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缅甸嗳钦诗歌
Analysis of Burmese AinGyin Poetry
DOI: 10.12677/ML.2021.94151, PDF, HTML, XML, 下载: 739  浏览: 1,14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贺 舒: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缅甸诗歌嗳钦文学Myanmar Poetry AinGyin Literature
摘要: 缅甸诗歌作品出现于蒲甘王朝后期,在缅甸的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缅甸古代封建王朝时代,佛教文学和宫廷文学占主导地位,民间文学发展缓慢。缅甸嗳钦诗歌是描写缅甸人民日常生活、反映民间百姓、劳动人民间纯真感情的诗歌,在诗歌精炼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对嗳钦诗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缅甸人民的传统风俗、思想性格及行为习惯,对研究和理解缅甸文学、缅甸文化和缅甸人民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Burmese poetry appeared in the late Bagan dynasty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rmese literature. In the ancient feudal dynasty of Myanmar,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court literature were dominant, and folk literature developed slowly. Burmese AinGyin are the poems which describe the daily life of the Burmese people and reflect the innocent feelings among the people and working people. The refined language of the poems contains rich emotions and thoughts. The study of AinGyin poetry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ideological characters and behavior habits of the Burmese people, and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Burmese literature, Burmese culture and Burmese people’s lifestyle.
文章引用:贺舒. 浅析缅甸嗳钦诗歌[J]. 现代语言学, 2021, 9(4): 1111-112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4151

1. 缅甸诗歌历史发展脉络

缅甸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先后经历了蒲甘、彬牙、阿瓦、东吁、良渊、贡榜等几个王朝,其中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在缅甸文学发展过程中,以阿瓦王朝最为繁盛,而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则最为繁盛发达,故有些缅甸学者认为缅甸古代文学史即是诗歌发展史。

据文献记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缅甸文学是蒲甘时期(公元1044~1287年)产生的碑铭文学。蒲甘碑铭多记载佛事,或是帝王所做功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碑铭中的白话文出现了修辞手法和押韵现象,押韵是缅甸诗歌的生命之脉,碑文的写作风格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普遍认为蒲甘碑铭是缅甸书面文学的基石,有“缅甸文学始于蒲甘碑铭”之说 [1]。

在彬牙时期(约公元1287~1364年),德亚钦诗歌(wsmcsif;描写农民贫困状况的乐歌)、加钦诗歌(umcsif;缅甸古代士兵舞盾牌时唱的歌)、雅都诗歌(&wkuAsm赞歌)等开始发展。德亚钦诗歌和加钦诗歌中出现了描写缅甸环境景物的诗句,而雅都诗歌是最早发现的缅甸诗歌之一,主要内容是记叙了与佛教经文相关的事物。

到了阿瓦时期(公元1364~1531年),封建社会正处于兴盛阶段,由于统治者的需要和支持,佛教文学和宫廷文学得到了很大发展,从而也将诗歌文学推向空前的艺术高度,这一时期是缅甸古代文学史上的“黄金季节”。在此时期,最为出名的是比釉诗(ysdKU四言叙事长诗)和茂贡诗(armfuGef;记事诗)。在这一时期,诗歌以作者内心感受为基础,运用押韵、对偶、比喻等修辞方法来进行创新,除此以外,还出现了以记录国王功绩、王朝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埃钦诗歌({csif;摇篮歌),以及描写环境山水和风俗习惯的多拉诗(awmvm;田园诗)。一般认为阿瓦王朝时期著名的比釉诗、颂诗、碑文、史记等文学形式是从寺庙中产生的,而埃钦诗歌和雅都诗歌则是在封建王朝时期的宫廷中产生的,其内容大都是记述寺庙佛塔佛教,以及与宫廷王朝政事、歌颂国王皇后功德等相关的内容。

在东吁时期(公元1531~1752年),东吁王朝建立前,孟缅两族战争多发。东吁王朝建立后,历代国王为统一缅甸,连年战争,不断对外扩张,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诗歌多是以战争为写作背景。总的来看,在这一时期,以雅都诗和埃钦诗最为蓬勃发展,比釉诗则慢慢淡出主流。在这一时期,诗歌体裁多以传承为主,创新较少,作者以俗人为主,僧侣较少,且创作内容开始出现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描写,是缅甸文学转向现实主义写作的开端。缅甸著名诗人卑谬那瓦德基(e 0a ';BuD;)、那信囊(ewf&Sifaemif)、锡德珏都乌奥(pdEÅausmfolOD;Mo)等所作的雅都诗是东吁王朝雅都诗中最为出名的。最初雅都诗从选题上来说,范围狭窄,局限于佛教哲理以及歌功颂德,但到了东吁时期,其内容、形式、题材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除此之外,作为比釉诗分支的雅甘诗(&uef古体诗,内容大多为作家贬低别人吹捧自己)、达钦诗(omcsif;雅歌,古体诗,记叙事实经过的一种诗歌),作为雅都诗歌分支的鲁达诗(vl;wm;内容多为描写12个月节日的诗歌)、哦钦(tJcsif;带呼语的歌,类似摇篮曲的诗歌)、德塌诗(aw;xyf连韵诗,一种缅甸诗歌,全诗有18行,变九韵)、雷西诗(av;qpf四节诗)、安钦诗(tefcsif;拉纤歌、玩骰子时唱的歌)、堆丘诗(a'G;csdK;两段诗)等诗歌也相继出现发展。

良渊时期(公元1599~1752年)1初,也多处于战争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诗歌多以歌颂战争、国王功绩为主题。同时也能见到以动荡时局下老百姓的生活为主体的诗歌,但十分的稀少。此时,封建王侯所作德亚钦诗歌中,已能见到描写普通劳动人民(如农民、牧童、商人)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大部分是封建王侯同情这些普通人民群众生活而写作的。在此时期出现的嗳钦诗歌(tdkifcsif;uAsm)与描写老百姓贫穷困苦生活的德亚钦诗歌不同,在嗳钦诗歌中描写的多是人与人之间的充满暖意的感情。

在贡榜王朝时期(公元1752~1885年),由于封建社会从鼎盛走向衰落,殖民主义者开始涉足缅甸,促使缅甸社会内部发生变化,对外文化交往增多,文坛活跃,作家辈出,文学形式丰富多彩,作品数量显著增加。从阿瓦王朝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歌在贡榜王朝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以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歌增多,而以宗教、宫廷为主题的诗歌减少,但其繁荣程度已不及阿瓦王朝时期。在贡榜王朝前期,在宫廷皇子公主之间盛行斗诗会。因此诗歌并未衰落反而在后期还出现了形式多样的诗歌,如波垒诗歌(abmv,f闺情诗、哀怨诗)、达皮央诗(ojzef,在唱完古典歌曲后为转到正常的曲调所唱的起衔接作用的诗歌)、空道诗(cGef;awmuf,在暂时休息时所唱的诗歌)、丹丘诗歌(oHcsKd,四折诗)、划船诗(avSavSmfoH)等。

在贡榜王朝末代锡袍王时期之前,上缅甸是由贡榜王朝独立统治的封建制度国家。而下缅甸从1826年开始,被英国殖民统治了。在上缅甸,如雅都诗、雷丘诗(av;cdsK;四节诗)德塌诗等诗歌继续发展。从1885年开始,英国殖民主义逐渐统治了整个缅甸,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因而缅甸的文学也发生了变化。

综上所述,缅甸封建时代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佛教文学和宫廷文学处于主导地位,而民间文学发展较缓慢。在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上位者为巩固封建统治,诗歌内容多为歌颂宣扬国王功绩 [2],较少反映缅甸人民的现实生活。所以,本文着重研究缅甸诗歌中描写缅甸人民在田间地头的生活,反映民间百姓、劳动人民间纯真感情的嗳钦诗歌(tdkifcsif;uAsm),以探索缅甸古代现实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下文将对嗳钦诗歌的起源、作者、诗歌形式、押韵方式、修辞手法、思想内容等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抛砖引玉之效,为今后缅甸诗歌的翻译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2. 缅甸嗳钦诗歌简介

(一) 缅甸嗳钦诗歌的字面解释

1、在缅汉大字典中:

嗳(tdkif)的解释是:(名) ①池塘、湖泊;②符箓;(动);①汪着水,聚着水;②发出声响;③剧情冗长 [3]。

钦(csif;)的解释是:(名) ①姜芽,姜;②胎衣,胞衣;③钦族;④歌曲;⑤内侍、宦官、内臣;⑥(俚)筒裙;(助词) ①表示“……之间”;②表示“单独” [3]。

2、根据缅甸文献中众多缅甸学者的记录解释和分析:

(1) “嗳tdkif”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有:①湖泊;②充满的;③声响。而在“声响”这个意义中,又分为①巨大的响声(jrnf[nf;aomtoH);②饱满的声音(jynfhjynfh00&SdaomtoH);③使人心里心旷神怡的声音(olwpfyg;\pdwfudkMunfEl;apwwfaomtoH)。

(2) “钦csif;”这个词所指的应为“tdkifcsif;”,其意义为:女子之间一唱一和互相呼应的说唱格式。

(3) 因此,缅甸学者根据对有记录的嗳钦诗歌进行分析后认为,“嗳钦tdkifcsif;”的意思是:女子用令人愉悦的声音唱的一种乡间的诗歌 [4]。

(二) 缅甸嗳钦诗歌的分类

在缅甸历史上嗳钦诗歌分为东套嗳钦诗歌(oHk;axmifhtdkif)、百年嗳钦诗歌(&mjynfhtdkif)和十二月嗳钦诗歌(q,fhESpf&moDtdkif)三种。

1、东套嗳钦诗歌(oHk;axmifhtdkif)

在《缅甸文学史》一书中提到,据说oHk;axmihftdkif(东套嗳钦诗歌)这个诗歌是从一个名叫东套(oHk;axmifh&Gm)的村子开始传唱的,因此就将这种类型的诗歌命名为“东套嗳钦”。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指东套嗳钦(oHk;axmihftdkif)这种诗歌的形式是反复唱三次,因此得名“三起嗳钦诗歌”(oHk;为“三”的意思)。但是对于东套村这个村子究竟有没有存在,如果存在,究竟是不是从这个村子开始传唱的,现在还有待考证 [4]。

2、百年嗳钦诗歌(&mjynfhtdkif)

缅甸学者一致认为&mjynfhtdkif(百年嗳钦诗歌)是在缅历1100年(wpfaxmifhwpf&mjynfh)出现的,因此就称之为“百年嗳钦诗歌”,换句话说,就是指在良渊时期缅历1100年左右的这一时期中所创作的嗳钦诗歌 [4]。

3、十二月嗳钦诗歌(q,fhESpf&moDtdkif)

十二月嗳钦诗歌(q,fhESpf&moDtdkifcsif;)是由金蕴敏纪(uif;0efrif;BuD;)一人所写。与女子唱的普遍以“亲爱的朋友啊”(oli,fcsif;aumif; a,mufrwdkYav)为开头的嗳钦诗歌不同,十二月嗳钦诗歌是描写十二个月的颂歌,包含有四个短段,每三个月一首,联合在一起的嗳钦组诗。据猜测十二月嗳钦诗歌是金蕴敏纪在贡榜时期创作的 [4]。

(三) 不同时代的缅甸嗳钦诗歌及其作者

1、嗳钦诗歌的出现及发展

在缅甸阿瓦时期的文献记载中有这样一段话,“唱起悠扬的歌声,心中愉悦”(tdkiftdkif&ifhusL;? ESvkH;El;atmif),这段文字解释了“嗳钦tdkifcsif;”这个词的意义,据此吴佩貌丁认为“嗳钦诗歌是从阿瓦时期开始出现的,在这一时期可以见到插秧种田的农民歌唱的嗳钦诗歌” [5]。

缅甸著名作家佐基(aZmf*sD)在《文学作品概论》(&opmay'gef;)第80页上提到,嗳钦诗歌的发展粗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缅历700年左右,即公元1338年左右,为东套嗳钦诗歌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缅历900年至1100年左右,即公元1538年至1738年左右,为田间农民所唱的百年嗳钦诗歌时期;第三个时期是缅历1200年左右,即公元1838年左右出现的十二月嗳钦诗歌时期。

但在后期研究发现,第一个时期的东套嗳钦诗歌和第二个时期的百年嗳钦诗歌几乎同时出现,并且二者在写作内容、措词方面大都相同,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嗳钦诗歌的历史是从良渊时期开始的。仰光大学缅文系提交的相关缅甸诗歌论文中,也对嗳钦诗歌是良渊时期出现的诗歌进行了论证。因此现在一般认为嗳钦诗歌就是在良渊时期出现的。

良渊时期是嗳钦诗歌盛行的时期。因良渊时期间民族战争多发,大部分嗳钦诗歌中都描写了这些战争的情况,歌颂了缅甸人民的爱国情怀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但在之后的时期,嗳钦诗歌不再盛行。在贡榜时期,比釉诗、堆丘诗(两段诗)、雷丘诗(四节诗)、波垒诗(闺情诗)等传统诗歌继续传承发展,民间诗歌如喊钦诗([efcsif;带有动作的一种缅甸古典歌曲,可独唱也可合唱)、咚钦诗('Hk;csif;古代在放一种花炮起火时唱的歌曲)、峦钦(vGrf;csif;一种恋歌,相思曲)、彭基丹诗(AHk;BuD;oH一种用大鼓伴奏的歌曲)等民歌相继出现,使得嗳钦诗歌逐渐衰落。在贡榜时期,著名的嗳钦诗歌是金蕴敏纪所写的十二月嗳钦诗。

在现代,也能见到一些作家参照良渊时期的嗳钦诗歌所写的怀念古代的嗳钦诗。

从诗歌内容上来说,大部分的嗳钦诗歌都是以乡间生活见闻为背景,以细腻描写女子对其爱人的情感为主。嗳钦诗歌虽然出现于封建时期,但却没有受到宫廷文学的影响,是真实表现和反映乡间老百姓生活的诗歌。

2、缅甸嗳钦诗歌的作者

嗳钦诗歌在缅甸文献《缅甸文献集》(jrefrmpmñGefYaygif;usrf;)、《诗歌全集》(uAsmAE¨om&usrf;)等关于诗歌的经典中都有记录,但很多诗歌的作者却没有准确清楚的记载,因此嗳钦诗歌也被喻为是“没有母亲的诗歌”。缅甸学者吴山佟(OD;qef;xGef;)根据曼德勒八莫寺庙中所存有的古文,首次发现部分嗳钦诗歌是由诗人信宁梅(&SifNidrf;r,f)所写。编纂《文学作品摘要》(tEkpmayaumufEkwfcsuf)一书的吴欸貌教授(OD;at;armif),也在此书第61页的脚注中提到“经过后期的研究,这些嗳钦诗歌属于百年嗳钦诗歌,作者是信宁梅,这在仰光国家文化部所存古文、曼德勒八莫寺中所存古文及东墩枝市博物馆所藏手抄本中都有记载”。

缅甸学者吴山佟所写的《文学宝库》(pmaybPf)一书第190页中提到,在八莫寺中的古文上记载的嗳钦诗歌的作者有:

在缅甸文献记载中,嗳钦诗歌的作者除了列维通达拉和金蕴敏纪,其他作者的生平传记都没能找到详细记载。缅甸学者认为,大部分嗳钦诗歌都是信宁梅所写。从她所写的诗歌中可以分析出她的故乡是东墩枝市,而其他生平细节则不得而知。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由于嗳钦诗歌是出现于封建社会时期的民间诗歌,而在当时社会是以宫廷文学和佛教文学为主流,民间诗歌相对来说是没有地位的,其发展受限制,从而使得民间诗歌的作者不出名或没有载入史书中。其二,可能是,信宁梅等嗳钦诗歌作者除了民间诗歌外,没有写过宫廷文学类的作品,因此没有记录在史册之中。而列维通达拉和金蕴敏纪二位曾写过《经典文学》(*E¦0ifajrmufpmay)一书,因此他们的人物传记就流传了下来。于是嗳钦诗歌的作者生平传记也就在历史长河中自然而然的被埋没了。

3. 缅甸嗳钦诗歌的形式与韵律

1、嗳钦诗歌的形式

嗳钦诗歌大部分是以女子之间亲密友好打招呼的句子(cspfwJholi,fav? oli,fcsif; aumif; a,mufrwdkYav/)为开头,以信宁梅的嗳钦诗歌最为典型。中间段大部分以5~7个字为开头,之后以4个字为一句不断循环。最后以四个字结尾,多以av或av;为结尾词。当然也有不按照这种形式所写的嗳钦诗歌,此不赘述。

2、嗳钦诗歌的押韵

在缅甸诗歌中,押韵的方法有64种,十分丰富。而嗳钦诗歌虽然更偏于民歌形式,但其所采用的押韵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嗳钦诗歌可能采用不同的押韵方法,在同一首嗳钦诗歌中也可能包含有不同的押韵方法,但都有规律可寻。现以下列《不要戴红色的花》(yef;eDeDryefavESifh)和《不再戴花》(ryefomonf)两首嗳钦诗歌为例,作简要分析。(注:下文诗中的下划线皆为押韵的字)

(1) 诗歌一:不要戴红色的花(中文译文)

亲爱的朋友呀。

云霭遥遥,巴戟天藤,硕果累累,风中摇曳。

木桔之果,蕴于大地,尘土覆之,天火养之,

果子叶子,树枝顶上,缀满枝头,用火烤后就分离。

日落天黑,火炉之中,如烤野味,能通神灵。

斑驳围巾,毫无价值,清洗面部,如有污渍,面出粉刺。

对着镜子,聚精会神,轻转脸庞,

若不近看,如视水罐,隐隐约约,

微风袭来,轻抹凉水,微洒表面,沐浴阳光,视野模糊。

房檐流水,与井水异,用其沐浴,身冒红斑。

黄香楝呀,放石板上,清水研磨,去味清新。

祭星拜神,每逢此时,七瓣莲树,种楼梯前,家财变少。

不戴红花,母亲定下,献给神灵,肆无忌惮,戴于头上,会与先人弄错。

父母长辈,谆谆教导,听而不闻,无视不屑,死不悔改。

紫檀木北,榕树在南,种植培育,池塘水井,亲眼目睹,

不经暴晒,花仍鲜艳。兴高采烈,玩耍嬉戏,四月之初,曾戴花。

成为母亲,音玛花现,六月之初,雨季之始,

结夏为终,冬季未完,会与先人弄错。女子自小,就应通晓。

yef;eDeDryefavESifh

(1) oli,fcsif; aumif; a,mufrwdkYav/

(2) wdrfcdk;i,frS a 0a 0? aESmyifBuD;rSm? aESmoD;a

avayGwdkufvdkY0Jwwfw,f/

(3) OoQpfoD;udk? ajrBuD;rSmjr§Kyf? jymzHk;tkyfvdkY? rD;zkwfvdkufvQif?

oD;azmfoD;zuf? opfyifxufrSm?wufwufu,fpif? rD;uifonfhES,f

uGJwwfw,f/

(4) rdk;csKyfu,frS ae0if? rD;zdkxJrSm? trJuifvQif? pkef;rSifewfwdkY

&Jwwfw,f/

(5) y0gajymufu,fESifh? taxmufu,frSrwef? rsufESmopfvdkY?

tnpfcHvQif? 0ufNcHrSnfhwdkY pGJwwfw,f/

(6) rSefaMu;rHkudk? tm&HkpkdufwGif? rsufESmvSnfhvdkY? rMunfhcifudk?

`rlwifi,frSa&;a&;? &Sdavao;[k? a&at;i,frSvdrf;us?

tay:zsef;vdkY? aevSef;cHvQif? &HzefrsufpdrGJwwfw,f/

(7) wHpufa&ESifh? wGif;a&rwl? a&crdk;ESifh? a&csKd;olrSm? n§if;jzL

NydK;ajymufpGJwwfw,f/

……

(8) rdbbdk;bGm;? qdkpum;udk? em;rQr0if? xDrxifyJ? BudYyifBuD;ajrmuf?

…… [6]

在这首诗中,反复诵读可发现,在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是有押韵的,在开头一句的押韵叫做tcsDum&ef,在尾句的押韵叫做tcsum&ef。在开头的押韵,如:

(2) wdrfcdk;i,frSa 0a 0

(4) rdk;csKyfu,frSae0if

i,f和u,f都押了[ɛt]韵,a0和ae则押[e]韵,且两段所押韵的位置也相同。

其在尾句的押韵,如:

(2) 0Jwwfw,f

(3) uGJwwfw,f

(4) &Jwwfw,

(5) pGJwwfw,f

(6) rGJwwfw,f

(7) pGJwwfw,f

如上述划线部分,都押[ɛ:]韵,且都以wwfw,f为结尾。这样首句和尾句的押韵以及句式的齐整,使得整首是都有一种循环往复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在其中。

在每一段中也可以发现段内押韵,第一种如第(2)段中的a0? a

(2) 诗歌二:不再戴花(中文译文)

亲爱的朋友啊。

不再打扮了,像音玛花、白彬花,矮小的栀子花,摘了丢弃吗?

不再怜爱了,我的爱人,有那旁人,不怀好意,缠在身边吗?

不再戴了,音玛花、朱槿花、栀子花,因为思念将它们丢弃。

不宜再想念,爱人遁空门,佛经相伴,反复诵读。

不宜再戴,音玛与枝分离。

不宜再想,爱人已成陌路。

心中之愿,之于爱人,都已不在,一丝不剩。

ryefomonf

(1) cspfwJholi,fav? oli,fcsif;aumif; a,mufrwdkYav/

(2) rqifomonf? &if;rmysif;jzL? tyifi,fysyfonfh? ZvyfjzLudk?

csLvdkYypf&awmhrvm;/

(3) rMuifomonf? armifhrSmolESifh? t,li,furf;wJh? rvSrf;oludk?

jr§LvdkY&pf&awmhrvm;/

(4) ryefomonf? &if;rmacgif&rf;? ZvyfjzLi,f? awmifolyef;udk?

EGrf;vdkYypf&acsawmhr,f/

(5) rBuHomonf? armifhrSm&[ef;? ur®0gESifha&Tpmwrf;?usrf;ESifh

jzpfjyefacsawmhw,f/

(6) ryefomonf? &if;rmtudkif;tcufESifh/

(7) rBuHomonf? armifrSmtaygif;tzufESifh/…… [6]

这首诗的押韵也十分有趣,首先是开头一句的押韵,如:

(2) rqif om onf

(3) rMuifom onf

(4) ryefom onf

(5) rBuHom onf

(6) ryefom onf

(7) rBuHom onf

以上的划线部分,第(2)和(3)段中qif和Muif二字都押[ĩ]韵,第(4)到(7)段中的yef和BuH二字都押[ã]韵,并且所有句子都以omonf为结尾。同样尾句的押韵也十分有规律,如:

(2) csLvdkYypf&awmhrvm;

(3) jr§LvdkY&pf &awmhrvm;

(4) EGrf; vdkYypf&acsawmhr,f

(5) usrf;ESifhjzpfjyefacsawmhw,f

以上划线部分的字都押[iɁ]韵。这首诗开头的押韵和尾句的押韵都要比上一首诗更为工整,使其节奏和格律方面也更规整。

在段内押韵中可发现第(2)段到第(5)段的段内押韵方法基本相同,以第(2)段为例,以第一句的第3字(om)以[a]为韵,第二句的第2字(rm)与其同韵,之后转韵,以第二句的第4字(jzL)以[u]为韵,跳过第三句,第四句的第3字(jzL)及第五句的第1字(jr§L)与其同韵,而第三句看似没有押韵,但它的第2字(yif)又与第1句中第2字(qif)都押[ĩ]韵,这也是一种押韵法,在整段的押韵中跳过一句,所跳过的这一句又与首句中的韵母相呼应。

从以上这两首诗我们可发现,在第一首诗yef;eDeDryefavESifh中的第二句,可看出虽然不规则但押的是[e]韵。而在(8)句中可看出押韵就比较规律,像四言律诗的押韵规则,押在4、3、1或4、3、2的位置上,押[e]韵。这就是在同一首诗中出现不同的押韵规则。

对比第一首诗yef;eDeDryefavESifh和第二首诗ryefomonf,可以发现第一首诗第(2)段到第(7)段的尾句格式相同,且押了韵,同样第二首诗中(2)段到(5)段的尾句格式差不多,且也押了韵。这就说明在不同的嗳钦诗歌中也会用到同样的押韵方式。这些押韵使得嗳钦诗歌有自己的节奏和格律,让整首诗歌朗朗上口。

除了以上举例的押韵法以外,在嗳钦诗歌中所运用到的押韵法十分的丰富,每一首诗都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之处,在此也不再赘述。

4. 嗳钦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1、从嗳钦诗歌的内容上来看,诗中包含有缅甸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状态、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同时也记载了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普通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没有记录在正史中的真实老百姓的生活。通过研究诗歌,可以逐步复原了解缅甸先民的生存环境、生活模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对研究缅甸的人民思想、礼仪、行为习惯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大部分的嗳钦诗中,都提到菩提树,这说明在当时佛教思想就已深入人心,缅甸人民十分的尊敬菩提树,在缅甸人民在想消除自己内心的担忧,祈祷愿望实现时,都会诚心诚意的带上蒲桃花去浇灌菩提树祈祷。在描写爱情、生活的嗳钦诗中,会描写到缅甸古代人民的穿着打扮,如缅甸古代女子喜爱戴兰花,是尊贵的象征,为使身上带有香味,会涂抹姜华,年轻男子则会戴绸质地的蓝头巾。除此之外也还描写了其生存的环境,如在《嘱咐爱人》(rSmyghr,farmif)及《前缘所定》(a&S;uMur®maiGUaMumifh) [4] 中,细致的描写了情侣相约之地的环境。在思想观念上,古代缅甸就十分尊重父母长辈的意见。特别是在选择伴侣的问题上,父母长辈的意见是放在首位的。这在许多描写女子与爱人因父母长辈不同意而分开的嗳钦诗歌中都可看出。再如在与战争相关的嗳钦诗歌中可以了解到缅甸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在外敌入侵时,他们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诗中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顽强勇敢的精神。

嗳钦诗歌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我国的《诗经》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在《诗经》中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在“风”篇中收录的就是西周到春秋时期600多年间15个地方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同时也有对古代人民风俗习惯、传统、生活环境的描写。这些内容在嗳钦诗歌中也能见到。

2、从嗳钦诗歌的表现手法上来看,与我国的《诗经》有相似之处。如《诗经》中“比”的运用也很广泛,比就是比喻,用事物打比方,从而更能够明白确切地说明用意,同时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如《卫风硕人》形容卫庄公夫人的美丽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匏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美人的手指、肌肤、脖颈、牙齿、额头、眉毛。在嗳钦诗歌中也有用到比喻的手法,如《思念爱人》(armifhudkvGrf;awmh)一诗中,

armifuav;armifhudkvGrf;awmh?aomufawmfa&csrf;?pm;awmfuGrf;ESifh?oGef;wJhanmifa&?

yef;oajyESifh?rajyygvdk?aomufawmfa&tdk;?uRrf;xdk;aumifES,f?

tysLjzLi,fESrrSmvJ?êuH&w,f&Sif// [6]

对爱人思念,供奉圣水,献上食盘,浇灌菩提,

持蒲桃花拜佛,无法可解,如虫翻覆,水影之中,

倒映女子,焦急如斯。

用在水罐中的虫子不断动来动去的姿态比喻女子思念爱人时寝食难安辗转反侧的姿态和内心的翻腾。同样在《行至下游》(atmufjynfodkYpkef)一诗中,也有运用。

rJvnfyifESifh?'ef;yifEJGUaemif;?,Sufumi,faygif;?

uif;aMumif;qdyfwGifxdk; 0g ;i,f0,f?wu,fpkefjzpfrvm;awmf/ [6]

槐蓝凤仙,柔媚娇艳,交织辉映,离家港口,

出发港口,买来竹篙,我的爱人真的要乘船离去了吗?

在此诗开头这一句中,描写了槐蓝与凤仙花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亲密,以此来比喻女子与其爱人的浓情蜜意,更反衬出女子对在此时被命令出去经商的爱人的不舍、担忧的内心。

再如《诗经》中“兴”的运用,兴,通常是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起兴的“他物”就是能触动诗人感情的客观事物或生活形象。有时“兴”起到一种烘托渲染的作用,如《周南·关雎》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兴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勾画了一幅和谐优美的环境,而且雎鸠雄雌和鸣与君子思慕淑女之情相互映衬。同样在嗳钦诗歌《思念爱人》(armifhudkvGrf;awmh)一诗中,

rdudkvGrf;vJ?aomufawmfa&csrf;?pm;awmfuGrf;ESifh?oGef;wJhanmifa&?

yef;oajyESifh?ajyzl;iJh&Sif/

budkvGrf;vJ?aomufawmfa&csrf;?pm;awmfuGrf;ESifh?oGef;wJhanmifa&?

yef;oajyESifh?ajyzl;iJh&Sif/

armifuav;armifhudkvGrf;awmh?aomufawmfa&csrf;?pm;awmfuGrf;ESifh?oGef;wJhanmifa&?

yef;oajyESifh?rajyygvdk?aomufawmfa&tdk;?uRrf;xdk;aumifES,f?

tysLjzLi,fESrrSmvJ?êuH&w,f&Sif// [6]

对母亲思念,供奉圣水,献上食盘,浇灌菩提,

持蒲桃花拜佛,思念可解。

对父亲思念,供奉圣水,献上食盘,浇灌菩提,

持蒲桃花拜佛,思念可解。

对爱人思念,供奉圣水,献上食盘,浇灌菩提,

持蒲桃花拜佛,无法可解,如虫翻覆,水影之中,

倒映女子,焦急如斯。

诗中没有直接描写女子如何思念爱人,而是通过先描写女子对父母思念时,是如何一解相思之苦的,来烘托最后女子不论如何做,依然无法消除内心对爱人的思念,这种手法间接曲折地表达女子宛转朦胧的内心感情,这使得诗歌更加含蓄蕴藉,摇曳多姿,韵味无穷。

其次,在嗳钦诗歌中也运用了反复歌唱的复沓的方式,如《眺望远方的女子》(ESrav;a0;uarQmf),

wñdI;i,frSa&mfa&mf?ESrav;a0;uarQmfonf?

i,fabmfaygif;iJh?vnfanmif;iJh/

wñdI;i,frSacGacG?tvGrf;&SdefESifh?r,ftdrfaeonf?

anmifa&avmif;iJh?qkawmif;iJh/

……

eHeufwdkifvnf;?eHeufwjcm;?armifppfo,fi,f?

a&mufr,fvm;&Sifh/

naewdkifvnf;?naewapmif;?armifppfoufi,f?

a&mufvG,faumif;iJh/…… [6]

悲伤不断蔓延,女子眺望远方,期待归人,脖颈酸疼。

悲伤使人憔悴,思念如狂,女子在家中,欲浇菩提,诚心祈祷。

……

日复一日,爱人你可顺利到达?

夜复一夜,爱人你可安全到达?

在《思念爱人》和《眺望远方的女子》两首诗中,都用到了这种复沓的手法,每章字句基本相同,只换少数词语,反复歌咏。这种形式与嗳钦诗歌来自民歌相关。最初的民歌大都在劳动中产生,由于劳动的需要,此起彼和,自然形成叠章。同时,民歌歌词多为简短的语言,如果不用反复歌唱的复沓的方式,就很难唱得尽兴。在诗歌中运用复沓,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反复的歌唱中,递进地加深内容、增强感情,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思念爱人》和《眺望远方的女子》两首诗中通过复沓,将女子对爱人的思念层层加深,抒发其对爱人真诚的感情,其语言自然淳朴、不假雕琢、节奏鲜明、音律和谐,使得嗳钦诗歌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在嗳钦诗歌中也有见到类似对偶的情况。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对偶是非常常见的,讲究字数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对、平仄相对,在嗳钦诗歌中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也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如《不再戴花》一诗中的最后两句(声调符号表示:高降调—;低平调+;高平调=):

r yef(动词)omonf? &if;rm(名词)tudkif;tcuf(名词)ESifh/

声调:轻+ + +=+ 轻= 轻——

r BuH(动词)omonf? armifrSm(名词)taygif;tzuf(名词)ESifh/

声调:轻+ + + ++ 轻= 轻——

两句的结构相同,词性也相同,就意义来说上句写音玛花与枝的分离,下句写自己与爱人的分离,以花与枝的分离来比喻人与人的分离,意义也相对,在平仄上也是声调上,也基本相同。对偶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格式更整齐,语句更匀称,节奏感更强,便于记诵,同时也使意义的表达更凝练,生动形象。

3、从嗳钦诗歌遣词造句上来看,为了押韵或符合格律的要求,用词多为单音节词,如《不再戴花》中rqifomonf中的“qif”是“yefqif”(装扮)的缩写,“om”则是“oifhawmf”(合适)的意思。而在诗中叙述时,为求简洁凝练,也经常省略主语、助词或是其他成分,同时这也容易产生歧义,如在《行至下游》一诗中,“wD;onfhapmif;ESifh? avmif;onfhMuufudk ydkufvdkUi,fidk?”这一句省略了主语,因此也就有两种解释,一种为“留在家中的女子抱着爱人常弹奏的弯琴和布施的鸡哭泣”,另一种为“爱人携带着弯琴和鸡踏上旅途,在途中抱着弯琴和鸡哭泣”。但有时为了符合韵律、格律的要求,诗歌中经常用一些无意义的音节填补空缺,如《眺望远方的女子》中“i,fabmfaygif;iJh?vnfanmif;iJh”的划线部分就是没有实意的。正因为在诗中有这些省略和增加,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魅力,需要细细品读才能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正的意思。

5. 结语

综上所述,嗳钦诗歌的特点在于,它大部分是以乡间女子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或生活的经历用婉转的声音说出来的形式创作的。嗳钦诗歌大多是以缅甸的乡间为写作背景的,诗中的主人公也是乡村的男子女子,其内容多是表达女子为了自己的爱人流露出的率真的情感,真实地展现了山村的秀丽风光和山村人民善良淳朴的性格。嗳钦诗歌的遣词造句朴实、坦率、生动、形象。嗳钦诗歌中的措词都是乡间惯用的措词,诗人将这些朴实无华的乡间用语原原本本地放在了诗歌之中。因此可以说嗳钦诗歌的特点就在于其措词的平凡坦率却又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人内心的情感。缅甸著名文学家佐基曾说过:“最平凡的,才是最美的。”这也可以用来形容嗳钦诗歌,因其平凡坦率反而更显美丽。

在缅甸文学发展过程中,由于统治者的支持和需要,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宫廷文学和宣扬佛教思想起到安抚人心作用的佛教文学占了主导地位,民间诗歌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这些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甚至被视为低俗之词,这大大制约了缅甸民间诗歌的发展。缅甸历史悠久,缅甸文学的发展从蒲甘时期的碑文开始,先后经历了彬牙、阿瓦、东吁、良渊、贡榜等几个王朝,但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嗳钦诗歌确是到良渊时期才出现,并且其兴盛的时间也并不长。在中国,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600年的诗歌,其内容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各个地方的歌谣。《诗经》对我国后期文学的影响,对汉民族文化精神、性格、行为规范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由此观之,民歌对民族文学、传统文化是有着巨大影响的,但由于统治者对其的态度不同,造成了中缅两国民歌兴盛时期的早晚差异和对后世文学影响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缅甸民间诗歌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它对研究缅甸古代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有着重要作用。

基金项目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年度科研项目(GDWY202001)。

NOTES

1东吁时期和良渊时期在分期上,不同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有的史学家认为两个时期是相互延续的一个时期,将两个时期合为东吁时期,因为良渊王朝的建立者良渊侯是东吁国王莽应龙的幼子。也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在1581年莽应龙死后,东吁王朝国势衰落,各地发生暴动,东吁名存实亡,直到良渊侯时期,才又开始逐步收复统一,因此分为东吁、良渊两个时期。在本文中,为方便叙述,采取后一种分期方式。

参考文献

[1] 姚秉彦, 李谋, 杨国影. 缅甸文学史[M]. 广州: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14.
[2] 钟智翔. 缅甸文化导论[M].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5.
[3]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缅甸语教研室. 缅汉词典[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4] &efukefwuúodkvfjrefrmpmXme?tdkifcsif;uAsmydkYcscsuf?wuúodkvfe,fajr?wuúodkvfrsm;yHkESdyfwdkuf?1993ckESpf/ (缅)仰光大学缅语系. 嗳钦诗歌教科书[M]. 仰光: 大学出版社, 1993.
[5] OD;azarmifwif?jrefrmpmayordkif;?&efukef?&mjynfhpmtkyfwdkuf?2013ckESpf/ (缅)吴佩貌丁. 缅甸文学史[M]. 仰光: 百年文学出版社, 2013.
[6] a':jrjroef;?tdkifcsif;pk?wuúodkvfe,fajr?wuúodkvfrsm;yHkESdyfwdkuf?1993ckESpf/ (缅)杜妙妙丹. 嗳钦诗歌集[M]. 仰光: 大学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