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中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以许渊冲、许明译本为例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Peach Blooms Painted with Blood—A Case Study of Xu Yuanchong and Xu Ming’s Translation
DOI: 10.12677/ML.2021.94124, PDF, HTML, XML, 下载: 407  浏览: 2,191 
作者: 胡维潇: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关键词: 《桃花扇》英译概念隐喻认知过程Peach Blooms Painted with Blood English Translation Conceptual Metaphor Cognitive Process
摘要: 《桃花扇》中包括多种类型的概念隐喻,体现了作者孔尚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这些隐喻增强了源文本的审美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本文基于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以许渊冲和许明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将原作中的概念隐喻分为动物隐喻、植物隐喻和器物隐喻。研究发现,译者在英译概念隐喻的认知过程中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需要在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认知方式中调和转换,基于特定的翻译目的选择处理方式,或重构、或删减、或保留原文的概念隐喻现象,同时还要考虑到译本的质量,站在目的语读者的角度考量。
Abstract: Peach Blooms Painted with Blood encompasses various typ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that reflect the author Kong Shangren’s way of thinking and cognitive style. These metaphors enhance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the source text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line and the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s to a certain extent.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proposed by Lakoff and Johnson, this paper takes Xu Yuanchong and Xu Ming’s English transl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lassifies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the source text into animal metaphors, plant metaphors and object metaph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lators serve as an intermediary dur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onceptual metaphors into English, and they need to reconcile the cognitive styles of the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s. To realize their specific translation purpose, they tend to choose methods such as reconstructing, deleting or preserving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the source text. Meanwhile, they also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version and put themselves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shoes.
文章引用:胡维潇. 《桃花扇》中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以许渊冲、许明译本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1, 9(4): 924-92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4124

1. 引言

“文学作品中的很多概念隐喻与语篇建构具有密切的关系,体现了文本的衔接、连贯、信息性等,不仅具有认知属性,同时还有审美属性,是认知与审美的统一” [1]。《桃花扇》中包括多种类型的认知隐喻,这些隐喻体现了作者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增强了源文本的审美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特定人物的个体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 [2]。本文以许渊冲和许明父子英译的《桃花扇》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询译者在英译概念隐喻的过程中对源语文化认知图式的理解、传达以及再构建,并研究“译者的隐喻翻译活动如何受到隐喻所赖以发生的社会、民族文化、文学传统等因素潜在的影响” [3],从而为译者隐喻翻译的认知过程提供更合理的解释。

2. 《桃花扇》及其英译

《桃花扇》是清朝诗人、戏曲家孔尚任的代表作,同《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剧。原作以明末南京为背景,名妓李香君和才子侯方域的悲欢离合为主线,以小见大描绘出兴亡之感,充斥着悲剧色彩。孔尚任在创作《桃花扇》时呕心沥血,亲自做了大量考证,在具备丰富知识的基础之上发挥了个人的艺术创造性,“追求的是历史感的真实而非历史事实的真实” [4],最终打造了《桃花扇》这部融合了史实和艺术的古代戏曲作品。《桃花扇》的世界观更为宏大,涉及到明清的朝代更迭,内容也不单单囿于儿女情爱,而是关于家国大义。伴随着两人悲欢离合的,是奸佞得势,良臣受到排挤,以及明朝难逃“起朱楼、宴宾客、墙塌了”的悲剧,最终走向覆灭。故事结局打破了以往戏剧常见的大团圆模式,带着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才子佳人最终并未相守一生,而是双双入道,颇有些看破红尘的意味。

《桃花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英译却可谓是姗姗来迟。华裔汉学家张心沧是最早英译《桃花扇》的学者,他选译了原书中《修札》和《投辕》这两出内容,并于1973年发布在编写的《中国文学:通俗小说与戏曲》一书中。1976年,白之与哈罗德·阿克顿、陈世骧合译的《桃花扇》全本问世,这也是《桃花扇》的首个英文全译本。之后,汉学家杜威廉、宇文所安也分别对原作进行了选译。国内的英译起步较晚。最早的英译本由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和其子许明共同翻译,并于2009年正式出版,该译本属于舞台本,译者对原文情节作了删减,但基本保留了故事发展的脉络。此外,《大中华文库》项目邀请外文局的资深编辑尚荣光担任《桃花扇》的英译,并由汪榕培担任定稿工作,该译本于2010年出版。目前,《桃花扇》的英译相关研究较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 概念隐喻理论

《桃花扇》文本中含有大量的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属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认知语言学是研究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观察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人类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 [5],而概念隐喻是该领域的重要理论。

隐喻研究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代,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隐喻的概念做了界定,由此影响了西方隐喻研究两千多年的历史走向 [6]。早期研究将隐喻视作一种修辞手段和特殊语言现象。20世纪70 年代后,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折射出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隐喻的相关研究也体现出跨学科的态势,得到了认知语言学的关注。

Lakoff和Johnson (1980)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提出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即概念隐喻。两位学者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在语言中,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是以隐喻为基础的 [7]。他们将概念隐喻视作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这种映射关系具有单向性,在映射的过程中,源域所具有的部分特征被投射在了目标域之中。比如概念隐喻“人生是一场旅行”中,旅行是源域,人生是目标域,旅行和人生具有相似性,对旅行的体验和认识有助于更好地感悟人生。Lakoff和Johnson将概念隐喻具体分为了三种类型,分别是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建另一种概念,两种概念产生重叠,比如“时间是金钱”中体现了“时间是物质”的结构隐喻,这一隐喻中时间概念是通过金钱概念来组织和理解的,用于谈论金钱的词语都可以用于时间,因而时间得以量化,并被赋予了一定的价值。本体隐喻指人们将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和物质,比如,“他崩溃了”体现了“大脑是机器”的本体隐喻。方位隐喻使人们通过空间概念来认识世界,根据空间方位而构建一系列概念隐喻,如:上–下、前–后、上去–下来、深–浅等关系。人类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比如“I’m feeling up”表示“我今天很高兴”,而“I’m feeling down”表示“我很低落”,由此反映了英美文化中“高兴为上”和“悲伤为下”的概念隐喻。

本文根据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将《桃花扇》中的概念隐喻现象分为动物隐喻、植物隐喻和器物隐喻。下文将分别探讨许译本对上述三种概念隐喻的英译。

4. 《桃花扇》中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

4.1. 动物隐喻

例1:似一只雁失群,单宿水,独叫云,每夜里月明楼上度黄昏。

译文:Like one of the wild geese astray,

Perching lonely by riverside, Who into the cloud alone cried,

She passed the night

In the moonlight

And in her bower passed the day. [8]

分析:在源语文化背景中,雁是长情从一而终的动物,代表着忠贞的爱情。原文中,孔尚任以雁喻李香君,这一概念隐喻系统为“以动物喻人”。借此文化意象,孔尚任想要传达的是李香君对待爱情忠贞不二,在侯方域离开后立志守节,绝不他嫁。这一隐喻凸显了李香君的忠贞品格,有助于对李香君人物形象的塑造。汉语是意合的语言,存在着大量的无主句,而英语是形合的语言,语法结构严谨,句子一般不会出现缺少主语的情况。原文缺少主语,只有源域,并未明确点出目标域。译者在英译时保留了这一隐喻,并点明了概念隐喻的本体,将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联系明晰化。孔尚任选择以雁喻李香君,并非只是为了描写李香君在侯方域走后的孤独无依,而是欲借此意象丰满李香君的人物品格。对于缺乏背景知识的目的语读者而言,孔尚任的这一用意较难理解和体会。译者在英译时虽然保留了隐喻现象,但却难以将作者更深层次的用意表露在译文的字里行间之中。

例2:七尺昂藏,虎头燕颌如画,莽男儿走遍天涯。

译文:Hero of seven feet, As tiger and swallow as fleet, I’ve conquered as far as the border. [8]

分析:“虎头燕颌”常用于比喻人的相貌威风凛凛,有将帅之相,在原作中用于形容人物左良玉。这一概念隐喻系统为“以动物喻人的相貌”。译文中保留了“虎”和“燕”的意象,但译者将这一概念隐喻进行了转换,源域没有发生改变,而目标域却发生了转变,之前的“虎头燕颌”比喻人的相貌,而译文中“as tiger and swallow as fleet”是指人的速度像“虎”和“燕”一样敏捷。在这一英译认知过程中,译者对概念隐喻的改动较大,侧重于将自己对原文的解读传达给目的语读者,有着自己的用意。原作者根据源语文化背景建构了源语信息,能够激活源语读者的认知文化图示,但目的语文化中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译者难以激活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文化图示。对于目的语读者而言,“虎头燕颌”的表述难以和威风凛凛的将军相挂钩。译者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将原文中的概念隐喻做了简单化处理,译文中的概念隐喻仍然是对左良玉这一人物形象的正向赞美,隐喻的功效并未消减,并且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

4.2. 植物隐喻

例3:清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译文:Along the stream stand only withered trees; They lead to the peach blooming in the eastern breeze. [8]

分析:原作中,侯方域对李香君一见倾心,在宫扇上题诗相赠,将此作为订盟之物。侯方域将寻常女子比作辛夷树,将李香君比作艳丽的桃李花,以“尽是”一词点出辛夷树之常见,凸显出“桃李花”之难能可贵。和艳丽的桃李花相比,辛夷树则显逊色。可见侯方域对心悦之人怀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情意。原文中的概念隐喻系统为“以植物喻人”,隐喻并未明指,较为隐晦。译者在英译时也没有明确指出目标域,保留了原文含蓄的语言特征。译者将源域“辛夷树”译为“withered trees”,未保留“辛夷树”的意象,和原文有所出入,美感略有欠缺。“桃李花”的意象基本得以保留,译为“the peach blooming”,表达生动形象。在这一隐喻的英译认知过程中,译者既有对原文的尊重和保留,又对原文有所改动,融入了自身对于原文的解读,将自己的理解体现在译文中,传达给了目的语读者。

例4:恰便似桃片逐雪涛,柳絮儿随风飘;袖掩春风面,黄昏如汉朝。

译文:As peach petals buried in snow Or willow down when wild winds blow, Her rosy face is covered with her sleeves; When night falls on the palace, the beauty leaves. [8]

分析:原文是对李香君的描写,短短几句道出烟花女子的漂泊无依,如桃片,如柳絮,该概念隐喻系统为“以植物喻人”。译者在英译时补充了主语,但目标域却有所改变,原文中概念隐喻的源域是植物“桃片”和“柳絮”,目标域是李香君,译文保留了源域,而目标域却转换为“her rosy face”。结合原文来看,孔尚任想要传达的是在侯方域离去后,李香君无所依归、孤寂悲凉的心境。译者却将“桃片”和“柳絮”理解为对李香君外貌的描写,这一理解和原文作者的用意有所偏差,并未准确地将原文的含义传达给读者。

4.3. 器物隐喻

例5:不过,这院中名妓,结为手帕姊妹,就像香火兄弟一般,每逢时节边做盛会。

译文:My dear Master Hou, do you not know the famed courtesans are vowed sisters? They would give a party on each festive day, and today is the festival for mourning the dead. [8]

分析:在源语文化背景中,“手帕姊妹”和“香火兄弟”常用于指歌妓间意气相投,结拜为姐妹,因此原文中的概念隐喻系统可以看作“器物喻情谊”。译者在英译时以目的语读者为依归,注重目的语读者对于原文的理解,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方法,解释了“手帕姊妹”和“香火兄弟”在原文语境下的具体含义,却并未保留原文的概念隐喻现象。译文简洁流畅,可读性佳,避免了目的语读者出现理解障碍,但由于译者舍弃了“手帕姊妹”和“香火兄弟”的文化意象,原文的文化信息在英译过程中有所流失。

例6:“怀中婀娜袖中藏”,说的香君一搦身材,竟是个香扇坠儿。

译文:When he says Fragrant can be hidden in the sleeve, is he not comparing her to the fan pendant? [8]

分析:“香扇坠”在《桃花扇》中多次出现,是李香君的别号。孔尚任以物喻人,李香君外表娇小柔弱,如同香扇坠一般,但其内心坚韧,气节高洁,外表和内在形成了反差。同时,从这一隐喻也可看出,侯方域等公子哥并未对李香君平等视之,他们只是将李香君看作“香扇坠”。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李香君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着内心的道义,所作所为丝毫不逊于男子,甚至比侯方域更重气节。这一隐喻丰满了李香君的人物形象,起到完善故事情节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是原文中的重要意象。译者尊重原文的表达形式,保留了源域和目标域,将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明晰化,并未过多融入自己的解读。

5. 结语

概念隐喻折射的是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隐喻翻译不单是源语到目的语在语言符号层面上的转换,还是从一个心理空间到另一心理空间之间的转移” [2]。在概念隐喻的英译过程中,译者担当着中间人的身份,需要在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认知方式中转化,并且会受到文化背景、自身能力、翻译目的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匠心独运,采用了多种概念隐喻,从中折射出作者自身的思维方式以及源语文化系统的影响,同时这些概念隐喻也有助于丰满人物形象,完善故事情节。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许渊冲和许明在英译隐喻的认知过程中会有所取舍,而这一认知又会体现在译文之中。由于源语和目的语两种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认知系统既有共性,也有独特性,源语中概念隐喻含有的文化信息可能在目的语文化中缺失,难以激活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文化图示。在这种情况下,许译本基本采取了转换、删减、保留等方式处理概念隐喻,既需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时还要兼顾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注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冯全功.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概念隐喻及其英译评析——以莫言、毕飞宇小说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7(3): 20-29+146-147.
[2] 邵璐, 于亚晶. 认知文体学视域中隐喻的分类与翻译路径研究——以《尘埃落定》的英译为个案[J]. 外语学刊, 2021(2): 90-96.
[3] 肖家燕, 李恒威.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J]. 中国外语, 2010(5): 106-111.
[4] 伏涤修. 论《长生殿》、《桃花扇》在古代历史剧创作中的典范意义[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6(3): 107-113.
[5] 文旭.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1): 3-5.
[6] 刘嘉. 翻译研究话语表述中的“隐喻之真” [J]. 中国翻译, 2019, 40(6): 16-22+190.
[7]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8] 许渊冲. 桃花扇: 汉英对照[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