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
Investigation and Cultivation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Biology Learning
DOI: 10.12677/ae.2024.14101965, PDF, HTML, XML,   
作者: 钟思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四川 绵阳;王永辰: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四川 绵阳
关键词: 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培养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iological Learning Interest Cultivation
摘要: 本文选取高中生物学习兴趣教育作为研究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教育管理角度分析了影响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培养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策略。希望能通过本研究让更多的高中生物教师关注兴趣教学,并为他们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同时希望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形成育人合力,因材施教,通过培养生物学习兴趣以提高高中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创新能力的目的,为树立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的终生发展奠基。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high school biology learning interest education as a research topic, and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issues of high school biology learning interest. It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high school biology learning intere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high school biology learning interest.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more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ers can pay attention to interest-oriented teaching and provide them with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opinions. Meanwhile, it is hoped that relevant departments can pay attention to it and form a joint effort to educate students and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By cultivating their interest in biology learning, they can improve their enthusiasm in high school biology learning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developing innovative ability.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establishing the learning concept of active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lifelong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文章引用:钟思奇, 王永辰. 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10): 994-100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01965

1. 引言

(一) 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生物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作为新兴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学科,生物也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但由于传统的应试高考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内陆地区,常把生物作为副科,教师更注重传授知识和提高分数,忽略兴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其四要素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1],可见,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生物理论知识,而且应更着重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利用科学知识勇于解决问题、积极探索的能力,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生物教学应当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热爱生物,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二) 生物学学科特点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意义在于深入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其自身的自然科学规律和特殊性[2]充分体现在它的生命性、实验性、广泛性、现代性等特征上[3]。生物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处处都离不开生物学知识,甚至每个人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4]。因此,如何利用生物学学科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需要生物教师努力思考的问题,让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应当是教师的追求。

(三) 高中生物学习现状

在高中阶段,由于升学压力的长期存在,老师仍专注于知识的讲解以及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分数,学生被动地灌输式地接受知识,不注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忽略了生物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作用[5],脱离生活实际的生物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大班教学的现实存在以及升学率的压力,教师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这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在生物的学习中,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趣是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分,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知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6]

生物学习兴趣和生物学习成绩以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并不是以成绩作为唯一目标,因此学校教育在让学生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前提,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感兴趣,才会刻苦地钻研,主动地学习,才能使他真正的收获最多的知识,发挥最大的潜能。此外,学习兴趣对学习结果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散学习中的疲劳,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本研究通过学习兴趣测量量表了解了高中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现况,分析出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符合实际情况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笔者期望学生能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同时希望能为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开展兴趣教学的实践指导。另外,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也有助于笔者为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 理论意义

本研究对生物学习兴趣进行了现状调查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宽有关学习兴趣的研究范围,丰富相关理论。此外,本研究以新课程标准为基准,根据新课程改革对生物学科的基本要求,有效地探索了如何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更好地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生物学习现状,为中学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推进提供参考,切实有效地解决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

3. 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案例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文献材料的研究结果,进而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生物学习兴趣培养策略,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价值观,轻松快乐地学习生物,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此外,可以帮助中学生物教师了解“兴趣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所处的教学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 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现状调查

(一) 调查目的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推动力,一方面改善了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学习结果,提高了学习的质与量。借助生物学习兴趣测量量表,从直觉、操作、因果、理论四个维度测量案例学校高中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掌握高中生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透过问题分析出影响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因素,进而提出对应的兴趣培养策略。兴趣培养策略的提出,既可以有效地指导生物教学,也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生物学习情况,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

(二) 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1.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选择四川省绵阳市某中学高二年级生物高考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次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10份,回收率100%。

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需要,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材料的一种方法。本论文主要通过设计生物学习兴趣测量量表,以问卷为载体,对案例学校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如实填写问卷,最后得到真实、可靠的资料。

本研究中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测量量表由兴趣水平量表和兴趣效度量表(测谎量表)两部分组成,量表的结构及项目分布见表1 [7]-[11]

Table 1. Structure and item distribution of the high school student biology learning interest scale

1. 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量表的结构及项目分布

量表

维度

项目

生物学习兴趣水平量表

直觉维度

1, 5, 9, 14, 17, 24, 27

操作维度

2,6, 7,12, 13, 18, 21, 26, 29

因果维度

3, 8, 20, 25, 28, 30

理论维度

4, 30, 11, 15, 16, 19, 22, 23

生物学习兴趣效度量表

对偶检验

31-24, 32-17, 33-13, 34-25, 35-4, 36-16

完美性检验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量表的两部分内容及计分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1) 学习兴趣水平量表

该量表共有30个项目,其中正向表述项目26个,反向表述4个,水平量表共分为直觉、操作、因果、理论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下都有若干项目,不同维度侧重生物学习兴趣的不同方面。其中,“直觉维度”侧重学生关注生活和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现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操作维度”侧重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的行为倾向以及通过实验操作开展探究活动的欲望;“因果维度”侧重学生把握生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寻现象背后原因的倾向性,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理论维度”侧重学生将生物知识系统化的倾向性,以及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欲望和由此带来的情感体验。

对于兴趣水平量表的每个项目,都采用符合程度的五点计分,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划分为五个等级,计分时,对于正向表述的项目,按照5、4、3、2、1计分,反向表述的项目,按照1、2、3、4、5计分。每一维度下的项目得分之和即为该被试在该维度上的得分,所有项目得分之和即为被试生物学习兴趣得分,分值越高,表明被试的生物学习兴趣水平越高。

(2) 学习兴趣效度量表(测谎量表)

该量表由对偶检验和完美性检验两部分组成,目的在于检验被试的回答的真实性,为筛选有效问卷提供依据。

对偶检验由6对语义相反或相同的项目组成,目的在于检验被试是否认真作答。对偶检验中的正向表述项目按5、4、3、2、1计分,反向表述项目按1、2、3、4、5计分,计分后计算同组对偶项目得分之差的绝对值Q,若Q < 2,则该组的说谎分为计0分;若Q = 2,计1分;Q = 3,计2分;Q = 4,计3分。6组说谎分之和即为该被试对偶检验的说谎分,最大值为18分。如某被试的对偶检验说谎分大于6分,则该被试的答卷视为无效。

完美性检验由10个项目组成,目的在于检验被试是否存在完美性倾向。完美性检验项目中的正向表述项目按5、4、3、2、1计分,反向表述项目按1、2、3、4、5计分,初步计分后需计算完美性得分,方法是:如果某被试在某一完美性检验项目上的初步计分为5,则该被试在该项目上的完美性得分计为2分;初步计分为4,则该被试在该项目上的完美性得分计为1分;初步计分小于等于3,则该被试在该项目上的完美性得分计为0分,最大值为20分。若某被试的完美性检验说谎分大于10分,则该被试的答卷视为无效。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结果概述

本次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10份,回收率100%。通过学习兴趣效度量表筛选,有效问卷共计181份。本次的调查对象是案例学校高二年级高考班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实际上仍有大部分学生是为应试而学习,真正的生物学习兴趣并不高。

  • 数据分析

(1) 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整体情况

计算了全体被试数据的统计量,见表2

Table 2. Overall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biology learning in the sample

2. 样本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整体情况

被试群体

有效个案

项目数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中位数

众数

全体

181

30

110.77

14.02

142

56

111

115

90

30

109.90

12.97

139

74

110.5

118

91

30

111.78

15.00

142

56

113

115

生物学习兴趣水平量表共30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故量表总分为150分。整体来看,样本总分最小值为56分,最大值为142分,中位数为111.5分,均值为110.77分,低于110分的被试占40%以上。男女对比来看,男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略低于女生生物学习兴趣,但是差别并不明显。

为了直观地了解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得分的分布情况,作出全部样本被试和男、女被试的生物学习兴趣总分的频数分布图,如图1~3所示。

Figure 1. Histogram of the total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biological learning interests among all participants

1. 全体被试生物学习兴趣总分频数分布直方图

Figure 2. Histogram of total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male subjects’ interest in biology learning

2. 男生被试生物学习兴趣总分频数分布直方图

Figure 3. Histogram of total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female subjects’ interest in biology learning

3. 女生被试生物学习兴趣总分频数分布直方图

图1~3可知,不论是全体被试还是男女被试,生物学习兴趣总分分布整体上都大致呈现正态分布。得分在110~120分数段的被试人数最多,随分数增高(或降低),人数逐渐减少。初步说明,被试的生物学习兴趣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也就是说,多数学生对生物是较为喜欢的,但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生物高考班,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适用局限性。

(2) 高中生各维度下生物学习兴趣情况

基于181份被试数据,统计了各维度上的生物学习兴趣得分,如表3所示。

Table 3. Score statistics of all participants in various dimensions

3. 全体被试在各维度的得分统计

被试群体

有效个案

量表结构

项目数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中位数

众数

高二

181

自觉维度

8

31.36

4.36

16

39

32

34

操作维度

9

31.60

4.87

17

43

32

35

因果维度

6

22.48

3.30

11

30

23

23

理论维度

8

28.32

4.02

13

39

29

29

为使各维度的兴趣水平具有可比性,用每个维度的总分除以该维度项目数,得到表4中的结果。

Table 4. Mean (M)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D) of scores for each dimension divided by the number of items

4. 各维度的得分除以项目数后的均值(M)和标准差(SD)

M ± SD

自觉维度

3.92 ± 0.545

操作维度

3.51 ± 0.541

因果维度

3.75 ± 0.550

理论维度

3.54 ± 0.503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各维度的大小,将表4中的数据转化为折线图,如图4所示。

Figure 4. Line graph comparing the mean values of each dimension after transformation

4. 各维度转换后的均值比较折线图

由图表可知,四个维度的均值处于3.5~4.0之间,且相差不大。其中,“直觉维度”的均值接近4,为各维度中最高,表明被试关注生活和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现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在 “操作维度”和“理论维度”上均值都很低,仅稍高于3.5,表明被试想要于通过实验操作开展探究活动的欲望以及将生物知识系统化用于解决疑难问题的欲望处于较低的水平。

(3) 高中男女被试生物学习兴趣情况

基于181名被试数据,计算了男女被试在各维度上的均值和标准差,如表5所示。

Table 5. Statistical table of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for men and women in various dimensions

5. 各维度下男女均值和标准差统计表

性别

直觉维度

操作维度

因果维度

理论维度

男生

M

31.07

31.30

22.20

28.30

SD

4.12

4.62

2.86

3.74

女生

M

31.64

31.87

22.74

28.38

SD

4.56

5.06

3. 64

4.26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男女被试在四个维度上的差异,利用表5的数据做出四个维度上男女被试均值的柱形图,如图5所示。

Figure 5. Bar chart comparing the mean values of males and females in various dimensions

5. 各维度下男女均值比较柱形图

由上表可知,男女被试在各维度上的均值差异不明显,即男女被试的生物学习兴趣水平相近。初步说明性别因素对高中生物学习兴趣无显著影响。

3. 成因分析

(1) 学生方面

案例学校全体被试生物学习兴趣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由于新高考改革,该校实行3 + 1 + 2选科模式,被试均为生物高考班,理论上生物学习兴趣应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10~120之间,但低于110分的被试高达40%,初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为:

缺乏正确的生物学习价值观。价值观是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价值观有正误之分,对于高中生的生物学习来说,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决定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程度。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价值观,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学习兴趣将会被保持和发展,直接兴趣也易于向间接兴趣转化。高中生易于受高考等客观社会因素的影响,产生消极的价值观,学习生物就是为了升学考试,这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的生物学习缺乏兴趣这样的精神支持,紧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来提高分数应付考试,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主体性、自觉性和学习兴趣被忽视,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是难以成功的。

缺乏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主要途径是课堂学习,但调查表明仅有一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地预习复习和完成作业,很小一部分学生会主动地将学习到的生物学知识用于解释生活之中的生物学现象。很多学生都是以一种被迫的、消极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物学习效率低,学习兴趣也难以调动起来。

(2) 教师方面

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学生是否有高度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引导密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案例学校被试在操作维度上学习兴趣最低,理论维度紧随其后,分析该校被试在两个维度上水平低的原因可能是:

教学观念模式化。虽然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真正落实情况和预期目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即便生物教师已经开始使用新的、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等,但教学模式仍然过于传统,难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单纯地将学生视为接受者,从而造成了教学主体的错位。生物教学不应该仅着眼于知识的讲解和应试的技巧方法,而应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学生的课外实践多数是做练习题和试卷,忽略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很努力,却没有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不注重实验教学。为适应高中生有着极强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有意义的生物实验。学生在操作中学到的知识远比直接从课本所学到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得更透彻。但是实际上,由于实验课时间限制、实验药品成本、实验室器材缺乏等客观因素,学生很难在实验中真正做到自己动手、自己思考,也无法享受实验的乐趣,也就无法激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不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生物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自然学科,新课标倡导生物教育要回归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提倡生物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仍以讲解书本上的知识点为主,不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知识、用知识,学生难以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乐趣。

3. 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 学生方面

1.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价值观

在生物学习中,学生树立积极的生物学习价值观,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远期的生物学习目标,强调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明确生物学习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理解生物学习的价值所在。如果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仅仅是因为考试压力,这种兴趣是不会长久保持的。所以,学生必须有明确的生物学习目标和正确的生物学习价值观,才能高效地学习,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而学习目标则有助于兴趣的长期发展。

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时期,生物课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习惯不仅激发了学生渴望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当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绩时,会进一步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这种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会在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使之终身受益。

(二) 教师方面

1. 提高自身的兴趣表现

教师的教学兴趣主要表现在“投入”“关注”和“好意”三方面,三者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他们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能力需要、自主性需要以及归属感需要的满足程度。其中“好意”是核心和灵魂,起着统率作用;“投入”是基础和关键,将“好意”落实到行动上,并使“好意”具体化;“关注”是表现和外形,通过“关注”让学生对教师的“好意”产生真切的感受。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怀着一颗真诚为学生好的心愿,才会真正无怨无悔地投入,对教学活动有了一定投入之后,必然会关注自己投入的效果。一般来说,教师真诚地投入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的关注便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加大自己的投入。

2.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主义强调学生和老师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教学活动离不开师生互动,离不开师生交流,而这些都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各种教育影响都会因为师生关系而加强或削弱。学生通过师生关系和师生交往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教师要对自身职业价值有清晰认识,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和谐关系,实现与学生的无障碍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生物学科的实践性极强,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是一种新颖、特殊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抓住高中生动手能力强、求知欲强的特点,创造条件,给予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探寻真理的机会。学生心里充满未知,对实验结果充满期待,这就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巨大动力。但是,实验教学不能流于形式,需要真正地将实验教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尝试、敢于异想天开,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将知识牢牢刻在脑中。

4. 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生物教学最终需要回归生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回到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知识、用知识。同时,这也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有着感受生活的细心和乐观对待生活的童心。用绘声绘色的例子讲解知识,联系生活,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兴趣是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于学习兴趣的研究颇多,但是学习兴趣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大多数教师仍是以应试教学为主,实行题海战术,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旨在了解高中生生物学习现状,从而分析影响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通过学习兴趣测量量表,对案例学校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归因,针对实际情况,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并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对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的培养学习兴趣方面的策略进行了阐述和总结,最后得出以下结论:教师要积极表现自己的教学兴趣;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生活化,让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学习兴趣的概念、影响因素、培养策略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突出了兴趣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深化了人们对“兴趣教学”的认识。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是学术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最后,笔者也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相关知识准备匮乏,对所研究问题的资料搜集还不够全面,所调查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论文中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提出的建议还比较浅薄,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将继续对高中生生物学习兴趣培养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更好地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 张祥沛. 突出生物学科特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J]. 生物学通报, 1996, 31(12): 27-28.
[3] 李建明. 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J]. 生物学教学, 1999(7): 8-9.
[4] 范同利. 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的激发[J]. 科技信息, 2012(33): 351.
[5] 李淑梅. 中学生生物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 生物学通报, 2005, 40(10): 32-33.
[6] 李子建.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时代教育, 2007(26): 107.
[7] 沈惠. 中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的测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首都: 首都师范大学, 2008.
[8] 李建彬.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的修订与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宁: 曲阜师范大学, 2017.
[9] 胡象岭, 李新乡. 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分析[J]. 学科教育, 1997(11): 46-48.
[10] 倪悦, 王燎原. 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量表编制与分析[J]. 校园英语, 2014(10): 17-18.
[11] 吉世印, 刘红, 魏明, 骆远征.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编制与分析[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8(4):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