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将数字体育定义为应用数字技术促进体育发展的实践活动,包括数字政府治理、全民健身数字化、运动训练数字化、体育竞赛数字化与体育产业数字化等[1]。2023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会同12部门也联合发文,提出若干指导意见,协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数字体育作为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是推动体育行业创新和转型的重要战略。肇庆市正致力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肇庆在全民健身发展计划也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数字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如5G、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体育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肇庆市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体育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通过数字体育服务推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响应国家关于数字中国建设和体育强国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体育力量。文章分析了肇庆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探讨了数字体育服务在肇庆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潜力。提出基于数字体育服务的肇庆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和实施路径。研究可为肇庆市乃至其他地区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
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文章以数字化体育发展为战略指导,结合国家的顶层发展设计方针,针对肇庆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展开研究,研究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数字体育,通过数字体育的内涵、特征、功能优势等进行分析,结合肇庆市全民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找出数字体育开展的难题;另一方面是数字体育如何助力肇庆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章进行数字体育助力肇庆市公共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提出肇庆市开展数字体育服务公共体育服务的策略。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文章前期阅读了大量的参考文献,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数字体育、公共体育设施、体育强国、乡村振兴等相关方面的素材,为行文打下基础。
2.2.2. 逻辑分析法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参考文献的研究、框架及成果等,文章整理了思路,形成了以数字体育服务肇庆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文章框架体系。逻辑分析体现在问题的存在,SWOT的分析及对策的提出。
3. 数字体育相关研究
3.1. 文献综述
3.1.1. 国内研究现状
数字体育的内涵、发展趋势及价值:李帅帅,杨尚剑(2023.05) [2]在“数字体育、智能体育与智慧体育的概念特征、关系厘正及应用探析”一文中,对三者的概念、关系重新做了定义。赵新龙,王艳(2023.11) [3]在“数字体育发展的趋势与展望”文章中指出:助力数字农村建设、残疾人体育发展、全民健身与健康、少年体育培养将是重要研究方向。吴彰忠,张立(2023.03) [4]在“新发展阶段数字体育的主要形态与建设方略”中系统阐释新发展阶段数字体育的内涵、主要形态,提出建设方略。新发展阶段数字体育的主要形态:体育政务平台化、全民健身智慧化、竞技训练精准化、体育产业数字化。吴彰忠等(2023.02) [5]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数字体育的使命与路向”的文章中提出:建设数字体育是数字时代构筑国家体育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的重要引擎。
数字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体育强国研究:杨海东,李彩霞(2021.12) [6]在“数字体育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路径”的文章中指出数字体育在落实全民健身战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体育精神文化繁荣以及加强体育国际交往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贾哲睿(2023.11) [7]在“数字体育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独特优势”中指出,数字体育助力群众体育的新发展,智慧化的基础设施提供便民健身的新资源,数字化的服务平台开辟精准服务的新手段,科学化的云上运动催生线上健身的新模式,成为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有力抓手。孙晨(2022.05)在“数字时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现实困境与实践转向”的研究中:从制度优化、技术驱动、组织优化和行为规范等实践转向维度提出构建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 务体系、整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平台工具、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运行机制、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动态监管模式等系列应对措施,旨在为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提供参考。
3.1.2. 国外研究现状
从李嘉麒(2023) [8]“国外数字体育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的文章中指出:科研发文最多的是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文章虽无实质成果介绍,但从欧美发达的体育产业不难想象,数字体育在国外也是一个正在被人们关注的热点。徐长安等(2023) [9]在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了国外的智慧体育的相关研究,已经深入到了运动领域和运动医疗领域。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分别从数字体育的内涵、发展趋势;数字体育赋能体育强国、乡村振兴;数字体育助力数字乡村,全民健身以及发展路径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在数字体育和乡村振兴相关方面融合发展研究相对较少。国外数字体育总体发展较好,但是从知网搜集资料显示,大都是总结文献,对于数字化发展的细节研究较少。数字体育、乡村振兴是国家顶层设计的体现,通过数字体育、数字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愿望。
3.2. 数字体育的内涵
数字体育的本质内涵是体育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其核心特征体现为数字性、融合性和智能性。数字体育的发展推动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竞技体育训练竞赛体系、体育产业市场服务体系以及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构筑国家体育竞争新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数字体育也被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的重要引擎,其发展蕴含着突破体制机制、动力效能、创新融合、协调发展的价值逻辑,旨在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的目标。
3.3. 数字体育的特征
数字体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0个方面,包括:技术融合性、数字化体验、智能化应用、个性化服务、互动性和社交性、便捷性和可访问性、创新性和可发展性、数据驱动、全球化和跨界融合以及经济潜力。其中,数字化、智能化及融合性是核心外在表现,创新性、便捷性及互动性是个性化表现,全球化和跨界融合及经济潜力是数字体育的价值所在。
3.4. 数字体育的功能及优势
数字体育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体育服务效率;通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张网”促进全民健身;数字技术在竞技体育和训练中广泛应用,能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数字体育能够智能制造升级,创新消费场景,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数字体育通过数据分析,满足个性化需求;运用数字技术可以提高赛事的公平性和观赏性;数字体育可以推动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4. 肇庆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现状
4.1. 肇庆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概况
4.1.1. 基础设施建设
肇庆市积极推进体育设施建设,目前已有各类体育场地11,810个,面积达1151.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3平方米。包括公共大型体育场馆27个、社区体育公园116个、乡镇农民健身工程92个和社会足球场69个,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体育活动场所。
4.1.2. 健身场地覆盖
《肇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肇庆市将实现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达到0.9块,并力争实现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4.1.3. 公共体育场馆开放
肇庆市公共体育场馆实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及全民健身日全面免费开放,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健身场地。
4.1.4. 发展体育赛事活动,助力产业发展
肇庆市通过举办及申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如肇庆马拉松、星湖赛龙舟等,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同时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体育消费市场。
4.1.5. 政策支持
肇庆市政府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强化体育工作联席会议职责,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实施。《实施计划》特别关注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通过实施青少年体育健康工程、开展老年人体医养融合发展模式,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健身需求。
4.2. 肇庆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4.2.1. 设施建设与维护资金不足
虽然肇庆市有计划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并提出到2025年实现一系列目标,但资金投入是一个限制因素,尤其是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政策下,如何保证设施的维护和升级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4.2.2. 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不足
根据《肇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需要满足一定的开放时间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开放时间不足或未覆盖居民健身高峰时段的问题。
4.2.3. 专业人才缺乏
全民健身服务的有效提供需要依靠专业人才,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尽管计划中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3名,但目前存在人才不足的问题,这可能影响到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的质量。
4.2.4. 重点人群服务不足
青少年和老年人作为全民健身服务的重点人群,可能面临特定健身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的问题。《实施计划》中虽然提出了相关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这些服务能够落地并有效服务于这些群体。
4.2.5. 科技融合与创新不足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新技术有效融入全民健身服务管理是一个挑战。《实施计划》中提到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服务,但在具体实施中可能会遇到技术应用和创新不足的问题。
4.2.6. 政策执行力度不一
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之间可能存在差距,不同区域或部门在执行全民健身政策时可能会有力度和效果上的差异,这需要通过加强监督和指导来解决。
4.2.7. 跨部门协同不足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如果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可能会影响服务体系建设的效率和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肇庆市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以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4.3. 肇庆市数字体育实施的SWOT分析
4.3.1. 优势(Strengths)
肇庆市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为数字体育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积极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为数字体育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肇庆市成功举办多项重大体育赛事,积累了丰富的赛事组织经验,为数字体育服务的推广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4.3.2. 劣势(Weaknesses)
尽管体育设施建设取得进展,但数字体育服务在肇庆市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能面临专业人才和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部分农村地区体育设施相对落后,数字体育服务的普及和应用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4.3.3. 机会(Opportunities)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肇庆市体育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数字体育服务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国家层面对全民健身的重视,以及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体育服务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技术支持。
4.3.4. 威胁(Threats)
数字体育服务市场竞争激烈,肇庆市需要面对来自其他城市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在技术更新和市场适应方面。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对肇庆市数字体育服务的技术持续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肇庆市数字体育服务的实施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克服劣势,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外部威胁,推动数字体育服务的深入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5. 肇庆市数字体育服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策略及建议
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化升级
根据《肇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肇庆市将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包括体育公园、小型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室)、健身步道等,并构建更高质量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体育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提升体育场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5.2. 培养数字体育人才,提升数字体育服务水平
加大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提升师生的数字化素养,肇庆共8所高校,有体育专业的院校有5所,总体体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可观,为地方建设提供大量体育人才。肇庆市积极鼓励和引导数字体育服务发展,如数字健身服务、数字群众体育活动、数字赛事转播等,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5.3. 推动数字体育内容创新,促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
鼓励互联网平台开发更多数字体育内容,如体育类短视频、鼎湖山智慧铁人三项等,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和观看。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体育赛事、体育媒体和体育场馆等传统体育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4.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建立开放合作机制
根据2024年肇庆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的指示,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数字体育服务的建设和运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深化与数字技术企业的合作,共同探索数字体育的创新应用,推进体育信息化建设,助力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6. 结论
通过研究,文章基本理清了数字体育的内涵,结合顶层的设计方针,肇庆市人民政府在大力推进全民公共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同时数字体育助力全民公共服务体育又有着优势的一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优化升级;培养数字人才;推动创新、转型;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投入,这些都是有效提升数字体育服务全民健身服务建设的途径,希望肇庆市的乡村振兴能在数字体育的助力下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基金资助
2024年度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体育助力肇庆“百千万工程”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4GJ-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