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育现状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amified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Music Activities
DOI: 10.12677/ae.2024.1491776, PDF, HTML, XML,   
作者: 李霜桑, 姚 露, 肖兰香: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第一幼儿园,广东 佛山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育现状Kindergarten Gamification of Music Activities Educational Status Quo
摘要: 现阶段,有趣的游戏已经成为孩子们了解事物和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作者所在的教研基地内18所公办、集体办、私立园所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思考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具体的建议。
Abstract: Currently, engaging games have emerged as a pivotal means for children to explore the world and acquire knowledge. This study focuses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from 18 public, collectively-run,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within the author’s educational research base. Utilizing bot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we delve in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gamification in kindergarten music teaching activities. By examining the issues that arise within these activities, we aim to analyze their underlying causes and subsequently propose targeted strategies an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文章引用:李霜桑, 姚露, 肖兰香.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育现状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9): 1103-111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91776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十九世纪,随着经典博弈理论的成熟,我们开始重视和认识到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伴随着20世纪现代博弈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观察幼儿游戏现象。在2012年出版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鼓励教师在进行活动时要充分了解幼儿的特殊情况,以体验游戏和生活为主。音乐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技巧性,表达与内容之间的抽象性非常高。我们要结合游戏的元素和特点,并根据音乐组织游戏,充分让教学游戏填补幼儿与音乐之间的空白,让幼儿学会用身体、心灵感受音乐[1]。本文通过对相关主题的分析,探讨音乐活动游戏的技巧,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音乐活动,促进游戏发展。同时,将博弈论的精神融入音乐活动实践中,为18所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开展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的质量。

1.2. 研究意义

一方面,通过分析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实际性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游戏的水平。另一方面,本文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幼儿园为例,通过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找出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育的对策,为幼儿教师的提供借鉴和参考。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康德是将艺术与游戏联系起来的第一人,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游戏活动的性质与艺术活动的性质是相同的,并且艺术活动是自由而有趣的[2]。康德用游戏的概念来解释艺术活动的本质,席勒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博弈论,从而游戏的发展伴随着艺术的发展[3]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教育理念是“音乐是律动的艺术,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运动,产生律动,表达情绪”,主要是通过体态律动和即兴创作。一方面,他认为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但也要以幼儿的自身积极参与为实施基础;另一方面,要学会用身体的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De gross强调,幼儿参加音乐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用肢体表现节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其注意力和记忆力。所以针对幼儿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音乐游戏,把表演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4]

1.3.2. 国内研究现状

陈淑琴认为,音乐教学活动应该包括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游戏化的重要性在于丰富音乐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似乎在“玩耍”,他们可以全面投入到音乐活动当中,通过声音、肢体等各种方式感受音乐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也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徐卓雅致力研究“一个有趣适应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她认为组织音乐活动时,能够让幼儿从内心的感受到快乐,并能够体验到自己创造的成就感,这样才是做到了把游戏融入音乐当中。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意义在于人的整个生命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2. 音乐活动游戏化教育概述

2.1. 音乐活动游戏化教育意义

在这些不同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会无意识地感受到音乐。他们看起来总是很高兴,会忍不住学会唱歌,并自觉地参与活动。比如在环境中生动而快乐的经历唤醒了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这是一种充满音乐情感和意象的艺术特征。将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幼儿不仅在愉悦的氛围下锻炼了生活技能,还提高了学习效果,使学习过程轻松愉快,幼儿期重视并坚持,可以增强审美意识和审美意识[5]

2.2. 游戏化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一是帮助幼儿提高音乐水平。幼儿跟着音乐的旋律,在音乐游戏中感受不同类型音乐所引起的情感,运用自己的知识创作出有趣的音乐。

二是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最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他认为美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实践和体验。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是实践和体验的最佳方式,幼儿能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增强审美能力。此外,幼儿还可以在音乐游戏中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锻炼协调力、创造性思维及社交能力等,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5]

2.3. 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教育在幼儿园中的作用

根据幼儿音乐发展过程的本质,幼儿园音乐活动应从幼儿的情感系统入手,让幼儿通过游戏创造快乐的情感,在快乐、逐渐发展的情感的引导下学习音乐。此外,音乐活动的重点是给予了幼儿轻松愉快的体验,从活动内容到活动形式,都是有趣的、多变的、灵活的,使音乐课程具有游戏化的外观[6]

3.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教育的问卷设计与调查

3.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研究者所在教研基地18所园所的在职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2间公办幼儿园、4间集体办幼儿园、12间民办幼儿园。为了样本具有代表性,选取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1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07份,有效率98.5%。其中,1~3年教龄幼儿教师占21%。4~6年教龄幼儿教师占30%。7年以上幼儿教师占49%。具备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经历幼儿教师100%。

3.2. 问卷设计的方法

3.2.1. 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教研基地内不同办园性质和级别的18所幼儿园中,不同教龄的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设计统一的问卷,共发放210份问卷,回收21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207份,有效回收率为98.5%。

3.2.2. 访谈法

在数据收集中,访谈了公办3名、集体办2名、民办5名,共10名在职幼儿园教师。访谈主要包括幼儿园老师对音乐教学价值的认识、音乐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具体的实施步骤、活动形式有哪些、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和困惑。

3.3.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3.1.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教育的目标

任何教学活动目标的设定均具备三个维度,首先需要明晰游戏活动的目标,因为活动的目标与游戏化教学紧密相连。在确定音乐活动的目标时,通过问卷询问:“游戏音乐活动的目标是否明确?”。由图1能够得知,61.9%的教师给出的答案为很明确,27.1%的教师的答案是比较明确,仅有11%的教师认为自身的答案是不明确的。这显示出在音乐活动的游戏设计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像是活动目标设定得不合理以及不清晰。

Figure 1. The goal when designing music activities for gamification

1. 设计音乐活动游戏化时的目标

问卷中问到:“在幼儿园活动中,音乐活动游戏的目的是什么?”由图2可知,34.2%的教师觉得音乐活动是为了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36.6%的教师认为是为了提升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20%的教师认为音乐游戏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音乐的兴趣,9.2%的教师则觉得幼儿需要掌握音乐技能。总体来说,仅有 20%的教师认为音乐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这项调查能够看出,教师对于音乐活动的游戏目的在整体上的认识仍有所欠缺。教师更倾向于对幼儿音乐能力和音乐技能进行训练和认知,却忽略了幼儿对音乐兴趣的培养习惯。

Figure 2. The purpose of gamification music activities

2. 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目的

3.3.2.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教育的内容

在音乐活动的游戏化进程中,内容的选取极为关键。活动的内容属于游戏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活动内容的选择会直接左右幼儿的兴趣,音乐游戏的新颖程度会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参与程度。针对问题“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形式有哪些?”图3表明,50.4%的教师给出的答案是以唱歌的形式开展音乐游戏,11.4%的教师选择组织韵律节奏游戏,6.6%的教师通过欣赏音乐的形式来组织音乐游戏,11.6%的教师选择打击乐游戏。

Figure 3. Gamified form of music activities

3. 音乐活动游戏化形式

问卷询问:“当开展音乐游戏活动时,游戏歌曲怎样选择?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由图4能够看出,78.5%的教师的答案源于“教师参考书”,这意味着,参考书是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所选取的主要途径,13.5%的教师会选择课外当下流行的网络歌曲,仅有8%的教师把动画歌曲当作游戏活动的主要方式。从这份调查问卷中能够发觉,大部分教师在选择音乐活动歌曲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范围极为狭窄,所采用的选择方法也颇为常见,并未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爱好来进行选择。

Figure 4. Game song sources for gamification of music activities

4. 音乐活动游戏化时游戏歌曲来源

问卷询问:“在为音乐活动挑选游戏内容歌曲时,教师是否会顾及幼儿的兴趣?”从图5能够发现,45.2%的教师选择不会,37.6%的教师选择偶尔会,甚至有10.9%的教师一般不会,而仅有6.3%的教师表示会考虑幼儿的兴趣。从这些数据能够看出,极少有教师会依照幼儿的兴趣去改变幼儿园原本已经设定好的“意愿”,既未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爱好,也缺乏灵活应变、因材施教的能力,这致使在选择音乐活动素材时盲目随意,并且缺乏整体性、规范性与科学性。

Figure 5. Do you consider the interests of young children when choosing gamified music songs

5. 选择游戏化音乐歌曲时是否考虑幼儿的兴趣

4.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活动目标不合理

活动目标缺少科学性。幼儿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成长水平,以知识和实践为重点。然而,教师对儿童发展水平的理解完全是基于日常观察和教育经验,基于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

活动目标缺乏整体性,幼儿园教师必须先按一般顺序确定活动目标,然后再按降序排列。首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制定总体目标,并逐步完善这些目标。

活动目标操作性较差。音乐课程游戏化的目标应该是享受快乐的音乐过程,而不是结果。活动目标的真正表达是“理解音乐内容”“善于情感表达”“提高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类似的表达。不可过分强调结果,忽视幼儿的学习过程,导致幼儿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不自觉地发展加强教育的能力[7]

4.2. 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和实施过程缺乏游戏化

在研讨者为期一个多月的观察和访谈中发现,音乐教师选择的集体教育内容大多是学习儿歌,很少有设计打击乐和音乐游戏的活动。正如一位教师谈到:“我们也希望天天能够陪着孩子玩玩游戏就行了,多开心呀。但是不可能啊,家长每次来幼儿园都会幼儿学会了什么,而且在微信群里,家长也经常问今天幼儿园学习了什么,他们回家还要检查,我们不得让孩子学会点什么,不然也不好向家长交差呀。”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强调幼儿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其教学方法只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评价主要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突出了幼儿园音乐活动课程内容和实施的枯燥性和计划性。

4.3. 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在传统的小组教学和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喜欢运用集体教学积累经验和方法。游戏中的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组织和课堂把控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一位教师谈到:“我自己有一套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你突然让我把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我还真不太适应。”在集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自己放在领导者和权威者的地位,常常以纪律常规的方式要求和约束幼儿,正常实施自己的教学计划,这也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能力有待加强。

5. 完善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育的对策

5.1. 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

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是幼儿园重要的活动之一。活动的目标是为教师提供课程开发、活动实施和绩效评估的框架。因此,为了使幼儿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必须有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实现其教育目标。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比如对于小班幼儿,目标可以侧重于感受音乐节奏和简单的身体律动;对于中班幼儿,可以增加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简单的音乐表达;大班幼儿则可注重音乐创造力和更复杂的合作表现等。其次,活动目标要具有游戏性。让音乐与游戏巧妙融合,使幼儿能在充满趣味和欢乐的氛围中去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各种富有创意的游戏形式,如音乐律动游戏、音乐角色扮演游戏等,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在玩中学习、体验和成长。

5.2. 加强教师教学游戏化的技能训练

为加强教师教学有计划的技能训练,应制定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园内园外的各类教学研讨班,专题讲座等,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技巧。安排教师进行模拟课堂演练,在实践中提升授课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鼓励教师相互观摩课堂,分享经验与心得,促进共同进步。还可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如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课堂组织与管理等。同时,建立反馈机制,让教师及时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便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其次,教师应鼓励反思活动的存在及其复盘全过程。最后,教师要加强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现场培训、参加会议等方式加强培训,多研究,多思考,多锻炼[7]

5.3. 争取家长对教学游戏化的理解与支持

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能让家长更加放心。教师要鼓励家长理解和支持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8]。首先,幼儿园和老师应该鼓励家长发挥作用,与他们互动,询问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其次,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进展,让家长看到教学成果。邀请家长入园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理念,与园所携手促进孩子成长。

6. 结论

通过研究整理,本文认为游戏与幼儿音乐活动相结合可以增加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与教师感情,促进幼儿美育的发展和巩固,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晓伊. 游戏, 伴孩子成长——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49): 221.
[2] 程英. 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问题的检视与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25(12): 141-144.
[3] 张楠.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在音乐韵律活动中的运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2): 101.
[4] 陈艺婷.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初探[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12): 128.
[5] 罗娜. 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个案研究——以重庆市某幼儿园为例[J]. 教育观察, 2021, 10(4): 94-96.
[6] 徐云. 浅谈游戏化的幼儿园音乐教学[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5): 107.
[7] 杨楠.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提升幼儿园师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策略[J]. 当代音乐, 2018(2): 64-66.
[8] 孟金菁. 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的积极作用与实践探索[J]. 戏剧之家, 2019(18):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