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法在文科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为例
An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estionnaire in Master of Arts Degree Thesis—Taking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as an Example
摘要: 问卷调查法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近四年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使用问卷调查法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在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调查过程等数据收集方面以及数据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调查问卷使用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调查问卷使用规范,针对学界、学校和导师、学生等多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Abstract: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master’s degree thesis of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use of questionnaire in the thesis of master’s degree i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n the past four years, the problems in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such as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process of the questionnaire a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use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use norms of the questionnaire, in view of academic circles, schools, tutors and students,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文章引用:王水, 赵建军. 问卷调查法在文科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9): 962-96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91756

1. 引言

随着新文科理念在国内高等教育界的逐渐普及,文理交叉和结合的研究进路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尤其是在研究方法方面,传统的文科专业越来越强调定量研究方法的使用。学术界的这一发展趋势也会影响到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尤其是会体现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当中。

问卷调查是一种以问卷为工具,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1], p. 1)。问卷调查方法在研究生的研究和论文写作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正确、合理地使用该方法对研究生的培养以及论文写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然而,问卷调查法的使用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到论文的整体质量。田鲁丁(2014)以2010~2012年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630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的论文作为分析对象,找出问卷调查法在应用时出现的比较普遍的六个问题:问卷答案逻辑不全、问卷答案不互斥、问卷答案偏态、信度检验不规范、效度检验不规范、统计方法过于简单[2]。潘英桃(2016)按照问卷调查法的实施次序依次从:设计、调查过程中、数据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3], pp. 57-59+114)。杨瑞勋(2020)对近3年问卷调查法在教育类硕博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应用情况分析发现,应用错位化、问卷设计粗糙化、研究方案形式化、网络调查依赖化等问题较严重([4], pp. 6-10+28)。冯桂华(2021)提出了运用了问卷调查法的论文在问卷格式、题目设计、调查过程、效度检验四个方面的常见问题,之后提出建议([5], pp. 91-95)。赵东芹(2022)通过对30篇涉及问卷调查法的学科教学(生物)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提出六个主要问题:调查缺乏针对性、主观有偏重,缺乏科学性、信度与效度检验不全面、统计分析方法不可靠、统计结果呈现效果差、统计结果的解释分析不到位,并且提出了相应建议([6], pp. 185-188)。路锦怡等(2024)选取了图书馆学领域内的9种核心期刊作为考察对象,细致分析了这些期刊在过去五年间所发表的共计345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的研究文章,研究发现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较低且对于信效度检验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7]。上述研究清楚地揭示出问卷调查法在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图书馆学及学科教学等学科领域的硕士论文的使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本研究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近四年(2019~2022)共1811篇硕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浏览,筛选出运用了问卷调查法的376篇论文进行分析,归纳论文中问卷调查法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使用规范,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对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2. 问卷调查法的应用现状

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开始更加注重定量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应用。问卷调查法因其能够系统地、直接地收集大量数据,成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者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语言信息,了解语言现象的使用情况,为语言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位论文较关注社会热点语言现象,如语言景观、流行词语、各地方言、教材使用等问题,以及汉语的常用表达结构等。近几年,问卷调查法在论文中使用的比例以及调查实施方式的具体应用情况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采取问卷调查法的论文比例受疫情影响下降

通过对2019~2022年完成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的1811篇论文进行筛选统计,发现采取问卷调查的论文比重有波动,尤其是在疫情之后,数量逐年减少(见表1)。

Table 1. The proportion of master’s thesis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in the last four years

1. 最近四年采用调查问卷法的硕士毕业论文比例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论文总数(篇)

693

335

423

360

问卷调查法的论文数(篇)

111

110

104

51

问卷调查法论文所占比例

16.02%

32.84%

24.59%

14.17%

表1可以看出,采用问卷调查法的硕士学位论文比例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20年较2019年,问卷调查法的使用比例增加了一倍,可见该方法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越来越受欢迎。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通过社会调查能够得到丰富的语料以及更加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促进语言研究。但是之后该比例却逐步降低,从2020年的32.84%到2022年的14.17%,减少了18.67%,其中的原因在于新冠疫情的干扰,论文问卷的实施多在论文撰写前期完成,学生多在论文完成的前一年便完成了问卷调查的实施,但是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爆发,各地开始进行封控,严重影响了问卷调查的进行,自2021年起,运用问卷调查法的论文数量开始下降,而2020年的毕业论文多在2019年已经完成了问卷调查的实施,因此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小。

2.2. 调查实施方式逐步趋向网络化

按照调查实施方式的不同,采取问卷调查法的论文除未明确说明调查实施方式的111篇论文外,剩余的265篇论文可分为线上调查、线下调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三种方式。线上调查借助问卷星、腾讯问卷、微信等网络平台;线下调查有作者亲自前往现场讲解问卷,也有派遣调查员前往;线上调查与线下调查相结合则根据国家政策、地理条件、所需时间与金钱等针对不同调查对象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这三种调查实施方式的论文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明确看出,近年来线上调查的比例逐年增加,从2019年的10.81%上升到2022年的49.02%,与之相反,线下调查的比例逐年减少。通过网络进行线上调查运作起来比较容易,不仅在调查过程中节省人力物力、解除时空的限制,而且便于在调查完成后进行数据处理,尤其是在当时疫情的形势之下,更是可以保障问卷调查顺利进行的有效方式。当然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调查对象的局限性、调查结果的有效性等等。但是,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线上调查是大势所趋,其更有助于今后问卷调查的开展。

Table 2. The proportion of the three survey implementation methods in the paper

2. 论文中三种调查实施方式所占比例

线上调查

线下调查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2019年

10.81%

46.85%

13.51%

2020年

21.82%

32.73%

6.36%

2021年

45.19%

23.08%

11.54%

2022年

49.02%

11.76%

9.80%

3. 问卷调查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376篇使用了问卷调查法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查阅和分析,发现大量论文在问卷的结构、设计、调查过程、数据分析等方面存在问题,只有少量论文的问卷设计质量比较高、问卷调查过程比较规范。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影响了问卷调查法的应用效果,也限制了定量研究方法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发展。

3.1. 调查问卷的结构不完整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总结,一套比较固定的问卷调查结构框架逐渐形成。一般情况下,调查问卷一般由下列内容组成:封面信(卷首语)、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当前论文中的调查问卷结构主要在封面信和指导语两个方面不够完善问卷结构不完整的具体情况见表3

Table 3. The proportion of incomplete structure of the questionnaire

3. 调查问卷的结构不完整比例

论文数(篇)

论文所占比例

未呈现调查问卷

59

15.69%

缺少封面信

75

19.95%

缺少指导语

15

3.99%

缺少封面信和指导语

11

2.93%

表3可见,存在调查问卷结构不完整的论文共计有101篇,约占26.86%,缺少封面信或卷首语会让被调查者在填写问卷时产生诸多疑惑,甚至内心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调查问卷的填写效果。虽然封面信和指导语都没有涉及具体问题,但它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手段,可以让受访对象明白问卷调查的含义和意图,并能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配合;缺乏这一环节,不但会使受访对象感到失去应有的尊敬,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对调查问题的理解程度,使他们无法进行有效的配合,从而影响调查的结果。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不严谨

问卷中问题和答案的各种形式及其编制要求是问卷设计工作中最具体、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在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时,提什么样的问题、给什么样的答案都十分关键,一字之差就可能影响被调查者的选择,关系到整个调查问卷的有效性。针对样本中的问卷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问题具有模糊性、倾向性;答案设计不穷尽或不互斥、量化处理不够等。

1. 问题具有模糊性

问题具有模糊性是问卷设计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本文研究的376篇论文中就有204篇存在问卷的问题设计模糊,所占比例高达54.26%。常常因为语言表述不清晰、不明确、不简洁、不通顺,使用的词语具有多重含义等导致问题指示不明确,被调查者填写时容易产生歧义。此类问题在调查问卷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您平时会注意道路两侧的路牌、广告牌、店铺招牌等有文字的标识吗?”这个问题会给被调查者带来困惑,问题究竟是想问路牌、广告牌还是店铺招牌呢?如果只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文字标识有所注意该如何选择呢?

2. 问题具有倾向性

问卷中所提问题应该是中性的,这样才能得到客观的被调查者信息,从而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然而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中,有186篇论文中的问卷问题具有倾向性,约占49.47%。这些问题隐含了调查者的主观想法,在无形中对被调查者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诱导,这样得到的答案缺乏客观性。如“有人认为西安话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西安生活一定要使用西安方言。您认为呢?”对于这种提问方式,被调查者很容易受到诱导,从而选择和题目一致的肯定回答。

3. 答案设计不穷尽、不互斥

答案的设计工作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首先要确定所有可能的答案,然后对其进行严格的归类,也就是穷尽与互斥。本文研究的376篇论文中有220篇论文存在问卷答案设计不穷尽、不互斥的问题,约占58.51%。

答案的穷尽性是指在回答中包含了各种可能的情形,而调查者在设计时许多问题答案都是不明确的、不具体的,难免出现答案不穷尽的情况。如“您学汉语多长时间了?A. 1~2年;B. 2~3年;C. 3~4年;D. 5年及以上”四个答案中缺少汉语学习时间在一年以下的选项。

答案的互斥性意味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能相互重叠,也不能相互包容。对于每一位受访者而言,只有一种回答可以与其所处的情形相符,而当可以在同一问题中同时选取两种及以上的答案,则该问题的回答就不互斥。如“年龄( ) A. 20岁以下;B. 20~25岁;C. 25~30岁;D. 30岁以上。”B和C两个选项均包含25岁,若被调查者年龄恰好为25岁,便有两个答案可选。

4. 答案量化处理不够

有些问卷问题的答案为“经常”、“偶尔”、“有时”、“较好”、“比较赞同”等用来表示程度、频率的词语,并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每个被调查者的参考框架是不一样的,这样得到的结果并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因此需要对这些含糊的答案进行数量上的量化。如“您经常使用汉语吗?A. 经常;B. 偶尔;C. 从不。”对于一个被调查者来说每周使用三小时汉语就算“经常”,而另一个被调查者却可能认为每天使用三小时汉语才是“经常”。研究的论文中有130篇论文问卷答案存在量化处理不够问题,约占34.58%。

3.3. 调查过程随意化

问卷调查是一种科学的定量研究方式,若在调查实施时不严谨、太随便,便失去了其科学性,使研究成果失去价值。在调查过程方面,有些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表现出调查过程随意、调查样本数量不足等问题。

在本文所分析的论文中,有81篇论文没有对问卷调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而在其余294篇介绍了问卷调查过程的论文中,仅有50篇论文有预调查环节,占17.01%。预调查就是小规模的“仿真”调查,有助于提前掌握调查结果,尽早地找出研究设计和测量工具的不足之处,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如秦雪美(2019)为保证问卷问题和题量的可接受性,问卷设计出来之后,在20个受调查者中进行了试测,针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对问卷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使问卷贴合调查目的[8]。然而绝大多数的问卷调查都没有预调查环节,比例高达82.99%,体现了本专业学生对预调查的重视度不够。

在调查对象的数量方面,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的情况。有学者指出,当前社科类性质的研究样本数量绝对规模应当以200个为最低要求([9], pp. 74-79),研究对象数目偏低或研究范围狭窄的调查研究,会让调查结果缺少代表性与可信度。本文研究的376篇使用了问卷调查法的论文中,除有15篇没有明确报告研究所使用的有效问卷数量外,剩下的论文中的使用情况如图1

Figure 1. Bar chart of the number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1. 有效问卷数量柱形图

图1能充分展现本专业毕业论文中有效问卷数量大多集中在200份问卷以下,虽然每一个调查不必严格遵守至少200份有效问卷的数量,具体研究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应尽量扩大调查规模,尤其是语言研究更需要大规模的数据进行佐证,调查人员应该考虑调查的样本量对调查结果有效性的影响。

3.4. 数据分析简单化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并尽可能地利用所得到的数据,总结出更有意义的结论。通过对376篇运用问卷调查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数据分析方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1. 缺乏信度、效度检验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是衡量问卷是否精确的重要指标。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试的稳定性,效度(Validity)是指测试的正确性([10], pp. 69+73)。信度检验指的是对调查问卷的可信度进行检验的方法,常见的信度检验方法有折半信度检验、复本信度检验、重测信度检验等。效度检验指的是对调查问卷的有效程度进行的检验,常见的检验方法有结构效度检验、准则效度检验、内容效度检验等。本文所研究的论文中信度、效度的检验情况可见表4

Table 4.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 of the questionnaire

4. 调查问卷信度、效度检验情况

论文数(篇)

论文所占比例

具有信度和效度检验

26

6.91%

只有信度检验

15

3.99%

只有效度检验

4

1.06%

缺少信度和效度检验

332

88.30%

从目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问卷情况来看,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测工作十分不理想。在调查问卷设计后不进行信度和效度测试,直接投入到正式调查,尤其是关于偏误问题的研究,不少研究者都采用使用试题替代问卷调查,通过正误的选择来判定被调查者是否出现了偏误,从而影响了问卷的科学性。

2. 统计分析方法不合理

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要进行分类,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无效问卷,并将其编号、记录下来,然后利用SPSS等软件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将调查问卷的结果直观地展现在论文中,为研究内容提供可靠的数据。本文研究的论文主要存在统计结果呈现效果差和统计结果的解释分析不到位两个问题。

论文中图表呈现效果不理想,有的直接复制粘贴软件的分析结果,导致论文篇幅冗长,有的表格设计复杂、清晰度差等。这样的论文有112篇,占比约为29.79%。

对统计结果进行合理地解释是判断文章是否可靠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研究结论。目前近四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在这一领域仍存在问题的有105篇,约占27.93%。很多论文分析时只是对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进行简单罗列,对数据进行粗浅分析,缺乏交叉分析,忽略了题目与题目之间的关系等深层次分析,比如在数据研究时忽略了一些变量(如性别、年龄、职业、HSK等级)对问卷中其他变量的影响,缺乏相关分析、衍生变量分析,从而造成了论文的数据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4. 建议

造成上述调查问卷的结构不完整、设计不严谨、调查过程随意化、数据分析简单化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调查者对问卷调查方面的知识学习不足、调查态度松懈、调查程序不规范等。针对以上问题,从学界、学校与导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促进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生调查能力和论文质量的提升。

4.1. 学界应重视对问卷调查法的应用

问卷调查法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有很大帮助,该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语料和数据支持,还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语言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应当引起学界的重视。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分享最新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借此迅速传播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促进知识共享,增强问卷规范意识。本专业毕业论文使用问卷调查法的论文不在少数,本文只对近四年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其他论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仅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其他文科专业同样应当高度重视问卷调查法的使用,可以考虑制定问卷调查的标准化指南或模板,为研究者提供参考,降低初学者犯错率,提高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文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同时也会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4.2. 学校和导师应严格把关

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的硕士学位论文,需要在专业培训和督查审核方面提高重视,学校与导师在提升问卷调查法的实施能力与技术可行性方面展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确保了问卷调查法在执行过程中的高效性与科学性。

学校方面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培训形式。除了定期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和选修课,还应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教学资源,如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案例。在课程内容上,除了基础的问卷调查法知识,还应涵盖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以及结果解读等全链条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并掌握调查与分析的精髓。同时也可以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实践案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学习体验。专家讲座不仅能传播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在学术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掌握了问卷调查的理论方法后,学校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实践平台、反馈机制等方法,持续跟踪与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让学生尝试问卷调查的制定并进行预调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推动问卷调查法在文科研究中的规范化应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此外,学校还应成立专业的评审小组,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进行严格审核。这不仅能够确保论文的学术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严谨性。对于不合格的论文,评审小组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退回修改,督促学生改正不足之处,以达到更高的学术标准。

导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对于使用问卷调查法的学生,导师应认真审核调查问卷,定期与其沟通,了解研究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

4.3. 学生应主动对问卷调查法进行学习

调查者是制定问卷的主体,是实现问卷调查规范化的最可行者。调查者要重视积累科研基本素养,对专业知识、科研知识进行认真、系统地学习,熟悉其基本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等。学生应认识到问卷调查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重视问卷调查法的使用,在使用该方法之前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注意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理论知识,丰富和拓展调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讲座、课程,阅读相关书籍、文献,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出现问题及时修正,真正掌握问卷调查使用规范。

5. 结语

问卷调查法由于其高效、客观、经济等优点,是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随着新文科理念的普及和定量研究方法的重视,问卷调查法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近年虽受疫情的影响其使用情况不容乐观,但也有效促进了线上调查的发展。当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对于问卷调查法的使用还存在调查问卷结构不完整、问卷设计不严谨、调查过程随意化、数据分析简单化等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直接削弱了论文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导致论文质量的下降。因此,在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中,需要对问卷调查法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学界、学校和导师、学生的多方努力,共同提高问卷调查法在文科硕士学位论文中的使用效果,推动定量研究方法在文科专业研究中的应用,为提升文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风笑天. 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M]. 第2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1.
[2] 田鲁丁. 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问卷调查法应用情况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 2014.
[3] 潘英桃. 问卷调查法在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运用及提升措施[J]. 高教论坛, 2016(9): 57-59, 114.
[4] 杨瑞勋. 问卷调查法在教育研究应用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以教育类硕博毕业论文为例[J]. 现代教育科学, 2020(5): 6-10, 28.
[5] 冯桂华, 金剑玮. 问卷调查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应用分析——以近五年重庆市高校论文为例[J]. 现代语文, 2021(5): 91-95.
[6] 赵东芹, 吴亚坤. 学科教学(生物)学位硕士论文调查问卷使用——基于2018-2020年CSSCI源学位论文的质性分析[J]. 高教学刊, 2022, 8(17): 185-188.
[7] 路锦怡, 徐建华, 孙宣. 问卷调查法的设计与实施及其在图书馆学领域的规范应用[J]. 图书情报工作, 2024, 68(11): 3-13.
[8] 秦雪美. 《欢乐喜剧人》幽默语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9] 钟柏昌, 李艺. 问卷调查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状况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12, 18(6): 74-79.
[10] 佟立纯, 李四化.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应用[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