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某三甲医院多囊卵巢综合征门诊用药情况以协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医院信息查询系统的处方查询板块,收集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处方,并利用Excel的筛选对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治疗药物的类别、使用频次、联用情况、价格、给药途径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某院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前三位分别是性激素类药物(81.30%)、二甲双胍(15.20%)、中成药(13.00%),其中性激素类药物中最常使用的是地屈孕酮片(51.17%)、戊酸雌二醇片(25.71%)和屈螺酮炔雌醇片(22.51%)。结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的使用频次跟价格、给药途径、疗效、不良反应、病人的耐受程度都有很大的关联,在选择用药时,发挥联合用药的优势,采取个体化治疗的方案,使患者能得到精准治疗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rug use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a third class hospital in order to assist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Methods: The prescriptions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COS from January 1 to December 31, 2023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prescription query section of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query system, and the gender and age of the patients, the category of therapeutic drugs, the frequency of use, the combination of drugs, the price and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by Excel. Result: The top three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a hospital were sex hormone drugs (81.30%), metformin (15.20%) an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13.00%), among which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ex hormone drugs were dydrogesterone tablets (51.17%), estradiol valerate tablets (25.71%) and drospirosterone ethinylestradiol tablets (22.51%). Conclusion: The frequency of use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PCOS is closely related to pric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 and patient tolerance. In the selection of drugs, the advantages of combination medication should be given full play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lan should be adopted, so that patients can get accurate treatment and improve safety to the greatest extent.
1. 引言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妇科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年轻女性月经紊乱、闭经最常见原因,对育龄女性的生活水平和精神状态产生了很大影响[1]。育龄妇女发病率为5%~8%,其临床以多囊卵巢、多毛(占50%)和无排卵,同时伴月经紊乱、月经稀少或闭经、肥胖(其中中等程度肥胖占20%)、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为特征,可导致不孕不育[2],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并伴有并发症,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3]。妊娠PCOS患者还会出现流产、早产和高血压等并发症,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个体患者表现各不相同,其临床表现呈高度异质性,因此PCOS的用药选择也各不相同。本研究选取我院一年内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为临床用药提供用药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门诊西药房,处方的纳入标准为: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处方(伴有不孕症、输卵管炎、胰岛素抵抗、月经紊乱、习惯性流产、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且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处方也纳入)。诊断标准参考:《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治》[4]。
2.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医院处方信息查询系统的处方查询板块,查询2023年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处方,从中随机选取3150张处方,利用Excel的筛选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药物的类别、价格、用药途径、使用频次、联用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的年龄分布
患者年龄范围为14~49岁,平均年龄为25岁。其中20~29岁的患者最多,共1849例,占总处方的58.70%,其次是30~39岁患者,共893例,占总处方的28.34%。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年龄分布见表1。
Table 1. Ag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PCOS
表1.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岁) |
14~19 |
20~29 |
30~39 |
40~49 |
例数 |
319 |
1849 |
893 |
89 |
百分比(%) |
10.13% |
58.70% |
28.34% |
2.83% |
3.2. 治疗药物的类别及使用频次
在3150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处方中涉及8类药物,共96种(同一品种不考虑剂型和规格),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用药可分为以下几类:性激素类药物、外用药、中成药、促排卵药、二甲双胍、抗贫血药、维生素类及营养剂和其他类。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用药主要以口服药为主,其中性激素类药物这一类药使用频率最高(81.30%),其次是二甲双胍(15.20%),各药物类别及使用频次见表2,性激素类药物使用频次前十药物见表3。
Table 2. Types of drugs and frequency of use
表2. 药物类别及使用频次
药物类别 |
使用频次 |
比例 |
性激素类药物 |
2561 |
81.30% |
二甲双胍 |
479 |
15.20% |
中成药 |
409 |
13.00% |
促排卵药 |
213 |
6.76% |
外用药 |
159 |
5.04% |
抗贫血药 |
86 |
2.82% |
维生素类及营养剂 |
79 |
2.50% |
其他类 |
92 |
2.92% |
Table 3. Top ten drugs for the frequency of use of sex hormone drugs
表3. 性激素类药物使用频次前十药物
药物名称 |
使用频次 |
比例 |
地屈孕酮片 |
1612 |
51.17% |
戊酸雌二醇片 |
810 |
25.71% |
屈螺酮炔雌醇片 |
709 |
22.51% |
来曲唑片 |
465 |
14.76% |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
256 |
8.12% |
构椽酸氯米酚片 |
196 |
6.22% |
黄体酮注射液 |
137 |
4.35% |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 |
112 |
3.56% |
甲磺酸溴隐亭片 |
97 |
3.08% |
黄体酮胶囊 |
68 |
2.16% |
3.3. 中成药的类别及使用频次
多囊卵巢综合征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有:定坤丹、桂枝茯苓胶囊、滋肾育胎丸、坤泰胶囊等。其中定坤丹的使用频率最高(4.83%),其次是桂枝茯苓胶囊(3.33%),中成药使用频次前六位的药物及所占比例见表4。
Table 4. Top six drugs in the frequency of use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s
表4. 中成药使用频次前六药物
药物名称 |
使用频次 |
比例 |
定坤丹 |
152 |
4.83% |
桂枝茯苓胶囊 |
105 |
3.33% |
滋肾育胎丸 |
101 |
3.20% |
坤泰胶囊 |
67 |
2.13% |
黄芪颗粒(无糖型) |
60 |
1.90% |
盆炎净颗粒 |
29 |
0.92% |
3.4. 治疗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以性激素类药物为主,可以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二甲双胍和中成药的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多与性激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其中,最常见的联合用药是性激素类药物 + 性激素类药物(7.56%),其次是性激素类药物 + 二甲双胍(7.17%)、性激素类药物 + 中成药(5.90%),联合用药频率前十药物见表5。
Table 5. Top 10 drugs with frequency of combined use
表5. 联合用药频率前十药物
用药方案 |
使用频次 |
比例 |
性激素类药物 + 性激素类药物 |
238 |
7.56% |
性激素类药物 + 二甲双胍 |
226 |
7.17% |
性激素类药物 + 中成药 |
186 |
5.90% |
二甲双胍 + 中成药 |
100 |
3.17% |
中成药 + 中成药 |
30 |
0.95% |
3.5. 治疗药物的价格比较及给药途径
结果显示,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价格最高(5.4元/片),其次是地屈孕酮片(4.8元/片),黄体酮胶囊的价格最低(0.39元/片),其次是戊酸雌二醇片(1.3元/片),其中绝大多数的药物都是口服,治疗药物的价格比较及给药途径见表6。
Table 6. Price an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of the top ten drugs with the frequency of use of sex hormones
表6. 性激素类药物使用频次前十药物的价格及给药途径
药物名称 |
价格(元/片) |
途径 |
屈螺酮炔雌醇片 |
5.4 |
口服 |
地屈孕酮片 |
4.8 |
口服 |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 |
3.4 |
口服 |
甲磺酸溴隐亭片 |
3.0 |
口服 |
构椽酸氯米酚片 |
2.5 |
口服 |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
2.2 |
口服 |
来曲唑片 |
1.7 |
口服 |
黄体酮注射液 |
1.6 |
注射 |
戊酸雌二醇片 |
1.3 |
口服 |
黄体酮胶囊 |
0.39 |
口服 |
4. 讨论
性激素类药物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孕激素联合使用可以抑制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可为无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提供调整月经周期和可靠的避孕措施,并且可作为暂无生育需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调整月经周期的一线用药。有研究表明[5],性激素类药物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雄激素血症的一线用药,并且可以用于改善高雄相关症状。性激素类药物还有助于多毛症的缓解、预防子宫内膜癌、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状态等作用。性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可以抑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及增加血液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含量,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雄激素水平[6]。
本研究显示,20~29岁的患者远多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说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明显青年女性倾向。多囊卵巢综合征20~29岁(58.70%)的患者的数量最多,其次是30~39岁(28.34%)、14~19岁(10.13%),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仅占2.83%。
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的用药主要是口服药物,其次是注射剂。表1中性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占总处方量的81.30%,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最常用的最主要的临床用药,与诊治指南推荐治疗用药相符。我院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使用频率前三的药物依次为地屈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地屈孕酮片是一种外源性孕激素药物,可以使孕酮得到补充,可以刺激机体分泌孕激素,并改善卵巢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发生排卵的机率。戊酸雌二醇片是一种雌激素类药物,可用于补充雌激素,疗效与预期疗效存在一定差距,因为戊酸雌二醇的生物利用率较低,临床上常用其他药物作为辅助以提高疗效。屈螺酮炔雌醇片是一种新型的合成孕激素,可用于对抗雌激素相关的钠潴留,具有抗盐皮质激素活性,并且具有抗雄激素活性,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鉴于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性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并且单独使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上常联合二甲双胍和中成药进行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二甲双胍的使用频率仅次于性激素类药物,二甲双胍主要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辅助治疗,并且在妇科用药已得到广泛的推广[7]。虽然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但由于其不但可抑制肠道内的糖吸收,减少雄激素分泌,减少肝糖原异生,并且能能诱导排卵。
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有复发性流产,同时可以减少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流产率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在怀孕早期或整个孕期用药都有助于预防流产,并且适用于伴肥胖、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及高雄性激素血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目前研究表明,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副作用较大,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轻副作用,缩短治疗时间,疗效较为显著[8]。近年越来越多临床医生认可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9]。我院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定坤丹,其次是桂枝茯苓胶囊、滋肾育胎丸。有研究表明[10]-[12],它们可以改善体内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显著的成效,说明本研究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中医药辨证施治具有整体调节、多环节、多靶点等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有望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中药在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很多优点,中药可提高患者排卵机率、提高妊娠率,对调经助孕方面有很好的帮助,并且药物种类较多,使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因此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应用较广。
由表2和表5可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主要以性激素类药物、二甲双胍、中成药为主,并且性激素类药物常与二甲双胍和中成药联合用药,而二甲双胍和中成药单独用药及二甲双胍联合中成药频率较低。
综上所述,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大部分都为20~29岁青年女性患者多。通过研究发现,性激素类药物是使用频次最多的。目前性激素类药物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可或缺的药物,但长时间使用性激素类药物会造成很多不良反应,单独使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上常联合二甲双胍和中成药进行治疗。总的来说,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的使用频次跟价格、给药途径、疗效、不良反应、病人的耐受程度都有很大的关联,在选择用药时,发挥联合用药的优势,采取个体化治疗的方案,使患者能得到精准治疗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