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的研究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rends of Cloud Water Resource in Hainan
DOI: 10.12677/ccrl.2024.135142,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黄巧明:海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海南 海口;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 海口;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关键词: 云水资源增雨潜力分布特征评估FNL再分析数据Cloud Water Resource Rainfall Enhancement Poten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Evaluation FNL Reanalysis Data
摘要: 使用云水资源监测评估方法(CWR-MEM)和NCEP/NCAR的FNL再分析数据,对2018~2020年海南空中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水汽、水凝物和云水资源的状况,估算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潜力。结果表明:1. 海南的年均降水量为1783.7 mm,年均水汽总量22651.0亿吨,年均水凝物总量639.5亿吨,年均云水资源总量31.4亿吨;2. 从各边界净输入的年均水汽总量为−219.0亿吨,年均水凝物总量为−1.3亿吨,水汽和水凝物都从岛内区域向外流出;3. 海南不同区域中,北部和中部水凝物总量较大,中部云系有较高的降水效率,云水资源总量也最为丰富;西部区域水凝物总量为各部区域中最少,降水效率也最低,都有很大一部分云水资源可供开发利用;4. 海南岛水汽分布是北部的水汽总量最多,西部的水汽总量最少,西部少、四周多;5. 水凝物的分布与降水相类似,北部、中部和南部的水凝物总量较为丰富,西部的水凝物总量最小;6. 水凝物明显小于水汽1至2个数量级,且空间分布不均匀;7. 水汽主要位于海南岛的沿海地区,最小值在西部;而水凝物的最大值位于中北部或中南部,依次往本岛四周减少。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trends of atmospheric water resource are studied in Hainan from 2018 to 2020, employing the Cloud Water Resourc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 (CWR-MEM) along with NCEP/NCAR FNL reanalysis data. The status of water vapor, hydrometeors, and cloud water resource is analyzed. And the artificial rainfall enhancement potential from cloud water resource is estim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in Hainan is 1783.7 mm, the annual average total amount of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is 2265.10 billion tons, the annual average total amount of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is 63.95 billion tons, and the annual average total amount of cloud water resource is 3.14 billion tons. 2. The annual average total amount of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input from each boundary is −21.90 billion tons, and the annual average total amount of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is −0.13 billion tons. Both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and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flow out from the island area. 3.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Hainan, the total amount of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in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regions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central cloud system has a higher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cloud water resource is also the most abundant; The total amount of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the lowest among all regions, and the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is also the lowest. A large portion of cloud water resources is available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4. The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in Hainan Island is the highest in the north, the lowest in the west, and less in the west and more around. 5. The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is similar to precipitation, with the total amount of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being relatively abundant in the northern,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while the total amount of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the smallest. 6.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a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by about 1 - 2 orders of magnitude,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uneven. 7.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Hainan Island, with the minimum value in the west. The maximum value of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is in the central north or central south, and gradually decreases around the island.
文章引用:黄巧明. 海南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的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 13(5): 1253-1266. https://doi.org/10.12677/ccrl.2024.135142

1. 引言

大气中的水物质以水汽、水凝物和降水三种形式存在。水汽在上升运动中膨胀冷却,达到并超过饱和的水汽会凝结形成直径约微米的细微云滴或冰晶,通过各种云物理过程,它们生长成的雨滴、雪、霰、冰雹等大的降水粒子,落到地面成为降水。虽然大气中水汽含量很高,但水汽本身不能直接形成降水,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转化为水凝物,从而形成降水。从云水凝结到降水形成的阶段最有可能被用来改变降水的自然分布。通过某些技术改变这一过程的效率,它可以被人类开发和利用,这部分是空中云水资源。

在1980年以前,没有对云水含量的全球观测,使用的资料主要依靠外场观测,提供短期的时空范围有限的云水含量数据。由于获取云水数据困难,缺乏明确的定义和系统的研究方法,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汽输送、平衡和降水之间的关系上,而云水资源的研究相对缺乏,这阻碍了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对云水资源的研究大多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再分析数据。卫星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但反演算法的差异会导致云水含量反演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NCEP/NCAR的FNL再分析数据,结合了地面、探空、卫星等观测数据,并经过模式同化,可以提供时空连续的水汽、水凝物、相对湿度、温度和风场等要素,为空中水资源分析提供数据基础,对区域的云水资源研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15]。本文采用CWR-MEM (云水资源监测与评价方法)和GrADS (网格分析与显示系统)方法对FNL再分析数据进行解码和格式转换等方法,研究了2018年至2020年海南的云水资源,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和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 资料与方法

2.1. 大气再分析和降水资料

使用2018年至2020年的NCEP/NCAR数据,每天四次(00:00、06:00、12:00和18:00 UTC)提供FNL再分析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 × 1˚,共26个垂直层(从1000 hPa到10 hPa)。

为得到较连续的地面雨量资料,使用海南省的地面观测降水数据对地面降水进行逐小时监测。对评估区域,进行T时段的雨量求和,得到该区域T时段内的降水总量。

2.2. 平衡方程和云水资源评估量

根据大气水物质平衡理论[16] [17]

水汽终值 − 水汽初值 = 水汽输入 − 水汽输出 + 蒸发 − 凝结 + 地面蒸发 (1)

水凝物终值 − 水凝物初值 = 水凝物输入 − 水凝物输出 + 凝结 − 蒸发 − 地面降水 (2)

由上面(1)、(2)和云水资源监测评估方法(CWR-MEM),归纳得到:

评估时段T内和区域内,云水资源评估量包括三类(水物质总量、水物质更新周期和水物质转换效率),共十个参量(水汽总量GQv、水凝物GQh、空中云水资源总量GCWR、降水总量GR、水汽更新周期Tv、水凝物更新周期Th、水汽凝结效率P、总水物质降水效率Em、水汽降水效率Ev、水凝物降水效率Eh)。

2.3. FNL数据处理方法

读取大气再分析数据GRIB2格式数据,获取格点化数据(柱云水量、柱水汽量、风速U/V分量),计算参量(水汽输入和输出、水凝物输入和输出),并生成格点数据。

2.3.1. 计算主要过程

a. 先计算可降水量(水汽、水凝物);b. 再计算云水;c. 根据海南省、区域边界线、各边界u [m/s]、v [m/s]不同风向时,计算水汽、水凝物和云水的输入和输出;d. 计算各参量。

2.3.2. 物理量的空间和时间积分

使用NCEP/NCAR的FNL再分析数据中的Pwatclm和Cwatclm作为云水资源的水汽和云水,利用GrADS对其进行解码和格式转换。计算如下:

网格柱水汽含量:Pwatclm,网格柱沿垂直方向水汽含量的积分,单位为kg/m2 (或mm)。

水汽的输入和输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质量,由水汽含量结合风场得到。

网格柱云水含量:Cwatclm,沿网格柱垂直方向云水含量的积分,单位为kg/m2 (或mm)。

云水的输入和输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云水质量,由云水含量结合风场得到。

1) 空间积分方法

物理量的初值和终值:初始和最终时刻,评估区域内所有格点的物理量累加。

物理量的输入和输出:对于单位时段,按边界处理方法,将评估区域内边界上每个格点对应的输入(输出)量累加。

2) 时间积分方法

对于上述任意评估区域,在对各物理量空间积分后;针对不同的评估时段,大气再分析数据为逐6小时的瞬时值,再对各物理量进行时间积分。

地面降水:对于单位时段,将评估区域内所有格点的降水量累加,即可得到该评估区域单位时段内的降水总量。

3. 降雨量概况

2018~2020年降雨量分别为2086.7 mm、1654.4 mm、1610.1 mm,1月~12月,月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如图1所示。

Figure 1.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nthly average precipitation in Hainan from 2018 to 2020

1. 海南2018~2020年月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

4. 云水资源评估

4.1. 海南云水资源评估

Table 1. Evaluation value of atmospheric cloud water resource in Hainan

1. 海南空中云水资源评估值

特征参量

2018

2019

2020

2018~2020年均

水汽总量GQv (亿吨,1011 kg)

23044.0

22285.0

22624.0

22651.0

水凝物GQh (亿吨)

741.3

584.4

592.7

639.5

水汽更新周期Tv (天)

5.4

6.6

6.9

6.2

水凝物更新周期Th (小时)

1.04

1.04

1.08

1.05

水汽凝结效率P (%)

3.2

2.6

2.6

2.8

总水物质降水效率Em (%)

2.9

2.4

2.3

2.5

水汽降水效率Ev (%)

3.1

2.5

2.4

2.7

水凝物降水效率Eh (%)

96.0

96.5

92.6

95.1

云水资源总量GCWR (亿吨)

30.0

20.5

43.8

31.4

2018年至2020年,海南年均水汽总量为22651.0亿吨,年均水凝物总量为639.5亿吨。与水汽相比,水凝物总量明显小1到2个数量级,年均云水资源总量为31.4亿吨。年均水汽降水效率2.7%,年均水凝物降水效率95.1%。年均水汽更新周期为6.2天,年均水凝物更新周期为1.05小时,年均总降水效率为2.5%,年均水汽凝结效率为2.8%,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

2018年至2020年,各边界年均水汽和年均水凝物输入量分别为45340.3亿吨和59.0亿吨,年均水汽和年均水凝物输出量分别为45559.3亿吨和60.3亿吨,年均水汽净输入−219.0亿吨,年均凝结水净输入−1.3亿吨;水汽和水凝物通过边界向外流出,见于表2

Table 2. Evaluation value of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and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of input and output from the boundary in Hainan

2. 海南从边界输入和输出的水汽和水凝物评估值

输入量

输出量

净输入量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18~2020
年均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18~2020
年均

2018~2020
年均

水汽Qv (亿吨,1011 kg)

46263.8

44248.0

45509.0

45340.3

46426.9

44613.0

45637.9

45559.3

−219.0

水凝物Qh
(亿吨)

66.5

40.5

70.2

59.0

72.8

42.9

65.1

60.3

−1.3

4.2. 海南不同区域云水资源评估

海南分5个区域:东部面积5979 km2 (文昌、琼海和万宁),西部面积3825 km2 (昌江和东方),北部面积10,144 km2 (海口、定安、澄迈、临高和儋州),南部面积6955 km2 (乐东、保亭、陵水和三亚),中部面积7184 km2 (屯昌、白沙、琼中和五指山),不同区域评估分别见于表3~表4

2018年至2020年,北方的水汽总量最高,为6718.2亿吨,而西部的水汽总量最低,为2315.8亿吨。然而,在平均单位面积的水汽后,南部的平均水汽总量最高,为66967.7亿吨,中部的平均水汽总量最低,为60306.6亿吨;水汽更新周期,需要5到8天;水汽降水效率,约为2.7%。

2018年至2020年,北部和中部地区的水凝物总量比较丰富,分别为188.1亿吨和157.7亿吨,而西部地区的最小,为50.5亿吨。然而,在平均单位面积的水凝物后,中部地区的水凝物最高,为2194.6亿吨,西部地区的水凝物最低,为1320.6亿吨;水凝物更新周期,大约1小时。各地区水凝物降水效率相对较高,约为95%。

Table 3. Evaluation value of atmospheric material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Hainan

3. 海南不同区域空中水物质的评估值

区域

水汽量Qv

水凝物量Qh

降水量R

云水资源量CWR

(亿吨)

(mm)

(亿吨)

(mm)

(亿吨)

(mm)

(亿吨)

(mm)

2018年

东部

4052.4

67776.9

118.2

1976.6

112.7

1885.1

5.5

91.4

西部

2389.9

62480.4

75.6

1977.2

72.3

1891.2

3.3

86.1

北部

6848.2

67510.0

243.8

2403.3

235.5

2321.2

8.3

82.1

南部

4748.1

68268.8

130.7

1879.0

125.5

1804.5

5.2

74.5

中部

4437.8

61773.5

175.9

2448.2

167.0

2324.5

8.9

123.7

2019年

东部

3842.5

64267.0

119.2

1994.4

116.0

1939.8

3.3

54.6

西部

2232.3

58360.3

40.6

1060.8

38.3

1002.1

2.2

58.7

北部

6554.2

64611.8

175.4

1728.9

169.5

1671.4

5.8

57.5

南部

4510.9

64858.4

101.2

1454.5

97.6

1403.1

3.6

51.4

中部

4200.6

58471.1

150.9

2100.6

143.4

1996.3

7.5

104.3

2020年

东部

4003.1

66952.2

118.8

1987.3

112.1

1874.6

6.7

112.7

西部

2325.2

60789.3

35.3

923.9

30.5

796.7

4.9

127.3

北部

6752.3

66564.6

145.0

1429.7

133.3

1314.0

11.7

115.7

南部

4713.8

67776.1

147.5

2120.7

139.1

2000.5

8.4

120.2

中部

4358.9

60675.2

146.2

2035.0

129.2

1798.1

17.0

237.0

2018~2020年均

东部

3966.0

66332.0

118.7

1986.1

113.6

1899.8

5.2

86.2

西部

2315.8

60543.3

50.5

1320.6

47.0

1230.0

3.5

90.7

北部

6718.2

66228.8

188.1

1854.0

179.4

1768.9

8.6

85.1

南部

4657.6

66967.7

126.4

1818.1

120.7

1736.0

5.7

82.1

中部

4332.4

60306.6

157.7

2194.6

146.5

2039.6

11.1

155.0

2018年至2020年,海南云水资源中部和北部地区相对丰富,分别为11.1亿吨和8.6亿吨,中部云系降水效率较高,西部地区云水资源总量最低,为3.5亿吨,大部分云水资源都可供开发利用。

Table 4. Evaluation value of update cycle and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atmospheric material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Hainan

4. 海南不同区域水物质更新周期和转换效率评估值

区域

水汽更新周期

Tv ()

水凝物更新周期

Th (小时)

水汽凝结效率

P (%)

水汽降水效率

Ev (%)

水凝物降水效率

Eh (%)

2018年

东部

6.0

1.0

2.9

2.8

95.4

西部

5.5

1.0

3.2

3.0

95.6

北部

4.8

1.0

3.6

3.4

96.6

南部

6.3

1.0

2.8

2.6

96.0

中部

4.4

1.1

4.0

3.8

94.9

2019年

东部

5.5

1.0

3.1

3.0

97.3

西部

9.7

1.1

1.8

1.7

94.5

北部

6.4

1.0

2.7

2.6

96.7

南部

7.7

1.0

2.2

2.2

96.5

中部

4.9

1.1

3.6

3.4

95.0

2020年

东部

6.0

1.1

3.0

2.8

94.4

西部

12.7

1.2

1.5

1.3

86.2

北部

8.4

1.1

2.1

2.0

91.9

南部

5.6

1.1

3.1

3.0

94.3

中部

5.6

1.1

3.4

3.0

88.4

2018~2020年均

东部

5.8

1.0

3.0

2.9

95.7

西部

8.2

1.1

2.2

2.0

93.1

北部

6.2

1.0

2.8

2.7

95.4

南部

6.4

1.0

2.7

2.6

95.5

中部

4.9

1.1

3.6

3.4

92.9

5. 不同区域分布特征

5.1. 海南不同区域云水资源分布特征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云水资源总量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北部和中部地区最为丰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有大量的云水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如图2所示。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Figure 2.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 of atmospheric cloud water resourc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Hainan [1011 kg]

2. 海南不同区域空中云水资源的分布特征[亿吨]

5.2. 海南不同区域水汽和水凝物分布特征

(a)

(b)

Figure 3.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 of Hainan (a)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b)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1011 kg]

3. 海南分布特征(a)水汽,(b)水凝物[亿吨]

图3所示,海南的水汽分布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北部最高,西部最低。

水凝物的分布与降水相类似,2018年和2019年北部和中部地区水凝物总量最丰富,2020年南部和中部地区总水凝物也丰富;水凝物总量最小的区域位于西部地区。与水汽相比,凝结水明显小于水汽1到2个数量级。

5.3. 海南水汽和水凝物更新周期

图4所示,2018年水汽更新周期,4到6天;2019年,中部地区的水汽更新周期相对较快,持续5天,而西部的更新周期慢,持续约10天;2020年,中部、南部和东部地区的水汽更新周期,大约需要6天,而西部地区的更新周期较慢,需要13天。2018年至2020年水凝物的更新周期约为1小时。

(a)

(b)

Figure 4. The update cycle of Hainan (a)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day], (b) Atmospheric Hydrometeors [hour]

4. 海南更新周期(a)水汽[天],(b)水凝物[小时]

6. 海南2018~2020年对比

海南2018~2020年主要特征对比,如下表5

Table 5. Comparison of main features of Hainan from 2018 to 2020

5. 海南2018~2020年主要特征对比

特征量

2018

2019

2020

水汽

北方最多6848.2亿吨,西方最少2389.9亿吨;平均每单位面积,南部地区最大68268.8 mm,中部地区最小61773.5 mm。

北方最多6554.2亿吨,西方最少2232.3亿吨;平均每单位面积,南部地区最大64858.4 mm,西部地区最小58360.3 mm。

北部最多6752.3亿吨,西部最少2325.2亿吨;平均每单位面积,南部最大67776.1 mm,中部最小60675.2 mm。

水汽更新周期

4至6天。

中部更新较快5天,西部较慢10天

中部、南部和东部更新较快6天,西部较慢13天。

水汽凝结效率

约3%,其中最高中部4.0%,最少南部2.8%。

约2.5%,其中最高中部3.6%,最少南部1.8%。

约2%,其中最高中部和南部3.0%,最少西部1.3%。

水汽降水效率

约3%

约2.5%

约2.5%

水凝物

北部和中部较为丰富,分别为243.8和175.9亿吨,西部最小为75.6亿吨;平均每单位面积,中部最大2448.2 mm,南部最小1879.0 mm。

北部和中部较为丰富,分别为175.4和150.9亿吨,西部最小为40.6亿吨;平均每单位面积,中部最大2100.6 mm,西部最小1060.8 mm。

南部和中部较为丰富,分别为147.5和146.2亿吨,西部最小35.3亿吨;平均每单位面积,南部最大2120.7 mm,西部最小923.9 mm。

水凝物更新周期

约1小时

约1小时

约1小时

水凝物降水效率

95%

94%以上

94%以上

总水物质降水效率

2.9%

约2.4%

约2.3%

云水资源总量

北部和中部较为丰富,分别为8.9和8.3亿吨,而西部最小为3.3亿吨;平均每单位面积,中部最大123.7 mm,南部最小74.5 mm。

中部和北部较为丰富,分别为7.5和5.8亿吨,西部最小2.2亿吨;平均每单位面积,中部最大104.3 mm,南部最小51.4 mm。

中部和北部较为丰富,分别为17.0和11.7亿吨,西部最小4.9亿吨;平均每单位面积,中部最大237.0 mm,东部最小112.7 mm。

降水量

平均每单位面积,中部最大2324.5 mm,南部最小1804.5 mm。

平均每单位面积,中部最大1996.3 mm,西部最小1002.1 mm。

平均每单位面积,南部最大2000.5 mm,西部最小796.7 mm。

7. 结语

1. 2018年至2020年,海南年均降水量1783.7毫米,年均水汽总量、年均水凝物总量和年均云水资源总量,分别为22651.0亿吨,639.5亿吨,31.4亿吨。

2. 从2018年到2020年,每个边界的年均水汽和年均水凝物净输入量,分别为−219.0亿吨和−1.3亿吨;水汽和水凝物都从岛内区域通过边界向外流出。

3. 2018年至2020年,海南云水资源总量中北部较为丰富,西部最小;平均每单位面积,中部最大,东南部最小;很大部分云水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4. 2018~2020年海南水汽总量北部最高,西部最低;平均每单位面积,水汽总量南部最大,中西部最小。水汽的凝结效率和降水效率相差不大,为2%至3%。水汽更新周期为5至8天。

5. 2018~2020年海南水凝物总量北中部或中南部较为丰富,西部最小。平均每单位面积,水凝物总量中南部最大,西南部最小;水凝物更新周期约1小时;水凝物降水效率95%。

6. 水凝物的分布与降水分布相类似;与水汽相比,水凝物总量明显小于水汽1至2个数量级,其空间分布不均匀。

基金项目

海南省气象局科研项目:海南云水资源评估技术方法研究(hnqxZC202107)。

参考文献

[1] 李兴宇, 郭学良, 朱江. 中国地区空中云水资源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 大气科学, 2008, 32(5): 1094-1106.
[2] 周毓荃, 蔡淼, 欧建军, 等. 云特征参数与降水相关性的研究[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6): 641-652.
[3] 樊增全, 刘春蓁. 1980-1987年华北地区上空水汽输送特征[J]. 大气科学, 1992, 16(5): 548-555.
[4] 刘国伟, 周仪. 中国大陆上空水汽输送的研究[J]. 水利学报, 1985(11): 1-13.
[5] 杨大生, 王普才. 中国地区夏季6~8月云水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J]. 大气科学, 2012, 36(1): 89-101.
[6] 陈勇航, 黄建平, 陈长和, 等. 西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J]. 高原气象, 2005, 24(6): 905-912.
[7] 周德平, 宫福久, 张淑杰, 等. 辽宁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5): 644-651.
[8] Seo, E. and Liu, G. (2006) Determination of 3D Cloud Ice Water Contents by Combining Multiple Data Sources from Satellite, Ground Radar, and a Numerical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45, 1494-1504.
https://doi.org/10.1175/jam2430.1
[9] 邓伟, 陈海波, 马振升, 等. NCEPFNL全球分析资料的解码及其图形显示[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3): 78-82.
[10] 李葳. NECPFNL资料解码及数据格式转换[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1, 34(1): 63-68.
[11] 张杰, 张强, 田文寿, 等. 祁连山区云光学特征的遥感反演与云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分析[J]. 冰川冻土, 2006, 28(5): 722-727.
[12] Rossow, W.B. and Schiffer, R.A. (1991) ISCCP Cloud Data Product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72, 2-20.
https://doi.org/10.1175/1520-0477(1991)072<0002:icdp>2.0.co;2
[13] Stephens, G.L., Vane, D.G., Tanelli, S., Im, E., Durden, S., Rokey, M., et al. (2008) Cloudsat Mission: Performance and Early Science after the First Year of Opera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13, D00A18.
https://doi.org/10.1029/2008jd009982
[14] 周毓荃, 欧建军. 利用探空数据分析云垂直结构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 气象, 2010, 36(11): 50-58.
[15] 蔡淼, 周毓荃, 欧建军, 等. 三维云场分布诊断方法的研究[J]. 高原气象, 2015, 34(5): 1330-1334.
[16] 蔡淼. 中国空中云水资源和降水效率的评估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
[17] 黄巧明, 黄光瑞, 黄彦彬, 等. 海南2015年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应用的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7, 6(3): 15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