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中高年级小学生自尊现状调查
A Survey on Self-Esteem of Middle and Seni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west Guangxi
DOI: 10.12677/ASS.2020.99210, PDF, HTML, XML, 下载: 416  浏览: 2,60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孟 鲁, 黄秋梅: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河池
关键词: 桂西北小学生自尊影响因素Northwest Guangxi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elf-Esteem Influencing Factors
摘要: 目的:了解桂西北地区小学生自尊心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自尊量表(CSES)对都安瑶族自治县两所小学3~6年级295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自尊结构中的能力、纪律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 能力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3) 自尊总分,以及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四个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桂西北地区小学生的自尊发展水平偏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可以影响自尊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esteem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west Guangxi. Methods: A total of 295 pupils from grade 3 to grade 6 in two primary schools in D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children’s self-esteem scale (CSES). Results: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in the ability and discipline dimensions of pupils’ self-esteem.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bility dimension in whether they are only children or not. 3) The total score of self-esteem, as well as ability,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discipline, social ethics and helping oth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grades. Conclusion: The self-esteem development level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west Guangxi is relatively low. Gender, only-child or not, and grade can affect the level of self-esteem.
文章引用:孟鲁, 黄秋梅. 桂西北中高年级小学生自尊现状调查[J].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9): 1515-152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0.99210

1. 引言

自尊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自尊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成分,具有重要的心理和社会适应功能,对大量的社会行为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1]。儿童的自尊发展与成年人相比存在一些不同,儿童的自尊主要是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形成的,特别是在学校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进行比较,魏运华认为儿童自尊心是由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六个因素构成的 [2]。儿童自尊心的发展受到来自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小学阶段的儿童自尊心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但目前国内对于小学生自尊发展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没有全国常模,因而研究结果很难具备普遍的参考价值。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于桂西北民族地区,对当地小学生自尊心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桂西北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教学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 方法

2.1. 被试

从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随机抽取3~6年级在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30份并全部收回,剔除作答未完成和随意填写的无效问卷35份,获得有效问卷295份,有效回收率为89.39%。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ubjects

表1. 被试分布情况表(N = 295)

2.2. 研究工具

2.2.1. 基本资料问卷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级、是否内宿、是否留守儿童、是否单亲家庭、是否独生子女。

2.2.2. 儿童自尊量表

《儿童自尊量表》由魏运华编制,该量表由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六个因素组成,共26个项目,采用五点评分。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8,具有较高的信度,可以用来作为测量我国儿童自尊水平的工具 [2]。在本次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5。

2.3. 施测过程

采用多段取样的方法,首先从桂西北地区河池市都安县随机选取两所乡镇小学,然后在每所小学的3~6年级各随机抽取一个班。以班级为单位,被试集中于教室进行集体施测。测试前施测人员先使用无关问题(比如:我喜欢吃香蕉)训练儿童对某种陈述进行五级评定的方法,以确保接下来的测试的准确性。学生无记名填写问卷后现场回收。

2.4. 数据处理

剔除无效问卷后,采用IBMSPSS Statistics25.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儿童自尊心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解儿童自尊心的发展现状,对儿童自尊心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考察被试在自尊总分及几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情况,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由于没有常模,本研究把自尊总分与量表得分中间值78对比,进行单样本t检验,发现本次调查中儿童自尊得分显著低于中间值(t = −15.40, P < 0.001),即儿童自尊水平偏低。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elf-esteem

表2. 自尊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N = 295)

3.2. 儿童自尊心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以性别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自尊结构中的能力(P < 0.01)、纪律(P < 0.05)两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及自尊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

Table 3. Comparis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self-esteem

表3. 儿童自尊心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3.3. 儿童自尊心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以是否独生子女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4结果显示,能力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P < 0.05),独生子女的能力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

Table 4. Comparison of self-esteem on whether they are only children

表4. 儿童自尊心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3.4. 儿童自尊心在是否单亲家庭上的差异比较

以是否单亲家庭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5结果显示,儿童自尊心各维度在是否单亲家庭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尊心总分在是否单亲家庭上的差异边缘显著。

Table 5.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self-esteem on whether they are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表5. 儿童自尊心在是否单亲家庭上的差异比较

3.5. 儿童自尊心在是否留守上的差异比较

以是否留守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6结果显示儿童自尊心总分及各维度在是否留守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Table 6.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self-esteem on whether they are left-behind children

表6. 儿童自尊心在是否留守上的差异比较

3.6. 儿童自尊心在是否内宿上的差异比较

以是否内宿为自变量,儿童自尊心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7结果显示,儿童自尊心在是否内宿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Table 7.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self-esteem on whether they are boarding students

表7. 儿童自尊心在是否内宿上的差异比较

3.7. 儿童自尊心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以年级为自变量,儿童在几个量表上的得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儿童自尊心总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1),分量表中的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外表和体育运动不存在显著差异(表8)。

Table 8.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self-esteem among different grades

表8. 儿童自尊心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4. 讨论

4.1. 自尊在性别上的差异

表3显示儿童自尊总分在性别上没有差异,这与徐凤娇等人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4]。自尊结构中的能力、纪律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能力自尊得分低于女生,纪律自尊得分高于女生。魏运华把自尊定义为“个体在比较过程中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种结果意味着女生在能力方面拥有更高的自我评价和更积极的情感体验,而男生在纪律方面的自我评价要高于女生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并不能代表现实情境中女生的能力强于男生或者男生比女生更遵守纪律。能力维度的性别差异很可能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应该是有能力的、坚强的,这种性别角色观念通过各种途径灌输给男生,有研究证明男童比女童在能力上有着更强烈的性别刻板印象 [5],因此造成男生在能力方面对自己要求较高,在自我评价的时候与女生相比更加不自信,不能悦纳自己。现实中男生往往比女生更加不遵守纪律,自我控制能力更差,但本次调查中男生在纪律维度却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评价,这或许恰恰说明了男生的自我约束较低,在遵守纪律方面男生认为自己表现良好。

4.2. 自尊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表4结果显示3~6年级儿童自尊总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这与许多调查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6] [7]。但在能力维度上独生子女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即独生子女在能力方面拥有更高的自我评价和更积极的情感体验。原因可能有两点:首先,相比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长辈们的关注和鼓励往往较多,因此主观上具有一定的“心理优势”,认为自己的能力更强 [8],因而有着更高的自我评价和更多的积极情感。其次,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的互帮互助,许多困难不得不自行解决,并且受到的早期教育往往比非独生子女要好,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方面的能力确实优于非独生子女 [9],这种差距在自我报告的时候体现了出来。

4.3. 自尊在年级上的差异

表8显示儿童自尊心在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的自尊总分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这与昝旻的研究结果一致,他认为五年级是中高段小学生自尊发展的最佳阶段,并且这种变化很可能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有关 [10]。魏运华认为儿童的自尊发展在10到12岁呈现上升趋势,13至15岁呈现下降趋势 [11]。自尊水平在年级上的变化趋势,除了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很可能还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分量表上,外表和体育运动年级差异不显著,能力维度在年级间差异显著,随着年级升高能力得分逐渐升高,但六年级又略有下降,或许是由于学业压力导致六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六年级学生的成就感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这种变化很可能也是由于学业和生活压力造成的,因为能力和成就感可以归纳为“能力和学习成就” [2],因此能力和成就感这两个维度的变化很可能都与生活和学业上的压力有关。在纪律维度上,五年级学生纪律得分显著高于四年级和六年级。在公德与助人维度上,三年级到五年级得分逐渐上升,六年级又急剧下降。纪律、公德与助人这两个维度可以归纳为“品德”,虽然这两个维度的变化趋势在本次调查中并不完全一致,但都是在五年级得分最高并且六年级得分最低,从变化趋势上来看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跟着发生变化,此外六年级的学业压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新的学习环境也会给学生的自尊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1) 桂西北地区中高年级小学生自尊发展水平偏低;

2) 男生在能力上的自尊低于女生;

3) 男生在纪律上的自尊高于女生;

4) 独生子女在能力上的自尊高于非独生子女;

5) 中高年级小学生自尊发展存在年级差异,五年级儿童自尊水平最高。

5.2. 建议

鉴于本次调查中儿童的自尊水平偏低,本研究认为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桂西北地区儿童的自尊水平,从而使儿童更加健康地成长。

5.2.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自尊心的培养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儿童的自尊发展变化规律,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目前桂西北农村地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诸多困难,由于师资不足等原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形成常态化,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师资投入,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其次,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鉴于桂西北农村小学普遍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且也没有完善的心理咨询室,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尽可能利用其他形式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有些教育工作者已经尝试在少先队工作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以“悦纳自我”“欣赏他人”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和团队活动,可以很好地促进小学生自尊心的健康发展。

5.2.2. 丰富校园活动

自尊的结构是多方面的,因此自尊心的建立也需要从多角度入手,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自尊心的提升创造更多机会。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能够进一步认识自我,并且体验到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意识到学业成绩不是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从而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丰富的校园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让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优势,此外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同伴交往机会,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许多小学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比如运动会,手抄报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趣味游戏等,这些活动为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孩子自尊心的培养。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以及学校管理者的理念差异,目前各学校开展活动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地区的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校园实践活动。

5.2.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学校因素中,教师是主要的学校因素 [12],师生关系会影响儿童自尊心的发展。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的领路人,但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当然充分尊重学生不等于“无批评教育”,而是不讽刺挖苦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尊重、真诚、理解。其次,积极关注学生。表现突出、性格活泼的学生往往更能引起教师的关注,然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应该是无条件的,要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并且要擅于发现他们身上积极的一面。最后,恰当使用表扬。学生渴望来自别人的称赞,教师恰当使用表扬有利于孩子获得自尊和自信,并且可以很明显地改善师生关系。

5.2.4. 充分利用家校合作

父母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孩子的人生具有深远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自尊心发展的主要家庭因素,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儿童自尊心的培养 [13]。调查显示孩子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特别是来自父母的称赞 [14],他们讨厌父母批评自己,特别是有关学业成绩方面的批评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校合作在培养儿童自尊心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首先,家校合作可以让家长和老师更了解孩子。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让家长知道学生在校的进步与不足,教师也能通过家长加深对孩子的了解,便于共同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其次,家校合作可以协助家长建立适宜的教养方式。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可以把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传递给家长,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长的教养方式。学校应该利用好家校合作这个途径,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促进孩子自尊心的发展。

基金项目

河池学院教改项目“《小学生心理教育与辅导》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河池学院为例(2017EA00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钱丽竹. 5-6年级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自尊、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7.
[2] 魏运华. 自尊的结构模型及儿童自尊量表的编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3): 31-38.
[3] 周碧薇, 黎文静, 刘源. 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因素综述[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7): 759-761.
[4] 徐凤娇, 袁群, 邓瑞姣. 长沙市儿童自尊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3): 374-376.
[5] 和建花, 巫锡炜. 中国儿童性别角色观念及其性别差异研究[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4(1): 20-32.
[6] 于晓莉. 小学3-6年级学生自尊与攻击性行为关系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8.
[7] 赵东妍. 中小学生自尊水平的横断历史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锦州: 渤海大学, 2019.
[8] 张月云, 同钰莹, 刘保中. 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社交能力比较研究[J]. 青年研究, 2017(3): 12-20+94.
[9] 杨世炳, 唐久来, 吴德, 等.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生活能力配比研究[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12): 992-993.
[10] 昝旻. 寄宿与非寄宿制小学生自尊和孤独感的现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11.
[11] 魏运华. 我国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的特点和规律[C]//中国心理学会. 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 2001: 108.
[12] 魏运华. 学校因素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2): 3-5.
[13] 张丽华, 杨丽珠, 宋芳. 父母教养方式对3~9岁儿童自尊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9): 4-6.
[14] 王春丽. 小学生自尊需要、满足状况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