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湖北省A学院为例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Training Mode of Compound Applied Accounting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Take A College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摘要: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的变化,围绕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的目标,结合湖北省A学院在“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试点、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尝试,提出以“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为关键,以培养学生“会计 + 大数据 + 创新创业”复合能力为核心,以政、校、行、企四方协作为支撑的“1-2-3-4”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accounting work environment and work cont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focusing on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accounting talents with compound appli-catio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ttempts of Hubei A College in the pilot system of “academic certif-icate + several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s”,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od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1-2-3-4” compound applied account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 and digital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cademic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s the key, with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compound ability of “accounting + big data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core and supported by the cooperation among government, schools, banks and enterprises.
文章引用:刘玉凤. 大数据背景下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湖北省A学院为例[J]. 现代管理, 2021, 11(4): 407-411. https://doi.org/10.12677/MM.2021.114052

1.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下文简称“大、智、移、云、物、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社会各界对会计人才需求的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同时,国家教育部、国务院等部门先后印发的《新时代高教40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职教20条》中关于“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及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等相关规定,既对我们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我们指明了努力和前进的方向。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拟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会计行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以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围绕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的目标,结合湖北省A学院在“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试点、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尝试,探索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一个平台为基础、两个结合为关键,以培养学生三种能力为核心,以政、校、行、企四方协作为支撑的“1-2-3-4”模式,从而促进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会计人才。

2. 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1. 大数据背景下会计行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近几年,以“大、智、移、云、物、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影响日渐深入。2017年,一直被视为会计行业风向标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同年11月,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报告了365种职业未来被淘汰的概率,其中会计行业以97.6%的被淘汰概率位居前三。财务机器人不仅能完全替代传统会计行业中的高重复性人工操作,而且能借助“内部控制程序自动化”实现信息录入、数据合并、统计汇总和审计工作的“全查”而非“抽查”,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既定业务进行逻辑判断(如常见风险的预警等)、通过大数据积累来总结规律,再加上它超长时间甚至是无休息状态的高精度工作,使得会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许多会计人员的焦虑和危机感可谓达到了巅峰。

2.2. 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会计人员亟需从原来幕后的以核算为主的“账房先生”,走近业务链,逐渐转变为具有财务预测、预算管理、分析与控制、资本运作和一定的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创新创业等能力的管理型财务人员。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也亟需随之改革和创新 [1]。当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首先,在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表述方面,仍然局限于“就会计论会计”的框架,而缺少对当前社会亟需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足够重视。

其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分析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课程比较少,不利于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2]。

最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行业、企业等其它相关方的参与度比较低,缺少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联动机制,从而导致实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到达其应有的效果,并且导致专业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

3. “1-2-3-4”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湖北省A学院结合近年来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试点、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尝试与探索,总结出来的“1-2-3-4”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

3.1. 一个平台

“1”指一个平台,也即“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化的实践教学平台,这是本模式的“基础”。基于该平台的建设和实施,实现“教、学、做”的紧密结合,促进专业和产业的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实现专业紧跟产业、产业引领专业的良性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主要是指依托与产业共建的一体化、数字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来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将产业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融入专业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产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同时,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并与行业专家、企业相关人员一起讨论和研究发现的新问题,从而实现教学、教研的良性互动。

3.2. 两个结合

“2”指两个结合,也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这是本模式的“关键”。具体而言,主要是指通过改进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实现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为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3. 三种能力

“3”指三种能力,即培养学生“会计 + 大数据 + 创新创业”的复合能力,这是整个模式的“核心”。具体而言,就是要将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传统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补充,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行业变化及其对会计人才的现实需求变化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并通过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和深化产教融合等途径的综合运用来促成课程建设目标落地和学生复合能力培养目标实现。

3.4. 四方协作

“4”指四方协作,即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相关方各自发挥优势和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和要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深度融合,共同育人。这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具体而言,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主动与行业、企业相关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政府政策和行业动态,争取到有助于实现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切有利因素和可用资源,进而在行业、企业和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实现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4. “1-2-3-4”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4.1. 改进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分析,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并优化课程体系。将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传统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补充,并积极探索相应的课程。一方面,结合会计学科特点开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如商业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与财务决策、财务共享理论与实务、初创企业税收实务等。另一方面,在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在培养方案中设置“1 + X证书”课程模块,引入与课程对接的技能证书(如教育部批准推广的《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按照职业能力要求强化知识应用,构建1 + X“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4.2. 加大内培外引力度,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够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新形势下复合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名校名企和业内权威机构合作,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和挂职锻炼,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实践,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教改、教科研及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培养新形势下的复合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在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名企专家和其他高校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和校外导师,作为自有专职师资队伍的有益补充。

4.3. 深化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方面,鼓励广大教师在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设计、精细化课程教学方案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来深化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基于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变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相关平台资源,改革和创新课程考核方式以及课程评价体系。

4.4. 产教深度融合,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基于现有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政校行企”的协同效应,打造一个集教学、教改、教研、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借助平台的建设与实施,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理实互动实训,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和“理实一体,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专业和产业的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实现专业紧跟产业、产业引领专业的良性发展模式。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相关方各自发挥优势和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和要素,充分释放各自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育人要素活力,共同协作,相互补充,深度融合,共同育人 [3]。

5. 结论

时代背景的变化呼唤着会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呼唤着更多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阵地,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变革和创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才有可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会计人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突破传统模式下“就会计论会计”的框框,考虑将传统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与社会亟需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湖北省A学院在“学历证书 +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试点、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尝试,提出了以“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为关键,以培养学生“会计 + 大数据 + 创新创业”复合能力为核心,以政、校、行、企四方协作为支撑的“1-2-3-4”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值得其他同类院校借鉴或参考。

参考文献

[1] 程安林. 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财会月刊, 2012(33): 91-93.
[2] 张善飞, 徐光华, 余萍, 等. 共享经济模式影响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商业会计, 2019(2): 111-113.
[3] 张鹏, 卞晗.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 34(2): 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