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追星现象的几点思考
Thoughts on the Phenomenon of Underage Chasing Stars
DOI: 10.12677/AE.2021.111018, PDF, HTML, XML, 下载: 564  浏览: 2,433 
作者: 熊雨婷: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四川 成都
关键词: 未成年人追星饭圈Underage Star-Chasing Fans-Circle
摘要: 本文围绕着未成年人追星的行为,为了更好地了解追星现象,简单描述了饭圈的特征、危害及成因。文章认为,饭圈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畸形现象,形成了封闭的信息茧房,粉丝之间相互竞争,浪费大量的时间、金钱。未成年人如果深陷其中,很容易被控制思想和行为,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olves around the star-chasing behavior of minor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of star-chasing, it briefly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hazards and causes of the fans-circle.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fans-circle has become an abnormal phenomenon on the Internet, forming a closed information cocoon room, and fans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wasting a lot of time and money. If minors are caught in it, they can easily be controlled their thoughts and behaviors and lose the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文章引用:熊雨婷. 关于未成年追星现象的几点思考[J]. 教育进展, 2021, 11(1): 109-11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1018

1. 引言

当前,随着娱乐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各种“顶级流量”、“爆款神剧”层出不穷,各种选秀节目、男团女团也占领了很大一部分网络空间。在这样的大潮下,对“流量”的无限追捧渐渐成为各种媒体、平台包括商家的常见手段,而其受众也从成年人逐渐向下,开始向未成年人扩散,并且已呈现出愈演愈烈之态。

“追星”到底追的是什么?未成年人为了追星做过些什么事?这些行为该如何评价?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这就是笔者思考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追星”主要指的是追捧这些年大火的明星们,年龄一般不会超过40岁,集中在所谓的“85花”、“95花”以及各种“00后”少年少女团上。前者,大多是出道较久、具有一两部代表作的较为成熟的演员,主战场在电视或电影;后者,多为选秀节目出道的练习生,主要技能为唱跳,需要晚会、综艺等节目来曝光。

笔者主要讨论后者。

后者有一个专门的词来定义,被称作“爱豆”,意为偶像,是英文“idol”的音译,最初来源于日韩,是他们对本国年轻偶像的称呼。这类爱豆具有一些最基本的舞台能力,但最具吸引力的则是他们的“人设”,即“人物设定”,是其经纪公司为其设定的一些性格、爱好、能力、发展路线和预期受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人设”并不一定与本人的真实情况相符合,所以必须小心经营,否则就会露出马脚、彻底崩塌,例如之前曾经爆出过的翟天临事件,就是“学霸”人设崩塌的典型。

偶像的价值主要在于利用人设来贩卖梦想、提供精神寄托,而其粉丝也从自发的关注、喜爱发展到了有一套完整的行为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程度,从而诞生当今娱乐行业的怪胎——饭圈。

2. 饭圈的特征

饭圈,即“fans”(粉丝)的圈子,也称粉圈,是指因为喜欢某个偶像明星而聚集起来,形成了高度组织性、专业性的利益团体 [1]。在饭圈之中,粉丝们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规则和话术,具有高度的排他性,圈外人士很难理解他们的行为,俨然已自成一国。而大量初高中的未成年人也参与其中,这就不得不让人警惕——饭圈,究竟在干些什么?

1、建立封闭体系,打造信息茧房

饭圈是有组织的。几乎所有的经纪公司都有一个职位叫做“粉丝运营”,专门负责和粉丝对接,提供偶像的行程、动向,让粉丝能提前准备,打造声势。在这类“职业粉丝”之下,有“大粉”和“粉头”,即粉丝群体中的小头目,拥有一些渠道拿到偶像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一定的能力和号召力,还有“代拍”、“站姐”,专门负责天南地北地追逐偶像行程,给他们拍照修图,从而受到普通粉丝的追捧。他们以各自的社交媒体账号为阵地,发布各种消息,下文所提到的控评、反黑等行为,都有他们的引导。在他们的指挥下,粉丝们展现出极其强悍的战斗力,可以说是令行禁止、指哪打哪,组织性强到令人害怕。

饭圈早已形成了从“职业粉丝–粉头–普通粉丝”的领导体系,在职业粉丝和粉头的指挥下,普通粉丝所知通通来自于此,所做通通听令于此,不再去接受外界的信息,不再听外界的声音,陷入“总有人想害我偶像”和“哥哥只有我们了”的幻想里,从而在封闭的信息茧房内自我感动,任人驱使。

此外,他们还将粉丝分为几个类别、三六九等,如死忠粉、路人粉、唯粉、cp粉、氪金粉等,完全自成体系,与外界完全割裂了。

2、打榜、控评、刷数据

第一眼看到这些词,是不是觉得很茫然,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当下饭圈的常态。打榜,即在各种社交软件的排行榜上投票、送花、点赞等,以保证自己偶像的排名。控评,即“控制评论”,在偶像的微博下,其他人所发的与偶像有关的微博下使用统一的文案进行转发评论。这些文案一般都由大粉在各种QQ群、微信群内发布,其中一般会强调偶像的能力、成就,还会夹杂大量表情。普通粉丝听从大粉指挥,将文案复制粘贴反复发布、转发,整齐划一,转评赞的数字动辄成千上万,将正常的或是负面的评论全部淹没(见图1)。

以上两者就是刷数据的代表行为。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偶像需要转发评论点赞等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号召力和商业价值,以获取更好的资源。而粉丝们为了让偶像发展得更好,就开始拼命地为了数据而努力,一些社交平台如新浪微博更是开发了名目繁多的榜单,如“明星势力榜”、“练习生榜”、“粉丝超话榜”等,还有一些专门的追星app如寻艺、爱豆等,通通都是粉丝们“做数据”的主战场。而为了数据好看,有的粉丝甚至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账号,就为了给偶像多投几票,其中真假,可想而知。

Figure 1. The evaluation of idol groups R1SE

图1. 偶像团体R1SE的粉丝控评

3、反黑、巡逻、出警

除了做数据之外,“反黑”也是粉丝的重要工作。“黑”相对于“粉”,是指不喜欢某个偶像明星、在社交媒体上对他(她)提出负面评价的人。巡逻是在社交媒体上搜索自己偶像的名字,寻找是否有负面评价;而出警就是针对这些负面评论进行反应,粉丝们或以评论、私信的形式要求对方删帖,更有甚者直接对对方发起人身攻击,进行网络暴力,逼迫他们闭嘴、消失。若对方不从,则拿起投诉、举报的武器,借助公权力打击异己、清扫“垃圾”。

其中,最值得警惕的是,这并不是个体的自发行为,而是早已形成一套固定流程的饭圈常态。巡逻的粉丝一旦发现有“黑帖”,就会由专门的“反黑站”、“反黑组”或者一些粉头的个人账号进行集中发布,号召普通粉丝进行投诉、举报。2020年2月底,因一篇名为《下坠》的同人文,肖战大粉“巴南区小兔赞比”号召举报文章及其发布平台AO3 (见图2),导致AO3无法在中国大陆被访问,引起相关圈层的强烈抗议,由此引发所谓“227事件”,使肖战的形象、影视、商业价值等断崖式下跌,就是饭圈肆意出警、利用公权力打压异己的典型例子 [2]。

Figure 2. Xiao Zhan’s fans report AO3

图2. 肖战粉丝举报AO3

4、氪金

氪金的意思就是为偶像花钱,包括且不限于买专辑、买周边、买他代言的产品等。在粉圈内部,氪金与否是一个人是否算得上粉丝的标准,所谓“不为他花钱还说什么爱他”,晒单成为了粉丝之间互证身份的方式,也成为向商家展现自己的购买力、以换取偶像更好的资源的方式。与之相对的“白嫖粉”,即没有花钱或者花钱极少的粉丝,在粉圈中是十分受鄙视的。

上述几种,是饭圈最具有代表性的行为。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饭圈的行为出发点和唯一评判标准即是偶像本人,只要是为了偶像好的,那么就去做;反之,那就是“黑”,就应该被彻底消灭。

3. 饭圈的危害

在这些行为参与者里,除了职业粉丝和粉头外,大量的普通粉丝都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三观尚未建立健全,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当他们深入饭圈、被饭圈思维所裹挟之时,我们应该看到它所带来的一些危害:

1、任务打卡,浪费大量时间、金钱

随着网络的发达,互联网也早已成为追星行为的主战场。他们需要在微博超话签到、要在各种排行榜里送花、要转发评论偶像的微博、要去其他的app签到点赞,还要上广场巡逻反黑……如果遇到偶像有新的节目、代言宣传,那么就要跟着粉头的脚步去控评转发;如果出现对偶像不利的“黑料”、“黑热搜”,或者出现和别家艺人的争吵,那更是立刻进入“战争模式”,开始疯狂地控评、铺广场,即用赞美偶像的内容占领关键词,将不利内容给压下去,阻止别人看见(见图3)。如此种种,哪一个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未成年人的重点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当前的学业压力下,看书都来不及,怎么能耗费如此精力在这种虚无缥缈之事上?

Figure 3. Xiao Zhan’s fans assign evaluation tasksin QQ, the time is 9:34 pm and 9:42 pm

图3. 肖战粉丝在QQ群内布置控评任务,系统显示时间为晚上9:34和9:42

此外,氪金也是追星的重点。偶像有代言?那必须买!如果那些代言真的是生活所需,买了倒也无妨,但有些诸如歌曲(多为线上发行)、杂志(包括实体杂志和电子杂志)等物,被大量地重复购买,一个人买上十张、百张,甚至由后援会集资统一买上数千张!这种东西的重复购买显然超出了个人需求的范畴,纯粹是为了给偶像增加销量而已!未成年人本就没有生活来源,却将金钱花费在这种地方,这是一种怎样的消费观?会浪费掉父母多少的血汗钱?同时,一些粉丝后援会的集资行为动辄百万甚至千万,这些资金来源和使用是否合法合规?目前,有关部门在这一方的介入几乎是空白,有大量的未知领域需要被阳光照亮!

如果这一切行为属于自愿,还可以用“愿打愿挨”来解释的话,那么,粉头催促、逼迫学生、未成年大量重复购买,就绝对不能容忍。如下图所示,偶像肖战于2020年4月25日发布新歌《光点》,其后援会、粉头就开始拼命地催销量:只买一张自己听?那是假粉;买十张二十张?还不如路人;要一百张起步,还要咬牙买三百张(见图4图5)!如此赤裸裸地逼迫粉丝尤其是未成年的、没有挣钱能力的学生粉丝做这种事,既无理,更无耻,难道还不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吗?

Figure 4. Xiao Zhan’s fans promoted the importance of sales

图4. 肖战粉丝强调新歌销量的重要性

Figure 5. Xiao Zhan’s fans urge sales for his new song

图5. 肖战粉丝为其新歌《光点》催销量、逼氪金

2、审美降级,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优秀的影视作品也是现代人获取审美享受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目前这个流量当道的时代,各种劣质的影视剧层出不穷,抠图、替身、配音,演员毫无演技,作品粗制滥造,大量低分作品充斥大小荧幕,将国产影视水平拉低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地。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粉丝却因为有自己偶像的出演,无视粗劣的制作、崩坏的逻辑、生硬的演技,疯狂吹捧,把一些连及格都达不到的作品吹到传世经典的地位(见图6),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畸形审美?在这种如蝗虫一般的追捧大军里,未成年学生占了大部分,长此以往,他们还能拥有正常的审美能力,还能得到正常的审美享受吗?

Figure 6. Fans tout the online TV dramas “Chen Qing Ling” as “the apex of Chinese TV drama screenwriters”

图6. 粉丝将网剧《陈情令》吹捧为“中国电视剧编剧的顶点”

除了粉丝硬吹之外,那些偶像背后的资本强捧也在扰乱正常的影视规则,铺天盖地的营销号刷屏、各种网站的首页头条推荐……未成年人本就好奇心重,在这样的信息轰炸下,很难不受到影响。如此一来,未成年人的思维逐渐被其挟制,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判断、选择的能力,成为追逐热点、人云亦云的机器!这与我们立德树人,培养有文化、有思想人才的教育理念相悖,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果我们的学子都被这种粗劣的影视、无能的流量所蒙蔽双眼,那还谈什么科教兴国,还谈什么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除了传统的文学领域外,影视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场,对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他们需要正确的文化方向,应该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应该自己判断什么是匠心打磨、什么是粗制滥造,应该得到更好的文娱享受,这是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

3、视野封闭,形成“非此即彼”的二元化世界观

互联网的发展壮大,本应让人视野更开阔,达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效果,对学生而言尤其重要,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提升学习成绩、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增长阅历。但是,一旦他们开始追星,陷入粉圈思维,很有可能就此封闭视野,只关心偶像的举动,只听从粉头的指令,对外界的生活置之不理,对外界的声音过耳不闻,一切都围着偶像转了。

更重要的是,前文所述中,“反黑”也是粉丝重要任务。而什么是“黑”呢?在粉圈思维里,只要不是喜欢偶像的粉,那就是黑——说他演技不好,是黑;说他造型不好,是黑;说这个剧情不好,还是黑!而“黑子”又从哪里来的呢?是真的观众在对自家偶像提出批评吗?绝对不是,在粉丝看来,一切不和谐的声音都来自“对家”,即竞争对手的粉丝,或者是收了钱的水军,是故意要害他家偶像的。粉圈思维的极端化,让一切中间地带消失殆尽,非此即彼,非粉即黑,无论是善意批评还是随口一说,都会成为“反黑”的对象。但这个世界的复杂的,是多元的,我们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多角度思考,要学会包容与善良,拥有独立的人格与健全的思维,而一旦学生陷入饭圈,那所有的美好就都将毁于一旦,他们的世界观也会变得狭隘而偏激,正确的三观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4、钳制舆论,损害他人自由

在不违法不违规的前提下,互联网用户本应畅所欲言,自由地展示生活、交流感悟、共享知识与技能,但是,随着粉圈的肆意发展,这一点被粗暴地践踏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个人用户再也没有办法放心地谈论某某影视、某某明星,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粉丝巡逻到。如果是夸赞还好,一旦说了些负面言论,立刻就有粉丝前来出警反黑,轻则信息轰炸,重则人身攻击,要不然就是投诉举报,甚至连带整个网站、平台都会受到牵连,要么被打低分、要么被迫下架,人们言论自由彻底被挟制、被击毁。

其二,就是上文提到的资本营销。打开微博的时候,热门是某某剧;打开抖音的时候,推荐是某某流量;打开头条的时候,十条消息里一半是某某八卦;更别提打开爱奇艺、腾讯等视频网站,首页推荐是他、搜索推荐是他、排名推荐还是他……如此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营销无孔不入,严重地影响了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体验,将人们正常的娱乐、交流逼入角落,这是何其悲哀的事!

5、生造用词,破坏语言文字体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文互联网上出现了大量的新词,包含着谐音、缩写等种种元素,例如几年前的“喜大普奔”,就是一个典型。时代变化带来语言的自我更新,这本不是坏事,但是,随着粉圈的发展,大批“圈外人”根本看不懂的词汇出现了。

“脂粉”,不是梳妆用的,而是“职业粉丝”的简写加谐音;“九漏鱼”,全称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u1s1”是“有一说一”的缩写混搭;“zqsg”是“真情实感”;“awsl”是“啊我死了”;还有“dbq”(“对不起”)、“kdl”(“嗑到了”)等等。除此以外,由于上文所提到的粉丝巡逻、出警的现象存在,就连偶像明星的名字都不能提了,全都要用拼音缩写来表示,以避免被粉丝搜索到,惹来无妄之灾 [3]。

这种缩写现象,将一些正常的词汇用拼音缩写来表达,将正常的口语和书面语都给破坏了。而这种缩写的使用者大多为学生,在学校,他们学习规范的拼音和汉字,但转头一上网,就开始满屏地缩写、简化,甚至形成习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里都不自觉地使用了缩写,这样下去,会让学生最终形成怎样一种语言能力呢?同时,也给人增加了阅读难度,无形之中加强了”粉圈“内外的壁垒,作为粉圈独有的话术,也是它自成一体的明证。

6、唯流量论,建立错误价值取向

当今社会,娱乐至死,浮躁无比,偶像产业尤其野蛮生长。很多练习生都是从初高中的时候就离开了校园,日复一日地练习唱跳,以期有一天能够出道、走红、万众瞩目。故而,偶像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闹出的别字、错音也屡见不鲜。

互联网时代,学生本就受到了大量的外在诱惑,对课堂的兴趣和耐心受到了极大挑战。而此时,他们一看那些偶像们不用辛苦读书、不用考试,就能光鲜亮丽地站上舞台,会不会让他们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这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无疑不是一个正面的导向。

同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是万人追捧的偶像,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但是,粉丝却不会接受偶像们有错,在他们心里,偶像一定是对的,所有的错误都是别有用心之人的误导和陷害。别说犯错了,就算犯法,粉丝们也有的是办法来“澄清”——比如郭敬明、于正,被法院白纸黑字判定了抄袭的他们,不认错、不道歉,如今仍堂而皇之地拍电影、当导师,粉丝无数,口口声声喊着“红的是他,所以抄袭又怎样”。直到2020年最后一天,在面临上百位编剧的联名抵制时,在国家下定决心整顿文娱产业的不良现象时,才发表了迟到15年的“道歉”。如此名为“道歉”实为“公关”或“洗白”的行为,竟然还有粉丝表示“会一直陪伴”——如此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完全与正确的价值观相悖,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而言,无疑是有害的。

偶像作为公众人物,在享受由此带来的一切荣耀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引导责任。当出现问题时,不面对、不解释、不道歉,而任由粉丝冲锋在前替他们“洗白”,这样的漠视自身社会责任的偶像,是失格的偶像 [4],未成年人追捧这样的偶像,又怎能建立正常的是非观呢?

以上,是饭圈危害的一小部分。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饭圈的体系相当完善,一旦进入,就很容易像误入传销一样被洗脑、被驯化,未成年人的成长不应该被饭圈所绑架,饭圈侵入校园,值得我们所有人警惕。

4. 饭圈的成因

那么,为什么如今的娱乐圈会产生饭圈这样一个畸形的怪物呢?

笔者以为,首先,这是由于未成年人的好奇心。他们对新鲜、热闹、好看的事物充满兴趣,很容易就被舞台上发光发亮的偶像们吸引,被偶像们精心设计的人设所打动,成为粉丝,从而进入粉圈。

其次,是社交需要。粉圈里人多,又有一个共同爱好,很容易就打成一片。有一些在真实生活中无法对老师、同学、家长倾诉的话就有了渠道来表达,有些负面的情绪也有了方法来发泄,因为互联网交流的重要特征就是匿名,网络上发生的一切都很难对现实产生影响。所以,在没有足够能力自我调节内心的时候,通过粉圈这样一个团体获取温暖、抒发情绪,对青少年人而言,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其三,是判断力的缺乏。青少年本就还在成长中,心智不够健全、阅历不够丰富,他们很难自我判定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在粉头的带领下,他们只知道有人要“黑”自家偶像,所以要上战场;自家偶像需要商业数据,所以就疯狂地转评赞;无形之中,他们被粉圈驯化成了做数据的机器,无从脱离。

最后,是资本营销。没有哪个爆红的偶像身后没有资本推波助澜,一些营销号不断地发布某个偶像、影视、综艺相关的文、图、视频 [5],一些代言商家也不计成本地投入大量广告,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产生影响,当好奇的他们开始关注这些八卦趣事的时候,他们就已半只脚踏入粉圈,入彀其中了。

唯一的偶像信仰、完整的组织体系、强悍的行动能力、自成一体的话术、发号施令的粉头、指哪打哪的粉丝……具有以上基本特征的粉圈,已经越来越不像单纯的“娱乐圈”的存在了,它们呈现出与乌克兰、与香港部分团体高度类似的形态,只不过一个是为了政治诉求,一个是为了偶像。但是,这样的体系一旦被复制、被有心人利用,会爆发出怎样的破坏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饭圈危害众多,亟待治理,但也并非一无是处。2020年初,在武汉疫情最艰难的那一段时间里,饭圈以其超强的行动力筹措物资,支援前线;2019年,在港独势力最为猖獗、外国网络上满目不堪之词的时候,饭圈自动地放下了各家爱豆的门户之见,集体成为“阿中哥哥”的粉丝,以他们最擅长的形式发出自己的声音 [6];2017年,韩国萨德事件发酵,中韩网友在国外社交媒体掀起舆论战,“饭圈女孩”亦是主力军(见图7图8)……

饭圈的能量如此巨大,似一小儿有千斤之力,若任其自由生长,也许会成为一方恶霸;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则会沦为对方的打手;只有善加引导,将他们带向正确道路,让他们拥有正确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才能凝聚人心和力量,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亮丽风景。

Figure 7. “Fans-circle Girl” making patriotic emoticons

图7. “饭圈女孩”制作爱国表情包

Figure 8. “Fans-circle Girl” uses emoticons on Weibo and Twitter to retort reviews for China

图8. “饭圈女孩”在微博、推特用表情包、颜文字等为中国控评

古语云:防患于未然。当前,饭圈还只是网络上的怪胎,但却已经将大量青少年裹挟在内,是成为偶像争夺资源的筹码,还是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助力,饭圈将来走向何方,还难以预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保持关注、保持警惕,了解学生们所思所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应与家长做好沟通,给予学生们足够的关心爱护;除了课内文化知识外,适当介绍、欣赏一些真正经典的影视作品,给他们带去良好的、正向的审美体验;当知晓他们已然踏入饭圈后,也应及时了解、干预,引导学生辨别真正正能量的偶像,让他们在正确的道路前进。网络世界固然多姿多彩,现实生活更应该鲜活动人,让青少年拥有足够丰富的课内课外生活,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不被网络上的种种信息迷惑,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日报网. 一入“饭圈”深似海 揭秘演唱会背后的粉丝狂欢[EB/OL]. 中国日报网, 2018-08-28.
[2] 北戴河桃厂电影-黄瓜汽水. 肖战粉丝偷袭AO3始末[EB/OL]. bilibili网, 2020-03-02.
[3] 李红笛. 肖战事件: 是非曲直如何评说[N]. 检察日报, 2020-3-11.
[4] 吴一兴. 肖战事件: 没有胜利者的战争[N]. 检察日报, 2020-3-11.
[5] 王雅莉. 骂明星、怼饭圈、反垄断, 两会上的娱乐圈关键词[EB/OL]. 娱乐资本论, 2020-05-29.
[6] 人民日报社. 饭圈出征!帝吧出征!是什么让年轻人一夜长大?[EB/OL]. 人民日报社, 201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