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史华慈译本谚语翻译策略分析——以前八十回为例
An Analysis of Proverb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Schwarz’s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First Eighty Chapters as the Corpus
DOI: 10.12677/ML.2020.82013, PDF, HTML, XML, 下载: 790  浏览: 1,549 
作者: 岳佳欢: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湖北 武汉
关键词: 红楼梦史华慈谚语翻译策略认知语言学A Dream of Red Mansions Schwarz Proverb Translation Strategy Cognitive Linguistics
摘要: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璀璨的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其语言更是学者们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史华慈译本自2007年问世以来,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开始陆续出现,但相比其他译本的谚语翻译研究来说,在这方面对该译本的研究可以说仍尚处空白。该文以王寅教授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提出的认知翻译观为基本思路,试着分析了《红楼梦》史华慈译本前八十回的谚语德译所采用的翻译策略。通过分析得知,《红楼梦》史华慈译本前八十回的谚语德译大部分采用语言层次的直译,一小部分采用认知层次翻译,罕有现实层次的翻译。
Abstract: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a splendid treasure of Chinese literature. Its content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and its language is the subject of tireless research for research scholars. Since Schwartz’s translation came out in 2007, research articles have appeared one after another, but compared with other translations of proverb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research on this translation can still be said to be blank. The core principl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reality-cognition-language”, based on this principle, Professor Wang Yin puts forward the basic idea of cognitive translation view. This article tries to use this idea to analyze proverb translation and discuss Schwarz’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rough analysis, it is known that most of the proverbs of first eighty chapters in this version are literally translated at the language level, and a small part are translated at the cognitive level, rare at realistic level.
文章引用:岳佳欢.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史华慈译本谚语翻译策略分析——以前八十回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0, 8(2): 90-9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0.82013

1.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三大层次翻译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把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已成为一大趋势,并形成了一种新范式。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是“现实–认知–语言”,我们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体验“现实”,然后对“现实”进行认知加工,形成概念,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1] p. 8-9)。而翻译首先是一个理解问题,根据后现代哲学的观点,理解并不是按照原样解码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是必然要烙上理解人的主观因素,所以理解具有创造性,据此翻译也具有创造性,翻译中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既要模仿,又要创造。可见翻译与认知语言学在本质特点上是一样的,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在其相关的文化背景、语言情景下转化成另一种语言,译文背后就蕴藏着译者的认知与翻译心理。所以,认知语言学和翻译有本质上的相同点,前者可以用来指导后者,并形成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王寅教授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提出了认知翻译观的基本思路:翻译不仅是语言层次的信息转换,必然会关联到其后的认知机制和对应的现实世界。译者在翻译时可选择三要素中任一(或二)要素作为翻译的主要依据,要么在语言或认知层次翻译其意义,要么翻译所关涉的具体事件;译者还可将认知层次分别与语言或现实层次相结合 [2]。

1.1. 语言层次的直译

在谚语翻译过程中,语言表达是翻译人员首先要遇到的事情。因此,语言层次的翻译应该是最直接的方法。在此层次上的翻译仅涉及语言转换的操作,这意味着用相应的德语单词和短语来复述汉语谚语的字面意思。语言层次的翻译,一方面往往汉语谚语在语言层次上的含义非常直观,另一方面它要求译者具有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两种不同语言之间词汇之间的切换,尽量使翻译表达与源谚语的意象保持一致。基于这两个因素,我们认为语言翻译级别是翻译人员最方便的方法。在语言层次上的翻译往往能最大程度的确保两种语言表达的一致性,从而充分传达源语言的表现风格。

1.2. 认知层次的意译

对于很多汉语谚语,已经很难从字面意义推断其要表达的实际含义,所以仅仅掌握了两种不同语言环境之间词汇切换的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我们要通过汉语谚语的来源域去了解目标域的意思,源谚语被去词化以后,很难从字面意思推断其意义,所以需要译者比语言层面要求更高的认知操作。我们从翻译过程中可以发现,认知级翻译不仅要求译者具有词汇转换方面良好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具有多种源语言和文化环境中进行操作的认知能力。关键点是源谚语的概念意义充当翻译的直接对象。与语言水平的翻译相比,认知水平的翻译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以确保源文本与翻译文本之间的语义相似性,以便尽可能多地传达原始语义内容。

1.3. 现实层次的整合翻译

每个汉语谚语都应在独特的上下文中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对中文谚语有充分的了解,人们必须了解谚语的概念含义与语境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实现现实层次的翻译,翻译人员应该第一步从文字表达中获得原型意义,然后根据对原型意义和现实语境的综合理解进行翻译。现实水平翻译的直接对象是汉语谚语的语境意义。由于语境意义的获得是在了解原型意义和语境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前提之下,所以译员为完成整个过程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特定的上下文会涉及更多实际的语用特征,汉语谚语的原型意义也将与这些附加在一起。因此,我们认为现实水平的翻译有助于更好传达语境中汉语谚语的语用特征。

2. 《红楼梦》中的谚语翻译策略分析

王寅教授根据认知翻译观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成语翻译三层次观”,并结合三个《红楼梦》英译本用实例论述了不同译者在各层次上的翻译方法、操作过程和语用效果 [2]。笔者试着将该方法延伸,用于分析史华慈在《红楼梦》谚语翻译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

谚语与成语、惯用语、歇后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表述性熟语,而其他三者属于描绘性熟语( [3] p. 293)。谚语的内容反映了人们一定的认识和看法,所以一条条谚语自然成为了一个判断,能够独立陈述人们的认识和看法,表达人们的观点,这就是谚语的表述性,而与之相联系的是其引语性,人们在实际运用中,自然地把与自己看法一致的谚语拿过来使用,所以常常跟些引述语,如“常言道”、“自古道”、“俗话说”等( [3] p. 296-297)。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涉及生活、生产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往往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诫功能。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乌云遮东,有雨不凶”。而正因为其涉及的文化背景十分广阔,如自然环境、生产活动、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及历史背景等,这些都加大了谚语的翻译难度。为了探讨史华慈在谚语翻译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笔者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一共收录了116条谚语,并整理译者在翻译层次上的策略选择,呈现结果如下。

Table 1. Translation strategy statistics

表1. 翻译策略统计数据

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在谚语翻译中更多的选择在语言层次上进行翻译,对其概念意义的翻译相对来说较少,而现实层次上的翻译微乎其微。从译者这种明显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上,笔者发现,译者更多的选择忠实原文,不打扰原作者,倾向于让德语读者直接面对源文本,下面我们将结合谚语实例具体分析译者的翻译策略。

2.1. 语言层次翻译实例分析

笔者整理语料发现,在一些涉及宗教,含有中国特有量词的谚语翻译上,译者大都在语言层次上进行直译。如:

例1 P. 562 第十六回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Hat der Höllenkönig befohlen, du sollst in der dritten Nachtwache sterben, wagt niemand, dich bis zur fünften zu schonen

“阎王”实际上是印度文化的产物。当阎王随着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大地之时,便借助于中国富有本土特色的生死观与冥界文化,进一步结合道家神仙观念与儒家孝亲观念,从而成为中国古代信仰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神祗 [4]。他被人尊为阴间的主宰,主管阳间万物的生死。在德国的宗教信仰里,没有“阴”、“阳”的概念,所以并没有“阴间”“阴曹地府”的说法,不过有“Himmel und Hölle (天堂和地狱)”的说法,但“Hölle”指的是“罪人永恒的诅咒之地,魔鬼的王国”,阴间指的是“人类死亡后,其灵魂所在的空间”,除了极少的人死后能“飞升上仙”以外,大都是留在阴间,所以并不是只有“罪人,魔鬼”。而“König”指“在某些君主制中最高的世俗统治者或代表的头衔”。所以说“Höllenkönig”可以理解为“地狱最高的统治者”,“阎王”与“Höllenkönig”虽然在掌管范围上有所出入,但在德语中并没有其他能够与之对应的概念,所以这个词的翻译还是比较贴切的。

在《红楼梦》前80回的谚语中涉及宗教信仰的还有很多,如:

例2 P. 218 第六回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Der Mensch plant, und der Himmel entscheidet

宗教的天地观,天人观,在中国古代为大多数人所信奉,上至大思想家,下至村老,自帝王以至于庶民,概莫能外。思想家们设定一个神秘的至上神有时是出于维持现世社会政治秩序的考虑( [5] p. 8),如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够赏善罚恶,“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天和地都是充满无数神灵的存在( [5] p. 8),有天命决定论之说,如汉代政论家王充在《论衡·命禄》里讲到的“有死生寿天之命,也有贵贱贫富之命。从君主贵族到一般百姓,从圣贤到愚顽之人,凡是有头脑、有眼睛的,莫不有命”( [6] p. 10)。所以说,在古代人们的眼中,“天”是具有神秘力量的,人们敬畏和崇拜天。虽然德语中的“Himmel”在这里并不对应,但这个翻译还是可以接受的,总比“Gott”好一些,因为“Gott”是基督教的信仰,这样容易误导德语读者认为中国人也信仰上帝,这样既没有忠实原著,也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另外,在谚语翻译中,在处理一些中国特有的量词时,译者也比较倾向于忠实原文,如:

例3 P. 2180第五十七回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Zehntausend Liang Gold findet man leichter als einen Herzenfreund

例4 P. 2194第五十七回 千里姻缘一线牵

Tausend Li weit bindet die Paare die Schnur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史华慈先生,在翻译中国特有的量词“两”“里”时,没有进行换算,而是用音译“Liang”“Li”进行了直接翻译,虽然在理解上给德语读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却是有积极意义的。

由于两国文化背景的差异,有时候谚语翻译如果只停留在语言层次上,可能会妨碍目标读者对原始习语的理解,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语言层次翻译上译者很多时候会通过附文本形式对谚语进行解释,降低目标读者的阅读难度。如:

例5 P. 3100第七十七回 可是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Du bist wie der Bezirksvorsteher, der die ganze Stadt in Brand stecken kann, während die Bevölkerung nicht einmal eine Lampe anzünden darf (1)

(1) Der Ausdruck ist bildlich zu verstehen...

例5中的谚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出自一个历史典故,在附文本中,译者概述了该典故,为目标读者提供了理解源谚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一方面保留了源谚语的意象,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读者对语言翻译表达的理解障碍。

2.2. 认知层次翻译实例分析

在谚语翻译中,译者在认知层次上的翻译相对来说并不多,在认知层次上的翻译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用德语中原有的谚语直接翻译,另外一个是直接翻译谚语的概念意义。

如:

例6 P. 2078第五十五回 一人作罪一人当

Jeder muß die eigene Zeche bezahlen

“die Zeche [be] zahlen”是一个德语谚语,指的是“承担某事的不愉快后果;赔偿造成的任何损失”,可以看出,这两个谚语意思相近,该翻译既准确的传达原句子的意思,又易于德语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例7 P. 1718第四十六回 自古嫦娥爱少年

Schöne Frauen mögen von alters her junge Burschen

“嫦娥”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仙女,也是美丽的象征,这里是贾赦得知鸳鸯拒婚以后,讽刺她不过是“爱少年”。该谚语意指自古以来美貌的女子都喜爱年轻的男子,在这里,作者将“嫦娥”译为“Schöne Frauen”,避免用德语译者较难理解的“嫦娥”这一人物形象,直接翻译其概念意义,并没有改变源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翻译。

例8 P. 2516第六十四回 就是婶子,见生米做成熟饭,也只得罢了

Wenn Eure Frau sieht, daß Ihr vollendete Tatsachen geschaffen habt, wird sie sich damit Abfinden müssen

由于两国的饮食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在处理涉及该方面的谚语时,译者在完成文字表达到概念意义的投射后,直接将概念意义作为翻译对象。将“见生米做成熟饭”译为“事情已经做成了”,节省了读者认知操作的工作,通过这种操作方式,译者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表现形式和认知差异而导致文字表达与概念意义的不匹配,从而有效、准确地传达了源谚语的概念意义,另外,简化了理解过程,使翻译文本阅读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

2.3. 现实层次的翻译

例9 P. 536第十六回 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Der junge Hsüä ist doch auch so ein Gierschlund, der schon nach den Töpfen schielt, während er noch aus der Schale ißt

在目标读者的饮食文化世界里,对“碗”“锅”的理解和中国人有所出入,所以在翻译该谚语时,作者联系上下文,增加了“Gierschlund”这一意象,意指“贪嘴的人”,指出薛蟠的贪色本性,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该谚语的表达能力,激活了翻译文本的情节,而且可以准确传达原始文本的情感内容,保留了汉语谚语的语用效果。

3. 结语

从统计数据及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史华慈的《红楼梦》译本中,在谚语翻译中,语言层次的翻译超过一半,认知层次翻译排名第二,涉及现实层次的翻译非常少。结合不同翻译水平对意义表达的影响,我们推断出史华慈更加注重谚语的字面意义传达,不重视原始文本和目标文本中语用功能的一致性。在谚语翻译中,译者更多的是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包括对含有特有的中国量词,宗教词汇,历史典故的谚语,译者在翻译时,大多选择对其保留,对历史典故也会选择加注的方式,虽然存在一些比较生硬的翻译,但是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另外一部分谚语译者也采用了认知层次的翻译,通过认知操作,降低了目标读者的理解难度。与其他两种含义相比,汉语谚语在使用中的上下文含义对原始谚语的理解影响较小。因此,现实层次的翻译没有被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 李瑛, 王莲, 田召见.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9.
[2] 王寅. 体认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成语英译——基于《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 中国翻译, 2019(4): 156-164.
[3] 孙维张. 汉语熟语学[M]. 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
[4] 张金东. 论阎罗形象的本土化历程[D]: [硕士学位论文]. 扬州: 扬州大学, 2010.
[5] 高寿仙. 星象•风水•运道——中国古代天地智道透析[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5.
[6] 张耀南. 命运论[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