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变异语用学视角下的恭维语研究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Compliments Research under Variational Pragmatics
DOI: 10.12677/ML.2019.73043, PDF, HTML, XML, 下载: 937  浏览: 1,938 
作者: 高莫寒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关键词: 变异语用学恭维语英语汉语Variational Pragmatics Compliments English Chinese
摘要: 方言学研究中语用维度的空白和语用学研究中对地域变化因素关注的缺乏是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而变异语用学正是因此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关注的是(地域和社会)空间变化而引发的语用变异问题。在应用语言学范畴下研究较多的恭维语,作为日常生活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言语交际行为,被称为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恰当得体的恭维语有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英语变体中恭维语的使用是言语行为研究的重点。国内外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从恭维语的句法特点、话题、策略选择、性别及年龄差异等角度对恭维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而与此同时,关于汉语中恭维语的研究却很少。结合变异语用学来看,汉语中恭维语的跨地域变化的研究则更少。本文对汉语恭维语的跨地域使用进行了整合分析,以期该领域能得到关注和发展。
Abstract: The gaps in the pragmatic dimension of dialectology and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regional factors in pragmatics are two concerns; thus, variational pragmatics is established as a relatively new sub-discipline. Situated at the interface of pragmatics with dialectology, it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acro-social factors on intra-lingual pragmatic conventions. Besides, compliments have been studied under the applied linguistics. As one kind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with high frequency of use in the daily life, compliments are called the lubricant of social inter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the use of compliments in English variation is the main focus.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field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study compli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yntactic features, topics, strategy choice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age differences.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Chinese compliments. Combined with the variational pragmatics, there are much fewer studies on the cross-regional changes of Chinese compliments. This thesis further analyzes the cross-regional use of compliments and hopes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variational pragmatics.
文章引用:高莫寒. 浅析变异语用学视角下的恭维语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19, 7(3): 315-319. https://doi.org/10.12677/ML.2019.73043

1. 引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承载着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系统,它和社会的其他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 。言语行为是文化交流中的一部分,20世纪30年代末,奥斯汀就开始研究言语行为理论。而恭维语,作为人们交际中常用的积极言语行为,是展现礼貌、增强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4] 。语言变异是社会变异的象征性表现,且随着人们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等变化而变化。使用同语言的一族人不一定遵循相同的语言规则(Wolfson, N.) [5] 。所以,不同的地区使用恭维言语行为有着不同的偏好模式,但是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差异可以从社会背景、文化等方面进行解释。

2005年,Schneider and Barron在国际语用学大会上提出了语用学的新分支——变异语用学。变异语用学主要在语用学和方言学的结合层面探索宏观社会因素(地区、性别、种族、年龄、阶层)对语言内部间的语用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语言的演变都有两种趋向:分化和统一,这两种趋向都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6] 。正如Barron和Schneider (2009: 425)指出:不同的语言可能有相似的语用方式,而同一种语言的变体也会有不同的语用方式。因此,一种语言会分化成不同的社会方言或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最显著的区别在语音以及部分的文法和词汇方面 [7] ;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区居住的居民因为年龄、性别、阶层、文化等社会宏观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语言差异。

2. 变异语用学传统议题

从国际上来看,印欧语系为主要的变异语用学研究方向,就涉及的语言来看,目前变异语用学研究以英语为主,其次是西班牙语、德语、法语和荷兰语。这些研究与语际语用学和跨文化语用学中的一些传统议题密切相关,而且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言语行为上。首先,Barron (2006)考察了爱尔兰英语与英国英语中“请求”言语行为的结构。O’Keeffe和Adolphs (2011)考察了英国英语和爱尔兰英语中的听话人回应标记语。Schneider (2005)考察了英格兰、爱尔兰和美国的small talk的特征。然后,Plevoets,Speelman和Geeraerts (2007)探讨了荷兰的荷兰语和比利时(佛兰德(Flanders)地区)荷兰语中T/V人称代词称呼语(三组称呼语:u;je,jij,jullie;ge,gij)的使用情况。Muhr (1994)对比考察了奥地利的德语和德国的德语中的宏观语用特征和微观语用特征。Warga (2008)以包括六个场景的话语完型问卷为工具,调查了奥地利德语和德国德语中的“请求”言语行为。Gɑrcíɑ (2007)对比了委内瑞拉人和阿根廷人在实施“邀请”言语行为时的异同。Placencia (2008)考察了厄瓜多尔安第斯(基多,Quito)和沿海地区(曼塔,Manta)街头小店中西班牙语“请求”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Scholmberger (2008)探讨了法国法语和加拿大法语中的“道歉”言语行为。以上是有关传统议题的研究。从数据收集方法来看,上述研究中有自然语料,也有实验数据。当然,这跟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密切相关,但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趋势,那就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以话语完型问卷为研究工具收集语料的诸多不足,学者们更加关注自然语料在言语行为实现中的重要性 [1] [2] 。

3. 恭维言语行为

恭维语是时常使用的最为普遍的语言之一,它是说话者向对方或直接或含蓄地表达赞许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言语行为,起鼓励、开启话题、缓解矛盾等作用,以保持双方交际的协同关系 [8] 。英语中的compliments是恭维还是称赞?事实上,很多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对于选用哪个词也有不同斟酌,有的用的是称赞语,有的用的是恭维语。在汉语中,恭维与称赞产生的心理感受是有不同的,恭维有拍马屁的嫌疑 [5] [9] 。而Pomerzants (1978)认为恭维语不仅是一种对听话者的赞美,还是一种对听话者的评价。Wolf and Manes (1983)认为恭维是“为了和听话者开始或维持关系的社会策略”。Dakuhara (1986)则认为恭维语是用来表达对听话者或其所属物赞同的一种肯定。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的是Holmes (1986)对恭维语的定义,恭维是一种言语行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向听话者表示一种赞扬,内容包括听话者的所属物或其品质、技能等。正如以上对传统议题的总结,对英语恭维的探讨比重占了大多数。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者最多的语言,但国内对恭维的言语行为的研究相对不多。较多的学者认同汉语恭维语是程式化的语言 [10] [11] [12] ,不具有变化现象。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宏观因素时,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例如距离、权势、性别文化差异等等。根据Wolfson的膨胀理论,关系特别亲密或者是陌生的情况下,恭维很有可能出现没有或者倾向于公式化的情形,因为心理距离或太近,或太远。而普通关系之间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同样的,在场的人数的时候,情况也会不一样。交多人交谈的情况下,面子威胁会更公开,交谈者也会更加在意自己的面子威胁 [13] 。恭维话题的不同也会影响到策略的选择,比如是恭维外貌、能力还是个人品质等等。并且,在不同的文化中,因为接触的教育不同导致价值观不同,选择的恭维策略也会不同 [14] 。Maiz-Arevalo (2012 (44): 980-996)曾说:“恭维不仅仅有其纯真的一面,也包含着很多随时能把自己变成地雷的变量,特别是如果交谈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事实上,要发出恭维语的人必须考虑诸多因素:双方的社会地位;恭维对象的禁忌;性别和年龄等等” [9] 。

4. 英语恭维言语行为研究

根据语言顺应论(Verschueren 1999),语言选择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因此,变异语用学的研究可以拓展到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中与语言各个层面相关的语用研究上 [15] 。西方学者对英语恭维语进行了大量研究,以Wolfson (Wolfson, 1983, 1989; Knapp et al., 1984; Daikuhara, 1986; Holmes, 1986, 1988, 1995)等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恭维言语行为所做的研究影响最为深远。Manes & Wolfson (1981)在美国中产阶层人群中收集恭维语语料,研究发现恭维的句法构成存在一定的规律。Herbert (1990),Holmes (1998)和Olshtain (1989)分别对恭维语作了进一步的研究,Herbert (1990),Holmes (1998)在研究中发现恭维语及其应答会因为性别不同而不同。在这其中包含了外貌/所属,个人表现/个人能力和个性特质方面的恭维话题,前两类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这些恭维话题似乎被各种不同的文化所共享。但是,每种文化都有对恭维话题不同的偏好和认可度。例如:在美式英语中关于所属话题的恭维包含了孩子和情人(Wolfson, 1983; Knapp et al., 1984),但是这在新西兰英语中就是不礼貌的(Holmes and Brown, 1987)。Holmes and Brown (1987)指出在新西兰,当实施恭维行为时,恭维某个人是其妻子或丈夫的所属是不正确的。这个例子就反应出文化差异性所体现的恭维话题的不同。Tiina Keisanen and Elise Kärkkäinen (2014)通过录像就日常英语交流中,对恭维语序列做了多模态分析,支持了Holmes的说法。

5. 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研究

1) 中国大陆恭维语的研究

Ye (1995) [16] 探究了恭维话题和性别差异对恭维言语行为及对恭维回应的影响。这这篇论文中,就恭维策略,义式、恭维话题和效果等方面,对恭维言语行为进行了更深的探索。作者设计了16个情境,对96个中国大陆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了中国大陆人更偏好显性恭维,恭维常更出现在与个人表现相关的情境中;恭维语可能增加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距离以及一些场景中出现选择性退出或者不做任何评论。

Yuan (2002) [17] 做了昆明人的恭维语及其回应的研究,他采用了调查问卷和自然观察的方法,结果显示昆明人更偏好显性赞美;一些场景中出现了选择性退出或者不做任何评论。

Xin (2018) [18] 用会话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微信新媒体中的恭维,结果显示除了常见的显性和隐性恭维,还存在一种非文字语言的符号恭维。新媒体下的恭维具有简洁生动,融入较多网络词汇和混搭词汇的特征。

2) 中国台湾恭维语研究

Wang and Tsai (2003) [19] 了关于台湾大学生的恭维语及其回应的研究,使用种族观察的方法收集到454条恭维语语料。结果表明台湾大学生更偏好外表恭维;女性对男性的恭维多在个人表现话题上;恭维在人际关系上的影响是积极的。

Lin et al. (2012) [1] 做了山东某高校和台中某高校恭维语的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的学生都倾向于显性恭维,但隐性恭维的选择策略有所不同。

Chen & He (2013)运用会话分析研究了台湾电视节目(颁奖典礼和访谈)的恭维行为类型。他们指出,特点场合的恭维行为分为四种类型:送礼、得奖、贿赂以及讽刺。

6. 现状分析

Barron (2005: 525)认为“变异语用学没有特定的理论或方法论上的定位。更确切地说,它是将语用学置于方言学和变化语言学之中……因此,变异语用学研究涵盖不同的现象,如语言形式、言语行为或话语模式,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来考察这些现象。”但是,陈新仁和任育新 [2] 认为,变异语用学要作为一门学科,还是有必要逐步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特别在宏观层面上更是如此。当然,也正如Barron (2005)所指出的那样,变异语用学从根本上是对比性的,对比研究至关重要。正如我们所见,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汉语语内变体的研究并不多,并且在好几年都处于鲜有问津的状态 [20] 。究其原因,首先,研究成本较大。因为涉及到比较研究,需要奔赴两个地域去做相应的研究;其次,问卷调查的方法已经被人所质疑,自然观察法是目前受认可的方法,但是实施难度巨大,耗时长。最后,是变异语用学这门学科依旧处在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框架和理论。在这初级阶段,理论支撑较少,所有的研究都是试探性的。

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困难,但是这一领域仍然是值得探索和挖掘的 [1] [2] 。首先,为区域文化增砖添瓦,可以通过语言来看区域文化的变化。其次,中国作为“面子”文化发达的国家,恭维言语行为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处理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的言语行为。恭维言语行为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汉语变异语用学的研究对二语语用习得和教学有重要启示 [21] ,完善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如果能更加敏锐地捕捉其不同的文化特性,扩大共享知识的范畴,将会大大加强恭维语的语言使用效力,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1] Lin, C.Y., Woodfield, H. and Ren, W. (2012) Compliment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ese: The Influence of Region and Compliment Topic. Journal of Pragmatics, 44, 1486-1502.
https://doi.org/10.1016/j.pragma.2012.06.012
[2] 陈新仁, 任育新. 《变异语用学》介绍[J]. 当代语言学, 2012, 14(2): 190-193.
[3] 齐慧静, 常天龙. 跨文化视角下英汉恭维语对比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 2009, 11(增卷): 208-210.
[4] 王利君, 唐贡如. 恭维语的文化性[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9(12): 102-105.
[5] 周文, 邓军, 段慧如.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汉恭维语的语用差异[J]. 语言应用研究, 2015(4): 152-154.
[6] 陈松岑. 语言变异研究[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
[7]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6.
[8] 陈钰. 英汉恭维语对比分析[J]. 西昌学院学报, 2010, 22(2): 8-10.
[9] 陈献. 汉语隐性恭维语的重要性: 言语行为构成规则视角解析[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6(2): 62-64.
[10] 袁磊. 中美恭维语的对比研究[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3): 41-45.
[11] 谢峰. 论汉语普通话中的隐性恭维语[J]. 当代语言学, 2016, 15(2): 190-193.
[12] 谢峰. 社会变异视角下的隐性恭维与[J]. 长治学院学报, 2015, 32(2): 61-63.
[13] Danziger, R. (2018)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Israeli Hebrew: Hebrew University in Jerusalem Students in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124, 73-87.
https://doi.org/10.1016/j.pragma.2017.12.004
[14] Hang, Z. (2013)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mpliment between China’s Dongxiang Minority Language and Lanzhou Dialect.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6.
[15] 王晓燕. 汉语恭维语的顺应性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 2011, 34(6): 90-93.
[16] Ye, L. (1995) Complimenting in Mandarin Chinese. In: Kasper, G., Ed., Pragmatics of Chinese as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Cuniculum Centre, University of Hawai’iat Manoa, Honolulu, 207-230.
[17] Yuan, Y. (2002)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Kunming Chinese. Pragmatics, 12, 183-226.
https://doi.org/10.1075/prag.12.2.04yua
[18] 辛丽虹. 微信中恭维语与恭维回应语[J]. 辽东学院学报, 2018, 20(3): 74-79.
[19] Wang, Y.-F. and Tsai, P.-H. (2003) An Empirical Study on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Taiwan Mandarin Conversation. Concentric: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29, 118-156.
[20] Fang, M. (2011)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liment Behavior. Changan University, Changan.
[21] 张俊秀, 魏清巍. 语用学与语言变异[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25):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