(n = 364)

经常锻炼(n = 297)

天天锻炼(n = 59)

自我效能

25.92 ± 9.54

29.14 ± 6.68

33.08 ± 6.17

32.05 ± 6.50

22.878

0.000**

韧性

32.33 ± 4.91

29.36 ± 5.34

29.17 ± 5.21

29.41 ± 6.25

1.354

0.256

希望

27.42 ± 7.42

27.84 ± 4.37

30.13 ± 4.30

29.81 ± 5.48

15.301

0.000**

乐观

23.42 ± 10.15

27.38 ± 6.01

30.74 ± 5.60

29.71 ± 6.40

20.969

0.000**

心理资本总分

109.08 ± 26.30

113.73 ± 16.45

123.11 ± 15.53

120.98 ± 20.60

19.109

0.000**

*p < 0.05, **p < 0.01.

4. 讨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与讨论

留守经历不利于高职贫困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这可能与留守儿童生活在贫困家庭不能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正确的教育引导有关;性别对人的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男性在自我效能感、乐观、总体心理资本等方面更占优势。这固然与男女在先天因素的性别差异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两性的教养方式不同、现实中的性别歧视等后天因素造成的。有留守经历的贫困学生的心理资本优劣不受居住地影响。当然这也可能是农村与城镇生活环境差异不大或本研究的城镇学生样本量太少有关。因此该结果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证实。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更自信、更乐观,心理资本更好。当学生干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这固然是学生因为心理资本较好才当选学生干部,但不能否认的是当学生干部能够促使学生责任感、管理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等方面的心理资本。不同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著影响孩子的心理资本培养,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心理资本的培养。志愿选择的自主性影响学生的心理资本,自愿选择志愿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更加充满希望,更加乐观。体育锻炼的频率能显著影响学生的心理资本,养成每天或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很重要。

4.2. 教育建议

贫困家庭应积极想办法早日摆脱贫困,党和国家也应该给予贫困家庭更多的支持。从而减少和杜绝因家庭贫困不能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正确的教育引导等不利于孩子心理资本培养的因素。政府和学校应加强男女平等的宣传教育,破除“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教育机会、就业、婚恋等各方面的性别歧视;同时家庭和学校教育应从小培养女性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和能力。从而提升女性的心理资本。家长和班主任应多鼓励孩子争当学生干部以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比如有的学校和班级采用“班干部定期轮流制”应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研究表明,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学校可能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积极宣传,倡导和支持所有家庭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家长和老师从小应加强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强化学生人生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在志愿选择上可以提参考意见,但切忌包办代替!全社会应加强“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有益的生活习惯”宣传教育,创造有利于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条件,倡导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社会风气。家庭和学校应从小培养孩子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以更好发挥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促进心理资本提升”等方面的作用[4]-[6]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的样本覆盖面积狭小,是在某一高校集中收集样本,使得调查结果存在偏倚性。其次,本研究为横断研究,未从纵向角度研究有留守经历的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发展变化。最后,调查方式单一,仅通过问卷调查及应用软件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缺乏访谈等定性研究方式。

基金项目

2022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项目《边疆高职贫困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基于PIC理论的系统干预研究》(BE22050)。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仲理峰. 心理资本研究述评与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3): 482-487.
[2] 王景珍.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及行为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8.
[3] 刘丹, 杨春. 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为例[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9(3): 50-53.
[4] 孙睿, 李英华, 田知旗, 等. 留守与非留守农村户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性创伤、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及其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 31(9): 1326-1331.
[5] 梁洁霜, 张珊珊, 吴真. 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情感虐待和心理韧性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 33(1): 64-69.
[6] 韩黎, 王洲林, 张继华, 等. 留守经历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 31(4): 32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