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to Accelerate Jingzhou’s Integration into the National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DOI: 10.12677/ASS.2020.910234, PDF, HTML, XML, 下载: 615  浏览: 2,14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伍廉松:长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刘红莲:荆州市实验中学,湖北 荆州
关键词: 荆州融入一带一路路径Jingzhou Integration Belt and Road Path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为全球发展开辟了新空间。荆州作为湖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还存在“走出去”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软硬件设施服务有待完善、市场信息灵敏度不高、开放结构层次不优、对外开放布局“边缘化”等诸多困境。立足新时代,荆州应抢抓国家扩大内陆开放的重大机遇,明确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和优势,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通道与平台建设,深度开展人文交流合作,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injected new impetus to world economic growth and opened up new space for global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node of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Jingzhou is very important in strategic posi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lack of initiative and initiative to “going out”, lack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low sensitivity of market information, poor level of open structure, and “marginalization” of opening up layout. Based on the new era, Jingzhou should seize the major opportunities for the country to expand its inland opening, clarify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advantages of integrating into the “Belt and Road”, do a good job in top-level planning and desig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e the channel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 carry out in-depth humanities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focus on building a new open economic system, and build a new highland of inland opening.
文章引用:伍廉松, 刘红莲. 荆州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10): 1664-167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0.910234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复杂严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倡议和具有历史眼光的构想,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的开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融入对接‘一带一路’是湖北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着力点。” [1] 作为湖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沿线城市,荆州要明确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和优势,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通道与平台建设,深度开展人文交流合作,为“勇当多极排头兵、实现荆州大振兴”作出新的更大成绩。

2. 荆州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沿线城市,荆州对外开放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区域的开放程度。“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荆州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提供了有利机遇。

2.1. 有利于发挥长江经济带节点作用,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做贡献

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是省委、省政府运筹帷幄,抢抓历史发展机遇,为全面实现湖北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的战略决策。2017年4月,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在省商务厅、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调研时强调,要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扎实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更大力度“引进来”“走出去”,实现更高层次对外开放。要落实省委省政府这一重大决策,新时代的湖北,既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开放,要通盘谋划、精准发力,将全省开放的“洼地”打造成发展的“高地”,构建多点支撑、平台化梯次开放的格局,还要积极推进市场一体化,从优化区域开放环境出发加快建设全方位的开放体系,从区域开放通道建设出发大力构建省域对外的开放设施网络,全面推进湖北深层次开放。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荆州是区域发展的重点城市,但也是开放发展的薄弱地区。乘“一带一路”东风,发挥开放的引擎作用,把荆州打造成内陆区域性开放高地,是推进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区域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更是完善新时代全省对外开放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2.2. 有利于发挥区域聚集和辐射效应,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样板

当前,一方面伴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向提升能级、优化结构、拓展深度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纵深推进,湖北区域深耕和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越来越成为更加重要的市场枢纽。另一方面,作为内陆省份,与沿海地区相比,湖北缺少对外沟通交流的国际通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对外开放度不高,开放型经济规模较小,对外开放仍然是制约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这与新时代湖北所处的战略方位、承担的历史责任不相匹配。荆州在创新内陆加工贸易模式、国际大通道建设、通关体制改革等方面已经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荆州的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能源开发、原材料配套等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体化集群发展。随着国家“北煤南运”新的战略大通道的开通,荆州已经形成浩吉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汇,为发展江海、铁海、陆航等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打下了通道基础。荆州口岸已被纳入了《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口岸通行效率不断提高,通关成本持续降低。把荆州打造成区域对外开放新高地,有利于树立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地,有利于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破解内陆地区开放难题。

2.3. 有利于发挥两大战略叠加效应,为荆州跨越式发展凝聚新动力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六年来,极大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是湖北省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指南。长江经济带战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努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带动沿江城市发展,是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2016年3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颁发,该纲要提出要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荆州市荆州港码头乘船,沿江察看两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并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做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2] 荆州是湖北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枢纽,发挥两大战略的叠加效应,无疑将为荆州跨越式发展凝聚新动力。

3. 荆州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分析

荆州作为湖北经济发展第四位的城市,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实力。融入对接“一带一路”,荆州在政策平台、历史文化、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3.1. 政策引导升级,开放平台多元化发展

政策方面,荆州编制了《荆州融入“一带一路”总体方案》和《荆州市境外投资“十三五”规划》。对纳入一带一路“双重工程”库的企业和项目,实行周报告、月分析,对申报的重大境外项目,实行“专人负责、限时办结”,项目、投融资、税收、结汇、通关等工作流程不断优化,融资、通关、报检、结汇、出入境、人生及财产境外安全保障不断升级,并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予以资金与政策支持。以2017年为例,荆州市先后从省级外经贸奖助资金、市本级外贸促进专项资金中拿出近70万元对境外投资企业予以奖助,支持企业积极投资海外市场。平台建设方面,荆州充分利用产业、产能和人才优势,积极为企业境外投资建立和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开放平台更加多元。包括积极参加境内外大型投资促进等活动,组织县、市(区)政府和企业参加“走进非洲”、西博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广交会、博鳌论坛等国际国内重大投资、招商、展销及经贸洽谈会;积极引导企业开拓中高端外派劳务市场,开展校企对接,开发外派劳务技能培训新领域,引导学生通过培训进入国际劳务市场;不断推进荆州水运口岸对外开放水平,申报建设荆州综合保税区或荆州保税物流中心。

3.2. 历史文化深厚,人文交流互动更频繁

荆州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悠久灿烂的楚文化和关公文化是荆州在对外交往中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荆州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楚国创造了璀璨的楚文化,有力的推动了华夏文明的进程。楚国丝织品种类繁多,丝绸业非常发达,造织技术完备且十分精湛。据《尚书·禹贡》记载: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中,有6个州生产的丝绸作为贡品奉于王室。其中产地在荆州的“玄纁”、“纤纊”是当时的名产。在古丝绸之路上,楚国(荆州)输出的大量丝绸制品密切了亚洲、欧洲、非洲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在推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中国与亚欧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荆州是关公文化的发源地。丝绸之路命名与关公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关公文化贯穿了丝绸之路,作为知行合一的关公文化已经成为跨越国度,超越时空,圆通儒释道,和睦多民族,具有永恒魅力,又富有时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一带一路”上的关帝庙,所蕴涵和沉淀的历史文化厚重非凡,成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文化标志。“一带一路”荆州关公文化下南洋等活动的开展,为荆州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并通过丝绸之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舞台。人文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助于推进民心相通、构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新中国成立后,荆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互动更加频繁。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荆州市中医医院就响应政府号召,多次选派知名中医专家医疗援助非洲,将针灸、骨伤等中医瑰宝带出国门,开启了“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传播之旅。2004年,荆州与韩国江陵市政府缔结友好城市,并互派留学生、政府公务员开展人文交流。2010年以来,以长江大学为代表的荆州高校在促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10月,荆州有来自45个“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800余人,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性人才。

3.3. 区位交通优化,对外开放承载力提升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交通体系作为支撑,否则落实‘一带一路’无从谈起。” [3] 优越的交通环境让荆州全方位快速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湖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荆州地处我国经济增长四极的中心地带,距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环渤海地区均在1000公里左右,是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的地理中心。荆州区位交通优势体现在,铁路方面,沪汉蓉高铁运力不断提升,焦柳铁路穿境而过,沪汉蓉高铁,荆常高铁、武贵高铁、沿江重载铁路布局荆州正在谋划之中。世界最长重载铁路——浩吉铁路的成功运营后,通过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建设,荆州已经打通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为建成华中地区多式联运的物流枢纽,打造千亿级的新兴煤化工产业基地提供了条件。随着中西部地区铁路陆路运输至长江黄金水道运输通道打通、荆沙铁路与全市各大港口的无缝对接,铁水联运业务成倍增长,荆沙铁路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的作用不断扩大。港口方面,沙市是全国最早被开放的内陆港口之一,荆州港为国家一类口岸,年吞吐能力5000万吨,集装箱储运能力10万标箱,已经形成了“一港九区”总体规划格局,可实现水铁联运,水陆中转,保税入库,全球直达。目前荆州港至上海始发班轮已经开通,打通了中部地区通往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空方面,荆州距三峡国际机场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分别只有40分钟和2.5小时车程,荆州机场已开工建设,预计于2020年通航。这些交通区位优势以及物流优势提升了荆州对外开放承载力。

3.4. 优势产业壮大,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力

经过多年发展调整,荆州在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石油石化、机械装备制造、针织服装家纺、白色家电、塑料新材以及医药化工等领域形成了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产业是荆州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荆州市现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余家,福娃、中兴能源、白云边、德炎、小胡鸭等龙头企业优势明显。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是荆州的优势产业,对全市经济支撑作用明显,特别是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沙市钢管厂、湖北恒隆、神电、雷米汽车、法雷奥、美标汽车、荆大汽车、高田(荆州)汽配等处于行业领航者的位置,辐射全球各大汽车生产企业。荆州是历史上轻纺工业名城和全国著名的轻纺工业基地,目前拥有红飞针织服饰有限公司、鑫泰制衣有限公司等一批颇具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建有“中国婴童装名镇”——岑河镇。此外,以安道麦、湖北楚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化工产业发展势头较好。这些优势独特的企业是荆州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产业基础,仅从能源行业看,“一带一路”所经之处的中亚、西亚等地,拥有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而这些行业正是荆州相对有优势的产业,为荆州优势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4. 荆州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荆州厚植开放优势,鼓励支持企业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抱团出海,提升荆州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打造荆州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为了解当前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课题组以企业和企业员工为调研对象,先后发送问卷248份,回收209份,主要调研结论如下:

4.1. “走出去”步伐加快,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

荆州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针对国际高端市场,出口比例超过60%。荆州市荣和、久鑫两家企业“抱团出海”,在伊朗建设了一座年产50万吨的钢厂,荆州市万纳商贸有限公司在越南建设了大型纺织品厂,是纺织业去产能在境外优质项目代表。截至目前,荆州企业境外投资区域已拓展至北美、南美、欧洲、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地,投资领域涉及节能电子、建材、纺织、石油装备、汽车零部件、市政工程、化工贸易等。可以说,“一带一路”正在把世界的机遇变为荆州的机遇。

尽管如此,荆州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仍然不足。课题组的问卷调查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对于“荆州融入‘一带一路’的可行性”一题中,选择“完全可行、大力支持”和“很有必要、可以尝试”的企业员工和企业比例分别达到78.9%和82.8%。由此可以看出,荆州对于参与融入“一带一路”有很强的认可度,而有78.6%的受访员工和69.3%的企业认为,“一带一路”的主要对接对象主要是国企,选择民企的均未超过30%。在“贵公司是否有计划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或进一步扩大投资?”一题中,有60.7%的荆州企业选择了“否”。对于已经成功“走出去”的企业,在问及“除了现有的贸易模式,您公司是否会有新型的贸易模式?”时,也有近40%的企业选择了“不会”。这些答案说明,荆州对走出国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有强烈的愿望,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企业“走出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仍需提升。

4.2.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软硬件设施服务有待完善

近年来,荆州企业转型升级加快。2018年,荆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企业率达到85%,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出口总量15.7亿美元,增长29.2%。2019年9月,荆州开发区被认定为“汽车零部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为全省上榜的2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之一。外商投资方面,目前荆州拥有境外投资企业达31家,投资总额2.5亿美元,其中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4家。仅2019年,就有益曼特健康产业(荆州)有限公司、施坦达密封系统(湖北)有限公司、安波福、伟速达、天纳克、凯迩、雷迪森、帝斯曼等多家外资企业落户荆州,促进了荆州装备制造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做大做强,也壮大了荆州绿色循环产业。

相对武汉、宜昌、襄阳等省会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荆州融入“一带一路”的软硬件设施服务仍显不足。尽管依托浩吉铁路,荆州以煤炭、石油、化工储运为主的多式联运体系正在构建,也有大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出口的高效复合化肥通过荆沙地方铁路运抵中国西部,走出国门到东南亚,荆州市综合保税区项目也正在规划建设,但荆州临港、临铁、临空等物流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成为制约荆州实现铁水、公水联运功能的关键短板。调查中,分别有87.5%的企业和82.3%的员工认为,“荆州应该树立大口岸意识,以平台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承载力”。对外服务方面,77.5%的企业和81.9%的企业员工认为,荆州要“树立环境优化意识,以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开放新优势”。80.6%的企业提出,要“打通跨境贸易及口岸管理的数据壁垒,为进一步服务外贸企业提高通关效率”。63.8%的企业员工认为政府部门“要让数据多奔波,企业少跑路,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一站式服务”。

4.3. 技术设备存在优势,市场信息灵敏度不高

技术设备优势是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竞争的法宝。目前,以能特、三安光电为代表的高科技、生物工程、光电类,具有国际知识产权和特别专利的新型产业产品比例不断扩大,以巨鲸、恒隆、法雷奥、高田为代表的汽车配件制造业产品涵盖了整车的大部分产品,在“一带一路”国家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以石油四机赛瓦、沙市钢管厂、安道麦为代表的公司在新能源、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农业等领域的技术实力持续增强。这些特色明显的产业,既是荆州的优势产业,也是“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相对较弱的产业,因而开展产业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大数据时代,信息堪称核心资源。“一带一路”是现代新型的多边合作平台,全方位信息需求量巨大,涉及不同领域的项目越来越多,项目信息发布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及时处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准确、及时和有针对性信息的提供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融入“一带一路”国家相关产业,既需要不断修炼内功,在开放发展中倒逼自身转型创新发展,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还需要根据市场和商业原则,提高市场反应灵敏度。荆州企业还存在对国际市场的投资热点、需求了解不够深入的困境。有79.2%的企业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制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瓶颈,仅次于“技术优势不足”,有60.4%的企业提出,“产业项目未能很好满足当地的市场和机遇”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81.3%的企业认为,“找到对接战略耦合点”能极大减轻“一带一路”投资的风险。

4.4. 开放结构层次不优,外向型企业实力较弱

立足优势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着力在装备制造、能源开发、现代农业、石油石化、轻纺、汽车、食品等领域与“一带一路”国家加强合作,这是新时期荆州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发展方向。尽管近年来,荆州对外开放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与荆州现有的区位优势相比,与同类城市相比,荆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开放结构层次不优,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突出表现在一是外贸依存度较低。65.8%的受访企业表示,荆州进出口规模偏小,与GDP发展速度和总量不相称。根据官方数据,2018年,荆州GDP达到2082.18亿元,在省内继续排名第四,占全省GDP份额的5%,但在出口贸易额上,荆州为15.7亿元,仅占2018年湖北省出口总额的0.6%。二是出口型行业结构层次不高。荆州外向型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有限,出口产品主要倚重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机械设备、汽车零配件、服装家纺、钢铁水泥占出口总额的大半,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等产业较少,出口整体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高附加值的产品占比较低。三是外向型企业竞争力不强。虽然四机赛瓦、能特、恒隆等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内的武汉、宜昌、襄阳等城市相比,荆州企业抱团出海的较少,海外营收、海外职工数量以及海外资产占比、跨境并购交易金额等指标依然较低,还不具备大规模并购境外企业的实力。

4.5. 对外开放布局“边缘化”,投资风险顾虑较多

“一带一路”倡议为荆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涉及到湖北部分的表述一是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开展区域合作,二是打造武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对湖北整体的发展定位和合作重点并未明确表述。在《湖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与实施》中,提出“以武汉、宜昌、襄阳、荆门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以武汉、宜昌和襄阳等节点城市为核心加强物流枢纽功能”等,仅在增强口岸功能时提及“推动荆州港对外开放”,对荆州对外开放布局的重视度不够,存在被“边缘化”的危机。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67.1%的认为“荆州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现状与目前具备的区位和产业优势不相称。”

风险意识是“走出去”企业必需强化的首要意识,加强风险管防是企业扬帆远航的必备技能。这种风险既有传统的商业竞争,也包括难解的地缘纷争,还有复杂的部族、宗派和意识形态纠葛,突发性、多变性和联动性兼具,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安全环境错综复杂,在经贸洽谈与合作中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 [4];中亚等地区仍有许多国家未加入WTO,国内市场不规范情况普遍,外商投资缺乏政策法律保障;中亚地区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一些国家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不予配合,这些无疑都加大了海外投资的风险。调查中,有58.9%的受访企业提出“对项目投资国的政策法律、经营环境、习俗文化以及境外融资了解不深,投资仍需论证”。“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境外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遭遇贸易壁垒”(79.6%)、“当地通关方面问题”(71.3%)以及“当地行政效率低下”(69.8%)。

5. 荆州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策略

荆州应紧紧抓住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带来的机遇,立足政策平台、历史文化、区位交通、特色产业等优势,按照多层次推进、全方位合作、强化空间联动、内外全面开放的基本思路,以开放促发展、促转型、促创新,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内陆开放发展新高地。

5.1. 做好顶层规划设计,主动对接国家、省的相关政策

一是切实转变思维观念。转变传统内陆观念,以思想解放促进对外开放,探索与“沿江内陆”特征相匹配的开放路径和模式,将荆州打造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先载区,深化荆州对外开放发展大格局,破解荆州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被“边缘化”的危机。树立市场主体意识,以“引进来”和“走出去”大力培育战略主体,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多元发展格局。二是主动对接战略耦合点。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策沟通和顶层规划,建立多层次宏观政策交流机制,满足多元化的企业发展诉求。加强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局势、基础设施、税收体系、产业政策、外贸投融资和汇率制度等营商环境的精细量化分析,并从中、微观层面为企业提供权威、有效、可信且具体的决策信息,化解或减少因信息不足或渠道不畅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导致的投资风险,为荆州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撑。三是积极构筑“软设施”联通网络。荆州要抓住大数据时代以信息通信为主的“信息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物联网”等建设机会,及时跟进国家和湖北省“互联网+”行动计划,统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国家级、省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建设荆州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软设施”网络。

5.2. 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出口竞争支撑

一是实施重点突破。持续以机电、化工为主打前阵,重点开拓中亚、西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以已有成功项目为桥头堡,鼓励传统优势和新兴行业企业参与海外投资,优化投资结构,逐步向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迈进。引导和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围绕其关联产业抱团“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产业合作园区,积极引导本省、本市企业入驻,打造沿线国家境外投资聚集区。二是积极加强对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亚欧、南博、东盟、西博等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博览会,鼓励本地产能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将过剩产能逐步向沿线国家和地区有序转移。同时紧盯重点领域和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引进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境外高精端产业项目来荆投资。三是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引导龙头企业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快钢铁、纺织、装备制造业等进行技术转型改造升级步伐,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地,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信息内容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5.3. 完善通道与平台功能,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一是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推动加快长江中游快速通道的建设步伐,提升黄金水道长江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完善荆州“一港九区”总体规划格局,扩大荆州开放口岸,实现荆州港口与上海主要港口一体化“无缝对接”。 建立高效、安全、快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挥荆州机场的航空优势,对接中欧运营班列,建立高效、安全、快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积极谋划沿线物流节点和园区布局建设。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在境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管理上,实行以备案为主的服务模式,改革外贸管理体制,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金融扶持政策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各类金融支持,设立荆州市“一带一路”基金,扶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债券发行等方式筹措境外投资资金,为荆州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提供资金保障。三是优化服务水平。持续搭建服务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境内外大型投资促进活动,加大部门合作力度,增强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深化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协作,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5.4. 发挥科教人文优势,深度开展人文交流合作

一是以文化打响荆州城市品牌。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等为纽带,与沿线国家缔结友好城市。加大“楚国故都、三国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金字招牌的国际宣传推广力度,与沿线国家旅行社定制“一带一路”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提升荆州国际形象。二是以文化促进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要深度挖掘荆州“关公文化”、“丝绸文化”与“一带一路”的直接关联与历史内涵,以关帝庙、关公义园等为依托,通过开展关公诞辰祭拜大典、关公文化下南洋等活动,构建关公文化精神家园,打造“全球关公文化信仰中心”。以楚国丝绸为切入点,组织承办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节、文化展、博览会、高峰论坛等活动,传承楚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凝聚沿线国家华人的精神与情感,深化荆州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三是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科教合作。借助长江大学进入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契机,扩大与沿线国家互派留学生规模,成立“一带一路”产学研教育联盟,建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基地”。邀请沿线国家学者来荆交流合作,鼓励长江大学等高校“走出去”,开展包括建立“一带一路”国家研究中心、开展中国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科技培训等境外教育合作。弘扬中医国粹,推进“一带一路”健康产业发展等。

6. 结束语

能否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契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决于荆州既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硬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软环境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文化氛围,更取决于荆州市政府的高瞻远瞩、前景规划的科学合理、拥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人才的储备以及对前景规划实施的效率与效果。荆州要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大开放,以体制大改革服务大开放,以区域大合作推动大开放,强化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推进过程中的优势,提前谋划布局,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推动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

基金项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度“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专项课题《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FDYYB07)、2020年度长江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基金项目《新时代“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20skq39)及荆州智库2019 年度立项课题《荆州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zsk-yk19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静.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湖北发展举措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6(3): 67-73.
[2] 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 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N]. 人民日报, 2018-04-27(02).
[3] 崔茂俊, 陈敬平. “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北的发展策略研究[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 26(2): 16-19.
[4] 王颖, 王奕苹. 大数据背景下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SWOT分析及对策——以湖北省为例[J]. 当代经济, 2018(15):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