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初探
Initial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net Hot Words
DOI: 10.12677/ML.2021.94148, PDF, HTML, XML, 下载: 388  浏览: 930 
作者: 王琰翡: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网络热词新媒体经济性舆论Internet Hot Words New Media Economy Public Opinion
摘要: 网络热词简洁实用,符合语言的经济性,类别清晰。网络热词成因复杂,语言学内部新词产生的需要、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人们的表达需求都是其产生的根本动力,新媒体使用的普遍性为其提供传播平台,社会历史事件的突生等都是网络热词诞生的原因。其使用反映了民意,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表达需求,也为语言注入鲜鲜活力。
Abstract: Network hot words are simple and practical, in line with the economy of the language, and have clear categories. The causes of network hot words are complex. The need of new words in linguistics, the economic principle of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people’s expression needs are all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s. The universality of new media use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nd the sudden emergence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events are all the reasons for the birth of network hot words. Its use reflects public opinion, meets the expression needs of the people, and injects fresh vitality into the language.
文章引用:王琰翡. 网络热词初探[J]. 现代语言学, 2021, 9(4): 1096-109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4148

1. 引言

21世纪新媒体通讯工具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热词成为我们身边的焦点现象。网络热词的产生无疑和网络媒体的应用有直接的联系,但是网络媒体的应用仅仅是热词传播及影响性的传播载体和媒介。因此,网络热词的产生、特点、意义和影响性值得探究。

2. 网络热词的特点

(一) 简洁实用,极具概括性

这些网络热词,都具有简洁实用的特点,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便于在人群中的传播和人的使用。比如当年的非典型性肺炎称为非典,马航沉船事件称为马航,而这两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在一早的报道中,还一直报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来有网友吐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名字太过冗长,后来就改为新冠肺炎。这次改动是一次比较权威和受认可的改动,自疫情爆发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导道疫情时,一直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自2020年2月9日起改为新冠肺炎,取其充分反映了民众表达需求和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二) 来源广泛,类别清晰

网络热词一部分来源于当年重大社会事件,随民众对该事件的关注程度、搜索频度而产生。例如“南方雪灾”、“3.14西藏打砸抢”、“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中的特定人事,这些人事的发生有一定的特点,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在网络中迅速走红,搜索频度、使用频度上升,成为网络热词。如“我爸是李刚”。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网络中的特别人物和事物,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人们的关注,或兴趣、或调侃,从而在网络中赢得使用欢迎,表达一定的同理心,如“蓝瘦、香菇”。

(三) 反映民意,满足关注需求

一个词语,能够成为网络热词的前提,体现了它的受关注程度及搜索使用的频度之高。其中,所参与关注和议论的公民数量之多。反映了民意,满足了民众对于词语所反映事件的了解需求、使用需求和关注需求。

3. 成因复杂

(一) 语言内部新词产生的需要和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网络热词的产生首先离不开语言学内部发展规律。网络热词首先属于词范畴,词汇组成句子,人类得以用句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而语言的发展是整个语言系统内部的发展,其中最基础核心的变化首当其冲的要属词汇。因此,网络热词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人类语言表达需要,是语言内部自下而上发展的一种表现。

1) 语言内部新词产生的需要

网络热词中绝大部分属于新词,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是语言内部发展的规律。美国学者布赖特在他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语言和社会结构共变”理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而词汇作为语言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最能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所用语言也跟着需要而变化,其中必当有一部分语言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一部分语言随着事物的消失而消亡。其中,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是最直接的体现。“新词的产生与现实中新的事物有联系……语言为表达这些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新词。”( [2], p.243)所以网络热词中这些新词的产生即是社会发展使得语言内部新词产生的需要。

2)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语言的经济性要求语言更方便地为人们表达需要所用,因此产生的网络热词更加方便人们的表达。纵观近年来的网络热词,全部体现出简短精辟的特点,为人们的交流提供更加便利好用的词汇。从而使这些热词更加亲民,迅速在网络中走红,保持一定的热度。

(二) 新媒体工具的飞速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新媒体通讯工具比如智能手机几乎成为家家都有的必备通讯工具,这为词语成为网络热词提供了成长的摇篮。通过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平台,诞生了许多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交平台,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贴吧、知乎等等这些大众喜爱的社交平台,为网络热词的诞生和传播提供了场所。

(三) 人民心理关注的变化和社会热点问题的产生

正是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人民闲暇之余社交平台的广泛运用,获取信息的手段大大提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大大提升,使得热点事件的代表词语搜索及使用频度大幅度提升,从而成为网络热词。在这些心理关注的提升之下,除了娱乐、猎奇心理之外,人民的政治责任、参政议政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些都提升了词语的搜索使用频率及热度。当下,公众愿意积极寻求更多、更新、更直接、更形象、更有力的表达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也为网络语言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3]。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网络热词之所以成为热词,是因为它的使用、搜索频率及热度远在其它词汇之上,所以它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盛行于网络平台。我们所处的社会瞬息万变,但是每一年都有重大社会事件产生,人民在网络上对于这些热点事件的关注、议论及参与,使得这些词语成为网络热词。近些年来,会选出年度十大网络热词,而这些热词绝大部分产生于当年所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也有部分来源于使用频繁的网络用语及新词新语。

4. 网络热词出现的意义

(一) 体现舆论走向

网络热词的出现和应用,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民意表达,体现着舆论走向。一些热点事件的热词,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看法和观点,反映了一定的舆论走向。另一些热词的使用,则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表达需求。或抒发心意,或发表看法,或吐槽心情。

(二) 提高事件关注程度

网络热词的出现和应用,提高了所反映事件的受关注程度,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民意,体现了人民的自觉性,是一定社会状态和民意的反映。一件事物成为网络热词的过程,是人民通过网络关注国计民生、关注身边实事的一种体现,同时提高了该事件的受关注程度,甚至促进该事件更快速更有效的解决。某一热点事件在网络上产生和发酵为人人都关注的热点事件,也会促进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关注和解决。

(三) 促进语言的发展

网络热词的产生是语言内部发展动力的产物,而它的出现又使语言焕发新的活力,新词的产生为语言注入新的活力,网络热词的产生方式又丰富了语言生成方式的多样性,由于语言生成的类推性和递归性,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促进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5. 结论

网络热词的出现是社会及语言发展的产物,它们的使用反映了民意,提高了事件的受关注程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表达需求,也为语言注入鲜鲜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原. 社会语言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2] 叶蜚声, 徐通铿. 语言学纲要[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1997.
[3] 史美娜. 从网络热词的出现看社会语言新发展[J]. 东京文学, 2011(5): 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