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加罗语中的饮食隐喻
Dietary Metaphors in Sinhala Language
DOI: 10.12677/ML.2021.91018, PDF, HTML, XML, 下载: 414  浏览: 2,554 
作者: 安吉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僧伽罗语饮食词汇隐喻Sinhala Diet Vocabulary Metaphor
摘要: 斯里兰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其语言包含丰富多彩的食物词汇隐喻。本文试图以隐喻理论为基础研究僧伽罗语中与饮食有关的隐喻,找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食隐喻,并对其进行描述和分析,以帮助加深对僧伽罗语的理解和学习。
Abstract: Sri Lanka is an agricultural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of food culture, and its language contains rich and colorful food vocabulary metapho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tapho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food related metaphors in Sinhala language, find out the common food meta-phors in daily life, and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m,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of Sinhala language.
文章引用:安吉娜. 僧加罗语中的饮食隐喻[J]. 现代语言学, 2021, 9(1): 115-11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1018

1. 引言

饮食是生存的必需品。人们不能没有饮食,饮食也不能没有隐喻。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不仅在语言中出现,更是在我们的思想行动中体现出来 [1]。斯里兰卡有着悠久而深刻的饮食文化。食品和饮料种类繁多,很容易产生和发展大量的饮食词汇和相关隐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食物隐喻来表达人们的外貌、心理、思想和行为。例如,人们经常将脾气暴躁的女人称为“小辣椒”,这是“脾气大”或者“容易生气”的隐喻。另一个例子是“黄油心”,一个柔和而温柔的心的比喻。由此可见,隐喻,特别是饮食相关的隐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饮食的不断丰富,僧伽罗语中隐喻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

2. 隐喻的基本概念

隐喻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表达人们思维方式的重要工具。根据传统的隐喻理论,隐喻只是一种普通的修辞手段,但对于现代隐喻理论而言,它是表达人类思维方式的重要认知现象。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文中提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在人们的思维与行为中,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事实上,隐喻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交流时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了隐喻。隐喻是国内外学科中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在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对隐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许多重要的隐喻概念。其中,第一位对隐喻进行系统性讨论的是亚里士多德先生。他在《修辞学》和《诗学》中将隐喻定义为:“隐喻是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 [2]。此外,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在理解隐喻的概念及其概念投射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念隐喻是指“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种事物” [3]。他们进一步将概念隐喻划分为“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定向隐喻或空间隐喻”。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Fontainer)从辞格(trope)的角度分析了隐喻,并认为“辞格是表达思想的过程,词被用于新的概念时产生的或多或少与原始意义有所不同的某种意义” [4]。另外,Fauconnier和Cooper等语言学家也提出了自己对隐喻的观点。其中,Fauconnier将隐喻理解为“源域和目标语之间部分结构的投射映现” [5]。下面我们将讨论僧伽罗语中常见的饮食隐喻。

3. 僧伽罗语中的饮食隐喻

斯里兰卡以农业为主,作为一个岛国,其海鲜丰富。僧伽罗语包含许多与食物相关的隐喻,这些隐喻表达了人们的外貌,心理,性格和思想。下面,我们将在饮食的四个主要类别中讨论僧伽罗语中的饮食隐喻。

3.1. 饮食具体食物类

饮食中的特定食物包括主食,肉类食物,素食,小吃,调味料,饮料等。此类食物根据其本质和外观可以表达各种隐喻含义。例如,斯里兰卡的主食是大米。僧伽罗语中的“大米”可以比作“生命”和“繁荣”。“大米是生活的隐喻。它不仅在主食方面带来了繁荣,而且使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社会和文化潜力” [6]。另外,“大米”也可以比作“生育力”。当女孩第一次月经期时,她将被关在一个房间三到四天,直到第一次被允许出来。她出来的那天,母亲给她洗了个澡,垫子上盛满了未煮过的大米。这种大米具有发芽的潜力,因此象征着新女性的生命和生育潜力 [7]。

在农历新年和婚礼等特殊节日中,斯里兰卡人习惯于将大米和椰奶用于“奶饭”,并将奶饭和大米甜点用作“繁荣”的隐喻。大米和椰子奶,无论是奶饭还是Kavung (用大米和椰奶制成的甜点),都表现出纯度、可育性、保护性和繁荣性 [8]。

“奶”在斯里兰卡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婴儿出生后,进行母乳喂养,人们习惯于每天喝牛奶。另外,椰奶被用来做咖喱。因此,在僧伽罗中,牛奶象征着丰富的场合,同时也是生育和纯度的隐喻。

除了米饭,人们还喜欢吃面条和面包等用面粉做的食品。但是,吃面包后,人们认为容易发胖。因此,“面包”可以与僧伽罗语中的“胖子”相提并论,例如“පාන් ගෙඩිය වගේ”(pān gediya wagē/像面包一样)。斯里兰卡人吃菠萝蜜代替大米。“在整个斯里兰卡,菠萝蜜树被称为“Bath Gasa (大米树)”。因此,“菠萝蜜”也是人类生活的隐喻。此外,菠萝蜜有很多种子,这些种子在村庄中用作比喻“许多孩子”。

斯里兰卡的泡菜是用不同的原料制成的,例如洋葱、辣椒、木瓜丝和萝卜。然后将这些成分煮沸,而后与醋和其他必要的香料混合。因为泡菜包含所有成分的混合物,所以它被比作“太杂乱”,例如“අච්චාරු වක් වගේ”(achchāruwak wage) [9]。甘薯是人们喜欢吃的食物,又圆又胖。它类似于“胖”,例如“බතලයා”(bathalayā)。小扁豆或红豆咖喱是斯里兰卡人经常吃的食物。无论是早上,下午还是晚上,人们总是喜欢吃红豆。有时将红豆(咖喱)与“麻烦的事物”相比较,也与“麻烦”相比较,例如“පරිප්පු කනවා”(parippu kanawā)。在斯里兰卡,人们喜欢早餐吃草药粥。他们认为草药粥富含营养成分,可以使身体强壮健康。但是粥也可以代表“睡意”。当人们遇到一个懒惰的人时,他们经常说“කැඳ බීලා වගේ”(kanda bīla wagē)“就像吃了草药粥”,这意味着他看上去太懒惰又太虚弱。蛋糕是来自西方的僧伽罗语的外来词。它通常用于生日,婚礼和其他特殊节日。当被问及某人何时结婚时,人们会问“您何时给我们蛋糕?”。因此,“蛋糕”可以比作“婚礼,生日”和其他特殊节日。斯里兰卡人“Pittu”(පිට්ටු)吃的一种早餐。它由蒸米饭和椰子屑分层制成圆柱形。当某人不说话时,人们会问“කටේ පිට්ටුද ?”(katē pittu da?)作为隐喻:“你不是在说话吗?/你不会说话吗?”。斯里兰卡的大多数人信仰佛教,不喜欢吃肉,特别是“牛”被称为(kiri ammā/奶妈),“牛肉”被比作“不应该被食用的东西”。伊斯兰人民把“猪肉”比作“不洁的东西”。僧伽罗语人把“香瓜”与“漂亮女人”相比,如“කැකිරි ගෙඩිය වගේ”(kækiri gediya wagē),“苹果”也是那些“美丽又胖女人”的隐喻,例如“ඔයා ඇපල් ගෙඩියක් වගේ”(oyā apple gediyak wagē)。此外,还有许多包含各种隐喻的特定食品。下面,我们将讨论饮食行动类词语的隐喻含义。

3.2. 饮食行动类(“吃”和“喝”)

饮食行动是指“吃”和“喝”等词。除“吃饭”外,僧伽罗语的“吃”也被比喻为“搞乱工作”和“弄乱事情”,例如:“ඔයා වැඩේ කෑවා”(Oyā wædē kæwa)。可以将“吃”与“消灭一个人”相提并论,例如“ඔයා මාව කෑවා”(Oyā māwa kæwa)。它也可以用作“贿赂”的隐喻,例如“ජරාව කනවා”(jarawa kanawa),“疯了”,例如“අමු කැවිල”(amu kæwila),“被监禁”,例如“හිර බත් කනවා”(hira bath kanwa),“成为朋友欺骗他人”,例如“අඟේ ඉදන් කන කනවා”(agē idan kana kanwa) [10],“使用人”、“欺诈金钱”或“欺诈劳动”,例如“හූරගෙන කනවා”(Hūragena kanawa)等。

“喝”比喻为“酒”、“吸烟”等。例如,当某人遇到朋友时,他们会问“බොනවද?/බොමුද ?” (bonawada?/bomuda?)比喻为“你喝酒吗?”或“你抽烟吗?”;另一个例子是“අපි කන බොන මිනිස්සු”(api kana bona minissu)被比喻为“我们是吃的喝的人”。

3.3. 饮食味道类

食物的味道包括诸如“酸”,“甜”,“苦”,“辣”和“咸”的词。人们经常在生活经验中实践这些风味词,其中包含各种隐喻含义。例如:

3.3.1. 酸“ඇඹුල් ”(æmbul)

酸是一种刺激性的味道。当涉及到酸时,我们会感到酸。可以将“酸”与“表示不满意”或者“感到难堪”进行比较,例如,“මුණඇඹුල්වෙලා”(mūna æmbul welā) (使脸变酸)。“ඇඹුල්තියල්”(æmbul thiyal)是“酸鱼咖喱”的隐喻。“මුණටදෙහිඇඹුල්ඉහිනවා”(mūnata dehi æmbulih inawa)是“烦人”或“使人难堪”的隐喻 [11]。

3.3.2. 甜“පැණි”(Pæni)

甜总是意味着甜蜜,美丽和美好的味道。当涉及到甜味时,我们感到很舒服。僧伽罗语中有许多属于“甜”的隐喻,其中“පැණි හලනවා”(pæni halanawa)被比作“追求女人”。“පැණියා”(pæniya)是“追求女人的男人”的隐喻,“පැණි කුඩේ”(pæni kudē)是“恋爱中的人携带的雨伞”,“කිරි පැණි වගේ”(kiri pæni wagē)比作“最好的朋友” [12],而“පැණි බේරෙනවා”(pæni bērenwa)的比喻是,“当谈到爱或女人时,男人会表现出害羞的说话”。

3.3.3. 苦“තිත්ත”(thithta)

苦味是人们不喜欢的一种味道。因此,跟痛苦,不舒服等不好的经历有关。僧伽罗语的“තිත්ත”(thiththa)代表汉语中的“苦”。有时人们习惯说“තිත්ත වෙලා”(thithta welā)是“我受够了”的隐喻,“තිත්ත කසාය”(thiththa kasāya)是“不喜欢的事物或事情”的隐喻,“තිත්ත ඇත්ත”(Thiththa æththa)比喻“生活的残酷事实”,而“තිත්ත ජිවිතේ”(thiththa jīwithē)是“痛苦的生活”的隐喻,以此类推。

3.3.4. 辣“මිරිස් /කොච්චි /හොට්”(Miris/Kochchi/hot)

辣味是刺激性的味道,使人在进食后会流汗和哭泣。因此,辣椒被认为是一种味道浓郁的食物,通常被与强壮且容易发脾气的女性相提并论。例如,“මිරිස් කරල වගේ”(miris karala wagē)是“脾气暴躁的女人”的比喻。“辣”也可以与“美丽性感的女人”相提并论,例如“ඔයා හරි හොට් නේ”(oyā hari hot ne)。僧伽罗语的“කොච්චි”(kochchi)也是一种辣椒,比喻那些“脾气大的女人”。

3.3.5. 咸“ලුණු”(lunu)

咸是盐的味道,它是烹饪必不可少的。烹饪时不加盐,饮食无法食用,因为食物没有味道。而且,如果放了太多盐,也无法进食。僧伽罗语中“咸”的隐喻并不多。但是人们经常将“ලිපට ලුණු දැමීම”(lipata lunu damīma),“එක මල්ලේ ලුණු කාපු අය”(eka malle lunu kāpu aya)和其他短语分别比作“太生气、发大脾气”和“一起受苦的人”。

3.4. 饮食感觉类

饮食感觉词包括诸如“饿”,“渴”和“饱”之类的词。僧伽罗语的单词是“බඩගිනි”(badagini),“තිබහ”(thibaha),“පිරිලා”(pirila)等。“饿”是指想要吃饭的感觉,其隐喻包括“බඩගිනි කාරයා”(badagini karaya)比作“贪婪的人”(Wim Van Daele, 2013),“බඩේ ගින්දර”(badē gindara)比喻“心理不舒服、心里烦恼”。僧伽罗语中“තිබහ”(thibaha/渴)可与“欲望”,“希望学习”等相提并论。“පිරිලා”(pirilā)代表“丰满”,除了源于“满意”外,还比作“饱腹”,例如“මගේ හිත පිරිලා”(magē hitha pirilā),意思是“我被击中快乐,我的心充满了”等。

4. 结语

隐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也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反映了其所在国家的宗教文化、习俗和习惯、思维方式等。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目标语的语法、语音、词汇等主要内容外还需要了解与其词汇相关的隐喻内容,尤其是与饮食相关的隐喻。本文介绍了僧伽罗语中与饮食有关四种类词语的隐喻,包括特定的食物类、饮食行动类、饮食味道类以及饮食感觉类的隐喻,这有助于理解僧伽罗语中与饮食有关的隐喻,并掌握其背后的文化知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格特征等,对于该语言的有趣学习者和中国学习者都有很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炳淑, 高艳丽. 汉语中的饮食隐喻[J]. 美中外语, 2008, 6(2): 42-46.
[2] 张林影, 张扬, 曲冰. 隐喻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3] Lakoff, G. and John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4] Van Daele, W. (2008) The Meaning of Culture-Specific Food: Rice and its Webs of Significance in Sri Lanka. Journal for Applied Anthropology, 292-304.
[5] Rathnayake, Z. (2020) Jack Fruit: The “Vegan Sensation” that Saved Sri Lanka. https://www.dailynews.lk/2020/09/18/features/229098/%E2%80%98vegan-sensation%E2%80%99-saved-sri-lanka
[6] සුගතදාස මහරගම, හහරස් ෆර්නෑන්ඩු. ඉඟිවැකි IDIOMS හහවත්රූඩි (වක්බිනුම්). නුහේහගාඩ බුද්ධි ප්රකාශකහ යෝ.
[7] ගුණරත්රන ඒකනා ක. උපමා, ආපහතෝපහද්ධශ, පඬිවදන්ඩ,ප්රස්ථාව පිරුළු. නිපුන්ඩ ප්රකාශකහ යෝ, 2016.
[8] රත්රන හකාඩිකාර. සිංහල භාෂාව හා ව මාකරණ. සරසවි ප්රකාශකහ යෝ, 2018.
[9] කුසුම් ඒකනා ක. ප්රස්තාවපිරුළු (ඉඟිවැකි, අපහතෝපහද්ධශ සහ යුගල පද). ආනන්ඩද ප්රකාශකහ යෝ.
[10] එල්. අහශෝක පුෂ්පකුමාර. සිංහල අහප ප්රස්ථාව පිරුළු 500. සී/ස මසත හපාත්රප ප්රකාශකහ යෝ, 2014.
[11] කුමාර පතිරහේ. 3,4,5 හර්ණි ප්රස්ථාව පිරුළු 500. පදනම ප්රකාශන, 2015.
[12] එම් .ජී .සරිල්. සිංහල ට අත්රවැලක්බ. එස්. ආර් . එස් . ප්රින්ඩටර්ස් (පුද්ධ .) සමාගම,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