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地协调观的“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Atmosphere Is Heated” Based on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Land
DOI: 10.12677/CES.2021.95193, PDF, HTML, XML, 下载: 386  浏览: 658 
作者: 李 纯: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人地协调观太阳辐射气候变暖View of Human-Land Coordination Solar Radiation Climate Warming
摘要: 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应渗透到每一堂地理课中。“大气受热过程”这部分学习内容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地理最难的知识之一,设计一份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本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为中心,旨在让学生体会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以期使学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Abstract: As one of the core geographic literacy, human-land coordination view should be permeated into every geography class. The learning content of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atmosphere is heated”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knowledge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sign an effective teaching design. This teaching design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view of human-land coordination, and aims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ffects each other, so as to enabl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alue concept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chers on the front line of teaching.
文章引用:李纯. 基于人地协调观的“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设计[J]. 创新教育研究, 2021, 9(5): 1181-1185.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1.95193

1. 引言

长期以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都存在矛盾,人类向自然过度索取和排放会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最终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威胁,学习地理的终生目的之一就是能够正确判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学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它的特点是学习范围广阔、研究方法多样化、对自然和人文各学科内容的综合以及对将来如何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视 [2]。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即高中生系统地学习地理学科后需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念,人地协调观被正式提出。20世纪以来,随着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由于人类不加节制地向环境排放工业废气,导致20世纪出现震惊世界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哮喘病事件等,伤亡人数众多,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存环境。进入21世纪,人类不正确的人地观念还在支配着他们对大气的破坏——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本文立足于人地协调观素养,以“大气受热过程”一课为例,建立大气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探讨应如何在具体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念,使学生具备人地和谐的价值观。

2.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内容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应选取一个核心点作为贯穿本课的主线,期望围绕一个主线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本设计将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人地协调观作为主线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可从三个角度入手,笔者选其第二角度,即从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方式和后果入手 [3],通过对人地协调观的充分把握,理解其内涵与深意,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选取了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案例——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欲望,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 教学设计

以培养学生素养本位为中心,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和知识内容的理解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

3.1. 课标解读

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4]。本条“标准”的行为条件是“运用示意图等”,即学生能够读取带有图标和符号的示意图中所蕴涵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需提供示意图范本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变形。行为动词有2个,一是“说明”,属于理解水平,即学生能够理解原理的含义并说出原理的内容;二是“解释”,属于掌握水平,即学生能够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学习原理来解释生活现象的成因。

通过对课标的解读,能够看出本课学习内容较难,需要学生对其掌握程度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给学生时间消化所学内容并学为己用。

3.2. 教材分析

本节为新人教版必修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标题为“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包含4目,分别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3个活动分别是“说明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绘制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和“根据等压线确定风向和风速”。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本节课主要学习前两目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目下教材以正文和一幅插图的形式呈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这一目下教材以正文、活动题目和一幅插图组成。

两目内容顺序为正序,文字和示意图都较为抽象,且涉及到大量物理知识,整体来说内容很难,教师需有耐心,变抽象为形象,并引用大量与生活有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3.3. 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生有一定解读示意图的能力,但高一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对于抽象的知识较难把握,尤其是在讲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时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并结合实际,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3.4. 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综合思维:通过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理解要素之间能量转换的过程。

区域认知:对大气圈有深层认识,将大气圈与地球表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认知,为学习大气运动奠定基础。

地理实践力: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能够运用原理解释生活现象。

3.5.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3.6. 教学过程(见表1)

Table 1. Teaching process

表1. 教学过程

4. 教学反思

4.1. 设计优势

通过抓住一个记忆点,即人地协调,贯穿整个课堂,使课堂的脉络清晰,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学生能够体会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认为地理知识尤其是大气这一部分并不难学。

4.2. 设计不足

在讲解大气受热过程时是否先讲清楚整个流程再分开细说比较好,可以先让学生对过程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再分开讲,这样学生是否更容易分清楚大气如何分别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

如果课堂时间允许,应在探究完全球变暖后再添加几例,若时间不够,也可以布置为课后作业的思考题。

没有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图2.9,应该在学生随老师一起画示意图时让学生将补充的知识画在书上,课后再以自己的理解誊在笔记本上,这样理解记忆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龙泉.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及其教学实现策略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 冯以浤.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 地理学报, 1993(4): 289-296.
[3] 王民, 韩琦, 蔚东英, 黄劲松.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标准研究(连载一)“人地协调观”水平划分标准及案例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11): 22-2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5] 新京报. 中国气象局: 随着气候变暖, 未来将经常发生破纪录极端事件[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513936447240361&wfr=spider&for=pc, 2021-07-28.