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其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对提升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国家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专业认证到课程标准的制定,再到各项教育行动计划的推出,体现了国家全方位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决心。然而,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往往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对职业实践性和专业性的培养关注不足。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确保了知识的系统性,却可能忽视了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士所需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这种偏颇导致了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之间的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界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1]。
“对分课堂”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这一模式基于心理学原理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实际,将课堂时间平等地分配给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通过讲授、内化、讨论三个阶段来平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对分课堂”模式的引入,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通过实践讨论环节,加强了他们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并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更加自信和高效地开展工作。“136”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其核心包含一个核心理念、三个教学阶段和六个基本步骤。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教师则担任指导者和助手的角色,助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三个教学阶段分别是感知阶段、领悟阶段和应用阶段,通过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以及练习反馈等环节,逐步深化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六个基本步骤,即问题展示、教师精讲、独学内化、组学深化、小组展示和检测反馈,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该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知识。在实践中,“136”教学模式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适时调整改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加强课堂管理与组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如此,该模式方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科与年级的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而“对分课堂”引领下的“136”教学模式,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用于教师讲授,一半用于学生讨论交流。这种模式契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同时,该模式也符合“认知负荷理论”的原则,通过合理的时间分配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提高其学习效率与质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该模式尤为适用,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2]。因此,“对分课堂”引领下的“136”教学模式,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3]。
2. “对分课堂”的内涵和特征
2.1. “对分课堂”的内涵
“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的诞生背景是我国新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不足。那么,什么是“对分课堂”呢?它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Presentation (讲授)、Assimilation (内化吸收)和Discussion (讨论)。首先,教师会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我们称之为“Presentation”。接下来,学生需要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内化吸收,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称之为“Assimilation”。最后,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交流,这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称之为“Discussion”。在“对分课堂”中,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由这三个环节构成。这种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就在于,它将课堂教学时间进行了对分。具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时间被一分为二,一半时间分给了教师,由教师来进行知识讲解;另一半时间则分给了学生,由学生来进行讨论。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后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他们可以更好地准备自己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以便在讨论环节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
“对分课堂”的内涵,实际上远不止其表面的“一半一半”的分配。它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革新[4],一种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及一种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尊重。
1) “对分课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然而,“对分课堂”却打破了这一局面,将课堂时间的一半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思考和讨论。这种转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让他们更深入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 “对分课堂”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然而,“对分课堂”却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发挥特长的舞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
3) “对分课堂”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则只是知识的接受者。然而,“对分课堂”却打破了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指导和帮助。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和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5]。
4) “对分课堂”还强调了知识的内化与应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和理解知识,而缺乏将其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然而,“对分课堂”却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方式,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内化。同时,学生还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对分课堂”的特征
“对分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以其独到的教学方法和深刻的教学理念著称,它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学生之间的深入交流,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解析“对分课堂”的几个主要特点:
1) 学生的主动参与
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接收者,而是转变为课堂的积极主体。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讨论,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6]。
2) 分组学习与讨论
“对分课堂”经常运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见解,进行思想上的碰撞。通过这种相互学习和启发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小组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视角下思考问题,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3) 教师的引导与点拨
在“对分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要转变,他们不再是单纯的knowledge imparters,而是变成了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精心策划课堂内容,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关键时刻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启示,确保学生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4) 及时反馈与调整
“对分课堂”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实时反馈和动态调整。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对分课堂”也鼓励学生通过课堂表现和自我反思,实时调整个人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 注重实践与应用
“对分课堂”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教师会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和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实际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也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3. “对分课堂”的优势和创新
3.1. “对分课堂”的优势
除了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的单方面知识传递,“对分课堂”模式的出现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7]。其优势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革新上,更在于其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参与度。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对分课堂”模式的几个显著优势。
1) “对分课堂”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时间用于知识的讲授和引导,剩余时间则留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这种安排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对分课堂”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传统课堂中,由于时间和人数的限制,教师往往难以与每个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而在“对分课堂”中,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得教师能够更加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学生之间的讨论也能够激发新的思考火花,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3) “对分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4) “对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参与和互动机会,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同时,小组讨论的形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这种优势在需要大量记忆和理解的学科中尤为明显[8]。
3.2. “对分课堂”的创新主要表现
1) “对分课堂”颠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接收。然而,“对分课堂”提倡的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而学生则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同构建。
2) “对分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依赖教师的讲解,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对分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基础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对分课堂”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在小组讨论和课堂交流中,学生需要与同伴进行紧密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4) “对分课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9]。而在“对分课堂”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4. “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4.1. “136”教学模式
“136”教学模式(表1),以“对分课堂”理念为基石,在课堂改革的浪潮中崭露头角。该模式的教学流程精心划分为六个环节,依次为:问题展示、教师精讲、独学内化、组学深化、小组展示以及检测反馈。
Table 1. Overview of the “136” teaching mode
表1. “136”教学模式概览
环节编号 |
环节名称 |
描述 |
目标 |
所需材料 |
预期成果 |
1 |
问题展示 |
教师引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挑战。 |
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
多媒体展示设备、问题卡片 |
学生对问题有基本认识和兴趣 |
2 |
教师精讲 |
教师提供基础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
确保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点。 |
教材、PPT、黑板 |
学生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 |
3 |
独学内化 |
学生独立学习和消化教师讲授的知识。 |
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内化知识。 |
课堂笔记、教材、在线资源 |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应用知识 |
4 |
组学深化 |
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和解决方案。 |
通过合作学习深化理解。 |
小组讨论区、讨论指导问题 |
小组成员能够共同解决问题 |
5 |
小组展示 |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 |
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
展示板、多媒体设备 |
学生能够清晰展示小组观点 |
6 |
检测反馈 |
教师通过测验、考试等方式检测学生理解程度,并提供反馈。 |
评估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 |
测验试卷、反馈表 |
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获得教学反馈 |
1) 问题展示:作为教学模式的起始环节,教师巧妙地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挑战,瞬间点燃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这一问题通常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可能是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或任务,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
2) 教师精讲:随后进入教师精讲阶段,教师为学生呈现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助其深入理解并解答问题展示中提出的疑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传授重要知识点,确保讲解内容精炼而富有启发性。
3) 独学内化:在教师精讲结束后,学生进入独学内化阶段。他们独立学习、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借助课堂笔记、教材、在线资源等工具,深入研究相关主题,为解答问题展示中的疑问做好准备。
4) 组学深化:在组学深化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入探讨与研究。他们互相交流观点、探讨解决方案,共同深入学习课程内容。这一过程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使他们能够从彼此的经验中汲取养分。
5) 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环节是“136”教学模式的亮点之一。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与解决方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可视化的展示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6) 检测反馈:最后,检测反馈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教师通过测验、考试、评估小组展示等方式,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学习与表现。
4.2.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136”教学过程
“1”个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这与“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3”个教学阶段:在“对分课堂”中,教学过程被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交流三个阶段。而在“136”教学中,教学过程被分为感知、领悟和应用三个阶段。可以看出,“136”教学在“对分课堂”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应用,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6”个基本步骤:在“对分课堂”中,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交流三个环节。而在“136”教学中,教学过程则被细化为六个基本步骤(表2),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小组展示、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和练习巩固。可以看出,“136”教学在“对分课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同时也加强了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作用。
Table 2. Overview of the six basic steps
表2. 六个基本步骤概览
步骤编号 |
步骤名称 |
具体活动 |
实践过程 |
目标 |
所需材料 |
预期学习成果 |
1 |
学生自主学习 |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独立阅读教材或观看教学视频。 |
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准备课堂讨论。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
教材、学习指导、视频资源 |
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理解 |
2 |
组内交流 |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和疑问。 |
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困惑。 |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
小组讨论时间 |
小组成员能够相互理解和启发 |
3 |
小组展示 |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
小组代表总结讨论内容,向全班展示。 |
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共享学习成果。 |
展示板、多媒体设备 |
学生能够清晰展示小组观点 |
4 |
合作探究 |
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共同探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问题解决指导、小组任务 |
学生能够共同解决复杂问题 |
5 |
教师适时点拨 |
教师在学生讨论和探究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反馈。 |
教师根据学生表现,适时提出问题或建议,引导思考。 |
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
教学指导、反馈表 |
学生获得及时反馈和指导 |
6 |
练习巩固 |
学生通过练习题和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练习题、作业任务 |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知识 |
“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表3)的实践过程如下:
1) 感知阶段:课堂开始时,教师运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内容和目标。学生依据教师的问题,开展自主学习与深度思考,初步把握课堂精髓。
2) 讲授阶段:紧随感知阶段,教师进入讲授环节,对课堂内容展开详尽解读与深入剖析。在此阶段,教师致力于构建知识体系,突出重难点,助力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
3) 内化吸收阶段:讲授之后,学生迎来内化吸收阶段。学生需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通过研读教材、整理笔记、查阅参考书等途径,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与整合,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4) 组内交流阶段:内化吸收之后,学生进入组内交流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分组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各自见解与心得,共同研讨课堂内容。通过组内交流,学生的理解得以深化,合作与沟通能力得以锻炼。
5) 小组展示阶段:组内交流后,学生进入小组展示阶段。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小组展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信与表达能力,更让全班共享学习成果,促进知识共享与交流。
6) 合作探究阶段:小组展示之后,学生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全班学生共同参与,针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此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增强班级凝聚力。
7) 教师适时点拨阶段: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与指导。通过提问、引导思考、纠正错误等方式,教师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巩固知识。同时,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8) 练习巩固阶段:课堂尾声,学生进入练习巩固阶段。通过完成练习题目、作业等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应用。练习巩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Table 3. Overview of the practice process of “136”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divided classroom”
表3. “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概览
阶段编号 |
阶段名称 |
活动描述 |
目标 |
所需材料 |
预期成果 |
1 |
感知阶段 |
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初步了解课堂内容和目标。 |
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习目标。 |
问题卡片、多媒体设备 |
学生对课堂内容有基本认识 |
2 |
讲授阶段 |
教师详细讲解和分析课堂内容,搭建知识体系。 |
确保学生理解核心概念。 |
教材、PPT、黑板 |
学生理解课堂重点和难点 |
3 |
内化吸收阶段 |
学生独立消化、吸收讲授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
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
教材、笔记本、参考书 |
学生能够整合和应用知识 |
4 |
组内交流阶段 |
小组内成员分享思考和心得,共同探讨课堂内容。 |
培养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小组讨论区、记录工具 |
学生能共享观点和解决方案 |
5 |
小组展示阶段 |
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
提升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
展示板、多媒体设备 |
学生能够清晰展示小组成果 |
6 |
合作探究阶段 |
全班共同解决挑战性问题,增强班级凝聚力。 |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探究问题、小组任务 |
学生能够共同解决问题 |
7 |
教师点拨阶段 |
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
加强教师指导,促进学生学习。 |
教学指导、反馈表 |
学生获得个性化指导 |
8 |
练习巩固阶段 |
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 |
练习题、作业任务 |
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知识 |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积极探索所学知识,同时也需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完成作业等。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组织教学活动,同时也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10]。
5. 教学模式应用成效
5.1. 学生学习状态显著改善
“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状态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通过各阶段紧密相连的教学流程,学生被迫保持持续的专注。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学生的自学部分紧密相关,不认真听课将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小组分工任务。这种紧迫感有效遏止了学生走神、玩手机、犯困等现象。在分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资料内容并思考如何表达,无暇分心于课堂无关事务。原本课堂上的干扰因素,如手机,转变成了辅助学习的搜索工具。学生在讲授过程中态度端正,听讲的学生能够及时提出问题并与“同伴教师”交流,消除疑惑[11]。
5.2. 学习成绩整体提高
(a) (b)
注:(a) 询问学生对于现行考核方式(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实操 + 案例分析报告)与原考核方式(笔试)的看法,以评估哪种方式更为合理?(b) 探讨增加创业操作考试是否能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你觉得达到了最初的设想吗?
Figure 1. Excerpt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图1. 问卷调查结果节选
Figure 2. Self-assessment of the knowledge receiving rate
图2. 知识接收率自我评估情况
对参与本课程学习的354名学生进行了学习状况的分析对比。其中,120人采用传统模式授课,244人采用“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授课。通过有效问卷298份(图1),学生对教师讲授、自学内容和“同伴教师”授课的知识接收率进行了自我评估,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教师授课内容听懂率、本组自学内容了解程度、“同伴教师”授课内容听懂率分别为70.20%、71.29%和66.54%,所有内容平均接收率为69.34%。这表明“136”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尤其是作为“同伴教师”的学生,他们对自学内容更为上心,两次教授他人的经历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通过雨课堂考题分数统计,开展“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后,学生答题正确率从71.12%提升到80.27%,提升率为9.15%,客观反映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改善,证明了“对分课堂”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12]。
6. “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对教师带来的挑战
6.1. 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严峻挑战
在“对分课堂”引领下,实施“136”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知识。他们不仅要能娴熟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还要深入洞悉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如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师需要持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进而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
6.2. 对教师组织与管理能力的考验
“对分课堂”与“136”教学模式强调小组讨论和交流,这对教师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更需要教师精细的课堂管理和组织。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讨论规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维护课堂纪律和秩序。这要求教师具备出色的课堂掌控和管理能力,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6.3. 对教学资源的挑战
“对分课堂”与“136”教学模式的推行,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室、教学设备等。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背景下,学校需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例如,增加教室和教学设备的投入,以满足小组讨论和交流的需求;同时,也应加强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的建设,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这需要学校加强教学资源的投入和管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6.4. 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的挑战
“对分课堂”与“136”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普遍面临学习基础和能力薄弱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思考题目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同时,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这需要教师具备强大的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7. 结束语
“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潜力。然而,它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学需求。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进一步完善“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深入研究“对分课堂”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应用效果;探讨如何将“对分课堂”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13] [14]。
在实践中,“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同时,他们也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管理课堂和组织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以便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
通过“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优势和不足。其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不足在于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对分课堂”引领下“136”教学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和挑战。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规划课题(2023SCG154);浙江省“十四五”第一批教学改革项目(No. jg2023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